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1课时事实与猜想(苏教版)一年级上01教学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作业布置教学目标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0102通过练习,能针对事实,根据已有经验,对一些简单事物作出猜想。03能就具体情境,分辨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科学观念04愿意像科学家猜想恐龙灭绝原因那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新知导入观看视频,你看到什么现象?它们在做什么?一群蚂蚁排着队走,可能是搬家,也可能是搬运食物……新知导入蚂蚁排队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事实。蚂蚁搬家、蚂蚁寻找食物,是我们的思考,猜想。新知导入当观察到下面这些事实,你会作出什么猜想?菜叶上有洞小鸡站不稳有盏灯不亮可能生病了可能灯泡坏了可能生虫子了新知导入比比看,对下面的事实,谁的猜想多?蜘蛛网出现破洞①大飞虫冲了过去;②大雨点砸的;③大风吹的;④小孩捅破的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猜想是需要依据的,并不是无根据的幻想。同学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看到某种现象,会做出许多的猜想。你知道吗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清晨,如果你看到地面湿了会作出什么猜想?依据是什么 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事实:地面湿猜想:可能洒水车经过依据:我曾经看到过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事实:地面湿猜想:可能夜里下雨了依据:下雨后地面会变湿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事实:地面湿猜想:可能地下水管破裂依据:我家地热管漏了,瓷砖上有水珠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听,这是什么声音?狗叫声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如果你听到狗叫,会作出什么猜想?依据是什么?事实:狗叫猜想:可能有陌生人来了依据:我家来人狗叫探究新知猜想的依据如果你听到狗叫,会作出什么猜想?依据是什么?事实:狗叫猜想:可能是狗饿了依据:我家狗饿了叫,吃饱不叫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恐龙玩具,你知道哪些恐龙的名字?三角龙霸王龙翼龙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很久以前,恐龙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最大的恐龙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最小的恐龙,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你想了解恐龙更多的事实吗?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阅读有关恐龙资料,找一找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恐龙已经灭绝,这是事实。关于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猜想:可能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是因为火山大喷发,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事实恐龙灭绝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猜想①小行星撞击地球 ②火山大喷发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猜想①小行星撞击地球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达到10公里的小行星从天而降,撞击地球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和铺天盖地的灰尘,导致极地冰雪融化、植物毁灭,同时火山灰遮掩了太阳的光芒,引发全球气候剧变,包括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等,这些环境变化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猜想②火山大喷发火山的爆发导致了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加剧,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恐龙和其他生物的灭亡。 探究新知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关于恐龙灭绝的猜想还有哪些?课堂练习判断题1.人们过度捕杀造成恐龙灭绝。( )2.树枝断了是猜想。( )3.菜叶上有小洞,是事实。( )4.狗吐舌头可能是天太热,这是一种猜想。( ) √√1.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不正确的一项( )A.集体自杀 B.小行星撞击地球 C.火山喷发2.关于猜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猜想是人脑的一种思考B.猜想需要依据C.猜想就随便想课堂练习选择题AC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猜想,能根据事实做出猜想,知道猜想需要有依据的。作业布置看图说一说,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单元基本信息单元主题 用大脑思考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三、学业要求 能依据一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能仔细观察和比较,如实表达观察到的现象。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主题名称 用大脑思考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具体展开 “走进科学”单元的未尽内容。 人的思维以事实为基础,以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推理和验证,是科学思维活动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科学活动的基本依靠。掌握从事实到猜想、验证的思维活动要点,对形成唯物观的科学观念,促进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科学思维方面的目标。增进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初步的推理与论证能力,甚至为其一生的思维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区分事实与观念,正确地从事实到观念,应该是健康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善于分辨真假善恶、进步与倒退、先进与落后,学会从事实出发形成正确的观念,不但有利于在科学领域建功立业,还能促进全社会思想观点以及文化格局的提升。 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其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相当于验证与获得实验结果。在增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为后续的诸多科学探究活动埋下伏笔。主题学情分析 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他们基本能做到区分对问题的猜想和客观的事实证据,并运用事实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本单元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现象出发,启发学生对现象进行猜想,同时认识到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通过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对于刚进入小学不到三个月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既迫切需要学习如何动脑思考,也需要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需要有针对地进行方法指导。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事物的基本外部特征,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 科学思维:能针对具体现象,有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并用证据说明猜想是不是正确,具有提供证据的意识。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和比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态度责任: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到当意见不一致时,交流、磋商、讨论的重要性。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图片导入,解释概念 首先以蚂蚁排队现象为例,说明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三个事实——菜叶上有洞、小鸡站不稳和有盏灯不亮——做出猜想。 设计意图:用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事实与猜想的不同,为后续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任务2 名称:猜想的依据 先讲述地面潮湿、狗吠的事实,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多角度猜想原因并说出依据,锻炼学生大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猜想活动,让学生获得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猜想的锻炼机会。任务3 名称: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 恐龙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动物。学生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也比较好奇,他们或多或少都从媒体上了解到一些,因此,可以结合阅读,让知道的学生都来说一说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 设计意图:借助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行猜想的情况,表明猜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测试导入,揭示验证必要性 通过一道智力测试,即曲面中两个小棒一样长吗?引发学生猜想,然后通过测量、视频展示等途径验证小棒一样长的结果,从而揭示本课重点:验证是判断猜想正确与否方法。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既回顾上课所学,也揭示本课重点。任务2 名称:观察和实验两种验证 通过上一环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验证的必要性。如何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有哪些?本环节设置两个活动:一是验证两根线是否笔直,二是在玩碰碰球中进行猜想和验证,分别侧重体会观察和实验两种验证方法。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猜想的锻炼机会。任务3 名称:其他验证方法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直接提供的“狡兔三窟”动画,让学生边看边想山中隧道的情况,画出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 在猜测盒子里情况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如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让小球在盒子里滚起来,动作快好还是慢好,用什么来感觉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承接上述模块的活动,让学生得到用非观察实验方法搜集证据验证的锻炼机会。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现象导入,揭示主题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秋叶的颜色变化,给学生直观形象。引导学生列举交流家乡秋天树叶变色、常绿、变色并落叶的事例,能根据叶子的变化给树木分为常绿和落叶两种。 设计意图:将研究内容聚焦到秋叶颜色变化上来,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任务2 名称:常绿树与落叶树叶子的不同 先看、摸叶子,比不同;然后再做滴水实验,继续比不同;最后概括两种叶子的不同。学习从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厚度等方面比较事物的不同。 设计意图:提供与下一模块内容相关,且与秋叶变化相关的研究角度。任务3 名称:银杏树叶变黄了 首先摆出事实——秋天银杏叶子变黄了。然后通过直接观察树上的叶子和收集落叶来观察的两种途径寻找证据,通过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猜想与验证的结果。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给学生提供真实自然情景下从猜想到验证的探究实践机会,体会大脑的思考作用。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评价内容 第1课时:事实与猜想 1.以蚂蚁排队为例,解释事实与猜想。 2.能根据已有的事例进行猜想。 3.阅读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猜想资料,并像科学家一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 第2课时:从猜想到验证 1.阅读验证必要性资料。 2.对两条直线是否笔直进行猜想与验证,在玩碰碰球中猜想和验证。 3.结合具体事例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法 第3课时:探究秋叶的秘密 1.交流秋天叶子变黄现象 2.借助各种方法比较两种树叶子的不同 3.观察银杏叶变黄的过程评价指标 第1课时:事实与猜想 1.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科学观念) 2.通过练习,能针对事实,根据已有经验,对一些简单事物作出猜想。(科学思维) 3.能就具体情境,分辨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探究实践) 4.愿意像科学家猜想恐龙灭绝原因那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责任态度) 第2课时:从猜想到验证 1.能举例说明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验证。(科学观念) 2.从观察实验的结果和其他证据出发,就因果关系对猜想进行判断。(科学思维) 3.经历多个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能用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科学探究) 4.借助判断盒子里小球数量活动,初步具备证据意识,在意见不一致时,多试试,多交流。(责任态度) 第3课时:探究秋叶的秘密 1.描述出常绿植物叶子与落叶植物叶子的不同和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科学观念) 2.借助观察的手段,运用逻辑推理,发现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科学思维) 3.通过探究银杏树叶是怎样慢慢变黄的,巩固用证据验证假设的学习成果。(科学探究) 4.对秋叶的秘密感兴趣,愿意探索相关问题。(责任态度)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五、单元作业设计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 ) A.整体慢慢变黄 B.从中间向边缘变黄 C.从边缘向中间变黄 2.秋天到了,下面哪种树叶不会变黄呢?( ) A.银杏树叶 B.柳树树叶 C.松柏树叶 3.要想验证自己对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猜想,必需的材料是( ) 4.科学猜想需要( )来证实。 A.事实和证据 B.言语 C.猜想 5.蚂蚁排队的原因,猜测正确的一项是( ) A.搬家 B.遇到天敌 C.晒太阳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灯不亮是事实,小鸡站不稳是猜想 B.小鸡站不稳是事实,灯不亮是猜想 C.小鸡站不稳和灯不亮都是事实 7.早晨地面湿猜想夜间可能下雨,猜想的依据是( ) A.生活经验 B.自己想象 C.别人告诉的 8.要想知道猜想对不对,最好的方法是( ) A.验证 B.证据 C.事实 【参考答案】 CCBA ACAA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观察树叶时,只能选择树上的叶子。( ) 2.做解暗箱”实验时,盒子是封死的,不能打开。( ) 3.所有的树叶都像银杏树叶这样变黄。( ) 4.银杏树叶是整片叶子起变黄的。( ) 5.滴水实验能比较叶子的不同。( ) 6.猜想的结果都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 √ 三、连一连,请将指纹的形状与正确的名称相连。 云杉 杨树 落叶树 油松 常绿树 槐树 【参考答案】 云杉 杨树 落叶树 油松 常绿树 槐树 四、简答题 如图,雪地上有动物的脚印,猜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参考答案】 雪地里有两种动物的脚印,一种类似于鸟类的脚印,两种动物脚印清晰,没有打斗痕迹,说明两种动物没有发生冲突,或者它们是先后经过的,没有相遇等。 五、实验题 玩碰碰球。 (1)拉开一个球,松手后弹起( )个球。 (2)拉开两个球,松手后弹起( )个球。 (3)拉开三个球,松手后弹起( )个球。 【参考答案】 1 2 3六、单元教学结构图用大脑思考 事实←猜想 ↑ 练习:秋叶变黄秘密 验证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实施后填写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事实与猜想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对眼前看到的事实进行猜想。本节课按照逐级渐进的原则,逐层展开3个模块教学活动: 模块1: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猜想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辨明事实与猜想的科学概念。 模块2:猜想的依据 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进行有依据的猜想,感受大脑的思考功能。 模块3: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 阅读科学家针对事实的猜想,意识到猜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本课3个模块内容层层递进,让学生知道要根据看到的事实进行猜想,并且学会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好奇,会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具有猜想的能力。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可能还分辨不清事实与猜想的概念,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以引导和辨别。 猜想不是瞎想或者幻想,猜想需要从事实出发,有一定的依据。这一点,一年级学生并不能认识到,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训练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认识到猜想在科学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事实与猜想的关系。 科学思维:通过练习,能针对事实,根据已有经验,对一些简单事物作出猜想。 探究实践:能就具体情境,分辨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 态度责任:愿意像科学家猜想恐龙灭绝原因那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事实与猜想。 难点:能有依据地进行猜想。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以蚂蚁排队为例,解释事实与猜想。能知道现象属于事实,猜想属于思考;并能就具体情境,分辨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能基本能不能能根据已有的事例进行猜想。能根据已有经验,对一些简单事物作出猜想。能基本能不能阅读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猜想资料。能愿意像科学家猜想恐龙灭绝原因那样,有根据地进行猜想。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图片导入,解释概念教师活动1 1.观看视频,你看到什么现象?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讲解: 蚂蚁排队是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事实。 蚂蚁搬家、蚂蚁寻找食物,是我们的思考,猜想。 2.当观察到下面这些事实,你会作出什么猜想? (1)菜叶上有洞 (2)小鸡站不稳 (3)有盏灯不亮 3.比比看,对下面的事实,谁的猜想多? 事实:蜘蛛网出现破洞 教师讲解: 同学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看到某种现象,会做出许多的猜想。 你知道吗? 猜想是需要依据的,并不是无根据的幻想。学生活动1 一群蚂蚁排着队走,可能是搬家,也可能是搬运食物…… 回答: 可能生虫子了 可能鸡生病了 可能灯泡坏了 ①大飞虫冲了过去;②大雨点砸的; ③大风吹的;④小孩捅破的活动意图说明:用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事实与猜想的不同,为后续模块的学习奠定基础。环节二:猜想的依据教师活动2 1.清晨,如果你看到地面湿了会作出什么猜想?依据是什么 2.听,这是什么声音? 3.如果你听到狗叫,会作出什么猜想?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2 猜想1:可能洒水车经过 依据1:我曾经看到过 猜想2:可能夜里下雨了 依据2:下雨后地面会变湿 猜想3:可能地下水管破裂 依据3:我家地热管漏了,瓷砖上有水珠 狗叫声 猜想1:可能有陌生人来了 依据1:我家来人狗叫 猜想2:可能够饿了 依据2:我家狗饿了叫,吃饱不叫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获得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猜想的锻炼机会。环节三:恐龙灭绝的事实与猜想教师活动3 1.商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恐龙玩具,你知道哪些恐龙的名字? 2.很久以前,恐龙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最大的恐龙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最小的恐龙,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3.你想了解恐龙更多的事实吗?(播放视频) 4.阅读有关恐龙资料,找一找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猜想? 【资料】 恐龙已经灭绝,这是事实。关于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不同的猜想:可能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是因为火山大喷发,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①小行星撞击地球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达到10公里的小行星从天而降,撞击地球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和铺天盖地的灰尘,导致极地冰雪融化、植物毁灭,同时火山灰遮掩了太阳的光芒,引发全球气候剧变,包括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等,这些环境变化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②火山大喷发 火山的爆发导致了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加剧,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恐龙和其他生物的灭亡。 5.关于恐龙灭绝的猜想还有哪些?(播放视频)学生活动3 翼龙、三角龙、霸王龙 观看视频交流 事实:恐龙灭绝 猜想:小行星撞击地球、火山喷发 活动意图说明:借助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会进行猜想的情况,表明猜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7.板书设计 事实与猜想 事实——现象 猜想——思考 猜想要有依据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人们过度捕杀造成恐龙灭绝。( ) 2.树枝断了是猜想。( ) 3.菜叶上有小洞,是事实。( ) 4.狗吐舌头可能是天太热,这是一种猜想。( ) 二、选择题 1.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不正确的一项( ) A.集体自杀 B.小行星撞击地球 C.火山喷发 2.关于猜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猜想是人脑的一种思考 B.猜想需要依据 C.猜想就随便想 【参考答案】 1. √√ 2.AC 作业设计:看图说一说,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3.7《事实与猜想》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3.7《事实与猜想》课时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整体设计.docx 恐龙灭绝的猜想.mp4 消失了的恐龙.mpg 狗叫声.mp3 蚂蚁搬家.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