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卷1.(2024七下·临平期末)同学们都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是( )A.喉结突出 B.乳房增大 C.身高变高 D.月经初潮2.(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5月14日太阳爆发了近20年来最强的耀斑,太阳耀斑可能会影响地球的( )A.自转周期 B.通讯信号 C.公转速度 D.昼夜变化3.(2024七下·临平期末)估值是科学学习常用方法之一。七年级同学对自己的估值符合事实的是( )A.体重约50NB.步行速度约1m/sC.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D.发声频率约5赫兹4.(2024七下·临平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5.(2024七下·临平期末)研学小组同学在杭州乐园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过山车,同学们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感觉“天旋地转”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站立的同学 B.地面上建筑物C.过山车的座椅 D.过山车轨道最高点6.(2024七下·临平期末)用扳手旋动螺母时,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素是(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是7.(2024七下·临平期末)劳动让人快乐。下列劳动情景中运用重力方向的是( )A.确定砌墙是否竖直B.推货物C.拍打地毯灰尘D.磨刀8.(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4月8日在北美多地上演。当地人们观察到日全食过程各阶段先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9.(2024七下·临平期末)同学们在杭州宋城研学时欣赏了《宋城千古情》表演,表演时女演员穿绿色衣服,用红光照射绿衣服时,我们看到绿衣服的颜色是(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10.(2024七下·临平期末)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s-t)图像如图所示。在t=5秒时两线相交。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大于乙C.6秒时,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D.5秒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11.(2024七下·临平期末)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12.(2024七下·临平期末)春天田野怒放的油菜花散发浓郁花香,美丽风景让人流连。科学兴趣小组解剖油菜花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镊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纸上观察B.从图中可知,油菜花是两性花C.用镊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D.用解剖刀从雌蕊中央剖开,用肉眼观察里面的胚珠13.(2024七下·临平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14.(2024七下·临平期末)在春天野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同时要注意昆虫如蜱虫对人体健康影响。蜱虫发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②与④之间的形态差异不大B.蜱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和蝴蝶一样C.蚕生殖发育过程中比蜱虫多了蛹期D.蜱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15.(2024七下·临平期末)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胚由①②④⑤组成B.营养物质储存在⑤中C.萌发时,④先突破种皮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16.(2024七下·临平期末)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节日里对应的月相符合事实的是( )选项 A B C D节日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七夕节日期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十五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七月初七月相A.A B.B C.C D.D17.(2024七下·临平期末)小明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8.(2024七下·临平期末)如图是神奇的魔术——浇不灭的蜡烛实验(如图甲):实验时准备两支蜡烛,点燃平面镜前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烧杯内。向烧杯内慢慢加水,透过平面镜看到蜡烛火焰并没有被水浇灭(如图乙)。下列做法会导致魔术不成功是( )A.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两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放置相等C.选择大小相等的两支蜡烛D.玻璃板倾斜放置在桌面上19.(2024七下·临平期末)在成都举办的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中国羽男、女队夺冠,如图是比赛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羽毛球飞行速度变小,羽毛球的惯性也变小B.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C.若飞向对方场地的羽毛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球将静止D.运动员挥拍将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0.(2024七下·临平期末)下列实验结论的得出与“牛顿第一定律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探究真空能否传声C.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D.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21.(2024七下·临平期末)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1)图①是可以用来发面、酿酒的 ;(2)双歧杆菌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它和上图中的 (填序号)属于同一类,与其他三种微生物相比,其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3)②与④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22.(2024七下·临平期末)生命是美丽的!如图为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受精过程的是 (填“①”、“②”、“③”、“④”或“⑤”),该过程是在 内进行。(2)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并通过 和脐带从妈妈的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23.(2024七下·临平期末)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如图)。(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24.(2024七下·临平期末)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汁。(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2)枇杷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写一点)。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25.(2024七下·临平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探究。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装置气密性良好。(1)如图甲,在使用压强计前,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 的方法可以进行调节。(2)调节好压强计,小明同学按照图乙、丙、丁所示进行实验,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3)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6.(2024七下·临平期末)作图题(1)如图甲,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如图乙所示,某人在水池边看到水池底有一块鹅卵石在如图A处,请画出完整光路图,并确定鹅卵石实际大致位置,用B点表示。(3)如图丙所示是沿索道匀速上升的缆车,画出缆车轿厢的受力示意图。27.(2024七下·临平期末)下图是小明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入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1)小明在每个烧杯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2)C装置水较多且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 。(3)若要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请你结合上述实验装置,补充设计方案(可以画图表示)。28.(2024七下·临平期末) 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评分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待改进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1)【项目制作】选择材料时,你认为 (选填“弹簧”或“橡皮筋”)更合适,理由是 ;(2)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牛”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牛,小组同学用制好的弹簧测力计称量身边小物件的重力;(3)【项目评价】最终小组选取图乙中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请根据“精确度”这一评价指标说明理由 。29.(2024七下·临平期末)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对木块拉力的大小,从而得到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实验时使木块保持静止不动,而传送带匀速运动,以实现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实验数据如下表。传送带速度(cm/s) 3 5 8 11 13力传感器示数(N) 0.25 0.26 0.26 0.25 0.25(1)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同学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30.(2024七下·临平期末)小明准备了凸透镜、硬纸盒、胶水等材料,自制一款手机投影仪,请你参与小明探究制作的过程:(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cm;(2)将凸透镜固定在硬纸盒上,如图乙,并调节手机投影画面(一张照片),为在幕布(如图丙)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手机应放在距离凸透镜 cm处(填写范围);(3)放好手机后,发现投影在幕布上的画面比较小,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增大手机到镜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增大手机到镜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减小手机到镜头的距离;D.减小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减小手机到镜头的距离。31.(2024七下·临平期末)某校项目化实验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2)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秒曝光一次,则火箭运行到B处时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32.(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5月18日,杭州至温州高速铁路启动联调联试,杭温高铁线路全长2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g取10N/kg)(1)若长度为200米的杭温高铁检测列车驶过长为550米的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如图)仅用时10秒,杭温高铁检测列车驶过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如图是杭温高铁开通后的“和谐号”高铁列车,下表是它的部分参数。满载时总质量 1000t车轮与铁轨接触总面积 0.8m2最高时速 350km/h①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少 ②“和谐号”高铁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其满载时重力的0.01倍,此过程中列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33.(2024七下·临平期末)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时间的长短和位置是不同的。为了探究杆影的变化规律,小明分别在夏季和冬季的某日正午测量影子的长度。(1)图甲中的影子表示夏季的是 。造成夏季和冬季正午杆影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排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杭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图丙中 (填序号)位置。(3)按上述理论设计,杭州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哈尔滨的楼间距。34.(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揭晓。萧凯恩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之一,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是一位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1)萧凯恩通过 (选填“视觉”、“触觉”、“痛觉”或“听觉”)来“阅读”盲文,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 ;(2)很多人喜欢听萧凯恩的歌,只要听到广播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萧凯恩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分辨的。萧凯恩的歌声以 的形式传入耳中。(3)为了方便像萧凯恩这样的盲人行走,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盲道。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解答】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遗精、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月经、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故答案为:C。2.【答案】B【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太阳耀斑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影响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解答】 太阳耀斑增强时,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答案】B【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A、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A不符合事实。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符合事实。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故B不符合事实。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赫兹到2万赫兹,低于20赫兹的为次声波,人听不到,人的发声范围在听觉范围之内,故D不符合事实。故答案为:B。4.【答案】C【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解答】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一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一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一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地球和哈雷彗星同属于太阳系,木星和冥王星同属于太阳系,月球属于地月系,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5.【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解答】同学们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即天和地在运动,因为天和地相对过山车上的座椅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参照物是过山车上的座椅,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6.【答案】C【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解答】 用扳手旋动螺母时,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即力的作用点不同,那么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作用点,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7.【答案】A【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 A.确定砌墙是否竖直,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A符合题意;B.推货物时利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合题意;C.拍打地毯灰尘时利用物体的惯性,故C不合题意;D.磨刀利用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故选A。8.【答案】B【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五个阶段。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全食。【解答】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然后月亮继续绕地球运转出现了如图②所示的情况,以此类推,下一个画面为③,然后是④①。故答案为:B。9.【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而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解答】表演时女演员穿绿色衣服,绿色的衣服只能反射绿光,用红光照射时,红光被吸收,所有看到的衣服呈黑色。故答案为:A。10.【答案】D【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A.注意分析是否知道二者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BC.根据图像提取信息进行判断;D.根据图像确定5s时的路程和时间,再根据比较。【解答】 A.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不知道是相对运动还是相向而行,而不一定相遇,故A错误;B.由图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错误;C、由图可知,6s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故C错误;D.由图可知,两物体5s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可知,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11.【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图中: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半规管,④耳蜗。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①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②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③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④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解答】 A、戴泳帽、塞耳塞主要是防止水进人外耳道,防止①外耳道发炎,A正确;B、鼓膜内外在受到不平衡冲击时会损伤,减少戴耳机的时间、减小音量都是保护鼓膜的方法,B正确;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有些药物会损伤耳蜗,使其不能接受刺激,从而导致耳聋,但图中的③是半规管,是和维持姿势与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C错误;D、咽鼓管连通着鼓室和咽部,上呼吸道感染后病菌能通过咽鼓管进人鼓室从而引发中耳炎,D正确。故答案为: C。12.【答案】D【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托:连接、支持作用花瓣: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花丝:支持花药雌蕊: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解答】A、用镊子从外到内依次取下花萼和花瓣,放在纸上进行观察,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属于两性花。不符合题意;C、用镊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不符合题意;D、取下雌蕊放在纸上,用解剖刀从中央剖开,用放大镜观察里面的胚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13.【答案】A【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声音的大小称为响度,与振幅有关;C.声音在同温度的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而响度不同的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14.【答案】B【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CD.蜱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A、C、D正确不合题意;B.蜱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种子的结构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③是种皮、④是胚芽、⑤是子叶。【解答】解:A、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故A正确;B、菜豆种子是双子叶种子,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故B正确;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故C错误;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而玉米种子还具有胚乳,故D正确;故答案为:C。16.【答案】A【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解答】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正月十五看到的是圆月,叫满月;农历五月初五在西部天空露出像蛾眉一样的月亮,叫做蛾眉月,此时月亮亮面朝西;农历七月初七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月亮亮面朝西。读图可知,A是新月,B是上弦月,C是满月,D是下弦月,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7.【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直线上。二者的不同点:前者在同一物体上后者在不同物体上。【解答】AB.人对沙发的推力和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那么二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18.【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且玻璃板应竖直放置;(2)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解答】 A.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避免前后面成像过远而看不清,因而选择较薄的玻璃板,故A正确不合题意;B.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故两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放置相等,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为了保证像与后面的蜡烛重合,因而选择大小相等的两支蜡烛,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于物体与像在水平面上,连线垂直于镜面,故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桌面上,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9.【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解析】【分析】 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D.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 A.羽毛球飞行速度变小,但质量不变,所以羽毛球的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球时,球拍和球都会发生形变,故B错误;C.羽毛球在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若羽毛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羽毛球时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运动员挥拍将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20.【答案】B【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解答】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使用的是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的。A.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用了模型法,故A不合题意;B.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使用了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故B符合题意;C.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D.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不合题意。故选B。21.【答案】(1)酵母菌(2)③;没有成型的细胞核(3)孢子【知识点】孢子植物;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解答】(1)①酵母菌用做面包和馒头以及酿酒,面包和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该微生物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2)双歧杆菌属于细菌,它和上图中③属于同类,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②青霉和④蘑菇是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的。22.【答案】(1)①;输卵管(2)子宫;胎盘【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解答】(1)图中的①是指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该过程是在输卵管中内完。(2)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23.【答案】(1)自西向东(2)昼夜更替【知识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1)读图可知,如图拨动地球仪的演示过程中,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24.【答案】(1)子房(2)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形成层【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1)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2)嫁接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作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作砧木。图中甲是接穗,乙是砧木。【解答】 (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25.【答案】(1)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2)液体密度(3)不变【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 (1)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2)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3)根据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答】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2)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3)液体压强与方向无关,故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不变。26.【答案】(1)(2)(3)【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完成作图;(2)先根据A'与B点确定入射光线的方向,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鹅卵石在B的下方,确定折射光线的反向和鹅卵石的位置。(3)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是平衡的,先分析轿厢的受力情况,再画出力的示意图。【解答】(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据此作图,如图所示:(2) 眼睛观察到的B点在A点的正上方,然后连接CB与界面的交点为折射点O,在图中B点是A点的像,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B点。B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如图所示:(3) 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缆车受力平衡,不计空气阻力,轿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轿厢的重心,示意图如图所示 :27.【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隔绝空气(3)【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 (1)因为种子萌发同样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如取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由于空气难溶于油,所以水面上有油层可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目。(3)另取一个烧杯,编号为D,在里面放入与B中相同的10粒种子;在D中加入与B中等量的水.分;对D烧杯进行遮光处理,并将其置于259C的环境中;最后统计B、D两个烧杯中种子萌发的数量,得出结论。28.【答案】(1)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0.2(3)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则测量越精确。【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根据测力计两端的刻度值,除以份数,可得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3)为了提高测力计的精确程度,应选择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来制作【解答】 (1)根据乙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而橡皮筋却没有这个性质,为了更便于标注均匀刻度,所以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2)由题意知,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在“0”和“2牛”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3)实测时,挂上0.1牛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先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29.【答案】(1)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3)在木块上方放上不同质量(重力)的物体,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或保持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分析】 (1)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速度大小有关;(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改变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据此设计实验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木块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2)根据表格数据可,当传送带的速度增大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保持不变,那么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3)小科同学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在木块上方放上不同质量(重力)的物体,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或保持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30.【答案】(1)11.0(2)11.0~22.0(3)C【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跟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当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解答】 (1)如图,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跟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41.0cm-30.0cm=11.0cm;(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能在墙壁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应将手机放在距离凸透镜11.0cm~22.0cm处;(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该增大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增大像距,同时减小手机到镜头的距离,减小物距,故选C。31.【答案】(1)相互的(2)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3)受非平衡力作用;水火箭在相同时间内竖直通过的距离不同,做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分析】 (1)水火箭飞行原理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分析;(2)火线从发射到落地时的时间越长,说明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大。(3)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分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则水火箭飞行原理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因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作用,其理由是: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可知,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相互的;(2)时间;(3)受非平衡力作用;水火箭在相同时间内竖直通过的距离不同,做变速直线运动。32.【答案】(1)270(2)①1.25×107Pa;②105N【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先得出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利用得出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2)首先根据F=G=mg计算列车对轨道的压力,再根据求压强;(3)先根据阻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出阻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由此可知牵引力的大小。【解答】 (1)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为:s=200m+550m=750m,因此列车驶过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的平均速度为;(2)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力F=G=mg=1000×1000kg×10N/kg=107N,因此对轨道的压强;已知列车所受阻力是其满载时重力的0.01倍,即f=0.01G=0.01×107N=105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所以F牵=f=105N。33.【答案】(1)B;公转(2)冬至日;③(3)小于【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解答】(1)图甲中的影子表示夏季的是B,该季节太阳高度大。造成夏季和冬季正午杆影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2)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排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杭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日的光照情况。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图丙中③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按上述理论设计,杭州的楼间距应小于哈尔滨的楼间距,哈尔滨的太阳高度小于杭州。34.【答案】(1)触觉;皮肤(2)音色;声波(3)盲道的路面有凹凸刻纹,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从而使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方便行走。【知识点】人的感觉;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 (1)人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冷觉、热觉、触觉等)等,分别用来感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2)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3)根据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萧凯思通过触觉来“阅读”盲文,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2)因为每个人发声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在唱歌;萧凯恩的歌声以声波的形式传入耳中。(3)盲道的路面有凹凸刻纹,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从而使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方便行走。1 / 1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卷1.(2024七下·临平期末)同学们都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是( )A.喉结突出 B.乳房增大 C.身高变高 D.月经初潮【答案】C【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解答】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遗精、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月经、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故答案为:C。2.(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5月14日太阳爆发了近20年来最强的耀斑,太阳耀斑可能会影响地球的( )A.自转周期 B.通讯信号 C.公转速度 D.昼夜变化【答案】B【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太阳耀斑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影响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解答】 太阳耀斑增强时,会严重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讯及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2024七下·临平期末)估值是科学学习常用方法之一。七年级同学对自己的估值符合事实的是( )A.体重约50NB.步行速度约1m/sC.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D.发声频率约5赫兹【答案】B【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A、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A不符合事实。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B符合事实。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故B不符合事实。D、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赫兹到2万赫兹,低于20赫兹的为次声波,人听不到,人的发声范围在听觉范围之内,故D不符合事实。故答案为:B。4.(2024七下·临平期末)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天体又组成了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答案】C【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解析】【分析】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解答】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一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一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一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地球和哈雷彗星同属于太阳系,木星和冥王星同属于太阳系,月球属于地月系,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5.(2024七下·临平期末)研学小组同学在杭州乐园亲身体验了一次极限运动——过山车,同学们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感觉“天旋地转”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上站立的同学 B.地面上建筑物C.过山车的座椅 D.过山车轨道最高点【答案】C【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断改变;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解答】同学们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天旋地转”,即天和地在运动,因为天和地相对过山车上的座椅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参照物是过山车上的座椅,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6.(2024七下·临平期末)用扳手旋动螺母时,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素是(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是【答案】C【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解答】 用扳手旋动螺母时,手握在A点比握在B点更省力,即力的作用点不同,那么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作用点,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7.(2024七下·临平期末)劳动让人快乐。下列劳动情景中运用重力方向的是( )A.确定砌墙是否竖直B.推货物C.拍打地毯灰尘D.磨刀【答案】A【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 A.确定砌墙是否竖直,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A符合题意;B.推货物时利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合题意;C.拍打地毯灰尘时利用物体的惯性,故C不合题意;D.磨刀利用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故选A。8.(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4月8日在北美多地上演。当地人们观察到日全食过程各阶段先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答案】B【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解析】【分析】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日全食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五个阶段。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球本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全食。【解答】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当月亮的东边缘刚接触到太阳圆面的瞬间(即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初亏也就是日食过程开始的时刻。然后月亮继续绕地球运转出现了如图②所示的情况,以此类推,下一个画面为③,然后是④①。故答案为:B。9.(2024七下·临平期末)同学们在杭州宋城研学时欣赏了《宋城千古情》表演,表演时女演员穿绿色衣服,用红光照射绿衣服时,我们看到绿衣服的颜色是(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答案】A【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白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而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解答】表演时女演员穿绿色衣服,绿色的衣服只能反射绿光,用红光照射时,红光被吸收,所有看到的衣服呈黑色。故答案为:A。10.(2024七下·临平期末)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s-t)图像如图所示。在t=5秒时两线相交。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大于乙C.6秒时,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D.5秒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答案】D【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A.注意分析是否知道二者的运动方向是否相同;BC.根据图像提取信息进行判断;D.根据图像确定5s时的路程和时间,再根据比较。【解答】 A.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不知道是相对运动还是相向而行,而不一定相遇,故A错误;B.由图可知,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故B错误;C、由图可知,6s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故C错误;D.由图可知,两物体5s通过的路程相等,根据可知,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11.(2024七下·临平期末)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C.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D.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图中: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半规管,④耳蜗。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①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②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③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④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解答】 A、戴泳帽、塞耳塞主要是防止水进人外耳道,防止①外耳道发炎,A正确;B、鼓膜内外在受到不平衡冲击时会损伤,减少戴耳机的时间、减小音量都是保护鼓膜的方法,B正确;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有些药物会损伤耳蜗,使其不能接受刺激,从而导致耳聋,但图中的③是半规管,是和维持姿势与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装置,C错误;D、咽鼓管连通着鼓室和咽部,上呼吸道感染后病菌能通过咽鼓管进人鼓室从而引发中耳炎,D正确。故答案为: C。12.(2024七下·临平期末)春天田野怒放的油菜花散发浓郁花香,美丽风景让人流连。科学兴趣小组解剖油菜花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镊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纸上观察B.从图中可知,油菜花是两性花C.用镊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D.用解剖刀从雌蕊中央剖开,用肉眼观察里面的胚珠【答案】D【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一朵完全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和花蕊,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托:连接、支持作用花瓣: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吸引昆虫雄蕊:花药:内有花粉,花粉内含精子;花丝:支持花药雌蕊: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解答】A、用镊子从外到内依次取下花萼和花瓣,放在纸上进行观察,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花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属于两性花。不符合题意;C、用镊子取下雄蕊,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不符合题意;D、取下雌蕊放在纸上,用解剖刀从中央剖开,用放大镜观察里面的胚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13.(2024七下·临平期末)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编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音调相同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答案】A【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解析】【分析】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声音的大小称为响度,与振幅有关;C.声音在同温度的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大小不同的钟振动幅度相同时,发声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C.敲钟时,用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而响度不同的钟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D.通过钟声能判断钟是否破损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14.(2024七下·临平期末)在春天野外踏青,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的同时要注意昆虫如蜱虫对人体健康影响。蜱虫发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②与④之间的形态差异不大B.蜱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和蝴蝶一样C.蚕生殖发育过程中比蜱虫多了蛹期D.蜱虫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答案】B【知识点】昆虫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CD.蜱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若虫与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A、C、D正确不合题意;B.蜱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幼虫与成虫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15.(2024七下·临平期末)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胚由①②④⑤组成B.营养物质储存在⑤中C.萌发时,④先突破种皮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根据种子的结构知识解题,据图可知,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③是种皮、④是胚芽、⑤是子叶。【解答】解:A、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故A正确;B、菜豆种子是双子叶种子,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子叶中,故B正确;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故C错误;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而玉米种子还具有胚乳,故D正确;故答案为:C。16.(2024七下·临平期末)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节日里对应的月相符合事实的是( )选项 A B C D节日 春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七夕节日期 农历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十五 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七月初七月相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解析】【分析】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解答】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正月十五看到的是圆月,叫满月;农历五月初五在西部天空露出像蛾眉一样的月亮,叫做蛾眉月,此时月亮亮面朝西;农历七月初七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月亮亮面朝西。读图可知,A是新月,B是上弦月,C是满月,D是下弦月,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7.(2024七下·临平期末)小明在做家务劳动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辨别【解析】【分析】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共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同一直线上。二者的不同点:前者在同一物体上后者在不同物体上。【解答】AB.人对沙发的推力和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那么二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C.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和同一直线上,为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18.(2024七下·临平期末)如图是神奇的魔术——浇不灭的蜡烛实验(如图甲):实验时准备两支蜡烛,点燃平面镜前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烧杯内。向烧杯内慢慢加水,透过平面镜看到蜡烛火焰并没有被水浇灭(如图乙)。下列做法会导致魔术不成功是( )A.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两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放置相等C.选择大小相等的两支蜡烛D.玻璃板倾斜放置在桌面上【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且玻璃板应竖直放置;(2)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解答】 A.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避免前后面成像过远而看不清,因而选择较薄的玻璃板,故A正确不合题意;B.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故两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放置相等,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为了保证像与后面的蜡烛重合,因而选择大小相等的两支蜡烛,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于物体与像在水平面上,连线垂直于镜面,故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桌面上,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9.(2024七下·临平期末)在成都举办的2024年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中国羽男、女队夺冠,如图是比赛的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羽毛球飞行速度变小,羽毛球的惯性也变小B.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C.若飞向对方场地的羽毛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球将静止D.运动员挥拍将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解析】【分析】 A.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D.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 A.羽毛球飞行速度变小,但质量不变,所以羽毛球的惯性大小不变,故A错误;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球时,球拍和球都会发生形变,故B错误;C.羽毛球在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若羽毛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羽毛球时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运动员挥拍将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20.(2024七下·临平期末)下列实验结论的得出与“牛顿第一定律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探究真空能否传声C.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D.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答案】B【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即可。【解答】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使用的是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的。A.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用了模型法,故A不合题意;B.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使用了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故B符合题意;C.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合题意;D.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不合题意。故选B。21.(2024七下·临平期末)微生物和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如图所示为某些微生物的结构图。(1)图①是可以用来发面、酿酒的 ;(2)双歧杆菌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它和上图中的 (填序号)属于同一类,与其他三种微生物相比,其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3)②与④是通过 繁殖后代的。【答案】(1)酵母菌(2)③;没有成型的细胞核(3)孢子【知识点】孢子植物;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故真菌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解答】(1)①酵母菌用做面包和馒头以及酿酒,面包和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该微生物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2)双歧杆菌属于细菌,它和上图中③属于同类,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②青霉和④蘑菇是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的。22.(2024七下·临平期末)生命是美丽的!如图为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受精过程的是 (填“①”、“②”、“③”、“④”或“⑤”),该过程是在 内进行。(2)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并通过 和脐带从妈妈的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答案】(1)①;输卵管(2)子宫;胎盘【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发育,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解答】(1)图中的①是指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过程。该过程是在输卵管中内完。(2)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23.(2024七下·临平期末)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如图)。(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答案】(1)自西向东(2)昼夜更替【知识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解析】【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1)读图可知,如图拨动地球仪的演示过程中,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24.(2024七下·临平期末)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汁。(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2)枇杷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写一点)。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答案】(1)子房(2)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形成层【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 (1)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2)嫁接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作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作砧木。图中甲是接穗,乙是砧木。【解答】 (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25.(2024七下·临平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探究。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装置气密性良好。(1)如图甲,在使用压强计前,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 的方法可以进行调节。(2)调节好压强计,小明同学按照图乙、丙、丁所示进行实验,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3)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1)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2)液体密度(3)不变【知识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解析】【分析】 (1)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2)根据图片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3)根据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答】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2)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3)液体压强与方向无关,故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不变。26.(2024七下·临平期末)作图题(1)如图甲,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如图乙所示,某人在水池边看到水池底有一块鹅卵石在如图A处,请画出完整光路图,并确定鹅卵石实际大致位置,用B点表示。(3)如图丙所示是沿索道匀速上升的缆车,画出缆车轿厢的受力示意图。【答案】(1)(2)(3)【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完成作图;(2)先根据A'与B点确定入射光线的方向,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鹅卵石在B的下方,确定折射光线的反向和鹅卵石的位置。(3)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是平衡的,先分析轿厢的受力情况,再画出力的示意图。【解答】(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据此作图,如图所示:(2) 眼睛观察到的B点在A点的正上方,然后连接CB与界面的交点为折射点O,在图中B点是A点的像,光由A点发出,经水面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射入B点。B就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如图所示:(3) 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缆车受力平衡,不计空气阻力,轿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点在轿厢的重心,示意图如图所示 :27.(2024七下·临平期末)下图是小明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入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1)小明在每个烧杯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2)C装置水较多且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 。(3)若要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请你结合上述实验装置,补充设计方案(可以画图表示)。【答案】(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隔绝空气(3)【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 (1)因为种子萌发同样需要满足自身条件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如取1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2)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由于空气难溶于油,所以水面上有油层可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目。(3)另取一个烧杯,编号为D,在里面放入与B中相同的10粒种子;在D中加入与B中等量的水.分;对D烧杯进行遮光处理,并将其置于259C的环境中;最后统计B、D两个烧杯中种子萌发的数量,得出结论。28.(2024七下·临平期末) 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评分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良好 待改进调零方式 多种方式调零 只能移动指针调零 不能调零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1)【项目制作】选择材料时,你认为 (选填“弹簧”或“橡皮筋”)更合适,理由是 ;(2)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牛”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牛,小组同学用制好的弹簧测力计称量身边小物件的重力;(3)【项目评价】最终小组选取图乙中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请根据“精确度”这一评价指标说明理由 。【答案】(1)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0.2(3)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则测量越精确。【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根据测力计两端的刻度值,除以份数,可得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3)为了提高测力计的精确程度,应选择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来制作【解答】 (1)根据乙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而橡皮筋却没有这个性质,为了更便于标注均匀刻度,所以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2)由题意知,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在“0”和“2牛”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3)实测时,挂上0.1牛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弹簧的精确度不够,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受力时伸长更明显的弹簧,由图乙知,同样受力时,a弹簧的伸长量更大,所以应先a弹簧取代b弹簧制作测力计。29.(2024七下·临平期末)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对木块拉力的大小,从而得到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实验时使木块保持静止不动,而传送带匀速运动,以实现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实验数据如下表。传送带速度(cm/s) 3 5 8 11 13力传感器示数(N) 0.25 0.26 0.26 0.25 0.25(1)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同学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 。【答案】(1)右(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3)在木块上方放上不同质量(重力)的物体,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或保持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分析】 (1)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摩擦力的方向;(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速度大小有关;(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改变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据此设计实验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木块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2)根据表格数据可,当传送带的速度增大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保持不变,那么得到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3)小科同学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在木块上方放上不同质量(重力)的物体,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或保持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30.(2024七下·临平期末)小明准备了凸透镜、硬纸盒、胶水等材料,自制一款手机投影仪,请你参与小明探究制作的过程:(1)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cm;(2)将凸透镜固定在硬纸盒上,如图乙,并调节手机投影画面(一张照片),为在幕布(如图丙)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手机应放在距离凸透镜 cm处(填写范围);(3)放好手机后,发现投影在幕布上的画面比较小,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增大手机到镜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增大手机到镜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减小手机到镜头的距离;D.减小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同时减小手机到镜头的距离。【答案】(1)11.0(2)11.0~22.0(3)C【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跟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当2f>u>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解答】 (1)如图,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跟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41.0cm-30.0cm=11.0cm;(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能在墙壁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应将手机放在距离凸透镜11.0cm~22.0cm处;(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该增大投影仪到幕布的距离,增大像距,同时减小手机到镜头的距离,减小物距,故选C。31.(2024七下·临平期末)某校项目化实验小组利用可乐瓶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如图甲),并进行飞行高度测试实验。水火箭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将水火箭竖立于地面,用打气筒通过打气管向瓶内打气,当瓶内压强足够大时,瓶塞脱落,瓶内的水向下喷出,水火箭就接近竖直向上飞。(1)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2)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可以转换为测量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小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拍下了水火箭从A处起飞,到C处达到最高点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秒曝光一次,则火箭运行到B处时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答案】(1)相互的(2)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3)受非平衡力作用;水火箭在相同时间内竖直通过的距离不同,做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分析】 (1)水火箭飞行原理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分析;(2)火线从发射到落地时的时间越长,说明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越大。(3)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分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瓶内的水向下喷出的同时水火箭向上运动,则水火箭飞行原理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火箭上升的高度越高,到落地时所需的时间就越大,所以实验中可以测量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3)如图丙所示,因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从他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出,在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作用,其理由是: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同,根据可知,水火箭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1)相互的;(2)时间;(3)受非平衡力作用;水火箭在相同时间内竖直通过的距离不同,做变速直线运动。32.(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5月18日,杭州至温州高速铁路启动联调联试,杭温高铁线路全长26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g取10N/kg)(1)若长度为200米的杭温高铁检测列车驶过长为550米的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如图)仅用时10秒,杭温高铁检测列车驶过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如图是杭温高铁开通后的“和谐号”高铁列车,下表是它的部分参数。满载时总质量 1000t车轮与铁轨接触总面积 0.8m2最高时速 350km/h①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少 ②“和谐号”高铁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其满载时重力的0.01倍,此过程中列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答案】(1)270(2)①1.25×107Pa;②105N【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解析】【分析】 (1)先得出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利用得出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2)首先根据F=G=mg计算列车对轨道的压力,再根据求压强;(3)先根据阻力和重力的关系求出阻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由此可知牵引力的大小。【解答】 (1)列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为:s=200m+550m=750m,因此列车驶过桐庐富春江铁路大桥的平均速度为;(2)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力F=G=mg=1000×1000kg×10N/kg=107N,因此对轨道的压强;已知列车所受阻力是其满载时重力的0.01倍,即f=0.01G=0.01×107N=105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列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所以F牵=f=105N。33.(2024七下·临平期末)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时间的长短和位置是不同的。为了探究杆影的变化规律,小明分别在夏季和冬季的某日正午测量影子的长度。(1)图甲中的影子表示夏季的是 。造成夏季和冬季正午杆影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排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杭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图丙中 (填序号)位置。(3)按上述理论设计,杭州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哈尔滨的楼间距。【答案】(1)B;公转(2)冬至日;③(3)小于【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解答】(1)图甲中的影子表示夏季的是B,该季节太阳高度大。造成夏季和冬季正午杆影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2)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排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杭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日的光照情况。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图丙中③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按上述理论设计,杭州的楼间距应小于哈尔滨的楼间距,哈尔滨的太阳高度小于杭州。34.(2024七下·临平期末)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揭晓。萧凯恩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获奖人物之一,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是一位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1)萧凯恩通过 (选填“视觉”、“触觉”、“痛觉”或“听觉”)来“阅读”盲文,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 ;(2)很多人喜欢听萧凯恩的歌,只要听到广播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萧凯恩唱的,他们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分辨的。萧凯恩的歌声以 的形式传入耳中。(3)为了方便像萧凯恩这样的盲人行走,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盲道。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案】(1)触觉;皮肤(2)音色;声波(3)盲道的路面有凹凸刻纹,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从而使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方便行走。【知识点】人的感觉;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压力的作用效果【解析】【分析】 (1)人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冷觉、热觉、触觉等)等,分别用来感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2)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3)根据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题意可知,萧凯思通过触觉来“阅读”盲文,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2)因为每个人发声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在唱歌;萧凯恩的歌声以声波的形式传入耳中。(3)盲道的路面有凹凸刻纹,人走在盲道上,脚底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在压力一定时,脚底受到的压强增大,从而使盲人通过脚底能感觉出来,方便行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3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