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唢呐配喇叭》教案一、课时:1课时二、教材分析《唢呐配喇叭》这首欢快活泼的湖南民歌,如同山间清泉般清脆动听,旋律简单易懂,节奏明快,歌词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跟着哼唱。歌曲以唢呐和喇叭两种乐器为主,展现了湖南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递了欢快、喜庆的节日气氛,仿佛将你带到了热闹非凡的民间节日现场。三、学情分析本课学生为小学低年级,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初步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并尝试简单的演唱和表演。但对于打击乐器的认识和使用,以及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技巧还需进一步提高,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四、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风格,以及那浓厚的民间音乐特色,仿佛置身于热闹的节日氛围中。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喜庆气氛,体会歌曲想要传递的快乐情绪。2. 艺术表现:能整齐、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欢乐和活力。能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歌表演,将歌曲的喜庆气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3. 创意实践:尝试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探索不同的节奏和音色,为歌曲增添丰富的音乐色彩。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简单的歌表演动作,赋予歌曲更生动的表现力。4. 文化理解:了解唢呐和喇叭两种乐器,以及它们在湖南民间音乐中的应用,感受它们独特的音色和魅力。了解湖南民歌的特点,例如活泼的节奏、欢快的旋律以及丰富的音乐元素,感受湖南民歌的魅力。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准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并唱出歌曲的韵味。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为歌曲增添节奏感和活力。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运用不同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将歌曲与动作、表情相结合,进行生动、活泼的歌表演,将歌曲的欢乐气氛展现得淋漓尽致。六、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互动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游戏教学: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七、教具准备CAI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小钹、小锣、响板等)课本等八、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乐器? (播放图片展示各种乐器,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两种特别的乐器,它们是唢呐和喇叭。(播放课件,出示唢呐和喇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乐器的外观)师:你能说出二者的外观有什么不同吗?它们的声音又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思考乐器的声音特点)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看法。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好听的湖南民歌,叫《唢呐配喇叭》,它用唢呐和喇叭演奏出欢快的旋律,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播放歌曲范唱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感知师:你听了这首歌曲,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听歌后的感受)生: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师从中提炼出高兴、快乐等心情,引导学生将听歌感受与歌曲情绪联系起来)师:让我们带着高兴、快乐的心情来拍手感受歌曲吧! (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生:随音乐自由拍手。(二)探究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吧!(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读歌词,并注意歌词中的有趣词语)师:这首歌曲的节奏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生:尝试用拍手、点头等方式表达歌曲的节奏。师:这首歌曲中有哪些有趣的词语?它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内容)生:讨论并分享对歌词的理解。(三)示范师:老师先示范演唱这首歌曲,请大家认真听。(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注意表情和动作,并强调演唱技巧)师: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哪些地方? (引导学生总结演唱技巧)生:讨论并分享演唱技巧。环节三:巩固延伸师:现在请同学们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注意要整齐、正确、完整地演唱。 (鼓励学生分组练习,并互相帮助)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师: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歌曲的快乐气氛呢?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歌表演)生:讨论并尝试用动作、表情等方式进行歌表演。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尝试为歌曲伴奏。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生:分组练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师:谁愿意上台展示你的歌表演或打击乐伴奏?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生:展示歌表演或打击乐伴奏。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唢呐配喇叭》这首欢快的湖南民歌,大家表现得都很棒!你们学会了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的快乐气氛,也学会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相信你们以后会更加喜欢音乐,并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作业:1. 用不同的方式练习演唱《唢呐配喇叭》,并尝试用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歌曲。2. 设计一个简单的歌表演动作,并尝试与同学一起表演,让歌曲更加生动有趣。3. 尝试用其他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分享你的创作成果,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创意。十、设计意图(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播放音乐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风格和内容,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2)探究音乐环节:引导学生用拍手、点头等方式感受歌曲的节奏,并理解歌词内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分组练习、歌表演、打击乐伴奏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融入到音乐中。十一、板书设计《唢呐配喇叭》唢呐喇叭欢快活泼 民间音乐特色打击乐伴奏 歌表演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并乐于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激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播放更多有关湖南民歌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湖南民间音乐文化,并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