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单元《 打麦号子》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2单元《 打麦号子》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打麦号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质朴、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打麦号子》,表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提升对民歌的学习兴趣。
2、在听、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号子的特点与其独特韵味。
3、通过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用质朴、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打麦号子》,唱出号子的特点。
2、教学难点:歌曲中相似乐句的节奏差异;下滑音的准确表现。
三、教学准备:
钢琴、PPT以及相关音响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7-8MIN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体验,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引出劳动号子的典型特征奠定基础。)
(1)聆听号子:发现、感受“呦呵声”
师:同学们,你听!
(播放《船工号子》、《抬木号子》)
师:孩子们,这2段音乐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述说——干活——(你听到了什么?)发出一些呦呵声——谁来试着模仿模仿?)
师:来,听老师唱一段!
(生演唱)
师:请你也来唱唱看!通过观察、演唱你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学生诉说——师总结引出干活、劳动)
师:我们来合作一下,再来体验一下这劳动的艰辛,当然还有他们的激情。起立。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不停的演唱刚才的旋律片段,听明白了吗?
(2)师生合作:《船工号子》
师:谢谢大家。孩子们,当这种呦呵声,有了节奏感、旋律感的时候,它就成为了咱们的一种民歌——“劳动号子”。刚才我们合作的是一首船工号子。表现的是三峡一带的纤夫们拉船时候的艰辛和劳作时的激情。唉,那你觉得劳动号子源于哪里呀?
(生述说——生活)
师:难怪它叫劳动号子。来,就让我们走进田野,去听一听原汁原味的号子声音。
(3)田歌打麦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打麦的动作并尝试模仿,通过师生合成初步感受一领众和)
师: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来模仿打麦的样子?
(生模仿——老师模仿——发现不同——师生合作)
师:好,和大家合作真愉快。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江苏靖江,学习一首《打麦号子》。首先请大家听听看,感受下在丰收之后的打麦场上,人们劳动时,心情是怎样的?
2、新歌学唱 走进江淮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初步了解号子的特点。2MIN
(设计意图:从整体感受歌曲入手,通过聆听,初步感受歌曲节奏、旋律及情绪。在二听歌曲环节,让学生了解歌曲结构,以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聆听对比、模唱,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师:谁来说说的你想法?
(生诉说:劳动的开心、热情……)
师:是呀,让我们再来仔细聆听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帮老师思考个小问题: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复听歌曲,结构分析,学习歌曲呦呵部分。4MIN
师:谁来与我们分享?
(生诉说——二部分——说、唱)
师:第一部分是念,第二部分是唱。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它的第一部分。谁来念念看?
<1>师生尝试
师:孩子们,农民们大丰收了,这段呦呵声你觉得怎么喊更加合适
(有力,激情)
师:来,你能来挑战下吗?让沈老师感受一下你们劳动的激情!
(学生尝试)
<2>体会一领众和
·师领生和
师:老师,也想来参加你们这支劳动队伍,欢迎吗?我来领,你来和。
·生领师喝
师:孩子们,像刚刚我们一个人来领,许多人来和的演唱形式,是号子最基本的演唱形式。你想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3>生领生和
师:哪位孩子愿意来领着我们来呦呵下?
(生生合作)
师:谢谢同学们激情四射呦呵声!沈老师感受到了!孩子们,劳动都这么累了,为什么要喊号子呀?
(生述说)
师:原来是这么回事呀,老师明白了。来,孩子们,让我们走进第二部分:演唱部分。我来唱,你来听,想一想它一共有几个乐句呀?
(3)再听歌曲“第二部分”,寻找相似乐句,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第二部分”1MIN
师:你发现了吗?
(生诉说——两大句)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我们先来学习它的第一大句。听老师来演唱,同学们在心中默唱。
<2>学唱:第一大乐句4MIN
①教师范唱
师:来,跟上钢琴来唱唱看!
②学生跟琴模唱
(学生模唱、教师评价)
③难点解析:
·难点①:节奏把控
师:孩子们,大家很卖力,真积极。老师有个小提醒。请看这里……要注意它的节奏。我们来试试!
(歌谱模唱——歌词演唱——歌曲状态处理)
·难点②:5 6 2 音准的准确性
师:孩子们,请你看看这,老师来唱2种声音,你们哪一种更快乐,更激情。
(加上手势——学生模唱——关注演唱状态)
④模唱下滑音
师:第一大句有一个小小的音乐记号,你觉得有了它?音乐会有什么变化呀?
(生述说、师模仿演唱)
师:沈老师来唱唱看,你听音乐有什么变化
(师演唱、生聆听、模唱)
师:它的名字呀叫下滑音。
⑤复唱第一大句
师:孩子们让我们往下看看第二大句。刚刚有同学说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大句,其他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四小句。请你仔细观察,这1、2、3、4乐句,他们的旋律有没有相似乐句?
<3>学唱:第二大乐句3MIN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给他一首棒棒歌。
(师生鼓励)
师:孩子们,相似乐句总有那么一点地方不一样,你发现不同藏在哪里呢?(谢谢你)它们是旋律不同,还是节奏不同?
(生诉说)
师:老师来弹一弹,你来听一听
(学生聆听)
师:听明白了吗 来,咱们来做小小的尝试,老师来唱一,你们唱它的相似乐句第三句。
(师——学生唱——音准调整)
师:我来唱二你来唱?先听钢琴演奏……
(师——学生唱——音准调整)
师:恩,真是一群努力的孩子。四句连起来试试!
<4>巩固演唱1MIN
·情感处理
师:真是干劲儿十足。孩子们,歌曲中的人们是怎么互相称呼的呀?(好姐姐、好妹妹)那关系肯定不一般。我们来说说看!(好姐姐、好妹妹)那你觉得我们唱得时候要有什么改变 (干劲中带着一份温柔)
·巩固歌曲
师:来,四句连起来试试,哪些同学挑战领唱的激情、又来表现好妹妹好姐姐时候得那份温柔。
(鼓掌!孩子们真带劲!)
<5>模唱体验、节拍感受:3/4的音乐作用 3MIN
师:孩子们,学习到了这里,我们把《打麦号子》得第一段学完了,谁来说说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几几拍?
(生诉说——二拍子、三拍子)
师:有没有不同的呢?(PPT出示)来我们一起看看四三拍出现的地方,出现几次?(2次)唉,为什么突然在这里变成了3拍子?而且只有1个小节?来,也许我们来做个音乐小实验,也许会有收获。
(学生模唱不同节奏。)
师:唱完,听完,你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诉说——师总结)
师:孩子们,也许人们干活累了、呦呵累了,得休息一下了,为此自然而然地在这里多加了一拍,你看,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再来唱唱看!
(学生演唱感受3/4的韵律感)
师:孩子们,到这儿第一段歌词咱们学完了,让我们完整地来唱唱看,好不好!我们来做个挑战,有没有勇敢的孩子来挑战领唱?我来给你们和唱,行不行
(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1MIN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表现歌曲,巩固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自行填唱
·师生和唱
师:孩子们,练完了吗?这一回,我来领,你来和。准备好没有?
(5)填唱第二段歌词。2MIN
师:有没有同学说,老师我来挑战领唱?领着大家呦呵下?
(6)师生合作:完整表现《打麦号子》2MIN
3、音乐拓展:靖江方言、歌曲表演
(设计意图:聆听、模唱“田间打麦”、靖江版本打麦号子,感受号子来源于生活的特点,并通过不同风格的听赏,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
(1)靖江版本《打麦号子》4MIN
师:语言上有什么特色?方言?有没有兴趣来学习一下?
(学生尝试)
师:用了方言有什么优点?给歌曲增添了点什么东西?由于我们用方言演唱,反而使民歌原汁原味的这种感觉,更加的明显了。
(2)《打麦号子》歌表演 2MIN
师:孩子们,还记得刚刚那段打麦视频吗?你听,像什么?再听……(生尝试)
师:伙伴们,看呐。今年的麦子可真不错啊,咱们一起来打麦子,好不好
五、结束课堂1MIN
1、说说号子。
2、师生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