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上海市
崇明县
宝山区
南汇区
闵行区
奉贤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上海市
面积、人口、经济
全市土地面积6340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2418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633亿元。
地位
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发展目标
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上海大都市的概况
⒉代表地区—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黄浦江东岸,长江三角洲东缘,土地面积1210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550万,是上海市第二大行政区。1990年,国家做出开发浦东的决策。1993年1月浦东新区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浦东面貌日新月异,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基本形成,成为我国新兴的国际化经济枢纽区域,被誉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浦东率先建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浦东机场成为主要的国际航空港,有磁浮列车与城区对接。外高桥港和洋山港成为特大型集装箱港。陆家嘴成为上海市新兴的中心商务区。张江高科技园是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浦东现已成为我国乃至远东、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浦东拟建设成科学发展先行区,金融、航运、贸易核心功能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开放和谐生态区。
思考:浦东新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上海大都市的概况
⒊上海大都市的区位优势
上海市
优越的地理位置
深厚的文化底蕴
发达的教育科技
雄厚的综合实力
庞大的城市规模
广阔的经济腹地
便捷的交通运输
江海交汇、气候地形、邻区发达
人口、产业
经济、科技、政策支持
教育、创新
资源供给、产品输出(对内、对外)
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基础设施
历史悠久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上海的辐射带动功能
金融服务功能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产业带动功能
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都市核心功能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产业带动功能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
原有的低端产业退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医药等产业显著加强,金融、证券、国际商贸等领域全面提升,形成市场竞争力强劲的庞大产业集群。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都市核心功能
上海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不仅拉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而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有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
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之一。
拥有外高桥、吴淞、洋山等深水港区。
上海港经历了黄浦江→长江一洋山港”的变迁,在区位变化的过程中,其功能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二的超级大港。下图为上海港区及部分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不同港口有不同功能,推测宝山区和金山区码头的主要功能是
A.提供货物中转
B.服务临港工业
C.发展自由贸易
D.促进休闲旅游
上海港经为了黄浦江→长江一洋山港”的变迁,在区位变化的过程中,其功能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二的超级大港。下图为上海港区及部分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4.洋山港区的出现,表明
A.船舶大型化需要深水码头
B.海岛风景成为港区新选择
C.深水海港海平面风平浪静
D.上海工业向浦东新区迁移
上海港经为了黄浦江→长江一洋山港”的变迁,在区位变化的过程中,其功能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上海港已经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二的超级大港。下图为上海港区及部分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5.临近上海的宁波舟山港是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大港,但并未对上海港货物运输造成很大冲击,主要原因是两大港口
A.服务等级差别很大
B.服务范围没有重叠
C.服务种类优势互补
D.集散货物种类不同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右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范围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该都市圈各城市服务级别大致相同
B.苏州与无锡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C.上海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D.嘉兴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通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近些年来,上海正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右图为上海大都市圈局部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2.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①上海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强大②该都市圈内人口数量众多 ③高速公路 和高铁通勤发展迅速④该都市圈内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金融服务功能
⑴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比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金融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等。
⑵上海是我国大陆两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
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⑷黄浦区、陆家嘴一带金融中介机构云集,许多世界级大银行在此设立了区域性总部或分理机构。
分析角度:经济体量、流通速度、结算效率等方面分析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活动】
1.想一想,上海在城区周围建设卫星城,对城市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但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后,又可能会造成哪些新的问题
2.从21世纪开始,上海的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阶段一:1949年---1978年
上海城市化的进程较缓慢,工业化的发展仍然推动了上海的地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海在建成区外开辟了许多工业区,并先后建成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青浦、南汇、崇明等卫星城。
70年代,为配合引进大型联合企业,先后开辟了金山卫和吴淞两个卫星城,使上海的城市布局由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城市。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阶段三:2000一2015年
上海逐步形成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结构基本形成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1、想一想,上海在城区周围建设卫星城,对城市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
但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后,又可能会造成哪些新的问题
建设卫星城的积极作用:疏散中心城区的产业和人口,分担中心城区职能,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加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环境压力,人地矛盾加剧。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2、从21世纪开始,上海的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这对长江
三角洲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更好地借助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竞争。
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请说明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可以利用内河航运辐射带动长江流域的发展。
②位于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可以辐射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发展。
③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水运枢纽,是内陆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纽带。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03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形成“一核五圈四带”网络化空间格局
一核:上海
五圈:南京城市圈、杭州城市圈、合肥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宁波城市圈
四带:沿海城市带、沿江城市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
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沪宁产业带、沪杭产业带、长江下游产业带。
上海对于周边城市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周边城市也对上海的龙头地位形成坚实的支撑。
向江苏伸展,形成了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为支撑的沪宁产业带;
向浙江方向延伸,形成了以嘉兴、杭州、湖州、绍兴、宁波为支撑的沪杭产业带;
沿着长江延伸,则形成了以南通、镇江、扬州、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为支撑的长江下游产业带。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对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对外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化联系。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对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对外则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
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现已成为世界级超大城市群。
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活 动
1.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上海对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辐射带动作用。
①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
②利用良好的加工工业基础及相对较为低廉的生产成本,利用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抓住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积极承接上海现代制造业的辐射转移,
③促进长三角地区内部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加深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阅读课本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伦敦大都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2)结合材料,分析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3)议一议,伦敦都市圈对伦敦自身发展有哪些意义
【探究活动】
活 动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伦敦都市圈的雏形来源于“巴罗委员会”(英国指导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规划的同心圈设计。随着城市集群化的不断推进,以伦敦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使得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作为高新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传播中心。现代交通网络化、多种交通一体化,是伦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离伦敦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立了8座新城(卫星城),而后以伦敦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在都市区范围内构建“反磁力吸引”体系,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迁入居民提供各种工作岗位,既有效疏解大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又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活 动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随着大伦敦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构建起各区域之间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型空间格局。大都市周边城市职能各异,特色鲜明,分工合理,有利于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和整体功能的提升。
(1)说明伦敦大都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根据城市不同阶段的特点、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在初期的同心圈规基础上,逐渐规划发展形成以伦敦为核心,通过放射状的现代交通网络与周边职能各异的卫星城连接起来,构成分工明确的城市群体系。
活 动
(2)结合材料,分析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3)议一议,伦敦都市圈对伦敦自身发展有哪些意义
疏散伦敦中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缓解了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通过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为周边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引领伦敦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
伦敦通过多种现代交通与卫星城连接起来,同时将部分人口、工业企业转移到卫星城,卫星城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提供就业岗位;卫星城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随堂练习
04
随堂练习
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规划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项战略举措,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读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通州相比,选择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①靠近白洋淀,资源环境承载力强 
②距北京较近,受其辐射影响发展快 
③交通设施好,便于开展对外联系
④开发程度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随堂练习
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规划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项战略举措,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读下图,据此完成1~2题。
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  )
A.扩大城市规模
B.丰富城市职能
C.改善城市环境
D.提高城市等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