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道德与法治
一、辨别性选择题(你认为对的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A”错的涂“B”,每题1分,共10分)
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期的我们追求外在美无可厚非,我们更要加强道德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2.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3.性别角色定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对于学会塑造自我,学会与异性相处具有重要作用。
4.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消除性别差异。
5.自强不仅仅是一种进取的精神状态,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6.只要“行己有耻”就能实现完美的人生。
7.负面情绪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要防止负面情绪的产生。
8.完成一项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活动,帮助他人,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9.李晓在考试之前心情很紧张,她闭目养神,深呼吸,这是在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调节情绪。
10.不同的情绪和情感都可能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选择。
二、单项选择题: (把你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分/题,共10分)
11.小美升入初中后,觉得自己的皮肤有点黑,鼻子不够高,个子也很矮,常常感到很烦恼。面对这些状况,她应该
A.时时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B.要求父母为她购买增高药
C.到美容院整容 D.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悦纳自己
12.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面对青春的邀约,我们要
①悦纳生理变化,直面矛盾心理 ②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③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 ④做到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1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 “他不像男孩”“她像假小子”“男人是棵树,女人是根藤”等。这其实就是在用 来恒量某个男性或女性
A. 兴趣爱好 B.性别刻板印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1页 (共4页)
C. 习惯 D.生理性别特征
14.中学生小华收到班上一名男同学的一封折叠成心形的“表白”信,小华以“我们还小,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为由委婉加以拒绝。小华的这种做法
A.非常正确,符合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要求
B.不恰当,会让这名男生很没面子
C.不正确,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D.不正确,应该交给老师,严厉惩罚这名学生
15.青年时代的徐悲鸿四赴上海,穷到沿街乞讨。然而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越挫越勇,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的精神自励,最终成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①自强的人能够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②自强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 ③没有经历自暴自弃的人很难成功 ④自强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6. 孟子说: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羞恶之心”能够
①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②让我们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③做人自负,认为自己是最棒的 ④宽容他人,与人为善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17.处于青春期的人,富有激情与热情,为了目标和理想不惜一切,也会因为一丁点小事而冲动,可以用“疾风暴雨”来形容。这表明青春期
A.情绪反应强烈 B.情绪波动与固执
C.情绪的细腻性 D.情绪的表现性
1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等着我》是帮助寻人的一档公益节目,当寻亲人讲述自己在寻亲时遭遇的苦难和经历时,观众为之潸然泪下;当希望之门打开,他们与亲人久别重逢时,观众又为之喜极而泣。这说明
①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②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可能危害身心健康 ③情绪是双刃剑,有积极和消极影响 ④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如同我们不愿意被人强迫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的情感。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2页 (共4页)
方式有
①阅读 ②与人交往 ③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④欣赏大自然美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于2020年7月3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当你听到这一宣布时,你会产生的情感是
①正义感 ②道德感 ③自豪感 ④爱国主义情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三、主观性试题: (共30分)
2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说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李四光想,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出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李四光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甚至上千公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实地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李四光的故事对我们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开发有哪些启示 (7分)
22.材料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二 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什么是止于至善 (3分)
(2)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4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3页 (共4页)
23.自从新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的小丽同学本来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新冠的症状,但是她每天都要测试5次以上的体温,每天都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情绪管理专家表示,长期的不良情绪状态将产生很多健康隐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甚至癌症等。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会对家庭生活、工作和社交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学会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情绪状态,并掌握一些实用技巧,以便有效管理情绪。
(1)试分析小丽的表现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 会给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4分)
(2)小丽的经历启示我们,现实生活中应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4分)
24.电影《长津湖》在2021年国庆上映, 《长津湖》艺术性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透过银幕,光影交错间,带给观众逼真的战场认知和深度的情感体验,这是电影的魅力,更是人心的和鸣。电影《长津湖》细腻描摹了志愿军将士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深情礼赞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1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评《长津湖》:破56.95 亿! 电影《长津湖》成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这是《长津湖》所有演职人员的荣光,也是国产主旋律电影的高光。这是英雄精神的胜利,也是爱国主义的胜利。正能量才能带来真正的大流量,为正能量找到流量密码,打造出精品,便能赢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期待中国电影勇攀新的高峰!
(1)根据所学,谈谈爱国主义情感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何积极作用。 (4分)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4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第4页 (共4页)
第二部分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纸上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涂黑。)
1. 《隋朝其实很有趣儿》以幽默的文字、独特的观点,吸引读者关注隋朝历史,但是幽默中也有一些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隋朝历史。书中下列章节明显错误的一节是
第一节 隋朝建立是姥爷夺了外甥的位
第二节 隋朝实现全国统一在581(年)
第三节 开运河兴科举原来炀帝很有为
第四节 唐朝是吃着隋朝的粮食长大的
A. 第一节 B.第二节 C. 第三节 D.第四节
2.
今朝放荡思无涯 (一朝中榜心情舒畅思绪万千)。
春风得意马蹄疾 (春风里我得意洋洋扬鞭驰马),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城里鲜花缤纷)。
登科后唐·孟郊
诗人孟郊得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凭借的是
A.财富的多寡 B.皇帝的喜好
C.才能和学识 D.士族和门第
3.电视剧《贞观长歌》艺术地再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繁荣景象,但也有一些史实错误。你认为在剧中不可能出现的剧情是
A. 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B.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C.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D.魏征纳谏,房谋杜断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 (共8页)
4.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人杜甫追忆了“开元盛世”时期国盛民富的盛况,这主要得益于唐玄宗
A.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B.创立科举,选拔人才
C.创立殿试,打击贵族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右图是敦煌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 (唐),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农夫使用的耕作工具可能是
A. 筒车
B. 曲辕犁
C. 秧马
D. 翻车
6.据《新唐书·公主传》载,唐代公主再嫁的达23人:计有高祖女四,太宗女六,中宗女二,睿宗女二,元宗女八,肃宗女一。其中三次嫁人的有四人。官僚贵族女儿改嫁的也很多,庶民的妻子,夫死后亦可改嫁。这表明唐代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流频繁
C.文学艺术发达 D.社会经济繁荣
7.下图是中央宣传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共同指导的纪录片《一带一路·重走玄奘路》宣传海报,下列关于“玄奘路”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东渡日本,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B.文成入藏,促进吐蕃社会发展
C.西游天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D.派遣使节,促进中朝文化交流
8. “这场战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百年帝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材料中“战乱”是指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9.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代是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
B.十国是指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政权
C.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 (共8页)
10.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
A.藩镇割据 B. 民贵君轻
C.休养生息 D.重文轻武
11.北宋政治家毕仲游《西台集》记载:“王荆公(王安石)以振兴的理由说服先帝,先帝信任他,也忧虑财政收入不足,乃散青苗、置市易、敛役钱、变盐法,凡可以得财者,无不用。”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在于
A.加强军事实力 B.分散宰相权力
C.增加财政收入 D.提高文官地位
12.历史学习要善于把握阶段特征,右图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中外交往与冲突
B.国家统一与巩固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早期国家与变革
13.优秀的首领能直接或者间接引领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方向,中国古代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首领。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与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阿保机——西夏 B. 阿骨打——金
C. 元 昊——蒙古 D. 铁木真——辽
14.浙江杭州岳王庙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初一某班学生以爱国为主题,开展了旅游研学活动,并拍照留念(如下图),下列史实与图片中著名人物相关的是
A.他从辽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B.他的军队曾在澶州大败金军
C.他完成北伐,统一了全国
D. 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
15.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讽刺南宋醉生梦死 B.抨击金国贪得无厌
C.歌颂西湖美景如画 D.感叹杭州城市繁华
16.下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3页 (共8页)
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
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
17.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人口分布状况不断变化(如下图),下面哪一项与人口分布变化密切相关
A.自然环境改变
B. 中央集权加强
C.经济重心南移
D.北方财富增长
18. 《蒙元帝国》一书讲述了蒙古汗国、元朝和四大汗国的历史,其中第一部第十四章讲述的是“再统中华”。那么元朝“再统中华”的标志是
A. 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政权
B. 1234年, 蒙古汗国灭掉金
C. 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D. 1279年, 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19.下图是 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图,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A.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B.唐朝设立北庭都元帅府
C.元朝设立宣政院直接管辖
D.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20.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下列今天的行政区域在元朝时“镇之以行中书省”的是
A. 山东省 B. 河南省
C. 河北省 D. 山西省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4页 (共8页)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 第22题10分; 第23题10分,共30分。请把答案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1.隋唐宋元时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巩固了政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初一某学校历史教师以“政治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复习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完成。 (10分)
任务一【史料解读——汲取政治智慧】
唐太宗继位时,摆在唐太宗君臣面前的是一幅政治制度缺失、社会经济凋敝、治国人才匮乏、文化教育停滞的混乱景象。……经过唐太宗君臣的不懈努力,终于改变了隋朝末年以来社会破烂不堪的局面,使中国封建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摘编自百度·学术文献
(1)根据任务一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改变唐初的混乱景象,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任意三项,3分)结果如何 (1分)
任务二【图文并茂——感悟治国策略】
宋太祖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生灵涂炭,是什么原因呢 吾欲再无战乱,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到底该怎么做呢 ”
普曰: “国家不安者,也没其他原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罢了。想改变它,也没什么难的,就是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2)根据任务二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位“军人”成为“皇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1分)成为皇帝后,他采取的“治国政策”有什么突出特点 (1分)请任选“权”“钱”“兵”三点中的一点,说出他采取的具体措施。 (任选1 点作答即可,2分)
任务三【政策实施——阐释统一巩固】
元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其创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下面一学生复习“元朝的统治”时写出的到关键词。
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北庭都元帅府 行省制 民族交融 统一全国
(3)从上面关键词中任意选出两个,并说出这两个关键词分别产生的重大意义。 (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5页 (共8页)
22.社会文化反映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摘编自《中国审美文化史》
(1)唐诗与唐朝,盛衰与共,相辅相成,堪称“绝配”。请说出唐代成就高、影响大、非常非常有名的诗人。 (列举两人即可,2分)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诗的特点。 (2分)
材料二 某初中班级组建历史研究团队,团队成员搜集了以下五则图文材料。
当今财赋出于天下, 江南居十九。 ----韩愈
军国费用,取资江淮。 ----唐宪宗
语曰: “苏湖熟, 天下足。 ” -----陆游
谚语曰: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范成大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文字材料体现出的我国古代(唐宋时期)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 (1分)材料二中的图片材料能否作为研究这一发展趋势的历史证据 (1分)并说明理由。 (2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北宋纸币出现的原因有那些 (2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6页 (共8页)
23.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方法值得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唐朝前期边疆各族形势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例唐朝历史上成功处理民族关系的历史史实 (3分)
材料二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辽、西夏和金三个政权的分别是古代那些少数民族 (3分)分析这一时期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1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7页 (共8页)
材料三 蒙古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关于蒙古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3分,注意用①②③④⑤符号标识,顺序错误不给分)
南宋被灭 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 西夏灭亡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8页 (共8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样题(参考答案2022年4月)
一.判断对错题:(10分)
1—5 AAABA 6—10 BBABA
二.选择题:(10分)
11—15 DBBAC 16—20 DACDD
三.主观性试题:(30分)
21.答:①“李四光在玩捉迷藏的时候对大石头产生了兴趣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且对这个问题思考了许多年”启示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思考。(2分)
②“李四光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先后问过老师和自己的爸爸,但对他们的回答都不满意。”启示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质疑。(2分)
③“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并经过进一步实地考察。”启示我们开发创造潜力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3分)
22.答:(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③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3.答:(1)是一种紧张、焦虑、消极、等不良的情绪状态;(2分)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等。(2分)
(2)①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他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②学会正确对待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③要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看是否属正常的情绪表达,学会合理的调节情绪,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等。(答出任意2点可得4分)
24.答:(1)①情感反映者我们对人和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趋使我们做出行动(1分)②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影响着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1分)
③爱国主义情感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有利于调节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激发起建设国家的强大力量和动力等。(2分)
(2)①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而多一份美好。(答出任意2点可得4分)
备注:主观试题答案仅供参考,其它答案合理均可得分。
七年级参考答案2022.04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B A C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D A A C D C B
二、非选择题
21.(1)政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任意 3 点即可得 3分)
结果:贞观之治(1分,学生如果详答,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也是1分)
(2)历史事件:陈桥兵变(1分,学生如果有答陈桥驿兵变,也得分)
治国政策:重文轻武(有这个意思即可,1分)
权:消弱武将或者节度使实权,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长官;分化事权的办法消弱相权
钱: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杯酒释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文官主持军务,形成文官统兵的格局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任意一点给2分,意思相近也给分)
(3)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行省制: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新;现代省制的开端;强化了中央集权,利于统一民族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统一全国: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统一,结束了分裂格局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任意两点得2分,意思相似即可得分)
22. (1)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任意两人2分,错字不给分)
特点: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诗人辈出、风格多样、气象万千、艺术成就高、反映唐朝社会情况(任意两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2)趋势:经济重心南移。 (1分,回答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或者意思类似也给分)
能(1分)
简单说明北宋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四川地区,四川属于南方,所以可以作为研究的历史证据(2分,回答不能的学生,能表述出类似逻辑即可给分)
(3)原因:商品贸易的繁荣;金属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支持;生产力的发展(任意2个即可得2分,分析合理也可给分)
23(1)史实:唐太宗时期,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军事打击东西突厥;册封,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纮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任意三点为3分)
(2)少数民族: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 (3分,顺序错了适当减分)
政局特点: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1分,任意一点给1分)
(3)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 ②西夏灭亡(1227年)③蒙古灭金(1234年) ④元朝建立(1271年)⑤南宋被灭(1276年) (3分,只写事件即可给分,顺序错误不给分)
本答案仅供参考,其他合理答案请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