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第二单元 主题 为父母分担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地位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学习主题的划分,小学阶段三个学段关于家庭主题的教学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道德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等学习主题之中。三个学段关于家庭主题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本册教材单元主题梳理单元主题探究问题价值引领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班级与自我成长班规的制定与执行班级之间应该如何相处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公民意识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关心与体谅父母主动承担家务为家庭尽责任家庭责任感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正确健康地看电视网络世界的规则正确认识广告提高新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第四单元网生活多一些绿色了解环境污染怎样将垃圾变废为宝怎样做到低碳生活环保意识责任行动第一学段(1-2年级):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家庭温暖,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懂得尊敬父母。
第二学段(3-4年级):培养学生感恩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积极分担家务劳动,承担家庭责任。
第三学段(5-6年级):帮助学生树立家庭主人翁意识,体会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弘扬优秀家风。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是第二学段(3-4年级)的教学内容,它在小学阶段关于家庭主题的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单元的教学既是对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和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教学的延续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为父母分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它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社会生活。学生经过该主题的学习能了解自己的家庭,正确处理家庭中的事情,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单元关系构建关于家庭主题的教学-直贯穿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各个年段,本单元是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延续和深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更加主动地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作出贡献,树立家庭责任意识,同时它又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学习做铺垫。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内容,这三课之间有着渐进的逻辑层次,从学会“体谅父母辛苦”,到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再到“建立家庭责任”。其中,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采访、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父母在生活与工作中的辛苦,懂得体谅与体贴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在行动上管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少让父母操心,做个懂事的孩子。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主要是针对当下家庭生活中儿童过度依赖父母,什么事情都由家长包办的现实状况而设置,旨在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本课剖析了学生不做家务的内因和外因,澳发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体验到学做家务的快乐与成就感。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激发其用自己的创意、行动来为家庭作出贡献。同时,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使他们懂得在承担家庭事务的过程中要合负起责任,坚持到底。
课标要求 一、课标要求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编写,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遵循其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段目标,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具体如下:
1.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勤劳、善良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家庭美德,做家庭好成员。
3.法治观念:培养学生树立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和平等相处的意识,家庭权力和义务相统一。
4.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能够换位思考,理性表达意见,
学会处理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5.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巧然及的家务和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
学情分析 已知:四年级是从中学段向高学段的过渡期,本学期学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生活视野进一步扩大,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一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对家庭的概念已经逐步清晰,能感知家庭中的亲情,乐于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情感。 另一方面,学生懂得“听父母的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父母、为父母分忧的体现。未知:但他们对父母的爱的认知更多停留在“父母为'我’做了什么”的层面,很容易忽略父母为承担家庭责任所付出的辛劳,不明白其实这也是父母对家庭、对孩子的爱。这就需要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让他们对父母的生活和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家务劳动经验的不足使其劳动意识淡薄,料理生活的能力也较低,这就造成认知与行为的矛盾。策略:1.目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细致地观察父母长辈的生活和工作,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人和家庭,提升家庭责任意识。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帮助他们树立家务劳动观念,提升家务能力。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转变家庭观念,从家庭的受益者变成家庭的主动贡献者,让他们作为小主人参与家庭生活。 2.方法:《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通过课前活动,走近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关心父母,认识到管理好自己也是为父母分忧,并制定“行动记录表”,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些事我来做 》在前一课基础上,设计了课中探究和课后实践.引导学生认识到做家务是为父母分忧,是爱父母的表现;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持之以恒的做,真正成为做家务的小能手。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设计了课中探究和课后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陪伴、关心也是为家庭作贡献,能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作贡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做家务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
最后结合自己坚持做家务所得收获,完成“单元收获展示作业”,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对家庭负责,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负责任精神。
单元目标 学生了解并体会父母的辛苦,愿意为父母分担,能够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健全人格 道德修养)学生能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掌握一些常做的家务劳动的技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道德修养 责任意识)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主动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健全人格)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份子的重要性,有为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责任意识 道德修养)能够主动关心家庭生活,有家庭责任感。(责任意识 健全人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体会父母的辛苦,愿意为父母分担。难点:能够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单元总任务:我为父母多分担任务情境:家是最温暖的港湾,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父母为我们的家庭辛苦忙碌,尝试让我们转变视角,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体会父母的艰辛,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为父母分担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了解父母的艰辛,学会体谅父母,管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 任务一:今天我当家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小记者提问和采访、讨论、提建议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关心体谅父母的情感。
2.通过“今天我当家”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3.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讨论、提建议等活动教学,明白管好自己就是爱父母的体现,学会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好方法。
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习做家务的方法,热爱劳动。 任务二:我是家务小能手
体会自己在家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责任意识、乐于为家庭做出贡献。 任务三:我的家庭光荣榜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一课时 了解并体会父母的辛苦,愿意为父母分担
2 第4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二课时 能够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
3 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掌握一些常做的家务劳动的技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主动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5 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 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份子的重要性,有为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6 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二课时 能够主动关心家庭生活,有家庭责任感
三上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四上第二单元
“为父母分担”
五下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课型 新授 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逻辑建构: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共三课,分别是《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和《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体谅父母辛苦到分担家务劳动到最后到知道如何为家庭做贡献并为此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关于家庭领域的教育内容全套教材在低中高三个年段都设计了相关单元和课文。低年级强调对家人和家庭爱的情感。一下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10课《家人的爱》。 中年段在三年级设计了一个单元, 强调了对家长的理解和对家人爱的行为和能力,对家庭历史的了解,四年级强调对父母的体谅和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高年级强调家庭民主、家庭和谐及优秀家风。内容板块:本单元在三年级爱父母教育的基础上主要引导学生能进步了解和体谅父母作为一家之主的辛苦和不易,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为家庭作出贡献,初步树立家庭责任意识。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编写,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遵循其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段目标,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具体如下:政治认同:培养学生"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勤劳、善良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行,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家庭美德,做家庭好成员。法治观念:培养学生树立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和平等相处的意识,家庭权力和义务相统一。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能够换位思考,理性表达意见,学会处理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
学情分析 已知:在对本校四年级学生的走访中了解到,学生对家庭的概念已经逐步清晰,能感知家庭中的亲情,乐于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情感。未知:他们对父母长辈爱的认知更多停留在“父母为‘我'做了什么”的层面,很容易忽略父母长辈为承担家庭责任所付出的辛劳,不明白其实这也是父母长辈对家庭、对孩子的爱。障碍:四年级学生认知与行为的矛盾是他们现阶段主要的成长困惑,需要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细致地观察父母长辈的生活和工作,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人和家庭,提升家庭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父母的烦恼,知道我们有一些行为会给父母添麻烦。2.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讨论、提建议等活动教学,明白管好自己就是爱父母的体现,学会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好方法。3.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管理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明白管好自己就是爱父母的体现,学会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好方法。难点: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管理好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课前准备 课件、课本、教案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环节一:听故事,知道家长有烦恼。1.听故事,学生讲述观察到的家长的烦恼。2.说发现:父母有烦恼,父母的烦恼有不少来自我们。环节二:观看问卷,知道我们的一些做法会给父母添麻烦。1.出示调查问卷。2.学生说发现:我们的很多事情都给家长带来了烦恼。3.师总结: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 评价任务一:清楚说出自己的发现知道我们的一些做法会给父母添麻烦。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准确说出发现,补救措施:增添同桌交流时间,教师适当点拨。
环节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 活动一:想一想,看一看1.事例分析观察事例并思考: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2.探究问题: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管好自己?(1)同桌交流,指名分享.(2)师小结。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事例分析生阅读教材第30页内容。探究问题:导致麻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分享,同学交流补充。2.小小反省会:你给父母添过怎样的麻烦呢?下次你会怎么做?
活动三: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31页并思考:如果张小宇能坚持陪奶奶散步,父母会感到…2.问题探究: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评价任务二:说出管好自己的方法。评价任务三:准确分析导致麻烦出现的原因说出自己给父母添加过的麻烦并说出改进的好方法。评价任务四:积极进行组内合作交流清楚说出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问题预设:学生的回答不够规范和全面。补救措施:可以通过角色模拟,代入进行体验。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分析出导致麻烦出现的原因补救措施:教师适当点拨,同学交流补充。问题预设: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怎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补救措施: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与分享。教师适当点拨。
环节三:归纳总结、提升感知 1.学生分享收获,总结少给父母添麻烦的方法。2.师总结:我们要体会父母的辛苦,要有为父母分忧解愁的意识,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制订自己的行动计划表,把少让父母操心的想法付诸于行动吧! 评价任务五:总结出少给父母添麻烦的方法。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准确总结少给父母添麻烦的方法。补救措施:教师适当点拨。
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跟父母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并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表 拓展性作业 目标1、2 5分钟
回家尝试做一天家长,体会父母的辛苦 拓展性作业 目标3 不限
板书设计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少一点麻烦 多一点放心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