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9.正确认识广告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2内容 分析 文本位置: 本课是统编版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三课。《信息万花筒》是信息技术主题,本单元涉及的电视、网络、广告都是四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内容分析及关系建构: 本课重点是通过正确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了解广告并不都是可信的,学会识别广告,做聪明、理性的消费者。本课共三个话题:话题一“无处不在的广告”,引导学生感受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话题二“广告都可信吗”,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回顾,了解到广告并非都是可信的,存在虚假广告。话题三“学会识别广告”,引导学生了解广告的一些常用的“招数”,能够正确识别广告,学会破解广告招数、抵御广告诱惑的方法。 资源拓展: 1.相关媒介视频。 2.拓展与本单元媒介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3.与学校科技节、数学节等相关活动进行链接。课标 分析 总目标: 1.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知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2.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和权利义务相统一观念;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段目标: 1.政治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家庭,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为己任的使命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道德修养:践行明礼遵规、宽厚正直、自律自强的道德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等个人品德与优良品行;践行以 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3.法制观念:遵守宪法与法律,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 受到法律保护;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 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用法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了解与识别可能对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 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4.健全人格:学会认识自己,珍爱生命、乐观开朗、自立自强;理性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换位思考。 5.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或社区 服务活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能够依法参 与公共事务,增强担当精神与参与能力。学情 分析 一、已有经验 二、未知经验 三、难点障碍 四、突破措施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广告信息接受较快,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学生对商业广告的概念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种对广告的正确态度。而且他们正处一个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信息的辨别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差,价值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面对良莠不齐的广告,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所提高。 1.学生对于广告的判断力不足,容易造成对广告的过度相信。 2.学生还未形成良好价值观,对媒介信息的正确与否判断不足,容易轻信、传播虚假信息。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作用信息的能力,学会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2.教会学生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判断广告真伪。学习 目标 1.通过填写调查问卷、自身体验、观看视频,引导学生知道如何理性的识别商业广告的虚假,怎样才能不被商业广告牵着走。 2.通过情景体验、小讨论、提建议、阅读感悟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认识广告的能力。学习 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知道对广告的内容不可全信;对广告应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2.难点:让学生具有对广告应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课前 准备 课件、视频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广告有传递信息、提高知名度、劝说购买等功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正确认识广告》,了解广告里藏着的秘密。 (板书:正确认识广告)一、广告并非都可信 反馈:课前,同学们已经填写了一份关于广告的调查问卷,结果如图表所示。(出示教材P67 调查表格) (1)在“你相信广告吗?”这个问题中,有58%的学生选择不相信,30%的学生小部分相信,10%的学生选择大部分相信,只有3%的学生选择绝对相信。 (2)在“你购买商品的质量或效果和广告宣传一致吗?”这个问题中,40%的学生认为几乎一致,37%的学生认为不太一致,20%的学生选择完全不一致,仅有3%的学生选择比宣传的还要好。 (板书:广告并非都可信) 通过调查: 1.你觉得广告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2.你购买的东西和广告宣传有差距吗?与大家分享你的经历。 通过呈现课前小调查结果,直观反映本班学生对于广告的看法,让学生意识到并非所有的广告内容都可信。 预设:班里的同学有不同的意见。说出自己的合理想法,教师相机鼓励和总结。二、虚假广告危害多 1.设置情景:推销“记忆枕”。 2..展示虚假广告案例,学生交流引发深思。 你还听说过哪些虚假广告? 3.自由交流,师出示部分虚假广告图片,学生直观感受:虚假广告就在我们身边。 4.总结危害。 (板书:虚假广告危害多) 5.法律知识拓展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 你还听说过哪些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有哪些危害? 预设: (1)会对消费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2)会对消费者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 (3)会使商家受到法律制裁。 (4)会使商家遭受经济损失。 补救: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主题辨析,引导学生具象地感受虚假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能简单地总结出虚假广告对消费者和商家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提升识别虚假商业广告的能力。拓展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三、秘密招数真不少 1. 面对形形色色的广告宣传,我们作为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学会识别广告,才能不被广告牵着走,从而避免上当受骗。出示广告秘密招数课件。 (板书:秘密招数真不少) 1.交流:广告有哪些秘密招数? 2.你能想出破解这些“秘密招数”的方法吗? 1.预设: (1)明星代言,盲目相信明星。 (2)贪图便宜,看到打折就想买。 (3)盲目跟从,看别人买什么自己就想买什么。 2.预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正能量引导和鼓励学生多思考。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而后链接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广告中更多的“秘密招数”。增加生活经验。四、抵御诱惑有妙招 1.了解广告的“秘密招数”。 2.案例:“彩色蘑菇”的诱惑。(出示卡通频道中常见的花花绿绿、色彩鲜艳的玩具、零食) (板书:抵御诱惑有妙招) 3.视频:播放公益广告视频,知道有些广告内容是真实的,是能够传递温暖和正能量的。 4.火眼金睛辨对错 合作讨论:你们能想到哪些帮助小朋友们抵御广告诱惑的小妙招呢? 预设: (1)请父母帮助判断。 (2)同类商品作比较。 (3)根据实际需要购买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既有传递正能量的公益广告,也有虚假广告。广告并不是完全可信的,广告里有很多“秘密招数”。虚假广告会给消费者和商家造成危害。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学会正确认识广告,做聪明的较为理智的消费者。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利用课余时间留心观察周围都有哪些种类的广告,正确分辨是否虚假广告。 基础类 目标2向家人科普虚假广告 拓展延伸类 目标2板书设计 1.广告并非都可信 正确认识广告 2.秘密招数真不少 3.虚假广告危害多 4.抵御诱惑有妙招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 信息万花筒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介绍: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围绕媒介时代展开,关注电视、网络、广告三大现代媒介,单元学习主题是信息媒介素养。本单元“信息万花筒”紧扣时代主题,旨在引导儿童能够有意识地辨别和筛选信息,健康看电视,合理使用网络,正确认识广告,髙效、规 范、文明地使用媒体,从而提升儿童良好的媒介素养。二、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内容。第7课《健康看电视》,重在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电视,了解电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反思和调整自己看电视的行为。第8课《网络新世 界》,旨在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世界的规则,并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习惯。第9课《正确认识广告》,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地对待社会中的商业广告,并学会辨别商业广告的常用方法,增强对广告信息的辨别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关系建构:单元间的关系建构:关于新媒介的使用,在二年级主要引导学生区分健康的和不良的网络游戏,对网络游戏有初步判断力,三年级则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通信方式,遵守通信的基本礼仪和法律法规,而四年级着重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辨别和筛选新媒介信息,提升信息媒介素养。单元内逻辑结构:《健康看电视》、《网络新世界》和《正确认识广告》三课均与新媒介使用有关,三课之间呈并列关系,旨在引导学生髙效、规 范、文明地使用媒体,从而提升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四、资源拓展: 1.相关媒介视频。2.拓展与本单元媒介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3.与学校科技节、数学节等相关活动进行链接。课标要求 总目标:(1)关心时事,热爱和平。(2)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3)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4)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学段目标:1.【政治认同】: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2.【道德修养】: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法治观念】:具有规则意识并学会遵守规则。知道法律能保护自己的生活。4.【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5.【责任意识】: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未知经验 难点障碍 突破措施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随着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孩子们不仅需要了解媒介信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更要学会如何安全、有效地获取、判断、传播信息,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1.学生对新媒介使用的自制力不足,容易造成过渡依赖甚至成瘾;2.学生还未形成良好价值观,对媒介信息的正确与否判断不足,容易轻信、传播虚假信息。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2.教会学生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单元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调查问卷等方式辩证看待电视,了解电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反思和调整自己看电视的行为。【道德修养】【健全人格】2.通过小组讨论、辨析案例等了解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世界的规则,并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习惯。【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3.通过讨论分析等学会理性地对待社会中的商业广告,并学会辨别商业广告的常用方法,增强对广告信息的辨别能力。【法治观念】【健全人格】4通过讨论、总结等能够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介,辨别其中传递的信息。【责任意识】【健全人格】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电视、网络、广告等现代媒介的特点及其生活价值;2.知道过度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的危害;难点:能够合理地使用现代媒介,辨别其中传递的信息,髙效、规 范、文明地使用媒体,提升良好的媒介素养。突破措施:1.通过小组讨论、调查研究等,对电视、网络、广告等现代媒介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其生活价值。2.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分享等,对过度看电视、玩网络游戏的危害进行归纳总结,知道不能过度使用现代媒介。3.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归纳等,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现代媒介,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方法辨别信息的真伪,提升媒介素养。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同学们,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网络及广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同学对媒介使用不当,甚至过度使用,身心受到了很大危害。为了让同学们正确使用现代媒介,请你来拟一份“媒介使用倡议书”吧!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健康看电视 【第一课时】任务一:探寻神奇的宝盒通过交流,学生能说出电视节目带给了我们什么。任务二:健康观看,避免“抗议”学生能结合自身体验举例说出不正确看电视对我们身体和学习的影响2.通过观看眼科医生的采访视频及阅读《眼睛的“抗议书”》、《沙发里的土豆》,学生能正确认识到健康看电视的重要性,并能说出不规范的看电视会对眼睛及身体其他部位带来哪些危害。任务三:辨析对错,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判断对错。【第二课时】任务一:视频导入,引发思考学生观看视频后能说出沉迷电视给小猪佩奇带来的影响及抢走了佩奇的什么东西任务二:电视占据的时光学生能举例说出看电视的时间可以完成哪些事情,认识到看电视时时间流逝之快。任务三:找回丢失的生活结合自身体验,学生能够说出电视还抢走了友情、亲情等。网络有规则 【第一课时】任务一:新世界很精彩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考、观看视频,知道网络带给生活的便利。任务二:网络世界有规则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考、观看视频,知道网络带给生活的便利。【第二课时】任务一:调查游戏情况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讨论交流。任务二:小小辩论会能通过故事的搜集和讲述,说出网络游戏利与弊。任务三:故事屋总结出避免受到网络游戏的危害的方法。慧眼识广告 【第一课时】任务一:广告无处不在通过广告分享卡等调查分享知道广告无处不在任务二:广告形式多样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知道什么是隐形广告。任务三:广告功能多多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广告的功能及价值。【第二课时】任务一:广告并非都可信通过调查问卷等了解到广告并非都可信任务二:虚假广告危害多通过调查讨论等知道虚假广告的招数任务三:抵御诱惑有妙招通过合作讨论总结归纳识别虚假广告的妙招,并在真是案例中进行辨析。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2 健康看电视 辩证看待电视,了解电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反思和调整自己看电视的行为。3-4 网络新世界 体验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世界的规则,并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习惯。5-6 正确认识广告 学会理性地对待社会中的商业广告,并学会辨别商业广告的常用方法,增强对广告信息的辨别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正确认识广告》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道法四上 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