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1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1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四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垃圾公害和气候变暖三大问题展开,以培养学生亲近社会、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为主要目标。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都设计了我和大自然、我在这里长大等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还专门编排了《绿色小卫士》环境保护主题单元。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设置了“我们所了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三个话题。第一个课题以“白复制全文型,介绍了“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I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第二个课以垃圾分类为主题,介绍了垃圾暴增带来的危害,以及减少垃圾的具体措施,旨在引导分类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第三个课题以气候变暖问题展开,探究了气候变暖的原圾因,并提出了缓解措施,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低碳意识,过绿色低碳的生活。
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以环境问题为统领,按照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思考对策、行为要求的逻辑顺序展开,最后都落实到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要求上面,特别是从学生角度提出了环境保护行为习惯的要求,旨在让学生从小关注环保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
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关心公共卫生。内容要求: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提示:进行实地调查,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参与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活动,或者组织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责任意识: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节约资源。内容要求;初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教学提示: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环境的环境的变化,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地发展提出尝试建议。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共同体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一、学期总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价值观念。对人、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单向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将外界环境状况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单元学情分析 (一)知识经验:已有:学生们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这样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未知:没有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不是很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难点障碍:多数学生对生活污染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够重视,突破措施:明确活动目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使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二)生活经验:已有:保护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学校生活中,对环境污染并不陌生。未知: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到减少碳排放,过低碳绿色的生活。难点障碍:个别同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对于低碳生活了解不到位。突破措施: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调查和研究。(三)策略经验已有: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环保活动,知道一些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未知: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通过变废为宝等活动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难点障碍:不知道如何做到低碳环保。突破措施:让学生搜集资料、做小调查,在课上反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单元目标 1.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2.通过画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3.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2.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3.让学生知道地球变暖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学习过低碳绿色生活,减少碳排放和进行碳补偿。难点:在生活中有环保意识,找到合适的办法保护环境,学习过低碳绿色生活。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1.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我家的减塑小方案 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
变废为宝我有妙招 通过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环保设计比赛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成为低碳环保小卫士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2 我们所了的环境污染 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
2 变废为宝有妙招 通过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 低碳生活每一天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三个主题的内容。本课的授课内容是《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的第一个话题,为第10课的第1课时。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难题之一,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绝大多数学生对身边环境污染的了解仅处于感知层面,初步知道我们生活的环境出现了很多污染现象,但对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缺乏认识。因而,本课确立了“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的目标。
课标分析 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从环境污染入手,倡导学生过低碳绿色生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了解只是在感知层面,大概知道我们的环境在遭受到了污染,如大气污染、江河污染等,但对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的现状以及它们给环境带来的严重危害却没有具体的认识,对“白色污染”与我们的哪些日常生活方式有关也不了解,对“减塑行动”还停留在认知层面,缺乏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的生活方式。
学习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观看视频,学生能够说出塑料的广泛用途,以及塑料废弃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小组讨论,学生能够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使命感。
学习重难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观看视频,学生能够说出塑料的广泛用途,以及塑料废弃品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小组讨论,学生能够面对白色污染提出合理化建议。3.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使命感。
课前准备 身边的塑料制品、PPT、视频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新知导入(目标1) 1.同学们,请看(出示图片)下面生活用品有什么共同点?预设:塑料制品2.在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让我们动起来找一找身边有什么塑料制品吧!同学们找到了什么?同学1:我桌面上的笔和尺子都是塑料做的。同学2:我身边的玩具车、积木、机器人等都是塑料制品。同学3:我家里的凳子、洗脸盆都是塑料做的,还有很多饮料的瓶子也是塑料做的。3.这些同学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确实塑料制品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PFT展示)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看见和使用的塑料制品。塑料制品为什么会被广泛使用呢?让我们拿起身边的塑料制品,一起来探究一下塑料有哪些有优点呢?预设:生1:这是我搜集的一些塑料糖纸。通过用手摸、鼻子闻,用水浸,我发现塑料很软,没有气味,还有很好的隔水性。生2:这是我搜集的一段电线。通过观察和请教爸爸,我知道了塑料有很好的隔电效果呢!价格便宜、重量轻、弹性好、坚固耐用、色彩多样等特点,所以塑料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能够流利表达自己日常生活中见到或者知道的塑料制品☆能够简单说出塑料制品的优点☆能将日常见到的塑料制品做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 1.想不出常见的塑料制品,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环境和自己的用品。2.只能简单说出优点,不能联系用品。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二、从白色污染说起(目标1、2) 4.塑料制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塑料垃圾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你了解其中的缘由吗?观看视频请同学起来回答什么是白色污染5.小组讨论,塑料垃圾危害这么大,生活中能不能完全不使用塑料?结合右侧学校、医院场景说一说,如果完全不使用塑料制品,会变成怎样呢?6.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的替代品?玻璃是由多种无机矿物制成的,不含有有害的化学物质,并且玻璃很容易重复利用。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塑料。7.防止“白色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能够形成小组结果并分享☆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全员参与☆分享交流观点表达清晰有条理☆能够说出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两条以上☆多个角度☆ 说措施学生会抓住某一个层面,如生产源头、消费使用、丢弃处理,不能多个角度来阐述,可以引导学生另一些角度来思考。
三、拓展探究(目标2、3) 生活中除了“白色污染”,还有哪些环境污染呢?观看视频回答 能够全面清楚说出有哪些环境污染☆还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知晓的☆ 看视频之后举例不多,生生互相补充。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调查,完成调查表。 拓展实践作业 目标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