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四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垃圾公害和气候变暖三大问题展开,以培养学生亲近社会、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为主要目标。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都设计了我和大自然、我在这里长大等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内容,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还专门编排了《绿色小卫士》环境保护主题单元。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设置了“我们所了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三个话题。第一个课题以“白复制全文型,介绍了“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I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第二个课以垃圾分类为主题,介绍了垃圾暴增带来的危害,以及减少垃圾的具体措施,旨在引导分类意识,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第三个课题以气候变暖问题展开,探究了气候变暖的原圾因,并提出了缓解措施,旨在引导学生树立低碳意识,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以环境问题为统领,按照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思考对策、行为要求的逻辑顺序展开,最后都落实到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要求上面,特别是从学生角度提出了环境保护行为习惯的要求,旨在让学生从小关注环保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关心公共卫生。内容要求: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提示:进行实地调查,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参与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活动,或者组织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宣传活动。责任意识:热爱自然,了解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共同家园,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节约资源。内容要求;初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教学提示: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环境的环境的变化,并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地发展提出尝试建议。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共同体的意识。学情分析 一、学期总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价值观念。对人、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单向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将外界环境状况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单元学情分析 (一)知识经验:已有:学生们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这样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未知:没有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不是很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难点障碍:多数学生对生活污染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够重视,突破措施:明确活动目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使用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二)生活经验:已有:保护环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学校生活中,对环境污染并不陌生。未知: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到减少碳排放,过低碳绿色的生活。难点障碍:个别同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对于低碳生活了解不到位。突破措施: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调查和研究。(三)策略经验已有:学生通过参加一系列的环保活动,知道一些简单的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未知: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通过变废为宝等活动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难点障碍:不知道如何做到低碳环保。突破措施:让学生搜集资料、做小调查,在课上反馈,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单元目标 1.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2.通过画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3.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2.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3.让学生知道地球变暖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学习过低碳绿色生活,减少碳排放和进行碳补偿。难点:在生活中有环保意识,找到合适的办法保护环境,学习过低碳绿色生活。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1.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我家的减塑小方案 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我有妙招 通过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环保设计比赛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成为低碳环保小卫士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我们所了的环境污染 通过课前搜集塑料制品,探究塑料的性能、找出塑料制品的代替品等活动,认识、体会环境污染 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2 变废为宝有妙招 通过分小组调查城市生活的垃圾丢弃、处理情况,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能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2 低碳生活每一天 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了解全球的气温变暖的现状,地球变暖与人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说说自己的生活打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学习过低碳绿色的生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四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低碳生活每一天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些绿色》中的第三课。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的意识和方式。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先前认知方面学习上,更加侧重于由知到行的递进发展,着重于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课标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在相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碳排放认识较少,有听过“白色污染”、“全球变暖”等名词,但是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行动。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互相交流,能够说出碳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生生互评,能够知道过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学习重难点 1..通过反思自己家庭的“碳排放”,再次增强环保意识、危机意识。2.努力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坚持为环保做贡献。课前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ppt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一、课前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候变暖会给环境及人类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伤害 我们还知道了地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多,人类生活中就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找到了原因,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减少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板书课题: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二、认识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标1、) 生活中的碳排放1.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哪些活动会产生碳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藏在哪呢 2.学生交流。(1)工厂生产的时候排放出的烟雾里有大量温室气体。(2)汽车尾气里有大量温室气体。(3)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了。(4)生活中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碳排放呢。3.算一算:问一下父母,家里一个月要用多少度电,计算一下产生了多少碳排放。全班同学每家每月所用电的碳排放量又是多少?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耗电度数×0.785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4. 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看下面视频感受一件衣服的“碳排放”。5.小结:生活中的很多“碳排放”容易被人们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要想减少“碳排放”,就要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能够根据课本清楚明了说出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碳排放碳排放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知道要减少碳排放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预设:不明白碳排放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感受生活中的碳排放三、学会过低碳、绿色生活(目标2、) (一) 环节一:低碳生活经验分享1.提问: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很多经验,下面请他们来介绍一下低碳生活经验。2.学生讨论。3.小结: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小事都会产生碳排放,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能降低碳排放的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二)环节二:制订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1.请你仔细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呢?请你从吃穿住行用中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2.学生交流。(衣食住行用方面举例)(二)环节二:制订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1.请你仔细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呢?请你从吃穿住行用中选择一个方面,制定一份家庭低碳生活新规范。2.学生交流。(衣食住行用方面举例)3.小结:大家介绍的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减少碳排放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一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减少碳排放。(三)环节三:节能环保小妙招1.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点,你就会发现,低碳环保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请大家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2.播放视频《低碳生活有哪些方式》。3.学生讨论。4.小结:外出购物带好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及时关闭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家里的电视、电蚊香等电器,在不使用的时候不要让它处于待机状态,待机状态也耗电,彻底关闭电源,就是节约能源。这是不是很容易做到!(三)环节三:积极参与碳补偿1.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多了。而科学研究发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通过大力种草植树,爱护花草树木,这样就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善生态环境。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碳排放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这叫做碳补偿。2.学生交流。(1)积极参加植树种花的活动就是参与碳补偿,就是爱护环境啦!(2)绿色植物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好了。3.小结:所以,只要有机会大家就要积极参与植树种花的活动。 能够说出生活中处处存在碳排放,碳排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组讨论人人参与,积极发言☆小组代表分享成果清楚有逻辑性☆ 预设:对碳排放的危害认识不够。补救: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交流、课本资料让学生自己明白危害 知道以后自己应该怎么做。课堂小结 山是那样青,水是那样绿,动物在自由的呼吸,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环境多美啊!但是这一切得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每个人能自觉主动的做到低碳生活每一天,主动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减少我们的碳排放,积极参与碳补偿。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制作宣传海报,呼吁更多人和我们一起践行低碳生活 拓展型作业 目标2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低碳生活每一天》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道法四上 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