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主题三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第二单元 主题三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教学目标
1.能以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古埃及、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 形式特征、内涵和价值;(图像识读) 2.通过感知、评价、判断,用开放、包容的视角来鉴赏不同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理念与人文精神;(审美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西方古典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与我国文化的异同,超越个体局限,塑造了解世界的人文情怀。(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古希腊如何从埃及那里学到了基本的艺术技艺,又如何突破其局限,在类型化和个别化的形象之间取得平衡。 2.从意大利文艺复兴造型的角度,体会到“人”的再发现;从北方文艺复兴对世俗之物的描绘,体会“世界”的再发现。 教学难点: 1.西方古典绘画,无论从地缘距离、还是文化距离,都与我们相去甚远。执教者需要找到准确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作者、作品、观者、时代与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把握鉴赏关系,在第一课时中,奥运会上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奥运场上的追求理念,可以作为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时代距离、心理距离的突破口。 2.帮助同学梳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中神性与人性的分配、平衡,而不是片面判断。
教学过程
一、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 (一)现实情境导入:西方古典绘画距离我们有多远? 从身边的奥运精神入手,找寻西方古典的火种。 1.问题: 图片中展示的是我国奥运健儿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现场拼搏的画面。看了这些图片,你能联想到西方美术史里,哪些古典形象呢? 2.观察-判断: 请根据以往的视觉经验判断,第一件作品属于哪个国家、地区?第二件呢?(第一件是古埃及时期的雕塑,第二件是古希腊-古风时期雕塑)。 然而,我们印象中的古希腊雕塑似乎不是这样的,对吗? 3.问题:所以,希腊艺术的源头来自哪里呢?尝试重新判断西方古典绘画的源头。 “理想美”来源之:初探埃及绘画艺术与希腊艺术之间的关系。 1.问题:古埃及人的“写实”能力到底如何? (1)身体造型模仿。 出示古埃及典型壁画。看到这件壁画中的白衣男子了吗?现在你可以站起来,模仿他的动作,头部、肩膀、胯部、双脚应该如何协调? (2)提出古埃及绘画的理念之一:正面率。 (3)对比分析:《三个音乐家》,请同学观察,与前一件壁画作品中的白衣男子相比,为什么这位音乐家的侧面腿部线条表达到位? (4)古埃及并非不爱“写实”风格。 举例说明:“阿玛尔纳风格”——埃及艺术的一次意外。出示关于古埃及“涅菲尔提皇后”的两件作品,说明,古埃及人在艺术的塑造上并不是没有写实能力,而是涉及他们的艺术观念。(此件《涅菲尔提皇后雕像》被称为世界雕塑史上最美的女子雕像之一,另一件则是卢浮宫《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 (5)理念提出:古埃及艺术的核心理念——崇拜神力、笃信永恒。 2.从古埃及到希腊古典雕塑的“一小步”——风格改变的一大步。 3.小结:西方理想美的源头,不是简单的直线发展,他包含古埃及“崇拜神力、笃行永恒”的信念,也有古希腊“以人为本”的追求。 4.问题:希腊艺术,如何“继承与发展”呢? (1)完成学习单,在3D动态中感受运动之美。 思考问题:“掷铁饼者”身上,除了希腊古典时期追求的人类的完美体态,还蕴含其他艺术理念吗? (2)特别提出:法度和法度内的自由。 希腊人努力要打破从埃及人那里继承的法则,如何又要继续“固守法则”呢?《掷铁饼者》身上,哪些地方还存在古埃及“正面律” 的法则?请在学习任务单内圈出来。 (3)现实中的“掷铁饼者”,会做出和雕塑一样的动作吗?请同学观看我国奥运健儿姚娟,在2020东京残奥会掷贴铁项目的夺冠瞬间。 (4)问题探究小结:“以人为本”的古希腊艺术,要塑造的是现实中的人的造型?还是理念之美? 二、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 文艺复兴之前,欧洲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中世纪艺术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整的。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探索。 接下来,我们要谈一谈“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在“文艺复兴三杰”之前,还有一位画家乔托,为文艺复兴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乔托:在文艺复兴早期“打开一个新空间”。 1.对比同题材作品《哀悼基督》,感受两件作品中空间感的塑造手法异同。 2.请同学运用“四步法”,描述、观察,感受乔托为了在绘画的平面上“打开一个空间”而作的努力。 (二)人的再发现:造型的高度。 1.视频:《西斯廷天顶壁画》。 2.完成学习单:仔细对比、思考米开朗琪罗的笔下的巨人精神和英雄气概来自哪里?文艺复兴时期人物造型来自哪里? 问题思考仔细对比、思考,米开朗琪罗的巨人精神和英雄气概来自哪里呢?文艺复兴时期人物造型来自哪里? 《西斯廷天顶画》 (草图、局部) 《哀悼基督》乔托,1306年(课本末尾彩图拉页)《拉奥孔》 大理石雕塑,希腊,公元前100年-前50年(课本第93页课本末尾彩图拉页)《基督教壁画》1126年(课本末尾彩图拉页)
(三)世界的再发现:艺术不止一个标准。 1.“南北”文艺复兴。 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课本中除了有“文艺复兴三杰”的经典代表作,还有一件似乎不像大部分同学印象中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那就是《阿尔诺芬妮夫妇的婚礼》。 注意到了吗?作者凡艾克是尼德兰人,旧时尼德兰地区所包括的区域相当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部分地方。 特别要指出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不仅仅活跃在意大利地区,还有欧洲的北方地区。 2.“世界”的再发现。 如果说,米开朗琪罗的天顶壁画,让我们发现了人类自己的精神高度。凡·艾克笔下的《阿尔诺芬妮夫妇的婚礼》,是不是引领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他们所站立的空间内的世俗之物呢? 请你仔细阅读课本,查找资料,完成“课后练习”。 三、小结。 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 从神性到人性,每一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神性和人性的比例是如何分配与平衡的呢?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从米开朗琪罗笔下看到了无与伦比的“人”的气概,也从北方文艺复兴人手中发现了“世界”的细节。 虽然,文艺复兴时代已经离我们有500多年了,但是,这也挡不住我们追寻先贤的脚步。下节课我们会探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绘画呈现了哪些丰富多彩的面貌?”、以及“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该怎样呈现?”,下节课见。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以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古埃及、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形式特征、内涵和价值; 2.通过感知、评价、判断,用开放、包容的视角来鉴赏不同时期西方古典绘画的理念和人文精神; 3.体会西方古典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与我国文化的异同,超越个体局限,建立了解世界的人文情怀。
课前学习任务
1.从你喜爱的运动员身上,你能联想到西方美术史里面,哪些古典形象呢? 2.西方古典绘画的源头是古希腊艺术还是古埃及艺术,或者是更加久远的史前壁画、文物?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观察、描述《掷铁饼者》里面哪些地方还存在古埃及的艺术理念,哪些地方体现希腊古典的“静谧的伟大”(温克尔曼语)。 【学习任务二】 米开朗琪罗笔下的巨人精神和英雄气概来自哪里?请你仔细对比,思考,文艺复兴时期人物造型来源。 问题思考仔细对比、思考米开朗琪罗的巨人精神和英雄气概来自哪里呢?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造型来自哪里? 《西斯廷天顶画》 (草图、局部) 《哀悼基督》乔托,1306年(课本末尾彩图拉页)《拉奥孔》 大理石雕塑,希腊,公元前100年-前50年(课本第93页/课本末尾彩图拉页)《基督教壁画》1126年(课本末尾彩图拉页)
推荐的学习资源
纪录片《梵蒂冈博物馆》,2014。 《艺术的故事》,贡布里希(英),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18。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教学目标
1.能以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整体观看,感受17、18世纪欧洲绘画的的形式特征、内涵和价值;(图像识读) 2.掌握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鉴赏过程,可以从图像形式和时代背景的角度,用开放、包容的视角来鉴赏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绘画;(审美判断) 3.引导学生体会西方古典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与我国文化的异同,超越个体局限,塑造了解世界的人文情怀。(文化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在一个课时内,从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或者静物画中,选择1-2个画种类,从主题内容、风格造型、文化理念上多角度探讨,理解欧洲绘画走向多元的原因与表现。若学生可以对其中一种独立画种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有了较稳固的认识,则更能由此及彼、从点到面,理解这一时期的多元特色。 2.从画面内容、构图、光影、色彩、主题及其象征性等方面解析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 如何透过不同流派作品之间的风格特征、理解西方古典绘画的意识之变;如何认识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艺术思维;如何通过解构画面的图像形式来分析、解释古典绘画,并通过结构画面的图像形式与图像色彩,分析西方古典绘画中现实与审美理想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绘画呈现了哪些丰富多彩的面貌? (一)历史情境问题:宗教改革之后,部分地区的教堂装饰被禁止,欧洲绘画如何改变? 欧洲的宗教改革对艺术有垂直的影响,在天主教国家是直接产生了巴洛克风格(课本65页“知识窗”有提到,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自己查找资料),对于荷兰,宗教改革垂直影响走向另一个方向,就是——教堂装饰干脆是被禁止了。 1.呈现当时绘画的世俗风貌。 鲁本斯《苏珊娜·芙尔曼像》、伦勃朗《34岁自画像》、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仆》。 2.视频:让我们一起走近维米尔笔下《倒牛奶的女仆》。 从“最真诚的观察”出发,再次发现“世界的真实”。 1.初步体会“观察的力量”。 (1)维米尔的纯粹观察。 没有炫耀的技巧,维米尔做到了百分百的“看”。我们无法不对这样的观察力,对这种心灵肃然起敬。 实在说,维米尔那种全心投入的纯粹观察,其实已经类似科学的观察了,科学性的观察就是排除一切先入之见,完全尊重自己的直接经验,不受成规和惯例的影响。 (2)回望“古典”,对比感受“两个时代的真实”。 以维米尔为首的“荷兰画派”,直接描绘“人”本来的样子、本来的真实,已经成为文艺复兴之后,审美上的一种态度了, 这让我们看到,古典写实艺术,从希腊到荷兰,庄重高雅的界限,已经往后推了好远,艺术和高雅已经慢慢开始脱节了。如果说米开朗琪罗、扬·凡·艾克等人,在画画时会想到自己的精神信仰,然而,到了17世纪,他们笔下的“真实”属于人民。 (3)从“两个时代的真实”,初步理解西方古典“解放”两步曲。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西方绘画思想解放的两个层次:第一步“从中世纪的神学权威”解放;第二步则是“从希腊罗马的古典权威”解放,而这完全是由17世纪的科学革命带来的。 2.伦勃朗:剩下的只有人性。 在17世纪荷兰开明的市民文化中,除了诞生了维米尔,还诞生了一位从画风与笔法来看都完全相反的艺术巨匠——伦勃朗。 伦勃朗的艺术人生。 如果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这位艺术巨匠,会发现,在物质生活上他走了下坡是事实,但他的艺术却一直在走上坡。请在课后自主查阅资料。 自画像中的百态人性。 伦勃朗一生画过许多自画像,一开始,伦勃朗的作品相当具有戏剧性,但他后来放弃了那种戏剧性,让画面越来越简单,简单到只剩下了人,然后用一束手电筒一般的强光,直接对准人的脸部,全力集中刻画人在相貌上的特点和全部内心历史,他深入洞察,去看出并画出人自身隐藏着的更多内心奥秘,他的画因此具有一种超越了概念的真知灼见,非常打动人心。 你可以打开“学习任务单”,查阅伦勃朗的生平,为学习单中的自画像排序,体会伦勃朗笔下的专注和描绘。 从17世纪,回首“古典写实”。 伦勃朗的出现,构成了西方古典写实艺术两头中的一头,另一头便是希腊艺术,就是完美的造型中不带个人情绪,不进入个人内心的完美主义;而伦勃朗的艺术构成的则是另一头,就是全心致力于对一切隐蔽人性的挖掘和表达。 而其他的艺术家们呢?无论是意大利的,北方的,是否都处于这两点之间呢?你可以自己课后去感受,看看他们作品中对人性的挖掘比例有多少。 3.小结:欧洲十七、十八世纪绘画。 最后要说的是伦勃朗和维米尔的相同之处,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呢? 从刚刚的鉴赏过程,至少有一点我们能看出来,荷兰最伟大的画家都和最诚实的观察有关,他们的这种能力,或者说这种品质,是从荷兰当时思想开放提倡平等的社会整体文明水平上生长出来的。 我们在下一个大问题要转向法兰西,我们马上就会看到,法国的君主专制,必定无法生长出这样的艺术和艺术家,而是全然不同的东西了。 二、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该怎样呈现? (一)“跨学科”情境问题导入: 如果需要制作一份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小报,我们需要从美术史中找到哪些适合的作品呢? (二)新古典主义。 1.18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如何在画家笔下呈现? 出示作品《马拉之死》。请用“四步法”观察。 局部细节:包裹在头部的白色帽子的褶皱,拿着信件的左手,以及为革命战斗到最后一分钟的右手,马拉身体的姿态,会让你联想到哪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呢? 不急,我们先来看另一幅大卫的作品,这件作品你可以在课本末尾的彩图拉页里找到。 出示作品《贺拉斯兄弟》。请用“四步法”整体观看。 局部细节:画面结构完全运用古典方式,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大师常用的构图——在背景上用建筑结构来做画面的分割和平衡,用三个拱门来安排三组人,三兄弟在左,中间是父亲,女眷在右边,画面因此获得了古典绘画的那种有序稳定之感。 这幅作品几乎是法国艺术进程中一声嘹亮高亢的军号,让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从此成为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 2.新古典主义:一次回归。 通过大卫的两幅作品,你觉得18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人物造型会来自哪个时代? 古典主义,一直是艺术的火种,从未熄灭,一旦太强调非理性,绘画的风格就会“回归”,重新回到西方古典的源头——也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的美术理念和样式。 (三)播放视频,引入浪漫主义。 让我们继续回到历史现场,通过一段影像了解“马拉之死”背后的社会动荡。 1.冷静优雅的画面之外,是怎样的社会现场? 我们在新古典主义的作品中看到,油画布上的战士,冷静、优雅,甚至没有一丝人间烟火,画布之外的真实战场呢?是不是只有滚滚的硝烟、无数的战斗武器、还有不知道名字的倒下的人们。 同学们可以观看以上作品局部,这几张作品有新古典主义的那种严格规定的线条结构吗?让我们一起看完整的作品——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 2.描绘现实,不止一种风格。 《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完全不对称,画面上七横八竖都是剧烈挣扎的人,旗帜、兵器满地狼藉,代表自由的女神,处在整个风暴的中心,带着身后无数为自由而战的战士向前冲。显然,德拉克罗瓦无论从题材到画法,要带领观众进入的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区域。 浪漫主义的德拉克罗瓦,强调的是什么? (四)现实与浪漫的碰撞——个性的觉醒。 1.对比: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填写表格,完成学习单)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品的“题材”是一样的吗?造型的风格呢?他们是追求干净的线条?轮廓的细致完整?还是反过来,强调的是色彩?是要把现实生活的痕迹藏起来?还是把属于人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呢? 2.个性的觉醒。 这恐怕要进一步从“理性”与“感性”的角度谈起了——我们看两位画家的不同,不仅是题材不同引起的,甚至也不是绘画手法不同引起的,根本上是看世界的态度不同引起的:一个对待世界的态度是理性的,一个是感性的。 人永远是鲜活的,是个性丰满的,艺术上各式各样的个性美代替唯一绝对的理想美,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从西方古典艺术之母的古埃及,到“以人为本”的古希腊美学精神,再来到丰富多彩的17、18世纪,最后感受了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碰撞, 西方古典艺术是一个太大的范围,我们一旦了解了社会人心的分别,就可以知道古典艺术会有多少种变化,多少个种类,然后对古典艺术的风格多样性可以有更细腻的分类和把握。 虽然我们离古典时代相去甚远,不过,古典主义的精神一直闪烁在我们的周围,古今中外,始终如一。很高心陪你度过这两个课时,如果下课之后你愿意继续探索古典,你会发现更多的宝藏。 祝你自由、宽阔。 下课。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说明:以下三个作业练习,任选其一即可。 【作业练习一】 请你为学校的运动会,设计“运动会前期动员海报”,选择一个比赛项目,为此项目的宣传动员海报,配上相应的古希腊雕塑作品或其他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古罗马时期的也可以)。(可参考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设计》课本,第29页)。 图1:意大利罗马奥运会海报。(仅供参考) 说明:以上海报呈现胜利的运动员按照罗马习俗,右手为自己加冕,左手握着代表胜利的棕榈。海报图像的灵感来源来自于罗马著名青铜雕像。 图2: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设计》课本,第29页(局部) 【作业练习二】 波提切利,是除了“文艺复兴三杰”之外,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一位文艺复兴巨匠,他是画世俗题材的高手。请你查找资料,以分析《维纳斯的诞生》为例,分析其画面形式美的原理,他的作品中又是如何去平衡神性和人性的呢?请小组合作,制作5页以上的ppt展示,在班内汇报。 图3:维纳斯的诞生 波提切利 1486年 乌菲茨美术馆(意大利) 【作业练习三】 《阿尔诺芬妮夫妇的婚礼》影响甚远,这幅画的创作时间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早70年左右,但他的真实性却一点也不逊色。请指出这件作品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真实的空间感。 《阿尔诺芬妮夫妇的婚礼》 《阿尔诺芬妮夫妇的婚礼》3D建模场景还原(局部)(共31张PPT)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年 级:高中美术 学 科:美术(人美版)
主讲人: 学 校:
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
3 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绘画呈现了哪些丰富多彩的面貌?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艺术
2 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
1 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
4 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该怎样呈现?
1
一、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
从身边的奥运精神,找寻西方古典的火种
观察以下作品,判断属于哪个地区?
古希腊古风时期雕塑
(公元前800年 –前480年)
古埃及雕塑
希腊艺术的源头?
希腊艺术 向埃及学习
(古风阶段)
古埃及绘画理念之一:
人物身份
地位有别
《三个音乐家》(局部)壁画,
公元前1390年,纳赫特之墓(埃及)
正面律
玛尔纳风格:
埃及艺术的一次意外
玛尔纳风格:埃及艺术的一次意外
石灰石浮雕:埃赫那吞和尼非提提与他们的孩子
公元前1345年
古埃及艺术的核心观念
照“知道的”去画
古埃及艺术
核心观念:崇拜神力、笃信永恒
观察以下作品,他们有什么区别?
古埃及
希腊
古风时期
希腊
古典时期
希腊:古风时期 古典时期
古风时期 古典时期
西方理想美的源头
《掷铁饼者》
米隆
公元前450年
罗马复制品
大理石 高155cm
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
希腊艺术,如何“继承与发展”呢?
动态:3D掷铁饼者
希腊艺术,如何“继承与发展”呢?
现实中的“掷铁饼者”,
会做出和雕塑一样的动作吗?
视频:姚娟,东京奥运掷铁饼项目夺冠
“掷铁饼者”的现实与理想
古希腊艺术
以人为本
真实的人?
理想化的人。
二、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
中世纪壁画(局部)
《哀悼基督》(局部)
乔托 1306
文艺复兴之前...
视频:西斯廷天顶画
对比:造型来源?
《西斯廷天顶画》
(草图、局部)
人的再发现:造型的高度
《西斯廷天顶画》(局部) 《拉奥孔》(局部)
北方、南方文艺复兴
世界的再发现:艺术不止一个标准
阿尔诺芬妮夫妇的婚礼
扬·凡·艾克(尼德兰)
人的再发现
二、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
世界的再发现
文艺复兴
核心内容: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下 课!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教材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能以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整体观看,感受17、18世纪欧洲绘画的的形式特征、内涵和价值; 2.掌握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鉴赏过程,可以从图像形式和时代背景的角度,用开放、包容的视角来鉴赏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3.体会西方古典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与我国文化的异同,超越个体局限,塑造了解世界的人文情怀。
课前学习任务
1.从17、18世纪欧洲形成的独立的画种,比如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中,选择一种提前了解。 2.提前了解“法国学院派”产生的背景、影响。 3.提前了解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跨学科、多层次了解)。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伦勃朗自画像中的百态人生。 查阅伦勃朗的生平,为以下伦勃朗的自画像排序,体会伦勃朗笔下的专注和描绘。 【学习任务二】 对比: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题材造型(线条、色彩、空间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推荐的学习资源
纪录片《艺术的力量》,2008.06。 《艺术的力量》,西蒙·沙马(英),陈玮等(译),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