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5 课 秦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一、秦汉经济
1.农业——秦汉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1)农具,
种类 时期 改进 作用
耕地农具 西汉 有的铁犁已经开始安装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提高了耕作效率
东汉 牛耕或为二牛一犁一人,或为一牛一犁一人 —
播种农具 汉武帝时 发明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加快了播种速度
(2)种植:两汉时,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3)水利。
秦朝 除继续发挥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作用外,又开通 秦渠 和江南运河
两汉 重视农田水利建设 汉武帝时在 关中 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使之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
汉武帝和汉明帝时,两次大规模治理 黄河 ,大大减少了水患
2.手工业
(1)特点:秦汉的官营手工业,具有规模大、分工细、工艺精湛等特点。
(2)代表:突出的有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等。
纺织业 原因 秦汉时期,桑麻的广泛种植促进了丝、麻纺织业的发展
表现 两汉时,丝织水平很高,已经能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花纹,能织出锦、绢、罗、纱等品种的丝绸;染色技术也很高,能让丝绸呈现丰富的色彩
冶铸业 东汉人 杜诗 发明了冶铁工具 水排 ,利用水力鼓风,提高了冶炼效率
3. 商业
秦朝 秦都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城内商铺林立
两汉 商业空前繁荣,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 市 ”,长安有东、西等九市
城市繁荣,除长安外,还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五大城市,称为“五都 ”
二、秦汉科技
1.造纸术
(1)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时期发明了纸。
(2)造纸术改进。
内容 105年,东汉宦官蔡伦 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 料造纸
结果 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称这种纸为“ 蔡侯纸 ”
意义 原料易得且便宜,纸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提高,使用日益普遍。造纸术由中国传遍世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2. 医药学(秦汉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1)名著:西汉时编定的《 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东汉时的《 神农本草经 》,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张仲景著有《 伤寒杂病论 》,系统阐述了中医理
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良医: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 医圣 ”。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 麻沸散 ”是全身麻醉药剂,口服后施行手术,可免除病人的痛苦。他还创制一套名为 五禽戏”的医疗体操,用来强身健体,
3.数学(数学成就显著)
(1)《 周髀算经 》:成书于西汉初期。
(2)《九章算术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初等数学中算术、代数和几何 的大部分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对中国和东方数学的发展具有深 远的影响:
4.天文学
(1)“太初历”;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太初历 》,开始
以正月为岁首。
纪录太阳黑子:公元前28年,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
(3) 解释月食:东汉科学家张衡 ,从太阳、月球、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进行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三、秦汉文化
1. 思想
(1)经学博士董仲舒:主张尊崇儒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先秦诸子思想,提出
大一统论和 天人感应说
(2)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下《 论衡 》一书,对社会上宣扬神灵怪异的学 说展开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反
对有鬼论,认为 精神依存于形体 ,“人死不为鬼”,
2. 史学
我国史学肇始于先秦时期,是世界史学的独立发源地之一。两汉时期,我国史学有很大发展。
人物 时代 作品及其内容和地位
司马迁 西汉汉武 帝时期 《史记》 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的历史,叙事条理清晰,写人栩栩如生,文笔简洁,立意高远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成为后来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班固 东汉 《 汉书 》 记载西汉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断代 史
3. 艺术
(1)青铜铸像:秦汉时期的青铜铸像,水平高超,代表作有 秦始皇 陵彩绘铜车马、武
威铜奔马等。
(2)绘画艺术:秦汉绘画艺术发达,墓室壁画、帛画等出土遗存,精品众多。湖南长沙马王堆 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珍品,
4.宗教
(1)佛教:起源于古 印度 ,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
至洛阳。
传播的原因 佛教主张 众生平等 ,符合民众渴求平等的愿望
佛教得到统治者的扶持,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2)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春秋战国的 道家 思想和民间方术密切相关。
兴起的原因 派别 创建者 主张 传播方式 结果
东汉末年,社会 动荡,苦难的民 众需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太平道 张角 尊奉黄帝和老子 以治病来传道 对贫苦民众有很大吸引力,促进了太平道的传播
五斗米道 张陵 — 在汉中、巴蜀地区传 播,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即可入道或治病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