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一、隋唐经济
1.田制与赋税制度
(1)田制:在北魏均田制基础上,隋唐的田制更趋合理。唐朝官员按品级占有土地,百姓
或成年男子可占田百亩。
(2)赋税制度。
朝代 唐前期 唐后期
制度 租庸调 制 两税 法
征税基准 “以丁身为本” “以资产为宗
意义 在中国古代赋税史上是一种进步
2.农业
(1) 曲辕犁 的推广提高了耕作效率。
(2) 水车 的使用,扩大了灌溉区域,水利事业迎来高峰。
(3)垦田数量扩大,精耕细作使单位粮食产量提高。
(4)总体上,江南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3. 手工业
(1)官府、私营和家庭手工业都有新发展:官府直接管理的工匠多达数万人,主要服务于
朝廷和军队。私营手工业以小型居多。从事家庭手工业的人数众多。
(2)纺织业发达:纺织技术和工艺引进了波斯风格和手法,纺织品色彩绚丽,图案新颖。
(3)陶瓷制造有显著进步:越窑青瓷和 邢窑 白瓷尤为有名,唐三彩 釉陶工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4)金属铸造进步明显:金属的切削出现了新工具。铜器制造分布在许多地方,其中以
扬州所产铜镜最为著名。
4.商业(更加繁荣)
(1)原因:农业、手工业进步,社会安定,交通发达。
(2)商业繁荣的表现。
市场与物价 各州县的市场及物价,都由官府直接管理
货币 唐初开始发行的官方铸币“ 开元通宝 ”广为流通,天宝时期年铸币量达到高峰
绢帛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货币
曾经流行西域的波斯银币,大约在唐高宗时让位于开元通宝
唐后期还出现可以兑换的“ 飞钱 ”
城市 城市随着商业贸易的发达得到进一步发展
长安和洛阳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商业繁荣的城市
唐中叶,长江流域有两大区域经济中心,上游 益州 ,下游 扬州
广州是外贸城市的代表,唐朝在广州设有 市舶使 ,专门负责海外贸易
对外贸易 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已能制造大型航海船只,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茶叶 、外销瓷等 货物远销南亚、西亚和非洲
传统陆路贸易 在西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丝绸 仍是大宗商品
唐朝在西域的有效管辖,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二、隋唐科技
1. 重大建筑工程(隋朝)
(1) 宇文恺 设计的大兴城和洛阳城最负盛名,
(2)赵州桥
设计者 原理 创新 意义
工匠 李春 拱形的力学原理 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 赵州桥历经千年,依然屹立
是世界现存最早的石拱桥
2. 天文历法
(1)代表:唐玄宗时 僧一行 编修的《 大衍历 》。
(2)僧一行不仅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还发现恒星移动的现象。
3. 地理学
(1)地理学家及地理学名作。
贾耽 编制《海内华夷图》和《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李吉甫 《 元和郡县图志 》
(2)地理知识的定期更新:对于包括地图在内的地理知识,唐朝有定期更新的制度。以
图经修撰为例,中央兵部先确定纲要条目,再交由地方州政府完成。
4.医学
(1)唐初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主张 生命最重要,“有贵千金”(《千金要方》由此得名)
代表著作 《千金要方》 古今药方的合集,详备论述诊病的口诀、针灸的方法和养生之术
《千金翼方 》 对《千金要方》进行补充
(2)国家药典;唐朝重视医药学的规范和发展,唐高宗时颁行的《 唐本草 》,是世界
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5.火药
唐代发明了火药,大约唐末五代时出现了 火药武器 。
6. 印刷术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 雕版印刷术 。868年的雕版《 金刚经 》,是现存已知最 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印刷品。
三、隋唐文化
1. 文学
(1)演变:南北朝时,南北文学呈现不同的风格。隋唐时期,文学创作出现融合发展之
势,走向繁荣。
(2)唐朝最突出的文学成就— 诗歌 (唐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著名诗人 初唐的陈子昂,盛唐的李白、杜甫,中晚唐的白居易等
各种题材、风格的诗歌异彩纷呈,如田园诗、边塞诗等
吟诵诗歌是唐人的重要娱乐方式
(3)其他文学创作。
类型 流行阶层 特点 传播场所
传奇小说 社会上层 以叙事见长,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说唱文学 民间 佛教寺院
2. 艺术
(1)书法(南北方书法融合)。
楷书 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和褚遂良,盛唐的 颜真卿,中晚唐的柳公权,楷书风格各异,自成流派
草书 张旭和 怀素 的草书最为突出,作品流传至今,深受欢迎
(2)绘画。
唐初 人物画最受重视,代表画家有阎立德、阎立本 兄弟
盛唐 吴道子吸收了西域画法,所绘画面极具立体感,被誉为“ 画圣 ”
3. 佛教
(1)佛教的融合与发展:唐代,佛教与中国文化进一步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
教形成多个宗派, 禅宗 影响最大。
(2)反佛:由于佛教占据社会大量资源,唐朝后期以韩愈为代表的思想家,积极宣扬儒家
思想,排斥佛教。唐武宗时期,大力打击佛教,史称“ 武宗灭佛 ”。
(3)建筑和艺术成就;敦煌 莫高窟 是佛教建筑和艺术成就的代表,是世界最大的佛
教艺术宝库。
4. 道教
(1)道教发展的原因:唐朝皇帝以老子李耳为同姓始祖,故尊崇道教。
(2)道教与佛教的竞争:唐朝的道教与佛教经常处于竞争 状态,总体上佛教的信众更多。
四、文化交流
1. 背景
自唐太宗起,唐朝的皇帝接受西北各族推举的尊号“ 天可汗 ”,丝绸之路因之更加畅通,中国与遥远的国家有了更密切的联系。
2.概况(僧人、使者、商人往来丝路之上)
(1)僧人的往来。
中国与印度、中亚 玄奘西行,获得大量佛经,归来后应唐太宗要求著成《 大唐西域记 》(记载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史料)
中国与新罗 新 罗 僧 人 慧超 幼年来中国,后由海路前往印度,又经陆路返回中国,727年到达安西都护府,著有《往五天竺国传》(研究当时中西交通及亚洲历史的重要资料)
中国与日本 中国佛教的各宗派先后传到日本,日本的学问僧多随遣唐使前来唐朝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成为日本最重要的佛教宗师,为日本佛教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使者、商人和留学生的往来:唐朝的 长安 是国际大都市。各国的使者、商人和 留学生,往来长安,络绎不绝。唐朝实行开放政策,留学生学习时间最长为9年;通过考试, 外国人也可以充任唐朝的官员。唐德宗时因战乱滞留长安的外国客商多达几千人。在长安,中亚人随处可见,中亚艺术受到唐朝民众的喜爱。
人 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