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 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
一、太平天国运动
1. 背景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强化剥削力度。
(2)自然灾害频发。
2.经过
(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2)1844年,洪秀全与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的贫困群众中传教。
(3)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洪秀全颁布封王诏令,初步建立太平天国政 权组织。
(5)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称天京,定都于此,正式与清朝对峙。
(6)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1860年后,清政府(湘军、淮军)借助西方侵略者(洋枪队)的力量镇压太平天国。 (8)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指导思想
著作 核心内容 实施成果
《天朝田亩制度》 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 限于现实原因,这两个文件的主张都未能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 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4.影响
(1)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引起中央权力 下移 , 湘淮 系官僚集团崛起,对此后 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2)播下了日后反清革命活动的种子。
二、洋务运动
背景 统治阶级中的当权者看到欧美国家的 船坚炮利 ,深感学习西方长处的必要性
目标 引进西方的军事设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
口号 自强求富
宗旨 挽救清朝危机
代表人物 奕? 、 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措施 开办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官办军事工业
开办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 官督商办 的民用企业
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派遣学生出国留学
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等新式海军,1885年成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洋务运动单纯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而不改变君主专制制度、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
三、戊戌变法
序幕 1895年4月“ 公车上书 ”
宣传方式 创办报刊,上海《 时务报 》、天津《国闻报》
组织学会,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翻译西方著作,严复翻译赫胥黎《 天演论 》等
“ 百日维新 ” 开始 1898年,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下诏变法
内容 撤销闲散重叠的机构,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言事,发展农工商业,建立京师大学堂、废除 八股 、改试策论等
结束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 戊戌六君子 ”遇害
变法的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均被废止
失败原因 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将希望寄托于并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重要意义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良 运动,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维新派着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对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具有启蒙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