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中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背诵手册(2023高教版中职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1 8 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1. 对内推行专制独裁统治
破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安插亲信,操控内阁;大举外债,扩充北洋实力。1913年,强迫国 会选举自己为正式大总统后,解散国民党,解散 国会 ;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 总统制 ;将总统任期改为十年,可连选连任。
2.对外卖国寻求支持
1914年,日本提出全面控制中国的“ 二十一条 ”。1915年5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 中日民四条约 ”。
3. 护国战争
(1)背景:袁世凯 称帝 ,宣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
(2)爆发:1915年12月,蔡锷在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
(3)范围: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等省纷纷响应。
(4)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废止 洪宪年号
二、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分裂
(1)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派别 代表人物 势力范围
直系 冯国璋和曹锟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闽、鲁、陕等省
奉系 张作霖 整个 东北
滇系、桂系、晋系等割据一方
(2)表现:直皖、直奉战争。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 府院之争 ”。1917年5月,张勋调停,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段祺瑞举兵击败张勋,以“再造共和”功臣的身份重回北京任国务总理,黎元洪辞职,大总统职权由冯国璋代行。
2.参加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1917年中国加入一战的协约 国一方,向德国、奥匈帝国宣战,随后收回德国、奥匈帝国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在华领事
裁判权。先后派出十几万华工远赴欧洲,以工代战,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做出贡献。
三、民国初年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民族资本主义新发展
(1)内部原因: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都颁布了鼓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
(2)外部原因: 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掠夺;反对“ 二十一条 ”,全
国开展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3)成果:1912—1919年,新建厂矿470多家,新增资本超过辛亥革命前50年投资的总 和。棉纱业、面粉业、卷烟业、火柴业、印刷业等 轻工业 增长较快,采矿、冶炼、机器制造
等 重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2. 日常生活新气象
领域 表现 意义
习俗 剪 辫 、 废缠足 旧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服饰 男子 中山装
时尚女性 改良旗袍
女学生 流线型短衣长裙
称呼 官场称谓 由“老爷”“大人”改称官职
民间称谓 流行“君”“ 先生 ”
生活方式 西方 社交礼仪 、新式婚丧礼俗、现代交通工具开始在大城市流行
四、新文化运动
1. 序幕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阵地
《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 。
3.主要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等人
4.主张
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民主 和 科 学 。 陈独秀 在《新青年》上发表《本志
罪案之答辩书》。新文化运动还主张“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
5.意义
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
治地位,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