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二模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2024·萧山模拟)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2024·萧山模拟)黄某骑电动车未按规定佩戴头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黄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2024·萧山模拟)浙江各地建立了5000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和群众议事情、提意见、话家常提供了载体渠道,充分彰显了民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4.(2024·萧山模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5.(2024·萧山模拟)登录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数字展厅网页,我们可以看到距今约七千年前河姆渡居民曾使用过的磨制石器、种植的粟,以及他们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复原场景。( )6.(2024·萧山模拟)《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长江流域人们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7.(2024·萧山模拟)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 )8.(2024·萧山模拟)小明同学选择“纳米比亚独立纪念邮票”“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截止1990年)”两则材料,来研究“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这一主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024·萧山模拟)航天器着陆场的选择体现了科研人员的智慧。读中国航天器着陆场分布示意图,据此, 回答第下小题。9.东风和四王子旗两着陆场的共同优势是 ( )①场地开阔 ②地势平缓③人烟稀少 ④气候湿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造成四王子旗着陆场与东风着陆场地表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 B.面积大小 C.海陆位置 D.地形类型(2024·萧山模拟)小明同学打算今年暑假去法国巴黎研学,制定了行程攻略。据此,回答下小题。11.小明同学为准备行李清单,首先查看了当地的气象资料,绘制了巴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他所绘制的图应为( )A. B.C. D.12.为更好地探寻巴黎作为文化艺术之都的魅力,小明制定了研学路线。他在巴黎可以探访( )A.塞纳河——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B.塞纳河——叹息桥——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C.西岱岛——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克里姆林宫D.西岱岛——埃菲尔铁塔——奥赛博物馆——湄公河13.(2024·萧山模拟)《东京梦华录》 (卷之二 东角楼街巷)记述: “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一记述反映了北宋( )A.东京商业空前发达 B.城市规模超越前代C.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14.(2024·萧山模拟)请归纳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元朝( )A.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B.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C.因地制宜地治理辽阔疆域 D.限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15.(2024·萧山模拟)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①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闭关锁国的程度③成就了洋务派求强求富的梦想④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4·萧山模拟)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说: “历史的想象类似‘带着镣铐跳舞’,绝不等于任情发挥和随意立论。”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想象,符合史实的是( )①街道上行驶着双层有轨电车 ②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③军警在街道上强令男子剪辫 ④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爱国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萧山模拟)“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下列对材料中“伟大转折”理解正确的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C.加速了抗日战争取得全面的胜利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8.(2024·萧山模拟)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24·萧山模拟)某学者研究发现,在中世纪的欧洲,除饥荒时期外,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至于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新兴城市的发展 B.庄园经济的盛行C.新航路的开辟 D.日耳曼人的入侵20.(2024·萧山模拟)1917年初,俄国曾散发这样的传单: “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革命已经开始 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该传单体现了当时俄国(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要被推翻 B.沙皇专制统治正在不断增强C.工人阶级为十月革命做好准备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2024·萧山模拟)重温《雷锋日记》,感悟雷锋精神,汲取陪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力量。据此,回答下 小题。1959年10月25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969年10月19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意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字”精神,善于桥和善于钻。21.《雷锋日记》中的“青春啊!”一文,告诉我们青春有格,青春要( )①确定目标,奋发图强②宽容他人,学会合作③磨练意志,勇于实践④不懈努力,完善自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让我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学习,要做到( )①保持学习兴趣②讲究科学方法③只能独立思考④合理利用时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024·萧山模拟)“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挥。”这句话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宪法( )A.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是对全体人民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C.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D.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健康发展24.(2024·萧山模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2023年4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的实施( )①目的在于限制开发利用黄河流域资源②表明法治建设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③说明保护黄河文化只能依靠法治手段④体现了生态、文化和法治的协调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2024·萧山模拟)宁波海曙区志愿者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跨越7个国家,行走25个省份,踏过718座境内外中国烈士墓地,收集整理烈士信息3万余条,成功帮助1338位烈士找到亲人,被评为2023年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用实际行动( )①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②诠释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③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④积极传播真诚待人的正能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2024·萧山模拟)20年前,浙江“千万工程”启动,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20年后,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这体现了(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③保护环境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④“千万工程”不断结出硕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7.(2024·萧山模拟)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这( )①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②表明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③可以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竞争④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8.(2024·萧山模拟)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正式开幕,将掀起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新一轮热潮,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这有助于双方( )A.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 B.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C.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规则 D.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2024·萧山模拟)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甘肃定西是全国最重要的种薯培育地,被称为“中国薯都”。定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定西年平均气温6.3℃,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年降水量380毫米,虽然雨量不多,但集中在7、8、9三个月,与土豆块茎膨大期相吻合;再加上这里耕地土层深厚,土壤为黑垆土且富含钾元素,是全国最适宜土豆种植的3 大区域之一。“雾培”是定西当地种植马铃薯的方式之一,通过智能机械设备自动调控,把马铃薯生长所需营养元素通过溶液直接喷洒到马铃薯根须上,产量可以翻10倍,由每株3到5粒提升到每株50粒以上。每到收获季节,马铃薯收获机开启自动收割。材料三:据专家测算,一个148克的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45%、钾的21%。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优点,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是理想的食物来源。马铃薯已成为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第五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4,是世界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近年来,定西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已经拥有完整的育种、栽培、加工、销售产业链,其中加工业以马铃薯为基础,开发出全粉馒头、全粉汤圆、薯条、饼干、面条、挂面、无矾粉皮等多种产品。(1)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南部的 山区。当地种植马铃薯主要集中在 处,即图1中的 (填入图中序号)。读图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概括我国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分布特点。(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定西被称为“中国薯都”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展马铃薯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30.(2024·萧山模拟)工业革命既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 内忧外患,血流成河。——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材料三:天宫、蛟龙、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科技赋能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熊争艳、王希、于佳欣、高敬、王雨萧《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1)阅读材料一,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将其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排序。再结合所学知识,将图片所反映的历史联系,写成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近代工业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3)阅读材料三,从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31.(2024·萧山模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宪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精忠报国”等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列举材料中所提及的二位历史人物,谈谈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3)新学期伊始,学校团委要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法》宣讲活动,学校橱窗张贴了宣讲员招募海报,请你将招募条件补充完整。《爱国主义教育法》宣讲员招募啦 一、招募对象本校九年级学生二、招募条件1.心理素质良好,充满正能量2.3.三、报名方式…… 校团委2024年3月1日32.(2024·萧山模拟)腹有诗书气自华,跟着诗词去旅行,感受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某班同学开展主题为“品读古诗 传承中华文脉”的项目化学习,请你一同参与。任务一:读诗·探地材料一: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任务二:读诗·知史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任务三:读诗·明理材料三: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戚继光《凯歌》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戚继光《端阳奉邀藩臬诸司观龙舟有作》任务四:诵诗·创诗材料四: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时代在发展,但古诗词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仍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1)材料一诗中描述了哪一地理现象 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材料二诗中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试分析出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3)从诗句推测作者所生活的历史时期,并分析杜甫诗作所具有的历史价值。(4)材料三中的诗句表现了戚继光怎样的战斗意志 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5)请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拟定一个“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的宣讲提纲。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故题中命题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止于至善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2.【答案】正确【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解析】【分析】黄某骑电动车未按规定佩戴头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这是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故题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违法类型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答案】错误【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故题中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协商民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答案】正确【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结合二十大报告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故题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信息。5.【答案】错误【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居住的是干栏式民居,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河姆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6.【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黄河流域人们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齐民要术》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7.【答案】错误【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以及北京大学的演变历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8.【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答案】9.A10.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9.东风和四王子旗两着陆场的共同优势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稀少,位于高原内部,地势平缓,场地开阔,①②③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西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④错误。故答案为:A10.四子王旗着陆场以草原为主,东风着陆场以戈壁沙漠为主,是因为东风着陆场距离海洋更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更小,导致降水更少,C正确。故答案为:C【答案】11.B12.A【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点评】巴黎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11.巴黎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只有B选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正确。故答案为:B12.A、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和埃菲尔铁路都属于巴黎的景点,A正确;B、圣马可广场位于意大利的威尼斯,B错误;C、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C错误;D、湄公河位于东南亚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13.【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可知,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交易种类多,规模大,说明其商业空前发达,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东京与前代城市的规模,无法得出东京城市规模超越前代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经商时间被打破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商业发展的状况,看不出海外贸易的情况,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联系北宋商业发展的表现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14.【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元朝对边疆的管理,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措施,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C项正确;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对东北地区的管辖,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有关人口流动的政策,无法得出限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结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边疆治理,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元朝的边疆措施及其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5.【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为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①正确;依据材料“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并结合所学可知,受洋务运动利润的刺激,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④正确,B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被打破,而且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并不会加剧闭关锁国政策的程度,②错误;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的, ③错误,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6.【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初,上海就已经出现了双层有轨电车,因此20 世纪30年代街道上行驶着双层有轨电车符合史实,①正确;商务印书馆在近代一直是重要的出版机构,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是可能的,②正确,A项正确;军警在街道上强令男子剪辫发生在辛亥革命后,不是20 世纪30 年代的现象,③错误;1919 年五四运动时期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爱国运动,不是20 世纪30年代,④错误,B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结合选项中现象出现的时间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7.【答案】D【知识点】解放战争【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伟大转折”是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打破了国民党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D项正确;解放战争初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渡江战役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已经取得胜利,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结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8.【答案】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通过“分地”将土地直接分配给农民, 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一改革直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9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虽然也涉及到“分地”, 但这种“分地”主要是将土地的使用权转交给农民, 而不是所有权。 这种改革旨在给予农民更多的生产自主权, 通过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让农民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 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③错误,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19.【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可知,地方性市场上很少产品进入商品市场。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受庄园经济的影响,中世纪欧洲地方性市场很少产品进入商品市场,B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地方性市场,与新兴城市无关,而且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发展,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C项错误;日耳曼人入侵时,欧洲尚未进入中世纪,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古时期欧洲的庄园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结合中古时期欧洲庄园的特点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0.【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17年初”“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材料中的传单发生在二月革命之前,因此其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D项正确;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题干时间“1917年初”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沙皇专制的情况,无法得出“不断增强”的结论,B项错误;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与题干时间“1917年初”不符,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17年初”“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结合二月革命的概况和结果去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答案】21.C22.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解析】【点评】此题考查青春有格、学会学习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说:“行已有耻。”意思是说,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憙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1.结合题文中的描述可知,在青春时期我们要确定目标,奋发图强,磨练意志,勇于实践,不懈努力,完善自我,故①③④正确。宽容他人,学会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2.依据教材知识,学会学习,我们要保持学习兴趣,讲究科学方法,合理利用时间,故①②④正确。“只能”说法太绝对,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23.【答案】A【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挥。”这句话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A正确。对全体人民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健康发展,是普通法律与宪法的相同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4.【答案】D【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2023年4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表明法治建设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生态、文化和法治的协调发展,故②④正确。要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流域资源,故①错误;保护黄河文化并不能仅仅依靠法治手段,故③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5.【答案】A【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用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诠释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故①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积极传播真诚待人的正能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6.【答案】B【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浙江省持续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这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千万工程”不断结出硕果,故①②④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故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绿色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7.【答案】B【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这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表明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故①②④正确。材料中举措并不能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28.【答案】D【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正式开幕,将掀起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新一轮热潮,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这有助于双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D正确。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规则,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29.【答案】(1)安第斯;低海拔(山谷和山坡);③④海拔较高的高原、低山:降水少、水资源缺乏的地区。(2)定西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年均温低,气候温凉;年降水少,且降水集中,符合马铃薯生长习性,适宜种植马铃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钾元素,有利于马铃薯生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营养积累,马铃薯品质高;“雾培”等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高;利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割,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高等。(3)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优点,营养全面、低脂肪、低热量,是理想的食物来源;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点,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马铃薯是高产粮食作物,其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种植效益好,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马铃薯起源于秘鲁的安第斯山区,安第斯山区海拔高,高海拔地区不适合种植粮食,因此秘鲁人在安第斯山区低海拔处种植马铃薯,也就是图1当中的③④处。我国的马铃薯主要种植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海拔相对比较高,气候凉爽,降水更少的地区。(2)定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定西年平均气温6.3℃,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定西符合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年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与土豆块茎膨大期相吻合;定西耕地土层深厚,土壤为黑垆土且富含钾元素,土质优良,加上定西使用高科技方式生产马铃薯,使得定西的马铃薯产量很大。(3)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钾,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优点,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马铃薯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耐旱、耐贫瘠,中国很多地区都可以种植马铃薯,且中国种植马铃薯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产量大,可以满足国人的需求。【点评】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可以从地形、气温、降水、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去分析。30.【答案】(1)图2、图3、图1示例: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1688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引发其他生产部门的效仿。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完结,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思想文化:为救亡图存,宣传变法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等。(3)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学习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奉献祖国。【知识点】工业革命;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排序:依据材料一“图1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并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依据“图2威廉和玛丽加冕”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依据“图3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成功的制造出能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车,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他用自己女儿的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成为近代意义上的机器,因此按照时间排序为:图2、图3、图1。短文:图1反映的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图2反映的是英国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图3反映的是珍妮机,结合所学可提炼出观点是创新推动国家发展。然后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知识进行解读,具体示例如下: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使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说明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期间出现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火车和轮船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技术的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国家发展。(2)影响:经济方面:依据材料二“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血流成河”并结合所学可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卷入整个世界市场;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政治方面:结合列强侵略的影响可知,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方面:结合所学可知,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新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等。(3)结论:依据材料三“天宫、蛟龙、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并结合所学从我国的科技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对人才和知识的尊重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新中国的科技。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发明成果以及影响分析;第二问,结合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从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我国的科技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对人才和知识的尊重等角度进行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1.【答案】(1)通过立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宪法规定,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顾炎武、林则徐、岳飞,)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3)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等等【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此题为原因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围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等,从民族精神角度,说明通过立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依法治国角度,说明落实宪法规定,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法治和德治关系角度,说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列举材料中所提及的二位历史人物,谈谈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首先应结合教材知识,说明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然后根据材料信息,说明顾炎武、林则徐、岳飞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将招募条件补充完整。概括材料内容,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民族精神、依法治国、爱国主义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围绕爱国这一信息,联系依法治国、民族精神等角度说明。(2)联系教材知识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即可。32.【答案】(1)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说明了纬度的差异对气候的影响。(2)安史之乱。朝廷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节度使力量膨胀。(3)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4)表现了戚继光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5)示例:时代赋华章经典咏流传中华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诗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宝贵资源,可以让中国故事更好地走向世界文化的舞台。通过诵读,唤醒大家记忆中的中华诗词,调动全民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对中华诗词的传播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诵读到创作,我们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地理现象:依据材料一“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食”指的是寒食节。二月的江南已经花开遍地,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很悲惨。因此,“他乡”不似江南花开满枝,体现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气候上存在显著差异。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纬度跨度大,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异明显,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2)事件: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可知,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依据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可知,材料二诗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综合诗人生活背景及诗句内容可判断,诗中现象存在于安史之乱之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身兼三地节度使,势力膨胀等。(3)历史时期:结合上述解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此时的唐朝处于由盛转衰时期。历史价值: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诗歌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4)战斗意志:依据材料三“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可知,戚继光与众将士同仇敌忾的立场;依据“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可知,戚继光长期奔波在战场上的辛苦,可以体会到戚继光不扫除倭寇不罢休的决心;依据“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可知,戚继光面对侵略者捍卫国家安全、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情怀:结合第一问的意志可知,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5)宣讲提纲:本小问要求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拟定“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的宣讲提纲,要求较高。要由文化传承总结提出“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的主题并加以分析。如引言:简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本次宣讲的主题:“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第一部分:经典诗词的文化价值:历史深度:经典诗词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记忆。教育意义: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经典诗词的诵读方法:深入理解:不仅仅是表面的朗诵,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情感投入:在诵读过程中注入情感,使诗词的情感得到释放,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经典诗词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复兴:经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和传承经典诗词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创新融合: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元素,创新形式,让经典诗词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结语:强调经典诗词诵读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经典诗词的诵读,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点评】本题考查唐诗、戚继光抗倭。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及其原因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安史之乱及其影响分析;第三问,结合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杜甫的诗的特点分析;第四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戚继光抗倭以及体现的精神和情怀分析;第五问,抓住题干主题,结合所学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经典诗词的文化价值、经典诗词的诵读方法、经典诗词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即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二模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2024·萧山模拟)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答案】正确【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解析】【分析】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故题中命题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止于至善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2.(2024·萧山模拟)黄某骑电动车未按规定佩戴头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黄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正确【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解析】【分析】黄某骑电动车未按规定佩戴头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这是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故题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违法类型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3.(2024·萧山模拟)浙江各地建立了5000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人大代表和群众议事情、提意见、话家常提供了载体渠道,充分彰显了民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 )【答案】错误【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解析】【分析】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故题中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协商民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2024·萧山模拟)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答案】正确【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结合二十大报告可知,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故题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信息。5.(2024·萧山模拟)登录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数字展厅网页,我们可以看到距今约七千年前河姆渡居民曾使用过的磨制石器、种植的粟,以及他们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的复原场景。( )【答案】错误【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居住的是干栏式民居,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河姆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6.(2024·萧山模拟)《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长江流域人们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黄河流域人们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齐民要术》的内容,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7.(2024·萧山模拟)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京师同文馆。( )【答案】错误【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中心以及北京大学的演变历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8.(2024·萧山模拟)小明同学选择“纳米比亚独立纪念邮票”“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截止1990年)”两则材料,来研究“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这一主题。(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标志,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024·萧山模拟)航天器着陆场的选择体现了科研人员的智慧。读中国航天器着陆场分布示意图,据此, 回答第下小题。9.东风和四王子旗两着陆场的共同优势是 ( )①场地开阔 ②地势平缓③人烟稀少 ④气候湿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造成四王子旗着陆场与东风着陆场地表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 B.面积大小 C.海陆位置 D.地形类型【答案】9.A10.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9.东风和四王子旗两着陆场的共同优势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稀少,位于高原内部,地势平缓,场地开阔,①②③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西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④错误。故答案为:A10.四子王旗着陆场以草原为主,东风着陆场以戈壁沙漠为主,是因为东风着陆场距离海洋更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更小,导致降水更少,C正确。故答案为:C(2024·萧山模拟)小明同学打算今年暑假去法国巴黎研学,制定了行程攻略。据此,回答下小题。11.小明同学为准备行李清单,首先查看了当地的气象资料,绘制了巴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他所绘制的图应为( )A. B.C. D.12.为更好地探寻巴黎作为文化艺术之都的魅力,小明制定了研学路线。他在巴黎可以探访( )A.塞纳河——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B.塞纳河——叹息桥——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C.西岱岛——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克里姆林宫D.西岱岛——埃菲尔铁塔——奥赛博物馆——湄公河【答案】11.B12.A【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解析】【点评】巴黎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11.巴黎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只有B选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正确。故答案为:B12.A、奥赛博物馆、巴黎圣母院和埃菲尔铁路都属于巴黎的景点,A正确;B、圣马可广场位于意大利的威尼斯,B错误;C、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C错误;D、湄公河位于东南亚地区,D错误。故答案为:A13.(2024·萧山模拟)《东京梦华录》 (卷之二 东角楼街巷)记述: “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一记述反映了北宋( )A.东京商业空前发达 B.城市规模超越前代C.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D.海外贸易非常繁荣【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可知,反映了北宋东京商品交易种类多,规模大,说明其商业空前发达,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东京与前代城市的规模,无法得出东京城市规模超越前代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经商时间被打破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商业发展的状况,看不出海外贸易的情况,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联系北宋商业发展的表现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14.(2024·萧山模拟)请归纳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元朝( )A.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B.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C.因地制宜地治理辽阔疆域 D.限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答案】C【知识点】元明清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贡献【解析】【分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元朝对边疆的管理,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措施,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点,C项正确;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对东北地区的管辖,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有关人口流动的政策,无法得出限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的结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元朝的边疆治理,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图示信息,结合元朝的边疆措施及其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5.(2024·萧山模拟)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①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闭关锁国的程度③成就了洋务派求强求富的梦想④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为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①正确;依据材料“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并结合所学可知,受洋务运动利润的刺激,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④正确,B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后就已经被打破,而且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并不会加剧闭关锁国政策的程度,②错误;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并没有实现求强求富的目的, ③错误,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6.(2024·萧山模拟)复旦大学李剑鸣教授说: “历史的想象类似‘带着镣铐跳舞’,绝不等于任情发挥和随意立论。”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上海社会发展状况的历史想象,符合史实的是( )①街道上行驶着双层有轨电车 ②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③军警在街道上强令男子剪辫 ④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爱国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初,上海就已经出现了双层有轨电车,因此20 世纪30年代街道上行驶着双层有轨电车符合史实,①正确;商务印书馆在近代一直是重要的出版机构,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是可能的,②正确,A项正确;军警在街道上强令男子剪辫发生在辛亥革命后,不是20 世纪30 年代的现象,③错误;1919 年五四运动时期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爱国运动,不是20 世纪30年代,④错误,B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结合选项中现象出现的时间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7.(2024·萧山模拟)“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下列对材料中“伟大转折”理解正确的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C.加速了抗日战争取得全面的胜利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答案】D【知识点】解放战争【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伟大转折”是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打破了国民党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D项正确;解放战争初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渡江战役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已经取得胜利,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方式,直接威胁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结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意义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8.(2024·萧山模拟)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主要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通过“分地”将土地直接分配给农民, 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一改革直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79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虽然也涉及到“分地”, 但这种“分地”主要是将土地的使用权转交给农民, 而不是所有权。 这种改革旨在给予农民更多的生产自主权, 通过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让农民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 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③错误,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特点以及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19.(2024·萧山模拟)某学者研究发现,在中世纪的欧洲,除饥荒时期外,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至于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新兴城市的发展 B.庄园经济的盛行C.新航路的开辟 D.日耳曼人的入侵【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可知,地方性市场上很少产品进入商品市场。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受庄园经济的影响,中世纪欧洲地方性市场很少产品进入商品市场,B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地方性市场,与新兴城市无关,而且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商品交换和发展,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C项错误;日耳曼人入侵时,欧洲尚未进入中世纪,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中古时期欧洲的庄园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很少有小麦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场”“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场,也是很少的”,结合中古时期欧洲庄园的特点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0.(2024·萧山模拟)1917年初,俄国曾散发这样的传单: “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革命已经开始 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该传单体现了当时俄国(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将要被推翻 B.沙皇专制统治正在不断增强C.工人阶级为十月革命做好准备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917年初”“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材料中的传单发生在二月革命之前,因此其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将爆发,D项正确;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题干时间“1917年初”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沙皇专制的情况,无法得出“不断增强”的结论,B项错误;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与题干时间“1917年初”不符,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17年初”“长久等待的时刻已经到来!人民正在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士兵同志们和工人同志们!选出代表,建立能够战胜专制统治的组织,工人代表苏维埃组织”,结合二月革命的概况和结果去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024·萧山模拟)重温《雷锋日记》,感悟雷锋精神,汲取陪伴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力量。据此,回答下 小题。1959年10月25日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1969年10月19日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意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助。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字”精神,善于桥和善于钻。21.《雷锋日记》中的“青春啊!”一文,告诉我们青春有格,青春要( )①确定目标,奋发图强②宽容他人,学会合作③磨练意志,勇于实践④不懈努力,完善自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让我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学习,要做到( )①保持学习兴趣②讲究科学方法③只能独立思考④合理利用时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21.C22.B【知识点】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道德【解析】【点评】此题考查青春有格、学会学习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说:“行已有耻。”意思是说,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憙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1.结合题文中的描述可知,在青春时期我们要确定目标,奋发图强,磨练意志,勇于实践,不懈努力,完善自我,故①③④正确。宽容他人,学会合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②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2.依据教材知识,学会学习,我们要保持学习兴趣,讲究科学方法,合理利用时间,故①②④正确。“只能”说法太绝对,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23.(2024·萧山模拟)“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挥。”这句话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宪法( )A.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是对全体人民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C.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D.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健康发展【答案】A【知识点】宪法与普通法律【解析】【分析】“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把我国所有的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团,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团的指挥。”这句话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A正确。对全体人民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健康发展,是普通法律与宪法的相同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宪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4.(2024·萧山模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2023年4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的实施( )①目的在于限制开发利用黄河流域资源②表明法治建设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③说明保护黄河文化只能依靠法治手段④体现了生态、文化和法治的协调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解析】【分析】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的保护,2023年4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这表明法治建设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生态、文化和法治的协调发展,故②④正确。要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流域资源,故①错误;保护黄河文化并不能仅仅依靠法治手段,故③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依法治国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5.(2024·萧山模拟)宁波海曙区志愿者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跨越7个国家,行走25个省份,踏过718座境内外中国烈士墓地,收集整理烈士信息3万余条,成功帮助1338位烈士找到亲人,被评为2023年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用实际行动( )①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②诠释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③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④积极传播真诚待人的正能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孙嘉怿和她的志愿者团队用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诠释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书写自己的人生价值,故①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积极传播真诚待人的正能量,故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6.(2024·萧山模拟)20年前,浙江“千万工程”启动,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20年后,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这体现了(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③保护环境要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④“千万工程”不断结出硕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解析】【分析】浙江省持续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这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千万工程”不断结出硕果,故①②④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故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绿色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7.(2024·萧山模拟)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这( )①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②表明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③可以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竞争④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析】【分析】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这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表明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故①②④正确。材料中举措并不能消除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故③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28.(2024·萧山模拟)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正式开幕,将掀起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新一轮热潮,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这有助于双方( )A.建立起国际政治新秩序 B.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C.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规则 D.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案】D【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解析】【分析】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正式开幕,将掀起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新一轮热潮,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础。这有助于双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D正确。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没有建立,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参与制定新的国际规则,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2024·萧山模拟)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甘肃定西是全国最重要的种薯培育地,被称为“中国薯都”。定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定西年平均气温6.3℃,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年降水量380毫米,虽然雨量不多,但集中在7、8、9三个月,与土豆块茎膨大期相吻合;再加上这里耕地土层深厚,土壤为黑垆土且富含钾元素,是全国最适宜土豆种植的3 大区域之一。“雾培”是定西当地种植马铃薯的方式之一,通过智能机械设备自动调控,把马铃薯生长所需营养元素通过溶液直接喷洒到马铃薯根须上,产量可以翻10倍,由每株3到5粒提升到每株50粒以上。每到收获季节,马铃薯收获机开启自动收割。材料三:据专家测算,一个148克的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45%、钾的21%。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优点,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是理想的食物来源。马铃薯已成为我国包括大豆在内的第五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1/4,是世界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近年来,定西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已经拥有完整的育种、栽培、加工、销售产业链,其中加工业以马铃薯为基础,开发出全粉馒头、全粉汤圆、薯条、饼干、面条、挂面、无矾粉皮等多种产品。(1)马铃薯起源于秘鲁南部的 山区。当地种植马铃薯主要集中在 处,即图1中的 (填入图中序号)。读图2,从地形和气候角度,概括我国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分布特点。(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定西被称为“中国薯都”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展马铃薯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答案】(1)安第斯;低海拔(山谷和山坡);③④海拔较高的高原、低山:降水少、水资源缺乏的地区。(2)定西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年均温低,气候温凉;年降水少,且降水集中,符合马铃薯生长习性,适宜种植马铃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钾元素,有利于马铃薯生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营养积累,马铃薯品质高;“雾培”等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高;利用马铃薯收获机进行收割,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高等。(3)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优点,营养全面、低脂肪、低热量,是理想的食物来源;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点,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马铃薯是高产粮食作物,其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种植效益好,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1)马铃薯起源于秘鲁的安第斯山区,安第斯山区海拔高,高海拔地区不适合种植粮食,因此秘鲁人在安第斯山区低海拔处种植马铃薯,也就是图1当中的③④处。我国的马铃薯主要种植在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海拔相对比较高,气候凉爽,降水更少的地区。(2)定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是马铃薯生长的最佳天然场所;定西年平均气温6.3℃,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马铃薯性喜冷凉,耐旱耐瘠薄,定西符合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年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与土豆块茎膨大期相吻合;定西耕地土层深厚,土壤为黑垆土且富含钾元素,土质优良,加上定西使用高科技方式生产马铃薯,使得定西的马铃薯产量很大。(3)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钾,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优点,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马铃薯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耐旱、耐贫瘠,中国很多地区都可以种植马铃薯,且中国种植马铃薯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产量大,可以满足国人的需求。【点评】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可以从地形、气温、降水、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去分析。30.(2024·萧山模拟)工业革命既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 内忧外患,血流成河。——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材料三:天宫、蛟龙、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科技赋能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熊争艳、王希、于佳欣、高敬、王雨萧《从十个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前景》(1)阅读材料一,根据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将其按照历史发展进程排序。再结合所学知识,将图片所反映的历史联系,写成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近代工业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3)阅读材料三,从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图2、图3、图1示例: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1688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引发其他生产部门的效仿。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完结,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思想文化:为救亡图存,宣传变法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等。(3)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不断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学习科学家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奉献祖国。【知识点】工业革命;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1)排序:依据材料一“图1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并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依据“图2威廉和玛丽加冕”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依据“图3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成功的制造出能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车,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他用自己女儿的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珍妮机成为近代意义上的机器,因此按照时间排序为:图2、图3、图1。短文:图1反映的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图2反映的是英国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图3反映的是珍妮机,结合所学可提炼出观点是创新推动国家发展。然后围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知识进行解读,具体示例如下: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使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说明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期间出现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火车和轮船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是技术的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推动国家发展。(2)影响:经济方面:依据材料二“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血流成河”并结合所学可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卷入整个世界市场;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政治方面:结合列强侵略的影响可知,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方面:结合所学可知,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新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等。(3)结论:依据材料三“天宫、蛟龙、北斗、天眼、墨子、大飞机……新时代以来,中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并结合所学从我国的科技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对人才和知识的尊重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重大成果;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新中国的科技。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条件、发明成果以及影响分析;第二问,结合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从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第三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我国的科技发展、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对人才和知识的尊重等角度进行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1.(2024·萧山模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宪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闪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精忠报国”等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列举材料中所提及的二位历史人物,谈谈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3)新学期伊始,学校团委要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法》宣讲活动,学校橱窗张贴了宣讲员招募海报,请你将招募条件补充完整。《爱国主义教育法》宣讲员招募啦 一、招募对象本校九年级学生二、招募条件1.心理素质良好,充满正能量2.3.三、报名方式…… 校团委2024年3月1日【答案】(1)通过立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宪法规定,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顾炎武、林则徐、岳飞,)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3)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等等【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此题为原因类问题,概括材料内容,围绕“旨在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等,从民族精神角度,说明通过立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依法治国角度,说明落实宪法规定,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法治和德治关系角度,说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此题要求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列举材料中所提及的二位历史人物,谈谈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首先应结合教材知识,说明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然后根据材料信息,说明顾炎武、林则徐、岳飞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将招募条件补充完整。概括材料内容,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此题考查民族精神、依法治国、爱国主义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围绕爱国这一信息,联系依法治国、民族精神等角度说明。(2)联系教材知识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即可。32.(2024·萧山模拟)腹有诗书气自华,跟着诗词去旅行,感受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某班同学开展主题为“品读古诗 传承中华文脉”的项目化学习,请你一同参与。任务一:读诗·探地材料一: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任务二:读诗·知史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任务三:读诗·明理材料三: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戚继光《凯歌》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戚继光《端阳奉邀藩臬诸司观龙舟有作》任务四:诵诗·创诗材料四: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时代在发展,但古诗词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仍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1)材料一诗中描述了哪一地理现象 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材料二诗中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试分析出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3)从诗句推测作者所生活的历史时期,并分析杜甫诗作所具有的历史价值。(4)材料三中的诗句表现了戚继光怎样的战斗意志 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5)请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拟定一个“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的宣讲提纲。【答案】(1)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说明了纬度的差异对气候的影响。(2)安史之乱。朝廷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节度使力量膨胀。(3)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杜甫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4)表现了戚继光面对侵略者誓死捍卫国家安全以及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5)示例:时代赋华章经典咏流传中华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诗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宝贵资源,可以让中国故事更好地走向世界文化的舞台。通过诵读,唤醒大家记忆中的中华诗词,调动全民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对中华诗词的传播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诵读到创作,我们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1)地理现象:依据材料一“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食”指的是寒食节。二月的江南已经花开遍地,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很悲惨。因此,“他乡”不似江南花开满枝,体现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气候上存在显著差异。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纬度跨度大,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异明显,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2)事件: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可知,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依据材料二“国破山河在”可知,材料二诗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综合诗人生活背景及诗句内容可判断,诗中现象存在于安史之乱之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身兼三地节度使,势力膨胀等。(3)历史时期:结合上述解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此时的唐朝处于由盛转衰时期。历史价值: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诗歌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4)战斗意志:依据材料三“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可知,戚继光与众将士同仇敌忾的立场;依据“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可知,戚继光长期奔波在战场上的辛苦,可以体会到戚继光不扫除倭寇不罢休的决心;依据“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可知,戚继光面对侵略者捍卫国家安全、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情怀:结合第一问的意志可知,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5)宣讲提纲:本小问要求围绕文化传承发展的主题,拟定“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的宣讲提纲,要求较高。要由文化传承总结提出“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的主题并加以分析。如引言:简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本次宣讲的主题:“传世经典诗词诵读”。第一部分:经典诗词的文化价值:历史深度:经典诗词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记忆。教育意义: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经典诗词的诵读方法:深入理解:不仅仅是表面的朗诵,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景。情感投入:在诵读过程中注入情感,使诗词的情感得到释放,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经典诗词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复兴:经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诵读和传承经典诗词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创新融合: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元素,创新形式,让经典诗词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结语:强调经典诗词诵读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经典诗词的诵读,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点评】本题考查唐诗、戚继光抗倭。第一问,依据材料一,结合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及其原因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二,结合安史之乱及其影响分析;第三问,结合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杜甫的诗的特点分析;第四问,依据材料三,结合戚继光抗倭以及体现的精神和情怀分析;第五问,抓住题干主题,结合所学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经典诗词的文化价值、经典诗词的诵读方法、经典诗词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即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二模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二模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