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鹭》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白鹭》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白鹭》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白鹭的美,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感受白鹭的美,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这平凡的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情感,理解白鹭的“精巧”和“韵味无穷”。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白鹭的图片、视频等)。
课文朗读音频。
生字词卡片。
白鹭与其他鸟类的对比图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开场白:
“同学们,大自然是位神奇的画家,它以山川为笔,河流为墨,绘就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样一幅画卷,去探访一位优雅的‘林间仙子’——白鹭。白鹭,以其独特的身姿,成为了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一同感受那份静谧而高雅的美。”
多媒体展示:
播放一段白鹭在湖泊边觅食、飞翔的高清视频或图片集,配以轻柔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白鹭的自然之美。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词语积累:
教师板书或PPT展示文中重点词语,如“精巧”、“适宜”、“嗜好”、“悠然”等,引导学生朗读并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概括大意: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即文章通过描绘白鹭的精巧、精巧以及它在不同场景下的美丽姿态,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精读细品,深入解析
品味语言之美:
段落精读:选取文中描写白鹭外形的段落(如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用词之精准,如“精巧”、“流线型结构”、“铁色长喙”等,体会白鹭形态之美。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读出白鹭的优雅与灵动。
感受意境之美:
场景分析:选取文中几个典型的场景(如“钓鱼”、“瞭望”、“低飞”),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场景如何展现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独特魅力。
想象画面:鼓励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文中描述,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些场景中,感受白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各自想象中的画面和感受。
领悟情感之深:
情感线索:引导学生梳理文章中的情感线索,从作者对白鹭的细致观察、生动描绘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
情感升华: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关键句段,如“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情感深度,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4、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仿写练习:
鼓励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描写手法,选择自己熟悉或喜爱的一种动物进行描写,注意抓住动物的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诗歌创作: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某个场景或白鹭的形象转化为诗歌形式,进行简短的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环保倡议:
结合当前环境保护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思考白鹭等野生动物面临的生存挑战,提出自己的环保倡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总结回顾:
教师简要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白鹭之美不仅在于其形态上的精巧与优雅,更在于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以及作者通过文字传递出的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布置作业:
完成仿写练习或诗歌创作,并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搜集关于白鹭或其他野生动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份手抄报。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旨在引导学生不仅学会欣赏白鹭的自然之美,更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