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 27 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分析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学习重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难点: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12 月)
(1)背景: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内容
(3)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平反冤假错案:按照实事求是和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
(1)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4.修订宪法: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知识点二 改革开放进程
1.开始实施
(1)对内改革
①农村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②城市推进: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逐步深化
(1)中共十二大:1982年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2)中共十三大:1987年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南方谈话:1992年邓小平发表,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4)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年10月召开,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9)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3.主要成就
(1)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5)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
知识点三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方针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2)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意义:“一国两制”成为我国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
2.港澳回归:1997年,香港成功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港、澳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1992年11月,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1993年4月,“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5)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习题巩固
1.2016年,列入中央定价的项目减少为天然气、水利工程供水、电力.重要邮政业务等7个种(类),约减少46%;具体定价项目由100项左右减少到20项。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对经济发展管控能力丧失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农村推行的时候,在干部、群众之间发生了激烈争论,反对者担心这种改革会导致“革命几十年,一夜退回到解放前”的局面。“退回到解放前”指的是
A.重新出现贫富分化局面 B.恢复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C.农民生活水平出现倒退 D.农村政权被反动势力把持
3.1987年,台湾《天下杂志》对台湾一千名大企业负贵人的调查中,发现有57.7%认为大陆为最优先投资地区。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推动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D.两岸“三通”的实现
4.邓小平曾如此说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什么缘故我考虑深圳开放 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要紧背景是(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进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信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踊跃融入经济全世界化潮流
5.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中,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
A.中国 B.中国大陆 C.中国共产党 D.中华人民共和国
6.为推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进入市场,增强企业活力,1992年7月,中共中央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规定企业享有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定价和销售权、投资决策权、资产处置权、人事管理权等经营自主权。这一条例
A.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 D.开始摆脱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束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