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海亮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海亮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肥城海亮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一期末考试
地 理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2022年度高层次人才服务报告》指出,2022年受国际形势、国内外疫情政策等因素影响,回国发展成为海外学者的首选,我国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潮已经形成。下图为2022年海外博士学者归国发展调查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是( )
A. 生活环境 B. 科研体制 C. 引才政策 D. 薪资待遇
2.为提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的吸引力,回流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B.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C. 增加国际航线数量 D. 降低城市住房价格
印度大部分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国土面积约 298万平方千米,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人口总数约14.2亿,35岁以下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大约40%的人口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印度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土面积大 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纬度位置低 D. 自然条件较优越
4.下列有关印度人口现状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 养老负担重 B. 劳动力优质 , 经济发展速度快
C. 人口数量过多 , 环境压力较大 D. 劳动力丰富 , 用工成本大
收缩型城镇的重要标志是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的下降。随着中国城镇化逐渐进入中后期阶段,在一些中心城市、大城市人口快速集聚、城区持续扩大的同时,一些中小城市、小城镇却面临着不断收缩的现实。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都市圈小城镇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5.最有可能面临人口收缩的小城镇类型是( )
A.都市圈内的小城镇 B.都市圈内的都市区型小城镇
C.都市圈外的小城镇 D.都市圈外的都市区型小城镇
6.都市圈内的都市区型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较快,直接主要得益于该类小城( )
A.新建住宅区增多 B.中心商务区的拓展
C.生态休闲区扩大 D.工业园区提升改造
我国滨海盐碱地面积广,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缓解我国耕地资源锐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台田——浅池”(挖土成池,筑土为台)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其创新性地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下图为“台田—浅池”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受气候影响,华北滨海盐碱土春、夏、秋、冬四季水盐运动变化过程是( )
A.盐分稳定—淋盐—积盐—积盐 B.积盐—淋盐—盐分稳定—积盐
C.淋盐—积盐—积盐—盐分稳定 D.积盐—淋盐—积盐—盐分稳定
8.修筑台田,提高地表高度,可以相对( )
A.减少水分蒸发 B.提高土壤肥力 C.降低地下水位 D.加速盐分下移
9.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紫阳县位于汉江上游,产销茶叶历史悠久,其所产茶叶硒元素含量高,保健功能较好。“紫阳富硒茶”已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紫阳县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村民获得了乡村振兴的红利。茶园推出“认领”模式,游客认领属于自己的茶园,不仅可以得到茶园提供的新鲜茶叶,还可以享受茶园旅游、茶友会等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紫阳富硒茶”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得益于其( )
A.良好的产品口碑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丰富的种植经验 D.独特的自然环境
11.茶园推出“认领”模式主要是基于( )
A.历史悠久 B.政策支持
C.市场需求变化 D.交通便利
12.茶园“认领”模式有利于( )
①减少中间环节
②减少劳动力投入
③提高茶叶知名度
④促进茶叶深加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黑龙江省整体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部分资源型城市就业压力较大。2000~2010年期间人口重心位于(127.61°E,46.53°N),2010~2020年期间人口重心位于(127.57°E,46.43°N)。下图示意黑龙江省行政区和主要山脉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2000~2020年黑龙江省人口重心位置的移动朝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4.推测对黑龙江省人口重心位置移动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
①宜居条件
②土地资源
③工业结构的变化
④农业结构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措施有利于黑龙江省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依托大庆石油规模化发展 B.优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类型
C.持续开采鹤岗的煤炭资源 D.开发林业资源促进省区内人口回流
安徽省淮北市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1960年因煤炭产业而立市,2009年被列入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00年以后,随着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下图为该煤炭资源型城市1990——2020年城乡聚落演变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显示,淮北市( )
A.Ⅰ阶段主城区、矿区以及乡村均衡发展
B.Ⅱ阶段主城区的要素集聚能力减弱
C.Ⅲ阶段主城区、矿区、乡村趋向融合发展
D.煤炭资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作用先弱后强
17.淮北市城乡聚落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是( )
A.交通发展 B.产业结构转型 C.政策规划 D.人口迁移
大孙各庄镇位于北京市郊,随着大孙各庄镇智慧物流园平台的建立,菜鸟网络智慧物流园、京东“亚洲一号”绿色智能电商运营中心等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相关产业大量集聚此地。图为大孙各庄镇位置和交通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大孙各庄镇建设智慧物流园的区位优势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距北京近
②交通便捷
③位于郊区,地价低
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大量相关产业在大孙各庄镇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减轻环境污染 C.提高产品价格 D.提高经济效益
20.大孙各庄镇建设智慧物流园的意义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③缓解北京逆城市化现象
④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人口回流是指前往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地的现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粤西农村流动人口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回流人口主要向市辖区和经济强县县城集聚。下图为2015-2019年粤西三地市人口回流规模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1.粤西地区人口回流的主要推力是( )
A.流出地区的产业升级 B.粤西地区的政策吸引
C.两地区经济差异减小 D.粤西地区的环境恶化
22.2015-2019年间,粤西地区的人口回流状况是( )
A.阳江不存在人口回流 B.粤西总体人口回流明显
C.茂名人口回流最显著 D.湛江人口流失持续加剧
赣南属于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原有乡村聚落已经不适宜现代人的需求,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了人口和聚落垂直向下(下图左)和水平指向(下图右)的迁移。完成下面小题。
23.原有乡村多布局在( )
A.高海拔 B.低海拔 C.高坡度 D.低坡度
24.对当地居民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影响因素较大的是( )
A.资源分布 B.教育水平 C.基础设施 D.自然灾害
25.在当地政府推进人口和聚落的迁移过程中,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居民全部搬迁,便于管理 B.所有居民搬迁到一个地区
C.摧毁原有聚落,恢复生态 D.对原有聚落进行修缮开发
杜良大米是河南省祥符区杜良乡的大米品牌,粒大、光滑、色泽透明、营养丰富。当地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曾是北宋京城周边唯一的水稻产区。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杜良乡大力发展“水稻+”产业,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下图为杜良乡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北宋时期,杜良乡是京城周边唯一的水稻产区,主要得益于当地( )
A.降水丰富 B.光照充足 C.土壤肥沃 D.灌溉便利
27.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当地适宜发展的产业模式有( )
①水产养殖
②农机制造
③棉花纺织
④观光农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有学者建议,当地应适当控制水稻种植的面积,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劳动力短缺 B.经济效益低 C.保护黄河水 D.土地盐碱化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柔佛州之间长久以来通过新柔长堤连接,2021年两地间的新通道新柔地铁正式投入建设。该线路是新马两国间的第一条地铁线,双方各自建设及运营本国部分,设计总长约4km,只设置两个站点,高峰期4分钟一班,低峰期6分钟一班,预计2026年通车。下图示意新柔地铁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新柔地铁修建的直接目的是( )
①加快民众往来
②吸引人才流入
③代替原有线路
④缩短两国间的交通距离与心理距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新柔地铁仅设两个站点的原因是( )
①地铁线施工成本较高
②线路功能为跨境客运
③客流量小
④线路较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过早去工业化”是指在人均收入水平低、没有完成工业化并实现现代化的情形下出现的去工业化现象。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36.8%,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1.2%,“过早去工业化”特征较为显著,同时出现了工业结构越高端、人口流出越多,而服务业占比提升越快、人口流出越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西部地区工业结构高端化后出现人口流出增多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技术导向型工业所需劳动力少 B.东部地区就业吸引力增强
C.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偏大 D.生活成本上升
32.“过早去工业化”持续发展,可能导致西部地区( )
A.城镇化进程加快 B.老龄化程度加剧
C.人口外流加剧 D.城乡融合加速
33.中国应避免“过早去工业化”,其原因有( )
①没有工业就没有第三产业
②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③中国尚未真正意义上完成工业化
④中国目前担任着“世界工厂”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黑河—腾冲一线由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用以划分我国人口密度对比的区域,是我国人口地理重要分界线。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宏观格局更加突出。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4.下列各省区人口密度对应正确的是( )
A.青海10-100 B.山西100-300 C.云南300-500 D.辽宁>500
35.黑河一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与其形成关联较小的是( )
A.水热组合条件好 B.位置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
C.地形较平坦开阔 D.油气资源丰富,矿产种类多
36.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分布格局差异大的合理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
C.移民大量搬迁,异地居住 D.完善工业布局,加快产品流动
2024年2月初,长江中游经历了一次大范围冻雨天气。冻雨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到达时,由冷暖空气交锋而产生,是冷暖势力拉扯博弈的结果。在冷暖“交战”前,较强冷空气在长江中游地区铺上了“冷垫”,随后较弱的冷空气南下,强盛的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暖湿气流下部气温在冰点以上,于是在大气垂直层形成了逆温层,最终形成“天上是雨,落地为冰”的现象。下表为2024年1月下旬和2月上旬武汉天气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时段 平均最高气温(℃) 平均最低气温(℃) 风力(级) 风向
1月21~25日 5 -4 3~4 北风转西北风
1月26~31日 11 2 2 北风转东南风再转北风
2月1~5日 1.8 -2 2~3 北风
2月6~10日 6.6 -1.2 2 北风转西南风
37.武汉最有可能出现冻雨天气的时段是( )
A.1月21~25日 B.1月26~31日 C.2月1~5日 D.2月6~10日
38.冻雨分布区是多个气象要素或物理量组合或叠加而形成的。右图为冻雨分布区的模式,据图推断武汉最有可能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读图填空题
39.读下图所示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由于____不断增长,以及____不断增加,世界耕地面积已趋于零增长,甚至有所减少。
(2)乙图所反映的问题是: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开发速度超过了资源的____能力,不利于走____发展道路。
40.读太阳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
(2)图中弧AEC表示晨昏线,其中弧AE是___________(填晨线或昏线)。
(3)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
4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城市中常见的三种功能区。
(1)指出图例甲、乙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
(2)说出该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合理性。
(3)图中①、②、③三地中,①地最适于修建高级住宅区,请说明原因。
四、综合读图题
42.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绿洲分布特点是____。制约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____。
(2)为提高该区域南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据测算,该区域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13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参考答案
1.答案: D
2.答案: B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 A
19.答案: D
20.答案:B
21.答案:A
22.答案:C
23.答案:D
24.答案:C
25.答案:D
26.答案:D
27.答案:C
28.答案:C
29.答案:D
30.答案:B
31.答案:C
32.答案:C
33.答案:D
34.答案:B
35.答案:D
36.答案:B
37.答案:C
38.答案:A
39.答案:(1)人口;城市用地
(2)再生;可持续
40、
(1)答案:北
(2)答案:晨线
(3)答案:12时;0时或24时
41.答案:(1)甲:工业区;乙:住宅区。
(2)位于城区的边缘,地价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方便;临近工业区,仓储量大。
(3)位于城市外缘,靠近绿地,环境质量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靠近公路,交通方便;临近文教区,文化氛围好。
42.答案:(1)①.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②.水资源
(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合理开发资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应控制人口增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