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美术鉴赏的三个角度来鉴赏美术作品,让学生在理性层面上初步了解美术鉴赏活动的特点,在实践层面上初步了解进行美术鉴赏的活动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讲解和设问,使同学们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了解世界各类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教学难点]理解美术鉴赏活动中“再创造”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通过欣赏世界著名代表作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梵高《向日葵》、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结合他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来看,美术作品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如何鉴赏美术作品。二、讲授新课(25分钟)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1、了解作品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开国大典》教师:播放幻灯片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介绍开过大典作品的历史背景,共和国成立艺术的见证。《格尔尼卡》教师:结合一下历史背景,思考问题:画面中运用了那些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这幅作品到底表现了什么?给予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黑、白、灰;充分的反映法西斯暴行与恐怖。反映出二战给西班牙造成巨大的灾难;表现了毕加索爱国主义思想,维护了世界和平。《洪荒风雪》教师:黄胄的中国画作品,以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为主要题材的水墨画家,此画的构思得之于作者青藏公路中的切身感受。 通过画面中人的工作环境、人物的面部表情反映当时边疆工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学生:反映边疆工作者不畏艰苦的工作形象刻画,表现了新中国建设者的乐观奉献的时代精神。《1945年9月9日9时的南京》教师:陈坚的油画作品,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通过画面的构图、颜色,体现出画面气势磅礴、庄严,深刻的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递交投降协议书的庄严场面,表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边学变练通过上述文字的描述,找出相应的作品(学生当老师,找学生回答)。2、了解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经历梵高 《自画像》《星月夜》教师:梵高的一生可有三个词来描述:1. 疯狂(对艺术、内心的活动)2. 贫困(他生前几乎没有卖出作品,很难维持生活)3. 悲凄(去世后作品才被世人所注意,作品价值连成)伦勃朗《自画像》青年时期的伦勃朗自画像可以体味当开朗、乐观、充满自信的风采。画面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运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自画像》中年时期伦勃朗自画像画面反映出伦勃朗不动声色、若有所思的眼神,透露出进入不惑之年的成熟与刚毅。《自画像》晚年伦勃朗相当贫困,这是的自画像以一种超然的眼神评判自己和社会,对社会的不公而感到不满。边学变练通过上述文字的描述,找出相应的作品(学生当老师,找学生回答)。3、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到前线去》 胡一川 版画教师:结合构图、表现形式分析作品特点学生:黑白对比强烈,造型粗狂有力,v形构图表现动感。《初踏黄金路》李焕民 套色版画学生:金黄色反映收获的季节,s构图优美平和,充满翻身解放过上美好生活的幸福情趣。《坐福》王沂东 油画现当代写实主义油画代表作品冷军的超级写实作品《瓷罐》、《肖像之相—小姜》《肖像之相-小唐》、《世纪风景之四》冷军的作品以其独到的构思结合非凡的艺术技巧在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极端写实。岳明君 《我们》《举起手来,不许动》美术鉴赏活动中“再创造”的意义在鉴赏美术作品过程中,不同的人意味着会有不同的审美理想和感悟,从而获得不同审美感受的过程。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 马蒂斯《马蒂斯夫人》《世博会中国馆》造型艺术形式独特,以富有雕塑感的单体建筑形式展示中国庄重祥和的国家形象。欣赏一段冷军超级写实主义纪录片课堂小结:一、鉴赏美术作品的三个角度:1、了解美术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2、了解美术家的观点及生活经历;3、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二、美术鉴赏活动是“再创造”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