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含解析)

资源简介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1.物理变化
(1)定义: 。
(2)现象:物理变化主要是指物质的大小、粗细、外形以及状态等变化。
状态的改变,即物质固、液、气三态的变化。
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铁铸成锅,玻璃破碎等。
位置的改变,如物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冰糖、食盐的溶解,酒精的挥发。
能量的改变,如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等。
(3)举例:如水变成水蒸气。
2.化学变化
(1)定义: 。
(2)现象: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会伴随着如吸热、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物等等
(3)本质: 即 一种物质消失,另一种物质产生。
(4)举例:如铁生锈。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蜡烛熔化—— 变化;
蜡烛燃烧—— 变化。
点燃蜡烛的过程——既有 变化又有 变化。
小结:发生化学变化时 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 发生化学变化。(填一定或者不一定)。
4.物理性质
(1)定义: ;
(2)判断方法:物理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3)内容:颜色、状态、气味、两点(熔点和沸点)、两度(硬度和密度)、五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
5.化学性质
(1)定义: 。
(2)判断方法: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3)内容: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毒性等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固有能力和特点,一般有“会、能、易、可以、难 ”等词描述;变化是一个变化过程,一般有“变成、生成、放出”等词。
四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随堂训练】
1.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B.天然气燃烧(化学变化)
C.食物发霉(物理变化) D.汽油挥发(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湿衣晒干
3.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钨制作灯丝 B.用铝制作导线 C.石墨制铅笔芯 D.用焦炭冶炼铁
4.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有其他物质生成 B.发光发热 C.有气体生成 D.有沉淀生成
6.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柏油路面暴晒变软 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
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 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
7.下列关于“一定”和“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在化学变化中不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8.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既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合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天然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氢气具有可燃性
10.下图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11.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手机、电脑发挥了重要作用。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12.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的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3点)。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玻璃窗破裂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食物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在汽油挥发过程中,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2.答案:A
解析:石蜡熔化、酒精挥发、湿衣晒干三者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A.钨丝制作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的性质,该性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铝制作导线是利用铝的导电性,该性质也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不符合题意;C.石墨制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地软的性质,该性质也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不符合题意;D.用焦炭冶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高温下与铁矿石发生化学变化,故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正确,符合题意。
4.答案:B
解析:爆竹燃放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描述的是香炉峰在日光的照射下,紫气升腾,烟雾缭绕的景象,无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包含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蜡炬成灰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答案:A
解析: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同理有气体、沉淀生成的也可能为物理变化,如水的沸腾,浑浊的河水静置。
6.答案:C
解析:柏油路面暴晒时受热熔化变软;水放进冰箱,由于温度降低,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当过大的电流通过灯丝时,产生的热量较多,导致灯丝熔断。上述三个过程均无新物质生成,均由物理变化引起。铜器锈蚀颜色变绿,是因为单质铜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生成了绿色的碱式碳酸铜,该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
7.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本质分析法和特征分析法。有的爆炸是物理变化,如车胎充气过多而发生爆炸,有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如煤矿井内发生瓦斯爆炸。
8.答案:B
解析:有气体产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冰变成水蒸气为物理变化,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为化学变化。
9.答案:D
解析:本题运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进行解答,应抓住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而不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
10.答案:D
解析:A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
B描述的是物质的硬度;
C描述的是物质的状态,三者属于物理性质;
D描述的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本题运用推理法解答。根据用途来推测性质。
12.答案:(1)不均一、不稳定
(2)有毒
(3)易挥发(或可燃)
解析:使用前要摇匀,说明它易沉积即不均一、不稳定;严禁食用说明有毒;用后及时盖上瓶盖,说明易挥发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