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燃料的燃烧—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燃料的燃烧—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含解析)

资源简介

7.1 燃料的燃烧—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1.燃烧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 发生的一种 、 的剧烈的 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
2.燃烧条件。
(1) 。
(2) 。
(3)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3.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由现象①③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向烧杯底部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在水中
(能或不能)燃烧。
4.燃料的调控
(1)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 ,二是 。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 ,而且 。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 、② 、③ 。
发生以下情况时如何灭火?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
(3)小油罐着火: 。
(4)森林着火: 。
5.灭火器的种类
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也可用来扑灭 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 、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可用来扑灭 等燃烧引起的失火。灭火器利用的灭火原理都是 。
6.燃烧有关的图示
有关图标分两种,警示标志和禁止标志,带斜线的为禁止标志。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禁止放易燃物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完成教材实验【7—3】,回答下列问题。
现象 溶液沸腾,试管内壁出现水雾
手的感觉 试管外壁温度变高
化学方程式
结论: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 的变化,而 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的变化,即吸热现象或 发生。
放热反应:如生石灰和水反应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
【随堂训练】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燃烧一定包含化学变化
C.燃烧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D.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能发生燃烧
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A. B.
C. D.
3.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 B.
C. D.
4.火灾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 B.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C.图书档案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D.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5.在实验室中常将白磷浸泡在水中保存,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白磷的着火点 B.防止白磷与空气接触
C.使白磷与水结合成稳定的物质 D.将白磷溶解,不易着火
6.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物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7.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8.如图所示,将白磷(a)和红磷(c)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80℃)中,热水中还有一块白磷(b)。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中的热水不仅能提供热量,而且能隔绝空气
B.a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C.b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与Y形试管加塞子比较,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
9.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实验后,将甲中试管倒置于水中,去掉橡胶塞,发现水进入试管中。
(1)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中的X、乙中的Y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进入试管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下图是小军同学设计的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分析实验,请根据各实验现象,帮助小军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①________ 燃烧需要有可 燃物
实验二 ②________ 烧杯内蜡烛熄灭,外面的仍燃烧 ③________
实验三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小木条很快燃烧,小煤块很久才燃烧 ④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通常情况下,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A不正确;燃烧一定产生新物质,一定包含化学变化,B正确;燃烧一定放出热量,C正确;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D正确。
2.答案:D
解析:选项A中酒精和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能燃烧,水不能燃烧,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选项B中红磷均能与氧气接触,左边的红磷没有燃烧,右边的红磷能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C中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选项D试管中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3.答案:B
解析:小木条能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A错误。小木块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正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C错误。图示烧杯中的蜡烛一段时间后熄灭,放在空气中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D错误。
4.答案:C
解析:A.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属于用移除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正确;B.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隔绝空气,正确; C.图书档案着火直接用水浇灭容易造成珍贵资料的损坏,应用干冰灭火器灭火,错误;D.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方法,正确。
5.答案:B
解析: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与空气接触容易缓慢氧化引起自燃,放入水中可隔绝氧气,防止自燃。
6.答案:C
解析: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从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A正确;发生火灾后,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B正确;火灾可能引起停电,住宅楼有电梯的,乘电梯撤离是错误的做法,C错误;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既可以减少空气对流,也可以降温,达到暂时自我保护的目的,D正确。
7.答案:A
解析:面粉加工厂内含有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A正确;烟花厂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只要接触明火,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因此烟花厂的建立要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B错误;家用天然气泄漏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C错误;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或爆炸,D错误。
8.答案:C
解析:烧杯中的热水不仅提供热量,而且隔绝了空气,A正确;a是白磷,c是红磷,a与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正确;b与c分别是白磷和红磷,且红磷与氧气接触,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C错误;气球能缓冲管内压强变化,同时防止白烟进入空气中,D正确。
9.答案:(1)
(2)温度不低于40 ℃的水、气
(3)试管内压减小
解析:(2)要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需改变温度条件,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因此甲中的X为温度不低于40 ℃的水,乙中的Y为空气。
(3)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且不生成新的气体,反应停止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试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试管中。
10.答案:①木条燃烧而玻璃棒不燃烧②燃烧与氧气的关系③燃烧还需要氧气④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
解析:实验一:通过引燃木条和玻璃棒的对比,探究燃烧的条件,观察到木条燃烧而玻璃棒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实验二: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烧的蜡烛,蜡烛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熄灭,另一支蜡烛与空气接触一直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实验三:同时引燃小木条和小煤块,小木条很快被点燃,而同样具有可燃性的小煤块却难以点燃,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