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拜年》教学设计一、课时:1课时二、教材分析《小拜年》这首来自吉林的民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它以轻快活泼的旋律,紧凑多变的节奏,将东北人民喜庆欢乐的过年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歌曲采用F羽调式,四四拍,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着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的加入,更增添了浓厚的东北民间音调。三、学情分析孩子们对民族音乐可能不太熟悉,对锣、鼓、镲等民族打击乐器也比较陌生。但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尝试和表达,也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四、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让孩子们感受《小拜年》的活泼欢快的情绪,领略东北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2.艺术表现:学习锣、鼓、镲的演奏姿势和方法,尝试为歌曲伴奏。3.创意实践:通过模仿冬季游戏,将音乐与生活体验结合,增强学习兴趣。4.文化理解:了解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小拜年》的音乐情绪,体会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掌握锣、鼓、镲的演奏姿势和基本敲击方法。2.教学难点:探索多种敲击方法,敲出不同长短的声音。将乐器演奏与歌曲伴奏结合起来。六、教学方法:听觉感知法模仿学习法探索发现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锣、鼓、镲各一件冬季游戏图片八、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小拜年》的音乐片段,用充满喜悦的语调介绍乐曲背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喜庆气氛的民歌,叫做《小拜年》。它是东北地区的民歌,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就会唱着这首歌,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引导学生观察音乐画面,感受音乐的情绪:“你们听到这首音乐,感觉怎么样?”“音乐里有哪些乐器?”“你觉得这首音乐表达了什么情绪?”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感知1.完整播放《小拜年》,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这首音乐有什么特点?”“你能用动作模仿一下音乐的节奏吗?”2.引导学生说出感受:“你听到这首音乐,感觉怎么样?它像什么呢?”“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3.介绍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这首曲子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着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二)探究1.介绍锣、鼓、镲等民族打击乐器:“今天我们要学习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它们分别是锣、鼓、镲。”教师展示乐器,并讲解其名称和特点。2.分组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学习锣、鼓、镲的演奏姿势和敲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敲击方法,尝试敲击出不同的长短声音。(三)示范1.教师示范锣、鼓、镲的正确演奏方法:“老师先示范一下锣、鼓、镲的演奏方法,你们仔细观察。”教师演示敲击不同位置,发出不同的声音。2.学生模仿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并互相帮助。环节三:巩固延伸1.小组合作演奏:各小组选择一首歌曲,尝试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2.表演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互相评价。3.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论冬季游戏,并用锣、鼓、镲模拟游戏场景。九、小结拓展、布置作业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拜年》这首东北民歌,感受了它的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浓郁的民间音调。我们还学习了锣、鼓、镲等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并尝试为歌曲伴奏。作业:回家后,尝试用锣、鼓、镲为其他歌曲伴奏。搜集一些你喜欢的民族音乐,并尝试用乐器演奏。十、设计意图(1)初步感知环节:通过音乐欣赏和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初步感知,激发学习兴趣。介绍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2)探究音乐环节:通过分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发现乐器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巩固延伸环节:通过小组合作演奏和表演展示,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生活体验结合,增强学习兴趣和迁移能力。十一、板书设计《小拜年》东北民歌活泼欢快锣、鼓、镲演奏方法伴奏十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发现音乐的魅力。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内容,例如介绍更多民族乐器,学习不同的演奏技巧,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