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疆域》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疆域》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疆域
课型 (打)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课标要求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材分析 《疆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和个人的常识积累,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国会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同时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海陆位置及其优势的学习会有一定难度。 本节的学习障碍主要由于大量的地图和地理名称,学生也许会有产生些许的烦躁感。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四至点,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14个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岛屿,理解我国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四至点,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14个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岛屿,理解我国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 应用环境与微能力点 应用环境为多媒体教学环境 结合希沃白板5内容进行授课 采用1-1、1-2和1-4三个微能力点。
信息技术 应用思路 一、应用思路要突出三个方面: 使用哪些技术: 网络素材引用,时政新闻使用 视频插入 思维导图的使用 问题答案蒙层功能 二、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以上这些技术: 在初步复习基础知识后进行单元综合复习,从网络素材上引用时政新闻;在梳理历史史实时使用了时空坐标;在梳理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概括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时,使用了蒙层功能;在讲事件之间联系时,使用思维导图功能;在感悟中国人民抗争侵略的过程中,凝聚民族精神,使用视频插入功能 三、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 1、引用时政新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思维导图的使用,联系前后知识内容,快速的理解事件之间的联系。 3、在梳理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概括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时,使用了蒙层功能,检测学生复习情况。 4、在感悟中国人民抗争侵略的过程中,凝聚民族精神,使用视频插入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 环节 环节一 导入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小优带你游中国——边疆游》。(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疆域的辽阔和不同区域自然景观、人文的差异,吸引学生了解祖国辽阔疆域的兴趣。) 学生活动 1、 思考“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著名的大国” (1)联系学过的历史事件,检查复习情况,进行学情分析,总结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引领本课的开展。体现能力点:1—1, (2)时政新闻的引入,想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的感知文本内容。体现了能力点1-2 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1-4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领土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陆地面积而不是领土面积。除陆地之外,我国还有可管辖的海域面积大约300万平方千米。环节二 知识回顾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四至点。 展示图片 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你知道原因吗? 1.年代尺图片是搜索网络平台的,体现了能力点1-2 数字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2.南北纬度差异大,气候差异显著。使用了蒙层功能,体现了能力点1—2环节三 借助表格理解事件背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四至点。 多媒体展示教材第4页图1.3,完成教材第5页活动题。(展示图片)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你知道原因吗? 1.概括我国的版图是南北距离长于东西距离。 时,使用了蒙层功能,体现了能力点1—2,把世界史联系起来,把课堂向外延伸,便捷地增加课堂知识的容度。环节四 用图示法找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陆上疆界的起止点和14个陆上邻国。 学生合作:用图示法任选三件大事表示其内在联系 在基础知识之上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1、思维导图的使用,联系前后知识内容,快速的理解事件之间的联系。 体现了能力点1—2环节五知识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表格,定位关键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读图学史,引导学生分层次,学会运用关键词分析表格的注意要点,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分析材料时,使用了蒙层功能,体现了能力点1—2。环节六民族精神感悟教师通过讲述中国人民抗争西方列强侵略中涌现的先进人物,感悟民族精神,学习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侵略本质思考先进人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感悟中国人民抗争侵略的过程中,凝聚民族精神,使用视频插入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体现了能力点1—2环节七作业检测教师讲做题方法学生运用做题方法,定位关键词从网络上获取习题资源体现了能力点1—2。
*学习资源清单
(列出本课所使用的学习资源清单,如微课、导学单、评价量规、测试题等,网络资源需标明出处。) 课文动画:出自网络课件内。 历史故事:出自网络平台
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
(简要说明本课教学设计的突出特点和创新之处。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 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在介绍本课时,本来是想借助思维导图,但是,回想学生已经复习基础知识,为能体现2.0教学理念,所以后来就选择了时政新闻引入。 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为了更好的专题复习,借助以前复习的基础知识,使用年代尺时空坐标的方法,让学生回忆学习历史事件,为学生自主复习,打下了铺垫。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表达是知识的输出与能力的体现形式,也是需要培养的重要的能力之一。专题复习适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初期就让学生回顾历史史实,为深入探究事件背景和实质、事件联系进行铺垫。接着,通过列举民族英雄,感悟民族精神。最后又让学生观看了内容丰富的历史故事。这样学生在复习事件时,画面感非常清晰。 教与学方式地创新:本课体会事件实质背景是个教学难点,感悟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为了让学生自行感受到精卫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教学时进行了三次体会的环节,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清楚地感受民族精神。第一次设计在遭受列强侵略时;第二次在中国遭到列强侵略世界背景分析时;第三次在列举民族英雄时。这样设计,让学生领悟人物形象有水到渠成之感。
教学反思
除了传统反思以外,重点从技术应用方面进行反思:从为什么用?用了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效果如何?还有哪些可以用?如果再教一次,会做哪些调整? 《疆域》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的第一节。这节课主要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因此,我将学习目标定为: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领土四至点,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14个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岛屿,理解我国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八年级的学生已能做到熟练梳理历史事件,在本课复习中,我增补了一个历史故事视频,让学生学习民族英雄体会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并不难了。因此,我让学生使用时空坐标的方法,将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分析侵略中国的世界背景实质,至此,基本达成了学习目标。 在初步复习基础知识后进行单元综合复习,从网络素材上引用时政新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梳理历史史实时使用了时空坐标;在梳理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概括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时,使用了蒙层功能,检测学生复习情况;在讲事件之间联系时,使用思维导图功能,联系前后知识内容,快速的理解事件之间的联系;在感悟中国人民抗争侵略的过程中,凝聚民族精神,使用视频插入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如果能再教一次,在备课时,我会使用在使用思维导图功能时,部分换成音频或者视频的插入,以及重点部分采用微课的模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