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欣赏MV:宋祖英《爱我中华》!
通过欣赏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www. 精品教学资料下载与分享
www. 精品教学资料下载与分享
www. 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www.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www.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www.
www.
本课件来源:163文库
www.
www. 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7、中华民族一家亲




1、在我国,除汉族外,还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2、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呢?
3、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
4、“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特色节目?
5、说出你知道的5个少数民族?
6、“扎西德勒”是哪个民族的语言,是什么意思?
7、《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8、阿凡提是哪个民族的民间故事人物?
9、青稞酒、酥油茶是哪个民族的传统食品?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 91.5%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
知识拓展: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约1600万。可想而知分布最广的也应该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秦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别称为西瓯、骆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在宋代史籍中始称为“撞”、“僮”、“仲”,明清时也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的。
知识拓展: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珞巴族人口数只有2965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珞瑜地区及相邻的察隅、墨脱、米林、隆子等县。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住在墨脱县北部的珞巴族使用藏语外,其余通用珞巴语,但各地区间有方言差异。
发现与分享
1、你的班级、社区或者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少数民族的吗?
2、你知不知道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我们班里有汉族、回族、蒙古族和藏族的同学。
我们小区有傣族、满族和壮族的居民,邻居的阿姨是朝鲜族。
观察与讨论
请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思 考
在这样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之下,各民族之间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
在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的少数民族
数据分析: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 有18个少数民族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这一数量在1990年、2000年、2010年分 别增加到22个、28个、43 个。2000年,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11个; 2010年,这一数量增加到20个。
随着我过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小发现
相 关 链 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小小分享会
02
01
03
增加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和人数。
措施
明确地将民族团结地原则写入法律之中,要求每一个公民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定义务。
措施
努力消除民族隔阂,调解民族纠纷。
措施
你还知道哪些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措施?
学生2
学生1
学生3
阅读课本第56页《茶马古道》,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茶马古道》的资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
2、尝试说一则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民族一家亲
阅读与理解
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北魏的汉化运动主要倡导实施者为孝文帝,他登.上位之后励精图治,在统一的北方大胆的实行汉化运动,其主要的内容有迁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礼乐刑法等六方面进行汉化改革。为北魏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一千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说一说
各民族不仅是在生活上交往交流交融,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你知道哪些相关的事例呢?
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在今年学校举办的抗日战争图片展中,我看到来自不同民族的抗日英雄的事迹。
故事屋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在通过彝区的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提出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夷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设立夷人政府,夷族管理夷族”等主张,为革命胜利后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彝海,红军还建立了第一只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一-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彝海结盟,保证了中国工农红军顺利通过凉山,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红军主力保存了宝贵的有生力量。在凉山,还有近万名彝族青年参加了红军,凉山和凉山的少数民族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彝海结盟”
正是由于有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才有今天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过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小提示
相 关 链 接
我国文学宝库中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作。例如,《诗经》 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汇总;楚辞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记录或者整理少数民族仪式歌、民歌的作品,元曲的繁荣有着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我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满族的社会生活;源自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也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
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小 提 示
下面是一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事例吗?
现在我们用的“胡同”这个名称来源于蒙古族。
现在的旗袍来源于满族,已成为多民族妇女喜欢的服装。
我知道的少数民族乐器有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苗族的芦笙。它们的声音真好听。
唐朝诗人王建有诗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表明当时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原影响很大。
相传,元朝时,黄道婆在海南岛学会了黎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并进行改良、传播。
活动园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当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努力建立和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共同床在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各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1.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
2.请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
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
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
作业提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