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助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_ _五 ___ 主备人_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三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课题 7中华民族一家亲1
内容 分析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与经验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正确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课标 分析 我们的国家-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学情 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身边也能接触到一些不同民族的同学,但仅限于基本信息的了解。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却不多,也不深入。基于此,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查找有关资料,课上补充数据、资料、法律等内容,显得十分必要。
学习 目标 通过分享民族交融的事例,能够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通过阅读资料、小组分享、老师讲解,能够正确说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3、通过回答问题、分析图表、班级分享等,能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并说出民族分布的特点,说出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民族之间的关系。 难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课前 准备 教学资源包含视频、音频、书籍、工具等: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环节目标 学习内容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爱我中华》 欣赏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 追问:这首歌中有一个数字反复出现,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56”这个数字的含义,同时,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知道的民族,从而使学生明白: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是否积极回答问题
二、中华民族大家庭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主的分享交流中感受身边的民族情况,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各民族是和谐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 民族知识知多少: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 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和国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知识拓展: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发现与分享: 你的班级、社区或者你认识的人当中,有少数民族的吗? 你知不知道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请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 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提问:在这样的大散居、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之下,各民族之间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数据分析(课本第55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 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哪些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措施? 是否积极举手 回答是否正确 预设:学生对于民族知识了解不多 补救:老师讲解、补充 预设:学生总结的民族分布特点不准确、不全面 补救:老师通过图片等方式启发讲解
三、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1.阅读与理解:阅读课本第56页《茶马古道》,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茶马古道》的资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 (2)尝试说一则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 2.说一说:各民族不仅在生活上交往交流交融,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你知道哪些相关的事例? 3.故事屋:彝海结盟 4.小提示:正是由于有各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团结互助,才有今天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5.相关链接:课本58页 6.小提示: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7.活动园:下面是一些同学查找到的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你还能举出其他事例吗? 是否认真参与 回答是否正确 预设:学生知道的民族交融事例少 补救:老师提供资料
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流交流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努力建立和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我们各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
作业布置 作业目标 检测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业层级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必做 认真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说说我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样的特点 基础型 3 3分钟
选做 请查阅资料,了解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 拓展型 1 7分钟
板书设计 7中华民族一家亲 中华民族大家庭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教材分析 教材定位二、单元定位三、课时内容定位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共安排了两课,分别为《我们神圣的国土》《中华民族一家亲》,从辽阔疆土到好山好水好风及风土民俗,以不同视角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我们的国土,认识、热爱自己的家园,树立国家主权意识。《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课文牵涉到许多关于祖国方方面面的介绍,其本质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和同胞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辽阔的国土》是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一个主题。本课通过“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这几个个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的国土概况,为整个单元,也为全册教材关于祖国的教学提供了宏观的地理基础。《好山好水好风光》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二个主题。教材呈现了《中国地形》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知晓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自己和它们的关系;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阅读角”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知识,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是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三个主题。教材呈现我国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的四幅图,旨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熟悉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气候特点,探讨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活动园”,观察东北雪乡、水上人家、陕北窑洞这三个地区的居住环境,结合所在地区,通过探讨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环境的差别。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祖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的基础上,《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继续编排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由祖国大好河山延伸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本课安排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三个版块,总体思路为认识各民族--理解民族关系--正确维护民族关系,遵循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从抽象到形象,达成学习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与经验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正确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课标要求 总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能够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学段目标:1.政治认同: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初步认识重要历史事实,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中国其产党的光辉历程。2.道德修养: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关心公共卫生。体验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3.法制观念:了解每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责任。4.健全人格: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以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5.责任意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单元目标 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初步建立关注世然遗产的意识,树立公共责任意识。2.借助《中国地形》图上了解我国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通过阅读资料、小组分享、老师讲解,知道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依赖,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地理、气候、习俗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不同方式与习俗,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3.通过回答问题、分析图表、班级分享等,能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并说出民族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从而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4.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古今事例,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知道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依赖,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地理、气候、习俗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不同方式与习俗。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知道我国山河壮美,是一个世界自然众多的国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初步建立关注世然遗产的意识,树立公共责任意识。在调查和了解中国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古今事例,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我们的国土 1.观察世界地图和中国疆域图,用喜欢的方式说说你对祖国的了解。2.观看台湾视频,走进宝岛,交流你对台湾的认识和看法。3.小组合作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我们的山水风光 1.欣赏诗歌,交流我国山脉河流特点。2欣赏九寨沟风光图,交流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3.分析中国地形图,小组合作交流人们的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们的生活生产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了解的民族情况。2.阅读资料,分析文化交融事例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小组内分享文化交流交融的其他事例。
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1.开展班内少数民族展示会,向同学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节日。2.阅读分析资料,分享国家扶贫少数民族的政策及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 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 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2课时 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了解祖国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通过观赏我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体会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理解不同地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事务和现象,能够尊重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
3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 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作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2课时 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知道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能够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单元总任务
我们了解并热爱我们的国土,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本月我们将举行“我眼中的祖国,我心中的家园”主题演讲活动,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中华大家庭的组成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的了解等汇报你的演讲,班级内进行演讲评比。
课时总任务
本月我们将举行“我眼中的祖国,我心中的家园”主题演讲活动,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中华大家庭的组成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汇报你的演讲,班级内进行演讲评比。
任务四:中华民族一家亲2
1.开展班内少数民族展示会,向同学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节日。
2.阅读分析资料,分享国家扶贫少数民族的政策及意义。
任务三:中华民族一家亲1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了解的民族情况。
2.阅读资料,分析文化交融事例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小组内分享文化交流交融的其他事例。
任务二:我们神圣的国土2
1.欣赏诗歌,交流我国山脉河流特点。
2欣赏九寨沟风光图,交流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
3.分析中国地形图,小组合作交流人们的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任务一:我们神圣的国土1
1.观察世界地图和中国疆域图,用喜欢的方式说说你对祖国的了解。
2.观看台湾视频,走进宝岛,交流你对台湾的认识和看法。
3.小组合作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