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助课时备课设计年级_ 五____ 主备人_ _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三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课题 7中华民族一家亲2教材 分析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课标 分析 我们的国家-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学情 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知道我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对于各民族有个自己的民族节日、特色活动、民族风情有初步了解,而对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了解不多。根据平时观察,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查阅资料与探究的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搜集,再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国家政策法规,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感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割的血肉之情,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努力。学习 目标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2.通过图片资料、视频播放等方式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难点: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感。课前 准备 教学资源包含视频、音频、书籍、工具等: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环节目标 学习内容 评价活动 问题预设与补救一、导入: 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节日? 它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这个节日是在什么时候? 这些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这些是哪个民族的美食? 这些民居是哪些民族的吗? 是否积极举手 同学讨论,互相启发二、感受同与不同,学会互相尊重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1.思考: (1)你从上述猜一猜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不同民族之间还有什么不同吗 2、小提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紫苏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3、活动园:班级开展了一次少数民族传統节日展示会。会上,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节日。 4、小小分享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5、介绍民族节日:那达幕大会、酥油花灯节等 6、开动脑筋:想一想,文化习俗等的不同容易导致什么 我们该怎么办呢 7、社会观察:由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游客因不了解或不自觉,而做了许多不尊重当地人的行为,例如:在摩梭人家里随意谈论走婚习俗,并将走婚过度解读。或是在古城里随意爬上民居的屋顶拍照,亦或随意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评论为落后、愚昧等 8、民族相处小贴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应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任何人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9、我是民族风俗小达人: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吗 假如去到当地,你会怎么做 10、入乡随俗我能行: (1)蒙古族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我可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跨越或踢火不能往火上摔东西、扔脏物。 (2)回民禁止以食物开玩笑,特别是不能用进食的东西做比喻,如形容辣椒、西红柿像血一样红等 (3)彝族男性忌讳别人触摸自己头上的蓄发 是否积极参与 回答是否正确 预设:学生对少数民族风俗不了解,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补救:教师提供资料、讲解,小组讨论三、了解国家政策,感受守望相助 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一样,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国家要扶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阅读61页相关链接 国家在扶助少数民族方面做了什么 国家的措施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例如:期纳镇:精准扶贫让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挺直腰杆。 (2)援助少数民族大行动 (3)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2.播放视频《天路》 思考与感悟:你知道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吗 它“神奇”在哪里 阅读角:“天路”颂歌。 解释: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是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回答是否正确 预设:学生对国家扶助少数民族政策不了解,只知道精准扶贫,但不指导具体时间。 补救:同学互相讨论,教师讲解。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中,我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作业布置 作业目标 检测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业层级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必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出两个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习惯。 基础型 1 3选做 通过自己的方式查找其他精准扶贫的案例。 拓展型 1 7分钟板书设计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教材分析 教材定位二、单元定位三、课时内容定位本单元主题为“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共安排了两课,分别为《我们神圣的国土》《中华民族一家亲》,从辽阔疆土到好山好水好风及风土民俗,以不同视角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我们的国土,认识、热爱自己的家园,树立国家主权意识。《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课文牵涉到许多关于祖国方方面面的介绍,其本质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和同胞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辽阔的国土》是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一个主题。本课通过“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这几个个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的国土概况,为整个单元,也为全册教材关于祖国的教学提供了宏观的地理基础。《好山好水好风光》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二个主题。教材呈现了《中国地形》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知晓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自己和它们的关系;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阅读角”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知识,激发学生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是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我们神圣的国土》的第三个主题。教材呈现我国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的四幅图,旨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地形和气候特点,熟悉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气候特点,探讨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活动园”,观察东北雪乡、水上人家、陕北窑洞这三个地区的居住环境,结合所在地区,通过探讨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人们居住环境的差别。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关注祖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的基础上,《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继续编排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由祖国大好河山延伸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本课安排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三个版块,总体思路为认识各民族--理解民族关系--正确维护民族关系,遵循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从抽象到形象,达成学习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与经验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正确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课标要求 总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能够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学段目标:1.政治认同: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初步认识重要历史事实,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中国其产党的光辉历程。2.道德修养: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关心公共卫生。体验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3.法制观念:了解每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责任。4.健全人格: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以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5.责任意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初步建立关注世然遗产的意识,树立公共责任意识。2.借助《中国地形》图上了解我国平原、高原、丘陵、盆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通过阅读资料、小组分享、老师讲解,知道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依赖,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地理、气候、习俗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不同方式与习俗,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3.通过回答问题、分析图表、班级分享等,能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并说出民族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从而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4.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古今事例,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及他们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知道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依赖,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地理、气候、习俗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从而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不同方式与习俗。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领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知道我国山河壮美,是一个世界自然众多的国家,进一步感受祖国的美丽。感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初步建立关注世然遗产的意识,树立公共责任意识。在调查和了解中国创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古今事例,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我们的国土 1.观察世界地图和中国疆域图,用喜欢的方式说说你对祖国的了解。2.观看台湾视频,走进宝岛,交流你对台湾的认识和看法。3.小组合作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我们的山水风光 1.欣赏诗歌,交流我国山脉河流特点。2欣赏九寨沟风光图,交流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3.分析中国地形图,小组合作交流人们的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我们的生活生产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了解的民族情况。2.阅读资料,分析文化交融事例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小组内分享文化交流交融的其他事例。我们的民族大家庭 1.开展班内少数民族展示会,向同学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节日。2.阅读分析资料,分享国家扶贫少数民族的政策及意义。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 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1课时 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学会看中国地图、行政区划地图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2 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2课时 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了解祖国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通过观赏我国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体会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理解不同地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事务和现象,能够尊重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3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 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作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4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2课时 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知道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能够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单元总任务我们了解并热爱我们的国土,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本月我们将举行“我眼中的祖国,我心中的家园”主题演讲活动,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中华大家庭的组成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的了解等汇报你的演讲,班级内进行演讲评比。课时总任务本月我们将举行“我眼中的祖国,我心中的家园”主题演讲活动,请你结合本单元所学,从“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中华大家庭的组成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汇报你的演讲,班级内进行演讲评比。任务四:中华民族一家亲21.开展班内少数民族展示会,向同学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节日。2.阅读分析资料,分享国家扶贫少数民族的政策及意义。任务三:中华民族一家亲1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了解的民族情况。2.阅读资料,分析文化交融事例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小组内分享文化交流交融的其他事例。任务二:我们神圣的国土21.欣赏诗歌,交流我国山脉河流特点。2欣赏九寨沟风光图,交流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3.分析中国地形图,小组合作交流人们的生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任务一:我们神圣的国土11.观察世界地图和中国疆域图,用喜欢的方式说说你对祖国的了解。2.观看台湾视频,走进宝岛,交流你对台湾的认识和看法。3.小组合作交流台湾美丽风光和民风民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道法五上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单元整体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