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一、选择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想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2.在“探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个步骤?()A. 发现并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C. 合作、交流与评价 D. 获取事实与证据3.作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是作出假设B. 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假设C. 假设是凭已有知识或经验对问题作出的设想,故假设都是正确的D. 按探究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结论与假设不符,则假设可能是错误的4.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这种鸟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进行实验探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B. 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C. 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量应一样多D. 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那么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5.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验证猜想1 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6.为了研究铝对鱼类的毒性及解毒方法,有人设计了以下5组实验:第①组将鱼放在正常的池水中,其余四组分别将鱼放在含铝的池水中,其中在②③④组中分别加入从不同树叶中提取出的汁液。定时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依据图示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叶的汁液加速了鱼的死亡B. 三种叶的汁液对鱼都有毒性,且不同的汁液的毒性不同C. 三种叶的汁液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铝对鱼类的毒害D. 松的汁液解毒效果最好二、填空题7.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1) 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__________________。(2)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3) 步骤(__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4)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_________(多选)。①观察 ②调查 ③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实验8.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1)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电脑辐射对_________的身体有没有伤害?(2) 实验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_(填字母)。A.电脑游戏种类B.电脑是否开机C.大鼠的身体状况(3) 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从A图和B图可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________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5) 实验数据显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大鼠的健康有害,这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10只蚱蜢,再拧紧瓶盖(如上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置对照组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冬枣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熟透的冬枣会由青色转为红色。有人爆料某些不法商贩为了加速冬枣变红,用“糖精钠水”浸泡催红。那么究竟糖精钠水浸泡能不能催红呢?为此小柯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①取两只相同型号的容器分别编号为A、B;②第一只容器中加入250 mL的20℃的水,另一只容器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③各放入同一品种、大小相同、成熟度相同的青色的冬枣5颗。【实验现象】A、B中冬枣表皮1 h后始终未发红。【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小柯通过查阅资料后发现糖精钠水的主要作用是能使冬枣表皮的口感变甜,高温能加速冬枣变红。小柯同学为了证实冬枣变红的原因,增设了一组实验:取同型号的容器编号为C,加入250 mL80℃的热水,再放入与原实验相同的青色的冬枣5颗。若高温能加速冬枣变红,则C容器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乐乐和亮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知道:水平抛出物体的“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实验 序号 钢球质量m(g) 抛出点离地高度h(m) 水平抛出的速度v(m/s) 落地时间t(s)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1 10 2 1 0.64 0.642 20 2 1 0.64 0.643 10 2 2 0.64 1.284 10 4 2 0.91 1.8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4)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______和钢球质量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实验结论。12.春暖花开,大雁北飞;秋寒叶落,大雁南归。人们通常认为候鸟的迁徙与气温的变化有关。据加拿大洛文教授14年的观察记录,有一种候鸟黄脚鹅,每年长途跋涉1.6万千米来往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南美洲之间,总是固定于5月26~29日在加拿大首次产蛋。根据上述现象,洛文教授认为气温不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他在1924年9月捕获了若干只某种候鸟,分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组别 所捕候鸟的处理 3个月后放飞的所捕候鸟情况第一组 置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的自然环境中 留在原地第二组 置于日光灯下,用灯光模拟日照,并一天天延长光照时间 多数往相同方向飞(1)根据洛文教授的实验设计,你认为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洛文教授根据此实验就对候鸟迁徙的原因下结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刚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用管子蘸取肥皂液吹泡泡,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便有了一个想法:“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的粗细有关。于是他用几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塑料管进行实验,并记录以下实验结果:管子的直径/毫米 50 20 10 5 3泡泡产生的情况 不产生 难 较难 较易 容易请你根据小刚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再提出一个影响泡泡产生的因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C 2. B 3. D 4. A 5. A 6. C7. 【小题1】建立假设【小题2】错误【小题3】乙【小题4】①②③④8. 【小题1】雄性大鼠【小题2】B【小题3】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小题4】乙【小题5】不应长时间待在开机的电脑前(或不要长时间打游戏)(合理即可)9. (1)选择大小相近、虫龄相同的健康蚱蜢 (2)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杏仁遇水产生有毒气体,对蚱蜢产生毒害作用10. 【实验步骤】250 mL的20℃糖精钠水 【实验结论】糖精钠水不能使冬枣变红色 【交流讨论】一段时间后冬枣表皮变红11. (1)1、2 (2)1、3 (3)3、4 (4)抛出点离地高度 水平抛出的速度 水平抛出的速度及抛出点离地高度12. (1)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是引起候鸟迁徙的原因 (2)不合理;因为只对一种候鸟进行了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13. (1)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泡泡(或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小,越容易产生泡泡) (2)泡泡的产生可能与肥皂液的浓度有关(合理均可) (3)取几根管径、长度均相同的塑料管,分别蘸取浓度不同的肥皂液进行实验,观察泡泡的产生情况(合理均可)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