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政治全程一轮复习核心突破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版高考政治全程一轮复习核心突破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核心考点一 价值与价值观
考点精析
1.人的价值
含义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内涵 ①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②自我价值: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
特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评价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图示 
2.价值观
是什么 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实质 是一种社会意识
从领域看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从性质看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②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当前,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是什么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重要意义——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3)要求——怎么办
①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指导生活)
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易错清零
1.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  )
2.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
3.一个人的精神贡献价值远远大于物质贡献。(  )
4.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  )
5.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起促进作用。(  )
命题探究
考向1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例1.[2022·浙江6月卷]下列选项中与漫画(作者:张砚钧)哲学寓意最相符合的是(  )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一定有不同认识
B.把握事物的本质比认识事物的现象更重要
C.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D.通过“思维的眼睛”人们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训练1 [2021·广东卷]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价值观源自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2.[2022·全国乙卷]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凤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  )
①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②不同劳模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 ③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训练2 舒城县干汊河中心学校利用教学楼走廊、师生食堂、学生公寓楼等张贴多种形式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宣传画;同时,该校还利用道德讲堂配以当地“周瑜故里、胡底家乡”特色文化的宣传,彰显地域文化和人文价值,从而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感受得更真切。其目的在于(  )
①强化教育引导,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③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提醒
误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核心考点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点精析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异主体差性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标准 要求 原因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易错清零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人们主观臆造的。(  )
2.要超越历史条件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3.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
命题探究
考向1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与特征
例1.[2022·湖北卷]自2022年起,某省通过财政资助演出的方式,对26个濒危戏曲剧种实施抢救工程。对此,有人叫好,认为能传承传统文化;也有人反对,认为应该由市场选择,濒危并最后消亡的本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这种争论表明(  )
①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 ②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 ③事物满足主体的需要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④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训练1 [2024·山东聊城统考]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有没有”“快不快”转向“好不好”“强不强”。这是因为(  )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
D.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考向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标准
例2.[2022·全国乙卷]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由此可见(  )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年成长发展的前提
②青年只有不断更新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是青年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坚守人民立场是青年进行正确价值选择的根本立足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训练2 [2022·山东卷]透过下图可以看出(  )
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在各族儿女的价值实现中 ②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③不同时期的人在面对同一事物时表现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体现了当前社会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核心考点三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考点精析
1.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①原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要求: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①原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①原因:意识能动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要求: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2.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哲学依据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尊重劳动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要求。
(5)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6)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易错清零
1.积极投身于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  )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  )
3.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客观条件。(  )
命题探究
考向1 弘扬劳动精神 
例1.[2022·广东卷]高一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  )
①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
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
③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
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训练1 [2021·湖南卷]某校学生深入到一家工厂进行劳动体验。劳动结束后,甲同学说:“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乙同学说:“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同学们的感言中,我们认识到(  )
①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总是高于书本知识
②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③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
④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2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例2.[2023·浙江6月选考]20多年累计行走近4万公里,给钢轨问诊把脉;验证海量列控数据,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反复揣摩作业环节,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有力保障……万里铁路线上,“最美铁路人”书写最美人生。由此可知(  )
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平凡岗位上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训练2 
[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价值是引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漫画(原作者:吕志华)体现了(  )
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人生价值的大小可以由人们自主设定
③个人命运归根到底是由价值选择决定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核心考点一
易错清零
1.答案与解析:×。物的价值取决于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两个方面。
2.答案与解析:×。实现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3.答案与解析:×。精神贡献和物质贡献的价值不能说谁更大。
4.答案与解析:×。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和生活方式,但不起决定作用。
5.答案与解析:×。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起促进作用。
命题探究
例1 解析:漫画反映,有人善于发现美,而有人却看不见美的存在,这说明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C正确。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不一定有不同的认识,A说法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并不涉及现象和本质的相关内容,而且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认识事物的现象无法比较哪个更重要,B不选。“思维的眼睛”是人们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D不选。
答案:C
训练1 解析: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决定价值观念的形成,故①错误。“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说明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②③正确。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C
例2 解析: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是看它是否适应时代需求,推动社会发展,是否能经受实践检验,是否有助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民族复兴,是否能提供精神支撑,是否有益世界文明。该选项夸大了劳模精神的作用,①错误。②说法错误,应该是不同劳模共性的体现,排除。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续写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一大批建设者发扬劳模精神,这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也是弘扬劳模精神时代价值的体现,④正确。
答案:D
训练2 解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不是科学文化素养,②错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④错误。
答案:B
核心考点二
易错清零
1.答案与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答案与解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不能超越历史条件。
3.答案与解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因人而异。
命题探究
例1 解析:面对某省通过财政资助演出的方式,对26个濒危戏曲剧种实施抢救工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表明价值观能够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人们所处的不同立场导致不同的价值判断,①④入选。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对事物的认识是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②不选。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实践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③不选。故本题选B。
答案:B
训练1 解析:所处阶段不同,发展的目标发生了转变,这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不符合题意。“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说法太绝对,C排除。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D说法错误。故选A。
答案:A
例2 解析:“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强调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①正确。“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说明青年要坚守人民立场,④正确。青年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②错误。青年的最高价值追求强调的是社会价值,发展个性、完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价值,③错误。
答案:B
训练2 解析:透过图片,我们可以得出各族人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在各族儿女的价值实现中,①正确切题;当前社会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家是玉麦,国是中国”体现了家国情怀,彰显了当前社会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④正确切题;扎根边疆意识是正确国家观在守边人头脑中的能动反映,不是客观反映,②不选;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时期的人在面对同一事物时表现出相同的价值选择,③不选。故本题选B。
答案:B
核心考点三
易错清零
1.答案与解析:×。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答案与解析:×。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满足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说明满足和发挥了主观条件,但缺少客观条件的基础仍然不能实现人生价值。
3.答案与解析:×。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命题探究
例1 解析: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提醒我们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①②正确。劳动的终极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而不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③错误。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物质生产劳动属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④错误。
答案:A
训练1 解析: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也有错误的,不一定高于书本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一定都要通过实践。这两个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①②排除。“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说明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③正确。“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说明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正确。
答案:D
例2 解析:“最美铁路人”执着坚守、精益求精、攻坚克难、担当敬业,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奉献与奋斗中书写最美人生,表明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①符合题意。“最美铁路人”之所以能书写最美人生,不是因为工作岗位平凡,而是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②错误。20多年累计行走近4万公里,给钢轨问诊把脉;验证海量列控数据,为高铁列车精准导航;反复揣摩作业环节,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有力保障……这表明“最美铁路人”的工作是有目的、有意识、有主动创造性的,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符合题意。题述强调了“最美铁路人”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奉献与奋斗,没有涉及“最美铁路人”的实践活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规模和水平,不体现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训练2 解析:命运是一张支票,其中的价值由自己撰写,这表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人生价值不是由人们自主设定的,人生价值没有大小之分,①④正确,②排除。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选择会影响但不能决定人的命运,③排除。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