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核心考点一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考点精析1.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肯定方面 否定方面含义 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对立关系 ①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②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统一关系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要求 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2)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发展的环节)(3)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名师点拨从肯定、否定方面理解辩证的否定观易错清零1.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而不再存在的方面。( )校正: 2.事物是否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关键取决于事物是处于肯定还是否定阶段。( )校正: 3.只有彻底的否定才能真正推动事物发展。 ( )校正: 命题探究考向 辩证否定例[2024·福建泉州联考]下图漫画主要是告诉我们( )A.看待事物,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一切B.只有敢于斗争,勇于失败才能获取成功C.事物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光明D.失败与成功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训练1 颠覆性技术被誉为“可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是企业获得未来发展主导权的战略点。面对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曾经的胶卷相机巨头柯达黯然破产;面对互联网,美国零售巨头的门店接连消失。与此相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特斯拉,不仅开辟了新市场还向太空发起进军。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既能让那些看似不可能倒下的“巨人”倒下,也能催生出新的力量、新的结构、新的机遇。颠覆性技术( )A.在与旧技术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创新B.是对既往技术的否定和对现实技术的肯定C.在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斗争中破旧立新D.在肯定与否定的循环往复中实现永续发展训练2 [2024·山东枣庄模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1000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把药物分为16部,包括60类,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丰富了本草学知识。材料表明( )①辩证的否定就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肯定 ②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了本草学知识的发展 ③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 ④否定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易错提醒误认为肯定是对合理因素的保留,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核心考点二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考点精析1.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含义 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环节 通过感官感知,是认识的起点 分离、提纯、简略化、理想化局限性 感性具体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对事物的认识不完全 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提醒 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2.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1)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起点 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桥梁 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终点 对事物多样性及其统一性的认识,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3.认识发展的思维过程: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前提和基础,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上升和飞跃。提醒 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实践→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实践。易错清零1.感性具体是错误的,思维具体是正确的。( )校正: 2.感性具体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校正: 3.思维从思维具体开始,经历思维抽象,形成感性具体。( )校正: 4.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校正: 5.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在某种单一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 )校正: 命题探究考向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例 “如果我从入口着手,那么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贴近的规定之后,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最后我又回到入口,但是这回入口已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对马克思这一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属于感性具体阶段,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 ②“在分析中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属于思维抽象阶段,其具体过程存在差别 ③“直到最后又回到入口”是飞跃的终点,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④“一个具有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属于思维具体阶段,简略化贯穿全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易错提醒混淆感性具体和思维具体对事物整体的认识。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训练1 伽利略认为,如果一切接触面都是光滑的,一个钢珠从斜面的某一高度静止滚下,由于只受重力,没有阻力产生能量损耗,那么它必定到达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如果把斜面放平缓一些,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则钢珠找不到同样的高度而会一直保持一种运动状态,永远运动下去。这说明( )①提纯能够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 ②简略化要注重概括性表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③理想化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④分离环节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训练2 1941年,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写道:“当我们观察一件事物时,第一步的观察只能看到这件事物的大体轮廓,形成一般概念。好比一个初来延安的人,开始他对延安的认识只是一般的、笼统的。可是当他参观了抗大、女大以及延安的各机关学校之后,他采取了第二个步骤,用分析方法把延安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然后第三步再用综合法把对各部分的分析加以综合,得出整体的延安。这时认识的延安就与初来时认识的延安不同,他开始看见的是整个的延安,现在看见的也是整个的延安,但与开始的了解不同了,现在他对延安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上述认识过程中( )①初来时对延安的感性具体认识是零散和片面的 ②对延安各部分的研究分析还停留在外部形象上 ③对延安的科学认识和具体了解体现了思维具体 ④对延安的认识最终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核心考点一易错清零1.答案与解析:×。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2.答案与解析:×。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3.答案与解析:×。辩证否定推动事物的发展,但这一否定不是完全、彻底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否定与肯定的有机结合。命题探究例 解析:看待失败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否定,要从中获取有益启示,且有时这种启示更多更深刻,A符合题意。失败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B说法错误。漫画是比较失败与成功的启示哪个多,不是说失败的道路和前途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不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答案:A训练1 解析: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既能让那些看似不可能倒下的“巨人”倒下,也能催生出新的力量、新的结构、新的机遇,说明颠覆性技术在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斗争中破旧立新,C正确。“绝对不相容”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A错误。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是对既往技术的否定和对现实技术的肯定”说法错误,B排除。材料并未涉及肯定与否定的循环往复,D排除。答案:C训练2 解析:根据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把药物进行科学分类,表明坚持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丰富本草学知识,②符合题意。否定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丰富的内容,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1000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丰富了本草学知识,④符合题意。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不是简单的对旧事物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肯定,①说法错误。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并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中,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答案:D核心考点二易错清零1.答案与解析:×。感性具体和思维具体都是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因此,这种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2.答案与解析:×。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3.答案与解析:×。思维从感性具体开始,经历思维抽象,形成思维具体。4.答案与解析:×。思维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只不过不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思维具体则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5.答案与解析:×。分离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在某种单一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命题探究例 解析: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①错误。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不属于思维具体阶段,④错误。答案:C训练1 解析:简略化就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而不是概括性表达,②错误;分离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不是“不考虑”,④错误。答案:B训练2 解析:初来时对延安的感性具体认识是对延安整体的认识,只停留在外部形象上,但不是零散、片面的,①错误。对延安各部分的研究分析是对延安零散、片面的认识,体现了思维抽象,而不是停留在外部形象上,②错误。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