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政治全程一轮复习核心突破选择性必修3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版高考政治全程一轮复习核心突破选择性必修3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核心考点一 “逻辑”的多种含义
考点精析
1.“逻辑”的不同用法
角度 举例 关系
“规律”意义上的逻辑 ①科学研究的逻辑②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生活的逻辑 “规律”意义上的“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意义上的逻辑 ①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感上值得肯定②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 ①霸权主义的逻辑②诡辩家的逻辑
“逻辑学”意义上的逻辑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
2.形式逻辑、推理、论证、论辩
(1)形式逻辑研究的是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2)推理是抽象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之一,由前提和结论构成。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4)用推理论证的方式去说服人或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易错清零
1.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属于广义的逻辑学。(  )
校正:                                    
2.从真前提就能推出真结论。(  )
校正:                                    
3.论证即论辩。(  )
校正:                                    
命题探究
考向 逻辑的含义
例[2024·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中的“逻辑”,所表达意思一致的是(  )
①《墨经》是第一个集中反映中国逻辑史上完整逻辑体系的文本 ②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不合逻辑的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我国全面发展 ④经济发展中要合理运用市场逻辑,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训练 听说逻辑与思维很烧脑,毛林同学想网购逻辑学入门书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那么多的“逻辑学”:逻辑学、形式逻辑、辩证逻辑……而且,逻辑学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你认为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是(  )
①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包含辩证逻辑 ②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③逻辑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是狭义逻辑学 ④狭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核心考点二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考点精析
科学的思维必须是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要坚持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内涵 任何一种论断都必须有其确定性 任何一种论断与其否定论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任何一种论断与其否定论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公式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
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
易犯错误 “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 “两不可”
注意事项 ①只要求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保持确定②并不否认思维的变化和发展③仅仅在思维领域里起作用 ①仅对于同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同一对象②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 ①仅对于同一个思维过程,即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同一对象②不要求人们对任何存在矛盾观点的问题都作出明确的表态③并不否认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中间的过渡状态
提醒 运用矛盾律可以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运用排中律可以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
易错清零
1.故意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
校正:                                    
2.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
校正:                                    
3.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同一律的内容。(  )
校正:                                    
4.排中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  )
校正:                                    
命题探究
考向 形式逻辑的三大规律
例[2023·浙江卷]近日,6岁萌娃因熟背《滕王阁序》获免票游滕王阁的新闻登上了热榜。有人认为,6岁儿童熟诵《滕王阁序》很大程度上是机械背诵,而机械背诵不利于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假设以下陈述为真,对上文观点反驳最有力的是(  )
A.以前曾有4岁的萌娃背《滕王阁序》赢得免票而上热榜的事件
B.小孩子爱背就背,不爱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强迫,就没必要较真
C.儿童本来就应该免费游览,而不是等他们熟背《滕王阁序》才免票
D.背诵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可以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激发其好奇心
易错提醒
混淆矛盾律与排中律。矛盾律要求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排中律要求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训练1 [2023·广东卷]校运会跳高决赛中,1号、5号两位选手激烈竞逐,吸引了全场师生的目光。
甲说:“5号肯定能打破学校跳高纪录。”
乙说:“如果1号能破学校纪录,那么5号也能破纪录。”
丙说:“我看好1号,但不觉得5号能破纪录。”
丁说:“我觉得他俩都能破纪录。”
结果证明,只有一人预测错误。由此推断(  )
A.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
B.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
C.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
D.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
训练2 [2023·湖北卷]某校举办教职工健康长跑比赛,分男女两组记名次。赛后,赵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钱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第三。”孙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最后。”李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师所言属实,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  )
A.李、钱、赵、孙    B.钱、李、赵、孙
C.李、赵、钱、孙D.李、钱、孙、赵
训练3 [2023·北京卷]2023年4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借助这批影像,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以中国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命名了火星上的22个地理实体,杨柳青、古田、周庄、漠河等中国地名“刻印”在火星大地,基于上述材料,下列三段论推理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
A.所有的文化名镇都在地球,有的杨柳青是文化名镇,所以,所有的杨柳青都在地球
B.古田是历史名镇,古田是火星地理实体,所以有的火星地理实体是历史名镇
C.有的周庄不是地球地名,有的火星地名不是周庄,所以有的火星地名是地球地名
D.地球上的漠河是地名,火星上的漠河是地名,所以火星上的漠河是地球上的漠河
核心考点一
易错清零
1.答案与解析:×。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属于狭义的逻辑学。
2.答案与解析:×。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3.答案与解析:×。用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命题探究
例 解析:①项中的逻辑指逻辑学。②项中的逻辑指规律。③项中的逻辑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④项中的逻辑指规律。②④项所表达的意思一致。故本题选C。
答案:C
训练 解析: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因此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是并列的,故①说法错误;应是广义逻辑学包含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狭义逻辑学是指形式逻辑,故④说法错误。
答案:C
核心考点二
易错清零
1.答案与解析:×。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2.答案与解析:×。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3.答案与解析:×。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
4.答案与解析:×。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
命题探究
例 解析:材料中6岁萌娃因熟背《滕王阁序》获免票游滕王阁的新闻登上了热榜,而选项A中曾有4岁的萌娃背《滕王阁序》赢得免票而上热榜,与材料中事件具有相似性,属于同类事件,与材料中的思维具有一致性,不能反驳材料观点,A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而B选项中“小孩子爱背就背,不爱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强迫,就没必要较真”强调背不背的问题,属于“偷换论题”,不能反驳材料观点,B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而C选项“儿童本来就应该免费游览,而不是等他们熟背《滕王阁序》才免票”,强调儿童免票不免票的问题,属于“偷换论题”,不能反驳材料观点,C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D选项强调背诵古诗文的优点,与材料观点相互矛盾,形成鲜明的对比,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可以有力反驳材料观点,D正确。故本题选D。
答案:D
训练1 解析: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甲、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A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那么甲、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B不符合题意。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C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只有丙判断错误,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D
训练2 解析:根据“赵老师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孙老师是男子组的最后”可以推断孙老师是全校最后,赵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三个到达终点,孙老师在四位老师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故D排除。根据“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和“李老师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师,但是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所以钱老师的成绩位于李老师之后。故李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一个到达终点,钱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二个到达终点,B、C排除。根据四位老师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李、钱、赵、孙,A正确。故本题选A。
答案:A
训练3 解析: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古田是历史名镇”中的“古田”是地球上的地名,“古田是火星地理实体”中的“古田”是火星上的地名,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这个三段论推理犯了“四概念”的错误,违反“同一律”要求,B符合题意。杨柳青是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这个三段论推理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A不符合题意。“有的周庄不是地球地名,有的火星地名不是周庄”均为否定判断,违反了“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的规则,C不符合题意。“地球上的漠河是地名,火星上的漠河是地名”中,作为中项的“地名”,都没有周延,违反了“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答案: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