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2《观察植物》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1.2《观察植物》单元整体设计+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观察植物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对第1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会生长。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并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植物是多样的”的概念。 本课以运用各种感官来观察、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两种常见的植物——绿萝、薄荷,让学生发现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再通过蒙上眼睛观察这个活动去体验用皮肤触摸,用鼻子闻的好处,并加深“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特征”的概念。
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能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画简易图记录,对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有一定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口头描述植物特征即可。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特点。 科学思维:知道观察植物时要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 探究实践:通过用眼看、手摸、鼻子闻等方法观察在观察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并能利用植物的特点蒙眼猜出对应的植物。 态度责任: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能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植物的外部形态。 难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能科学描述植物特点。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观察一株植物能从整体到局部,眼看、手摸、鼻闻等科学方法观察能基本能不能猜植物游戏能比较植物的特点并口头描述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情境导入,聚焦问题教师活动1 1.在这张图片上能找到植物吗?你是怎么辨别出来的? 2.植物和人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但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3.植物不仅和我们每位同学一样,都会喝水都会长高。而且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不同的相貌和不同的特点。那么,植物有哪些特点?学生活动1 指出或圈出植物。理由:能生长,有叶子,…… 都有生命,会生长,会死亡……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环节二:观察一株植物教师活动2 1.这种植物在我们的家里经常出现,你认识它吗?(出示绿萝照片) 教师补充绿萝相关知识: 绿萝,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蔓延的绿色枝叶,是一种非常适合室内种植的优美花卉。 2.绿萝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怎么观察?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观察: (1)先整体观察 ①绿萝像什么? ②绿萝可以分哪几部分? 观察这株水培绿萝,它可以分哪几部分? (2)局部观察 叶,是绿萝的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点? 观察步骤: ①用眼看:颜色、形状、大小 ②用手摸:软硬、光滑(粗糙)、厚薄 ③用鼻闻:气味 3.菊花,常见的绿色植物,适合家庭或庭院种植。菊花,有哪些特点?看看谁的观察最有序?发现的特点最多? 请用下面的句子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 (1)菊花整体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用眼看,菊花的叶子是_______色。 (3)用手摸,菊花的叶子_____________。 (4)用鼻闻,菊花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植物的? 学生活动2 绿萝 绿萝像一把打开的雨伞 蔓延的枝叶像一条条小蛇 根、茎、叶 绿色的、卵形(心形)、有大有小 软软的、光滑、薄薄的 没有特殊气味 根 茎 叶 绿 软软的 有气味 (1)先整体后局部(2)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描述活动,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用眼看、手摸、鼻子闻进行观察。环节3:猜植物游戏教师活动4 1.游戏准备 第一组:薄荷、天竺葵、百合 第二组:仙人球、富贵竹、月季 2.游戏规则 (1)每组选择一组植物。先观察植物,知道叫什么名字。 (2)蒙上一位同学的眼睛,让其用各种方法辨认自己摸到的是哪种植物,并说明理由。 (3)相邻两组交换植物,再次游戏。 3.游戏结果交流 各种植物是怎么辨别出来的? 学生活动4 现在小组内玩游戏,然后小组间交换植物继续游戏。 鼻闻:薄荷清香,天竺葵鱼腥味,百合浓郁的香味 手摸:仙人球有刺无叶;富贵竹一节一节的,叶子长长的;月季花茎上有刺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除了眼睛观察,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观察。环节4:研讨活动教师活动5 经过一个星期,我们种植的植物长得怎么样了? 提示: 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观察,包括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数量;气味等。学生活动5 观察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观察植物的生长结构变化,进一步理解植物的特点,增强关爱生命意识。环节5:拓展活动教师活动6 1.找一找,仙人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芭蕉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面包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榕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结:植物形态各异,多种多样。学生活动6 扁平肉质茎、叶退化变成刺 叶子宽大 茎粗大 枝条上能长出很多根,像胡须一样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大量的植物图片观察,学生认识到植物形态的多样性。
7.板书设计 观察植物 植物结构:根 茎 叶 观察植物方法:先整体后局部 眼看、手摸、鼻闻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乐乐发现了叶子的奥秘,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长在( )上。 A.根 B.茎 C.叶 2.关于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有颜色 B.叶没有生命 C.叶有气味 3.在公园里看到了很多银杏树,想知道叶子的软硬程度可用( )。 A.鼻子闻 B.手摸 C.眼睛看 4.要收集叶子的气味信息,应选用( )。 A. B. C. 二、判断题 1.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 2.同一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 ) 3.叶子会长大,会枯萎,它是有生命的。( ) 4.观察叶子时要注意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5.同一种植物的叶都是一模一样的。( ) 【参考答案】 一、BBBC 二、 √√√ 作业布置:观察记录我们种植的植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周围的植物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六)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十)地球系统 (十三)工程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①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③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①说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和空气。 10.3岩石和土壤 ③知道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①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②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 三、学业要求 1.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2.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3.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 4.能依据可观察的现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 5.认识到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6.能基于观察提出并描述一个简单的制作问题。 7.能利用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设计,并用简单草图说出设计思路。
单元课时设计 6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周围的植物
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学生对植物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这会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以及特征”进行组织并展开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根、茎、叶等器官,知道这些器官是植物的主要器官,不同植物的器官也有差异,但都是植物生命体的组成部分。再通过亲自种养植物,体会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为形成“植物是活的”的认识积累经验、提供证据。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因而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科书以学生喜爱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性学习,突出教师的示范和帮扶作用。 本单元共六课,总分总结构。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总体呈现原有认识,明确目标,种植物做好铺垫。第2课至第5课是并列关系。其中,第2课《观察植物》引领学生用眼、手、鼻等感官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第3课《植物长在哪里》引领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其对植物影响,第4课《给植物画张“像”》让学生认识更多植物,练习用简图记录植物的技能,第5课《植物的变化》运用观察和记录,认识植物的外部特征变化。第6课《校园里的植物》,综合运用单元知识,引领学生学以致用,会观察、记录和描述周围的植物。
主题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虽然对植物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和好奇心,但由于年龄较小,对植物的认知比较笼统,只注重表面现象和特征,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植物。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具体的实物让他们感知、观察、发现植物的特点,认识什么是植物。通过种植活动,观察分析植物生长的条件。另外,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培养合作能力。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认识周围常见的植物,知道我们周围有多种多样的植物。 (2)通过种植植物、知道植物需要水分、阳光、土壤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3)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到植物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感受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 (1)通过对植物外部特征的观察,比较,尝试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2)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和描述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 (3)初步建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 (4)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 探究实践: (1)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2)能利用语言、画简图的方式记录观察内容。 (3)实地观察中能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用合适科学词汇进行简单表达。 (4)能种植一棵植物,并让其存活一段时间。 态度责任: (1)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 (2)通过种植植物,培养耐心、细致的态度。 (3)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回忆曾经游览过的公园,引导学生说出哪些迷人的景色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在学生认识到公园里有很多植物的同时,聚焦问题:我们的周围有哪些植物。(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走进植物世界,领略植物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植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任务2 名称: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观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植物。分别展示常见的花、草、树、蔬菜、水果图片。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关于植物的前概念,即已经知道些什么植物,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更多常见的植物。
任务3 名称:找出图中的植物 设置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并总结“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形成“植物”的概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常见植物的特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
任务4 名称:找出图中的植物 找一找图片中的植物,数一数找到几种植物,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形成“植物”的概念。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认识些常见的植物,能把植物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渗透生物的概念。
任务5 名称:种植一种植物 教师提供植物种子,如大麦和大蒜等。不同种子可以采取不同的种植方法,如大麦可以采取土壤栽培,大蒜可以采取水培法。学生任选一种植物种植,教师注重种植方法指导和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植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能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第2课时 任务1 名称: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走进校园,观察植物,有树、有花、有草等,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与植物比比高矮,发现植物和人一样都在生长。聚焦问题:植物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组织学生围绕高矮、颜色、生长环境、会不会移动等方面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任务2 名称:观察一株植物 选择一种常见的植物,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的形状、大小、颜色、气味、软硬等方面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描述活动,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观察,用眼看、手摸、鼻子闻进行观察。
任务3 名称:猜植物游戏 通过蒙住眼睛,靠闻、摸的方法比较辨别更多植物。或者通过猜谜语的方法了解更多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除了眼睛观察,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观察。
任务4 名称:研讨活动 用学过的方法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 设计意图:观察植物的生长结构变化,进一步理解植物的特点,增强关爱生命意识。
任务5 名称:拓展活动 观察图片,找出植物特别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植物图片观察,学生认识到植物形态的多样性。
第3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景,聚焦问题 选择有田野、有湖泊的自然景象,展示了植物生长的不同环境(土壤中和水中),引导学生聚焦植物的生存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享种植经验,初步讨论植物种在哪里,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等适宜的环境。
任务2 名称: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 展示了大自然中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图片,说明了植物可以生长在田野、山地、花盆等不同的地方。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植物,思考植物为什么能生长在田野、山地等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讨论,知道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
任务3 名称:植物生长与土壤关系 展示土地的剖面特写,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是怎样生长在土壤里的,认识到植物扎根在土壤中,进而思考土壤对植物生长提供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土壤对植物的作用,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和营养。
任务4 名称:其他环境中的植物 展示水生植物和无土栽培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对植物其他生长环境的认识,了解水生植物和无土栽培植物的分类。
任务5 名称:研讨活动2 比较胡萝卜和荷花的不同。 设计意图:比较土壤里生长的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对两种类别的植物生长状态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任务6 名称:种植绿豆 把绿豆分别种在土壤里和餐巾纸上,定时浇水。坚持每天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对绿豆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实验,通过长期观察以验证研讨2的正确与否,既是证据也是结论。
第4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阅读文字“人们经常给植物拍照或画像”,聚焦问题“怎样给植物画像才真实”。 设计意图:聚焦问题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画画也是记录植物的一种方法,为本课的任务埋下伏笔。
任务2 名称:观察植物主要特点 展示吊兰的图片,并给出提示:有长长的叶子,指向观察植物的结构特点。吊兰的特点比较明显,叶子是长长的,那么在记录的时候,也需要把明显的特征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这也是记录植物时需要基于真实的观察。
任务3 名称:画植物 从植物的名称、生长在哪里、植物的样子等方面提出给植物画像的具体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画图是记录植物特征的一种方法,了解画图记录的基本要求。
第5课 任务1 名称: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学生拿出自己种植的植物,回顾种植的过程,关注植物现在的样子和之前的不同,也就是植物的变化。开启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聚焦部分提出本课也是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我们种的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任务2 名称: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 将眼前的植物和刚开始种养的时候进行比较,发现植物前后的明显变化和细节的变化,开展自由的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带进课堂的植物,知道自己植物的变化,也了解同学的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任务3 名称: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种植的植物,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发现植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外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能从中分析和推理出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 设计意图: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在比较中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
任务4 名称:植物的季节变化 展示树木四季变化图,观察不同季节植物的变化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学生不仅知道植物有生长变化,还有季节的变化,开阔视野,丰富植物知识。
第6课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展示校园各种植物照片,提出聚焦问题:校园里有哪些植物?(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欣赏校园植物的同时,知道常见植物的名称和主要外部特征,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任务2 名称:观察、认识校园植物 分为三个内容:一是观察前做好准备工作,二是观察记录校园里的植物,三是交流我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在实地观察中,能用简单的示意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任务3 名称:拓展活动 到田园或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水果。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帮助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我们知道的植物 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2.找出图片中的植物 3.种植一种植物 第2课时:观察植物 1.观察一株植物 2.猜植物游戏 第3课时:植物长在哪里 1.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 2.观察图片:植物与土壤关系 3.植物也可以生长在没有土壤的地方 4.比较胡萝卜和荷花 5.种植绿豆 第4课时:给植物画张“像” 1.观察植物主要特点 2.画植物 第5课时:植物的变化 1.观察我们中的植物 2.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 第6课 观察认识校园植物
评价指标 第1课时:我们知道的植物 1.通过认识常见植物,知道植物会生长的特征,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科学观念) 2.运用比较的方法,能把植物和其他物体区别开来。(科学思维) 3.在种植一棵植物过程中,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探究实践) 4.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增进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爱护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责任态度) 第2课时:观察植物 1.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特点。(科学观念) 2.知道观察植物时要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科学思维) 3.通过用眼看、手摸、鼻子闻等方法观察在观察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并能利用植物的特点蒙眼猜出对应的植物。(探究实践) 4.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能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结果。(责任态度) 第3课时:植物长在哪里 1.通过观察和讨论,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环境,认识到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状态不同。(科学观念) 2.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分析植物的不同之处。(科学思维) 3.在观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过程中,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环境。(探究实践) 4.持续保持探究植物的兴趣,增进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生存环境的情感。(责任态度) 第4课时:给植物画张“像” 1.知道给植物画“像”的要求主要是真实。(科学观念) 2.给植物画“像”时,要先观察植物的主要特点,才能画出真实的画像。(科学思维) 3.通过对多种植物的观察,用画图的方式记录特征。(探究实践) 4.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聆听别人的观点,树立爱护植的理念。(责任态度) 第5课时:植物的变化 1.通过观察和种养活动,知道植物需要水、阳光、空气等条件以维持生存,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变化。(科学观念)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长的条件。发展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科学思维) 3.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描述植物变化的具体细节。(探究实践) 4.初步建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认识、研究植物的兴趣,学会爱护身边的植物。(责任态度) 第6课时:校园里的植物 1.通过实地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认识到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知道常见植物的名称和主要外部特征。(科学观念) 2.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和描述常见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能比较出不同植物的特征。(科学思维) 3.在实地观察中,能用简单的示意图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科学探究) 4.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持续关注周围植物的形态,对常见的植物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感受植物的多样性。(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植物( ) A.蒲公英 B.蚂蚁 C.樱花树 2.观察植物时,不能轻易用以下哪种方法 请选择( ) A.尝一尝 B.闻一闻 C.看一看 3.( )和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 A.荷花 B.菊花 C.柳树 4.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温度、阳光和( ) A.牛奶 B.可乐 C.水 5.我们可以用摸、闻、( )三种方法观察植物。 A.看 B.掐 C.画 6.欢欢和乐乐讨论应如何观察大蒜的生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需要照顾植物 B.边观察边记录 C.只观察 7.植物是有生命的,证据不包括( ) A.有颜色 B.能长叶 C.会生长 8.仙人掌长在( ) A.山上 B.水里 C.沙漠 9.下面不属于植物特点的是( ) A.会生长 B.会运动 C.会长叶 10.植物的( )生长在土壤里。 A.茎 B.根 C.花 【参考答案】 BAAC ABAC BB 二、辨一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应做到,不伤害植物。( )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 ) 3.有的植物生活在水中,有的植物生活在陆地。( ) 4.观察植物时,我们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但不可以用嘴巴尝。( ) 5.花、草、树木是植物。( ) 6.花坛里的玫瑰花是有生命的,因为它能开花。( ) 7.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阳光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 ) 8.在画观察到的植物时,我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 9.植物都是生长在地上的。( ) 10.到校园里观察和认识植物,要及时进行记录。( ) 【参考答案】 √√√√ √√√ √ 三、连一连。我们知道的大蒜生长情况。 第7天 第1天 第10天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画出一株植物,标出根、茎、叶。 【参考答案】 五、实验题 下列物体中,把你认为来自植物的图片圈起来。 【参考答案】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植物结构:根、茎、叶 观察方法:手摸、鼻闻、眼看 周围的植物 植物生长环境:水里、土壤里 植物生长条件:阳光、水、 空气 记录方法:画图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第2课时
观察植物
(教科版)一年级

01
教学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观察植物的特点。
01
02
知道观察植物时要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
03
通过用眼看、手摸、鼻子闻等方法观察在观察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并能利用植物的特点蒙眼猜出对应的植物。
科学观念
04
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能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新知导入
在这张图片上能找到植物吗?你是怎么辨别出来的?
能生长,有叶子,……
新知导入
植物和人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但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都有生命,会生长,会死亡……
植物不仅和我们每位同学一样,都会喝水都会长高。而且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不同的相貌和不同的特点。那么,植物有哪些特点?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这种植物在我们的家里经常出现,你认识它吗?
绿萝,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蔓延的绿色枝叶,是一种非常适合室内种植的优美花卉。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绿萝有哪些特点?我们应该怎么观察?
(1)先整体观察
①绿萝像什么?
②绿萝可以分哪几部分?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绿萝像一把打开的雨伞蔓延的枝叶像一条条小蛇。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观察这株水培绿萝,它可以分哪几部分?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2)局部观察
叶,是绿萝的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点?
①用眼看
颜色、形状、大小
绿萝的叶
绿色的
卵形(心形)
有大有小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2)局部观察
叶,是绿萝的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点?
②用手摸
软硬、光滑(粗糙)、厚薄
绿萝的叶
软软的
光滑
薄薄的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2)局部观察
叶,是绿萝的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点?
③用鼻闻
气味
绿萝的叶
没有特殊气味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菊花,常见的绿色植物,适合家庭或庭院种植。菊花,有哪些特点?看看谁的观察最有序?发现的特点最多?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1)菊花整体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用眼看,菊花的叶子是_______色。
(3)用手摸,菊花的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鼻闻,菊花__________________。



绿
软软的、不光滑、薄薄的
有气味
请用下面的句子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
探究新知
观察一株植物
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描述植物的?
(1)先整体后局部
(2)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戏
游戏准备
薄荷
百合
天竺葵
第一组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戏
游戏准备
仙人球
月季
富贵竹
第二组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戏
游戏规则
(1)每组选择一组植物。先观察植物,知道叫什么名字。
(2)蒙上一位同学的眼睛,让其用各种方法辨认自己摸到的是哪种植物,并说明理由。
(3)相邻两组交换植物,再次游戏。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戏
游戏结果交流
鼻闻:薄荷清香
鼻闻:鱼腥味
鼻闻:浓郁香味
第一组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戏
游戏准备
手摸:有刺,无叶
手摸:茎上有刺
手摸:茎一节一节的,
叶子长长的
第二组
探究新知
问题研讨
经过一个星期,我们种植的植物长得怎么样了?
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观察,包括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数量;气味等。
探究新知
拓展部分
找一找,仙人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扁平肉质茎
叶退化变成刺
探究新知
拓展部分
芭蕉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叶子宽大
面包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茎粗大
探究新知
拓展部分
榕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枝条上能长出很多根,像胡须一样
课堂练习
选择题
B
1.乐乐发现了叶子的奥秘,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长在( )上。
A.根 B.茎 C.叶
2.关于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有颜色 B.叶没有生命 C.叶有气味
3.在公园里看到了很多银杏树,想知道叶子的软硬程度可用( )。
鼻子闻 B.手摸 C.眼睛看
4.要收集叶子的气味信息,应选用( )。
A. B. C.
B
B
C
1.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 )
2.同一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 )
3.叶子会长大,会枯萎,它是有生命的。( )
4.观察叶子时要注意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
5.同一种植物的叶都是一模一样的。( )
课堂练习
判断题





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观察植物,知道并能识别植物的根、茎、叶等结构,掌握了运用眼看、手摸和鼻闻等观察植物的方法,了解了植物的形态各异特点。
作业布置
观察记录我们种植的植物。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