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前导学】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一)农业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1.发展过程
(1)距今约2万年,对野生植物进行管理
(2)距今约1万年,南北方同时出现 农作物
2.贡献
(1)世界上最早的栽培 均发现于我国
(2)水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 作出的重要贡献。
(二)定居生活
1.背景: 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人类开始 生活。
2.生活状况: 石器、制作 、饲养家畜
3.影响:原始社会 水平得到提高。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稻作农业的繁荣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1)时间地点:距今约 年,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2)房屋样式: 建筑
(3)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 之一。
(4)生产状况
①农业:大量 遗存,先进生产工具 得到广泛使用, 农业具有相当规模。
②畜牧业:猪、狗为主,还狩猎野猪、鹿等
③手工业:使用天然漆,会制作 、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运用雕刻技术用象牙兽骨制成艺术品。出土了目前已知最早的象牙雕刻器。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仰韶文化:时间地点: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年,主要分布在 流域。
(1)半坡遗址
①时间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 年,
②地位:重要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③房屋样式: 房屋,屋内有灶炕
④生产状况
农业: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作物: ,有时采集野果作为食物补充
畜牧业:猪、狗。使用弓箭、渔叉进行 。
手工业:使用装饰品、制作乐器陶埙。出土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已会 。
2.原始氏族发展
(1)地位:仰韶文化时期是 的大发展时期。
(2)考古发现:大房屋: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的大房屋可能是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部落事务的场所。
公共墓地:距今约6000年的墓地中,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看不出显著差别。氏族成员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 。
3.大汶口文化
(1)时间区域: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距今约6300-4500年
(2)手工业:大汶口文化晚期,制陶技术发展,出土较为精致的陶器
(3)墓葬: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一无所有。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 ,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习题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A.稻、粟和黍的栽培,最早发现于中国
B.原始农业最初主要是“刀耕火种”
C.打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农业的出现,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上人类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这说明( )
A.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形成奠定基础
B.农业的出现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C.农作物种植是原始农业兴起的唯一标志
D.农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快速增长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出土文物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A.饲养家猪 B.会捕鱼 C.会制作陶器 D.会种植农作物
4.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 )
A.远古人类的产生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盘古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建立
5.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是( )
A.生活习惯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劳动技术
6.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工具 B.生活习惯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答案以及解析
【课前导图】
一、(一)1.(2)人工栽培
(1)水稻、粟和黍 (2)人类文明
(二)1.农业 定居 2.磨制 陶器
3.生产力 4.文明社会
二、1.(1)7000
干栏式 (3)木结构水井
①水稻 骨耜 稻作 ③陶器 骨哨
三、1.7000-5000 黄河
①6000
③半地穴式 ④粟、黍 渔猎 纺织、制衣
2.(1)原始氏族社会 (2)阶级分化
3.(3)贫富分化
【习题练习】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磨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C项符合题意;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原始农业最初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生产技术提高,人口大规模聚居,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说明农业的出现促进了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
3.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经会制造并加以美化陶器,C项正确;饲养家猪不符合第二幅图片,排除A项;会捕鱼不符合第一幅图片,排除B项;图片并未涉及种植农作物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稻秆堆积物,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遗存”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其可实证我国六七千年前原始农业的兴起。
5.答案:C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今天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属于长江流域,高温潮湿,所以住干栏式的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干燥多风,温度较低,所以住半地穴式房屋。所以自然环境是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因素。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半坡居民生活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冬季寒冷多风,为了保暖御寒,房屋修建的样式半地穴式,河姆渡居民生活在南方的长江流域,夏季多雨潮湿,为了方便排雨和防潮,房屋修建的样式是干栏式,故C符合题意;生产工具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生活习惯与房屋没有直接联系,故B不符合题意;劳动技术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