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松花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松花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吉林松花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八定律又名“80/20法则”,是一种基于“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则的量化标准。该原理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他发现20%的产品或活动通常带来了80%的收益。在管理学中,二八定律通常用于识别和优化关键的20%因素,以获得80%的成果,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应用效益。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总体呈现出这样的统计规律,但占比不一定恰好是20%和80%。
长尾效应最早由美国的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提出,常用于解释在线商业和经济模型,指销量较小或不被重视的产品或服务,由于种类繁多,总销量庞大,累计总收入超过了主流热门产品的收入。从曲线的形状来看,除了较短的头部,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1所示)随着互联网和产品信息化的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的压力逐渐降低甚至抵消,消费者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性,长尾理论的应用蓬勃发展。
图1
在经济学领域,二八定律早已成为重要的商业法则。企业通过重点关注核心客户、大客户和热门产品、畅销产品等,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二八定律阐释的是稀缺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资源稀缺”,即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较为缺乏,企业没有足够的货架空间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每一类产品,也无力承担滞销产品所占有的生产成本。在此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盈利,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用标准化服务战略,通过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促使产品快速流通,避免长期占用货架和生产成本。
长尾理论阐释的是丰饶经济学,其基本假设是“丰饶世界”。这里所说的“稀缺”和“丰饶”,主要是指消费者的选择权。长尾理论关注的是如何从单纯依靠规模经济逐步转向范围经济,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需求,推动需求分布曲线逐渐从头部向尾部移动长尾理论具有小众化、去中心化等特点,消费者的选择权最大程度地得到了保障,传统的规模经济无法实现的按需定制、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取材于杨晓宏、周效章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推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可借鉴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来提升服务效益。
据对山东某公共图书馆一年内图书借阅记录的统计,发现16.1%大类的图书的借阅量占总借阅量的81.1%,借阅册数分布、图书大类分布等大部分数据基本吻合二八定律的特征。目前情况下,纸质图书仍是图书馆主要馆藏,二八定律是图书馆纸质传统资源采购的主要指导方针。对于图书馆无法采购的需求量少的文献,可以采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式帮助读者寻找资源。面对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多层次、复杂的信息需求,以降低成本、共享资源为宗旨的图书馆联盟的出现,突破了成员图书馆之间存在的数据异构异源和平台建设差异,实现了优势互补。
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设置在县级以上行政区,根据人口密度,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分布特征,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在此背景下,各种社会力量纷纷在边远地区、贫困乡村、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区建立各种形式的图书馆、社区书屋等,在此统称为民间图书馆。从“长尾理论”来看,公共图书馆是头部,民间图书馆是那根长长的尾巴,依靠众多细小的力量满足广泛的阅读需求。
民间图书馆延长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打通了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城市,形式各异的民间图书馆活跃在社区文化中,为社区群众服务。如徐大伟在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官书院胡同30号发起创建“民间流动图书馆”,读者只需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即可带走选中的图书,但需在读完之后将书转赠他人。湖南杨光勋举全家之力在其老家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村创办乡村图书馆“自强图书宬”,藏书近5万册。开办15年来,天天开馆。河北省内丘县内丘镇北永安村房红霞创办的“农家女书社”与上级资助的农家书屋合并后,举办春节联欢会、母亲节婆媳春游等活动,鼓励读书学习,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并向民间图书馆协会筹备组申请到了“乡村家庭阅读点”项目,逐步建立了18个家庭阅读点。这些阅读点成为乡村图书馆的“末梢神经”,在当地点燃了荧荧文化火种。
民间图书馆因资源获取的便利性和适应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填补了服务内容的不足,为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空间,长尾效应正在扩大延伸。
(取材于傅宝珍、张磊、李镜媛等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八定律中的20%和80%未必是确数,前者指向产品比重,后者指向收益比重。
B. 长尾理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发展、数字产品存储成本降低等因素密切相关。
C. 二八定律的基本假设是,受有形货架、存货成本等的限制,企业追求范围经济。
D. 长尾理论带来了新认识,在二八定律看来不值得投入关注的变得值得投入关注。
2.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体现“二八定律”的一项是( )
A. 许多企业在诸多产品中着力打造能代表品牌形象的“拳头产品”。
B. 人们在工作中用大部分精力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处理琐碎事务。
C. 掌握了3500个常用汉字,基本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汉语读写交流。
D. 小说作者常以“二分写实,八分加工”创造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
3.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人口密度,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分布呈现出由西部到东部越来越多的特点。
B. 民间图书馆打通了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C. “自强图书宬”“农家女书社”促进了社会文明,体现了公共服务的长尾效应。
D. 如同“末梢神经”一样的家庭阅读点,在社会的细微之处发挥着文化影响力。
4. 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图2”空缺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头部 民间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B. 短头 家庭阅读点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C. 头部 乡村图书馆 民间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D. 短头 民间流动图书馆 乡村图书馆 家庭阅读点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回答“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对我国图书馆体系建设有哪些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串门去(节选)
李娟
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
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
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大家都说:“豁切①,又不是去放羊。”太邋遢了。
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大家说:“不行,太冷!”
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
加玛用汉语说:“去,热。回来,冷。”——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
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
我伤心地说:“豁切!”
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
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
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
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大家回到地窝子里亲亲热热地叙话。嫂子去毡房割了一块肉,为客人蒸了手抓饭。
送走客人后,已是半下午了。大家在赶牛之前摆开餐布重新喝茶,还开了个会。这回决定第二天改去西面牧场上加玛的一个远房兄弟家。那里也很近,骑马只需一个小时。
第二天,赶完小牛后,加玛继续花大半个小时洗脸、打扮。这回我们顺利出发了。我还是长羽绒衣套着短羽绒衣。郁闷的是,短羽绒衣虽短却宽松,长羽绒衣虽长却瘦窄。为了能把胳膊挤进袖子并且合上胸前的拉链,我折腾了老半天。
两人一路向西。走到旷野尽头的沙梁时,又沿着沙梁折向西北方向。渐渐走到两座沙丘间的豁口处,那里有明显的两条汽车辙印。我们拐上汽车路,在起伏的沙梁间走了很久。又渐渐离开车辙,继续向西。
每当小路带我们走向高处时,加玛就为我指向大地的各个方向。详细地告诉我哪个地方住着谁,谁又是谁,谁和谁有什么关系,谁的谁离此地多远……说了许多,似乎这片大地其实也是热闹的。可举目四望,苍苍茫茫。走着走着,脚下的小路越来越清晰,牲畜蹄印越来越密集、匆忙。渐渐又行至高处,这时我一眼看到前方沙丘起伏处有一小团漆黑的角落——到了!沙漠是黄的,雪地是白的,天空是蓝的。整个世界都是浅色的,唯有历经无数个冬天的这一小块人畜栖身地是深色的。像一小块镇纸,稳稳压在起伏动荡的大地上。在那团黑色之上,天空和大地的距离最远。
我们放慢速度靠近。我一心想的是如何在被人看到之前从紧紧裹在身上的脏外套里挣脱出来……那拉链可真难拉!……很不巧,还没到地方,就被人发现了。先是两个孩子站在地窝子门口呆呆地张望。渐渐认出加玛后,他们大喊一声,欢乐地奔跑过来……
那时我们已经走到沙窝子一侧的平地上,那儿栽着粗粗的马桩。我下马后,尽量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挣扎了一番才脱离那件又脏又窄的外套。但孩子们毫不在意,一声不吭充满期待地看着我们系马、整理衣物和头发。当我们向地窝子走去时,孩子们又赶紧冲在前面,提前为我们开门。看我们走得慢慢吞吞,又从门边冲回来,陪我们一起慢慢走。等走到地窝子近前,再次冲上前开门。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笑。
(节选自《冬牧场》)
[注]①豁切:哈萨克语,意思是行了。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都反对我仅穿相对体面的短羽绒服上路,可见他们并不像我一样在意衣服的整洁,而更注重保暖。
B. 送走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后,我们也憋不住要去拜访邻居,可见冬牧场生活的枯燥与寂寞。
C. 快到要拜访的客人家时,我匆忙脱掉脏外套,虽然装作若无其事地狠拽拉链,但内心充满了尴尬和慌张。
D. 在迎接我们的时候,孩子们一会冲到我们前面,一会冲回来和我们慢慢走,可见客人来访时他们的兴奋。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记述了哈萨克牧民在冬牧场生活中的几个小片段,内容真实,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如临现场的感觉。
B. 互相拜访的客人并非亲近的亲属,如同学、远房兄弟,既表现出牧民生活的寂寞,也现出牧区人们的热情和洒脱。
C. 我们终于准备好要去拜访加玛的同学,却因为她们正巧来访而打乱了计划,这种延宕让我们激动的心情变得失落。
D. 冬牧场上人畜的栖息地被广阔的天地衬托得极其渺小,作者用镇纸来比喻它,流露出对艰苦环境中的生命的赞美。
8. 作者擅长描写人物,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三言两语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语言描写的特色。
9. 冬牧场环境的艰苦并没有削弱哈萨克牧民对生活的热爱,这一点始终渗透在李娟的散文中。请结合文本对串门过程的描写,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牧民们对生活的热爱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是曰】管子曰:“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古语曰:“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
【非曰】《吕氏春秋》曰:“夫人以食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矣;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矣;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矣。”
材料二:
【是曰】韩宣王谓摎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简公两用田成、阚止而简公弑,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力寡者,又藉于外权。群臣或内树其党,以擅主命;或外为势交,以裂其地,则王之国危矣。”又曰:“公孙衍为魏将,与魏相田繻不善。季文子为衍说魏王曰:‘独不见夫服牛骖骥①乎?不可百步。今王以衍为可使将故用之也而听相之计是服牛骖骥之道。牛马俱死而不成其功,则王之国伤矣。愿王察之。’”
【非曰】傅子曰:“天地至神,不能同道而生万物;圣人至明,不能一检而治百姓。故以异致同者,天地之道也;因物制宜者,圣人之治也。既得其道,虽有相害之物,不伤乎治体矣。水火之性,相灭也,善用之者,陈鼎釜乎其间,爨之煮之,而能两尽其用,不相害也。天下之物,为水火者多矣。何忧乎相害?何患乎不尽其用也?”
材料三:
班固云:“昔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诸家之术,蜂起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能相生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此之谓也。
(以上材料均节选自《正反经·是非》)
【注】①服牛骖骥:指牛和马共同拉一辆车,其中牛居中驾辕,马在车辕两旁拉车。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王以衍为B可C使将D故用之也E而听相之F计G是H服牛骖骥之道。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藉,指借助,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意思相同。
B. 相,指互相,与《孔雀东南飞》中“会不相从许”的“相”意思不相同。
C. 驰,是传播、传扬的意思,与成语“风驰电掣”中的“驰”意思不相同。
D. 殊,指不同,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中的“殊”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子认为,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既有助于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疑惑,也利于人们走出对未来的迷茫。
B. 摎留认为,同时重用两人,不仅不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而会导致两人结党营私,危害国家安全。
C. 傅子认为,天地不能用一个规则去孕育万物,圣人不能用一种方法去治理百姓,各种规则、方法同时使用不会伤害大局。
D. 班固认为,君主的好恶不同是各种学说同时出现的重要原因,这些学说有时候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是能够相辅相成的。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矣。
(2)故以异致同者,天地之道也;因物制宜者,圣人之治也。
14. 摎留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郡斋书事寄子履[注]
欧阳修
使君居处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
雨过紫苔唯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
白醪酒嫩迎秋熟,红枣林繁喜岁丰。
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
[注]此诗于治平四年知亳州时作。子履,即陆子履,欧阳修朋友,此时在亳州的临郡颍州为官,两人多有诗歌唱答。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使君”是自指,“空”与“似山中”相照应,写出环境的冷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颔联通过描绘紫苔上的鸟迹和夜晚苍桧在风中的声响,以有衬无,传达出诗人对安然闲暇时光的喜爱。
C. “瀛洲未归客”指陆子履,照应标题,同时又有赞美朋友落拓不羁、仙风道骨、潇洒出世的意味。
D. 本诗是诗人与友人赠答之作,词句寻常平易,朴实恬淡,给人以亲切之感,更容易产生心灵共鸣。
16. 颈联中“白醪”与“红枣”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______,______。”
(2)小红在蜀地旅游的时候,面对秀美山河,联想到《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沟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3)小刚发现,同样使用“孤舟”意象,陶渊明“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表达了悠游从容的心境,而唐宋诗文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则是另一番境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救吗?
中国救援队队员马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一旦发现破坏性地震,留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大约12秒,这12秒被称之为“黄金自救12秒”。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马洪明表示,地震发生时,如果 ① ,且室外比较开阔,可以力争迅速跑到室外避震;如果所处的是楼房二层或以上,且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 ② ,因为地震时震动时间短、强度大,人往往无法自主站立,很难迅速从楼内跑到室外,应优先选择立即躲避在室内的卫生间、储藏室、浴室等开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或者是坚固的桌子、床、茶几、沙发等家具旁,这些地方在房屋垮塌时容易形成三角空间。
地震发生时在高楼中, ③ 。一旦断电,上不来下不去就卡在里面出不来了。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可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18.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
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他说:“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回家自己再喝!”一边喝酒,一边抽烟。他抽烟也是 ① ,从不大口猛吸。这人整个儿是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动感情。
画家来了。画家 ② ,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的人,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 ③ 。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
我问过老王和老聂:“他的画怎么样?”
“没见过。”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 下列句中的“和”与“我问过老王和老聂”中的“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很愿意和大家讲一讲
B. 我的意见和他们的有别
C. 去和不去,由你自己决定
D. 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一扬脖子就把二两酒一口气喝下去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应该像蘑菇一样。虽然渺小,但能做柔和的不能想象的推挤,把头上积着霜的硬土顶破。
还有人说,人应该做建筑物的尖顶。我们到陌生城市,还不是凭几个建筑物的尖顶来识别的吗?日后离开了,记得起的也就只几个尖顶。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吉林松花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B 4. A
5. ①借鉴二八定律,通过优化关键少数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的原则,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借阅量大的大类纸质图书的采购和借阅服务工作。
②借鉴长尾理论,公共图书馆之间可寻求合作,如通过建立联盟等形式实现优势互补,以保证部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效益。
③借鉴长尾理论的积小成大,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各种形式的民间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满足广大城乡百姓的需求,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
【6~9题答案】
【答案】6. A 7. C
8. ①语言简洁短促,表现出牧民干脆豁达。②短句多、省略多,表现出牧民不太熟悉汉语,真实而又契合人物的身份。③多用语气词,掺杂民族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表现出牧民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9. ①写串门而至于要列计划、开会议,如此慎重其事,既可以看出牧民们生活的单调寂寞,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与人交往的重视与渴望。②围绕串门的衣着、打扮问题反复描写,表现牧民们在艰辛生活中不忘自尊、向往美好的生活热情。③串门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天气寒冷,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牧民们探亲访友的热情,可见其苦中寻乐的生活态度。④对待来访者,大家总是热情迎接并招待,可见牧民们对彼此情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 DEG
11. A 12. C
13. (1)有因使用武力而使国家灭亡的人,就想取消全天下的军队,荒谬啊。
(2)所以,从不同达到相同,是大自然的普遍规律;依据事物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是圣人治理天下的共同原则。
14. ①首先,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齐简公和魏王同时重用两个大臣最终失败史实,论证国君不能任用两个大臣;②然后,运用假设论证,假设国君同时任用两人会使国家危险,说明同时任用两个大臣的危害;③最后,运用比喻论证,把同时任用公孙衍和田繻比作同时用牛驾辕用马拉车,论证同时任用两个大臣会使国家遭到损失。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 A 16. ①借“白醪”“红枣”两个意象,描绘出金秋时节的丰收景象;②“白”“红”色彩鲜明,烘托出官民同乐、热闹祥和的气氛;③两个意象营造的意境氛围,使诗歌由安闲惬意转入关注民生,为下文抒情积蓄力量。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题答案】
【答案】 ①. 木欣欣以向荣 ②. 泉涓涓而始流 ③. 飞湍瀑流争喧豗 ④. 砯崖转石万壑雷 ⑤. 亲朋无一字 ⑥. 老病有孤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
【18~19题答案】
【答案】18. 中国救援队队员马洪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留给每个人的时间只有大约12秒,这12秒被称为“黄金自救12秒”。
19. ①所处的是平房或楼房一层②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③千万不能使用电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
【20~22题答案】
【答案】20. ①慢条斯理 ②风度翩翩 ③彬彬有礼
21. D 22. ①原句将喝酒各个元素“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依次展开,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富有画面感,直观地再现了喝酒时的场景。②原句全部使用短句,节奏明显,语气短促,各个短句不断递进,突出了整个动作的决绝和痛快。③改句使用长句,只是平淡地陈述、交代喝酒这一事件,减少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写作(60分)
【23题答案】
【答案】例文:
平凡英雄,不凡人生
“英雄者,国之干。”自古以来,如建筑物尖顶一般突出的英雄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昭示着国家前进的方向。然而,英雄也是“普通人”,有时也想蘑菇一样渺小柔嫩,但正因为他们敢于坚持、默默积累,才能“把头上积着霜的硬土顶破”,做出惊艳世人的成就,为人们所讴歌。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透过历史的云烟,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从不缺乏英雄。不论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还是“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的顾炎武;不论是“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文天祥,还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中华自古便有众多为民请命、为国捐躯之人,他们用热血、赤诚、毅力与智慧撑起中华的晴空。
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期,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因为没有战争;还有人说,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我们有“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英雄团长祁发宝,有“人退休了,思想觉悟不能休”的“活雷锋”王兰花,还有为贫困山区女孩教育奔波的“燃灯”校长张桂梅。平凡的世界里,正是这些用忠诚与汗水一点一滴无私奉献的平凡人,用一刀一笔雕刻出了他们屹立不倒的英雄丰碑,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英雄模范们用行动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英雄,从来就不只是活在历史,真正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这个世界奉献他们的力量。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历史已经传承到我们青年一代手里,今日要刻苦学习,磨炼意志;明日要甘于付出,无私奉献。新时期的我们更要有梦想,有作为,需要守住平凡心。
英雄是前进的拓荒牛,平凡者是未来的奋斗者。我们致敬,勤于奉献;要向平凡致敬,砥砺奋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拥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终能借平凡之梯,攀英雄之巅!
让我们向英雄学习,努力成就“尖顶”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