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学案课件(4份打包) 2024-2025-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学案课件(4份打包) 2024-2025-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五单元 人与动物
19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01
学习导航
02
整体感知
目录
03
学习任务群
目录
学习任
务群 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2.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3.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大雁习性 
群雁 
保护野生动物
1. 作者描写大雁,主要运用了 修辞,描写了大雁的
、 、 、 和 。在作者心
目中,大雁具有 观念。它们的迁徙是一首带有野性的歌,它们和
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雁的 之情,
同时也启迪人们: 。
拟人 

飞 
春归 
觅食前后的叫声 
夜间群居 
孤雁哀鸣 
联合 
喜爱 
应保护野生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 
2. 本文是如何体现抒情性和思想性的?
抒情性: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敬佩,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
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伤痛,更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
一切生命活动,从觅食到鸣叫,无不由衷喜爱,或直抒胸臆,或含蓄抒
情。思想性:在文章深切的情感背后,是作者对于人类,对于人类与自
然关系的厚重反思。作者将大雁视作人,从大雁身上看到人的精神品
格,背后有他“生态伦理学”观念的支撑,他认为需要敬重这个自然共
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
wù ǎi( 雾霭 )时,春天就来到了。
(2)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
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缄默 )。
雾霭
缄默
(3)而一只定期qiān xǐ( 迁徙 )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
的dǔ zhù( 赌注 ),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4)11月份南飞的鸟群,mù kōng yī qiè( 目空一切 )地从我们的头
上高高飞过……
(5)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zhǎo zé( 沼泽 )地和池
塘边,都有miáo zhǔn( 瞄准 )它们的猎枪。
迁徙
赌注
目空一切
沼泽
瞄准
(6)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shòu
liè( 狩猎 )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
一样。
(7)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qiān xǐ( 迁徙 )的雁
群xuān rǎng( 喧嚷 )着发出yāo qǐng( 邀请 )。
(8)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
是tōu tōu mō mō( 偷偷摸摸 )进行的。
狩猎
迁徙
喧嚷
邀请
偷偷摸摸
(9)返回的雁群,不再在zhǎo zé( 沼泽 )上空做试探性的pán
xuán( 盘旋 ),而像diāo líng( 凋零 )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
下来……
(10)单调kū zào( 枯燥 )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
感伤。
(11)随后,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
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xī shū( 稀疏 )的谈论。
(12)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zhǎo zé( 沼泽 )便再次成为mí
màn( 弥漫 )着青草气息的地方,那些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更给它增添
生气。
沼泽
盘旋
凋零
枯燥
稀疏
沼泽
弥漫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晨,北戴河上 着大片雾气,仿佛水天相接。从南方qiān xǐ而来
的白鹭,此时正停留在河沿岸的zhǎo zé地里。雾气中,依稀可以看见几
只白鹭时而在水面pán xuán,时而振翅高飞。其中一只白鹭紧盯着水中
的小鱼, 地挪动脚步,十分谨慎,好像生怕猎物跑掉。到了中午,众
多水鸟展翅高飞,掠过水面惊起涟漪。观鸟爱好者们捕捉精准这一美丽
瞬间,争先恐后地陆续按下快门,为鸟儿留下了影像。对于观鸟爱好者
和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来说,这里就是 世界的清净之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qiān xǐ( 迁徙 )
②zhǎo zé( 沼泽 )
③pán xuán( 盘旋 )
迁徙
沼泽
盘旋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 蔓延 明目张胆 喧嚷
B. 弥漫 偷偷摸摸 喧嚣
C. 弥漫 明目张胆 喧嚣
D. 蔓延 偷偷摸摸 喧嚷
B
【解析】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弥漫:(烟尘、雾气、水等)
充满;布满。“蔓延”常搭配草类植物、火势等,句中形容“雾气”,
因此第一空应填“弥漫”。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
事。偷偷摸摸:状态词。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句子运用拟
人手法,描写白鹭捕食时的小心谨慎,结合“生怕猎物跑掉”,第二空
应填“偷偷摸摸”。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喧嚣:声音杂乱;不
清静。叫嚣;喧嚷。“喧嚷”是动词,“喧嚣”是形容词也是动词。句
中修饰名词“世界”,需用形容词,因此第三空应填“喧嚣”。故选B。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A. 观鸟爱好者们精准捕捉这一美丽瞬间,争先恐后地陆续按下快门,
为鸟儿留下了影像。
B. 观鸟爱好者们精准捕捉这一美丽瞬间,争先恐后地按下快门,为鸟儿
留下了影像。
C. 观鸟爱好者们捕捉准确这一美丽瞬间,陆续按下快门,为鸟儿留下
了影像。
D. 观鸟爱好者们捕捉精准这一美丽瞬间,争先恐后地按下快门,为鸟
儿留下了影像。
B
【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①语序不当。“精准”修饰“捕
捉”,应把“精准”调至“捕捉”前。②语意矛盾。“争先恐后”与
“陆续”语意矛盾。根据句意,应删去“陆续”。故选B。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燕:甲骨文 ,是一种翅膀尖长 、尾巴剪形 的候鸟,秋南春
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
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雁:金文 ,即 (“人”字形)
+ (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造字本义: 。
材料二
古诗词中的“燕”:①表现春光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②表现
爱情的美好;③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世事无常、亡国破家等
的感慨和悲愤;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材料三
古诗词中的“雁”:①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②表达诗人对友人
的思念;③指代书信;④大雁入秋南徙,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1)仿照材料一中对“燕”造字本义的解释,试解释“雁”的造字
本义。
示例:一种习惯以“人”字队形迁徙的候鸟。
(2)结合上述材料,正确选择“燕”与“雁”,填在下列诗句中的横
线处。
①鸟啼芳树丫, 衔黄柳花。
②鸿 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③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 子傍谁飞?
④乡书何处达,归 洛阳边。
燕 
雁 
燕 
雁 
(3)小明默写古诗词时,总是区别不了“燕”与“雁”,很是苦恼,
请你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帮他总结出一些规律。
示例:①“燕”多用于歌咏春天,“雁”多用于描写秋天景象。②
“燕”多用来表达对时序更迭、年华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雁”多
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③“燕”多用以象征爱情,“雁”多用以象征
边塞。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
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
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
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
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
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
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②3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
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
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
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
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
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
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
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4. 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11月份大雁要向南飞行20英里远才能到达目的地。
B. 不管什么时候,大雁总是友好地和沙滩、沼泽打招呼。
C. 3月份是猎人们和大雁的休战期。
D. 由“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可知,作者非常喜爱大雁。
【解析】由第①段“11月份南飞的鸟群……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
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可知,B项理解错误。故选B。
B
5. 如何理解第②段中“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
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
大雁归来,表明春天已经来临,那么香蒲乃至万物就可以摆脱冬日
的严寒,发芽、开花,欣欣向荣。
6. 作者写此文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大雁的喜爱与赞美吗?请简要
分析。
作者写此文还为了呼吁人们把动物当朋友,与它们和谐共处。从选
文中“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
准它们的猎枪”的细节,可以看出人类对大雁的不友好。作者对大雁极
力赞美,赞美它们是春天的使者,赞美它们的灵性与热情,称它们为
“我们刚到的客人”“我们的大雁”,就是要用自己对大雁的态度去影
响人们,让人们也把大雁当朋友,爱护大雁等动物朋友。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候鸟的迁徙
余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
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
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
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
数量可达100亿只。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
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
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因此,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呈南北
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
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
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
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
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来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
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探索在大型候鸟
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
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的路线主要有以下
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
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
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靛蓝彩鹀是美国东部
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
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
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
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
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
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
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
遥远。
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
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
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
中会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
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
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
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
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
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
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
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
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7. 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观测、 、 和
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路线 
智慧 

难 
8.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世界上种类超过三分之一的鸟是候鸟,每年会有上百亿只候鸟在繁
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
B. 靛蓝彩鹀具有卓越的导航本领,它们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用北极
星中心约35°以外的北方天空来判断方位。
C. 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形象;“大
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呈南北方向”中“大多数”一词体现了本文语
言的准确和严密。
D. 第⑥段举家燕从英国迁徙到南非的例子,并给出了一些数字,具体
地说明了候鸟在迁徙途中会遭遇许多困难。
B
【解析】根据第⑤段中“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
以内的北方天空”可知,B项“35°以外”说法有误。故选B。
9. 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000多只,到2015年
已达40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
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
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展“爱
鸟周”活动。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从
2006年开始,我国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都会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面临重重困难,甚至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但
三则材料说明我国通过设立湿地和保护区、出台政策、加大宣传力度等
措施来保护候鸟,使候鸟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减少了它们在迁徙时受
到的伤害,候鸟的数量不断增加。(共36张PPT)
第五单元 人与动物
20 狼 蒲松龄
01
整体感知
02
学习任务群
目录
目录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 仅,只 )有剩骨。途中两狼,缀.( 连
接,紧跟 )行.( 走 )甚.( 很 )远。
屠惧,投以.( 把 )骨。一狼得骨止.( 停止 ),一狼仍从.( 跟
从 )。复.( 又,再 )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到 )。骨已尽,
而.( 可是 )两狼之并.( 一起 )驱.( 追随,追赶 )如.故.( 跟原来一
样 )。
仅,只

接,紧跟



停止


又,再

可是
一起
追随,追赶
跟原来一

屠大窘.( 处境困迫,为难 ),恐.( 害怕 )前后受其敌.( 攻
击 )。顾.( 看,视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堆积柴草 )其中,
苫.蔽.( 覆盖,遮盖 )成丘。屠乃奔倚.( 靠 )其下,弛.( 解除,卸
下 )担持刀。狼不敢前.( 上前 ),眈.眈.( 凶狠注视的样子 )相向。
处境困迫,为难
害怕


看,视
堆积柴草
覆盖,遮盖

解除,卸

上前
凶狠注视的样子
少.时.( 一会儿 ),一狼径.( 径直 )去.( 离开 ),其一犬.( 像狗
似的 )坐于前.( 前面 )。久之,目似瞑.( 闭上眼睛 ),意.( 这里指
神情、态度 )暇.(  从容,悠闲 )甚。屠暴.(  突然 )起,以.( 用 )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杀死 )之。方.( 将,刚 )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其中,意.( 打算,企图 )将
隧.( 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入以.( 连词,来 )攻其
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从 )后断其股.( 大腿 ),亦毙
之。乃.( 才 )悟.( 明白,知道 )前狼假寐.( 睡觉 ),盖.( 表示推
测,相当于“大概” )以.( 用来 )诱.( 诱惑 )敌。
狼亦黠.( 狡猾 )矣,而顷.刻.( 一会儿 )两毙,禽兽之变.诈.( 巧
变诡诈 )几.何.(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哉?止增.( 增加 )笑耳。
一会儿
径直
离开
像狗
似的
前面
闭上眼睛
这里指
神情、态度
从容,悠闲
突然

杀死
将,刚
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打算,企图
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连词,来

大腿

明白,知道
睡觉
表示推
测,相当于“大概”
用来
诱惑
狡猾
一会儿

变诡诈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增加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3.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4.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似乎闭上了眼睛,神情很悠闲。
5.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
后。
6.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7.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归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赞
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说明了无论狼多么阴险狡诈,最终都会被机智勇
敢的人战胜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
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一、文言词汇过关
1. 古今异义
(1)盖.以诱敌
古义:
今义: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
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今义: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止增笑耳.
古义: 今义:耳朵
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罢了 
2.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恐前后受其敌.
在句中的意思:
②狼不敢前.
在句中的意思:
③一狼洞.其中
在句中的意思:
攻击 
上前 
挖洞 
(2)名词作状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
在句中的意思: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在句中的意思:
像狗似的 
从通道 
3. 一词多义
(1)止
①止.有剩骨
②一狼得骨止.
(2)意
①意.暇甚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副词,仅,只
动词,停止
名词,神情、态度
动词,打算,企图
(3)以
①投以.骨
②以.刀劈狼首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之
①久之.

②又数刀毙之.

介词,把
介词,用
连词,来
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代词,指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助词,的
4. 词语辨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跟原来一样)
B. 又数刀毙.之(杀死)
C. 弛.担持刀(举起)
D. 止.露尻尾(只)
【解析】句意:放下担子拿起屠刀。弛:解除,卸下。故选C。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
B. 一狼仍从./七十而从.心所欲
C.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日中不至.
D. 意.暇甚/意.与日去
【解析】A项,走/品行。B项,跟随/顺从,听从。C项,都是“到”
的意思。D项,神情,态度/意志。故选C。
C
二、文意理解
5.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B.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起”二字形象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
一种愤怒之情。
C. 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D.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B
【解析】屠户对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果断地用刀劈狼的
脑袋,结束了它的性命,“暴起”二字刻画出屠户动作的迅速和果断。B
项中“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表述有误。故选B。
6. 狼一向凶残狡诈,屠户最终却能屠杀两狼。结合选文,从屠户角
度分析其取胜的原因。
①认识到狼凶残贪婪的本质,丢掉幻想,坚定与狼搏斗的决心;②
占据有利地形,借助武器,抓住时机,果断突袭;③细心缜密,有除恶
务尽的决心。
三、比较阅读
选文依据:【甲】【乙】两文均出自蒲松龄的《狼三则》,写的都
是屠户遇狼杀狼的故事。面对同样凶狠狡诈的狼,两位屠户各显智慧将
其杀死。而【丙】文的管与面对两虎相争的局面,冷静分析,把握时
机,最终一举得两虎。请阅读下面的选文,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
智慧。
【甲】狼(原文略)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①行室②,奔入伏焉。狼自
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
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③吹之。极力吹移时④,觉狼不甚动,方.缚以
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
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其三),有删改]
【注释】①遗:留下。②行室:俗称“窝棚”,指农民在田中所搭
的草棚。③吹豕(shǐ)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割开皮吹气,便于去
其皮毛。豕,猪。④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为.狼所逼/为.人谋而不忠乎
B. 令不可去./一狼径去.
C. 顾.无计可以死之/顾.野有麦场
D. 方.缚以带/有朋自远方.来
【解析】A项,表被动,被/替,给。B项,离开。C项,考虑,思量/
看,视。D项,才/地方。故选B。
B
8. 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惟 有 小 刀 不 盈 寸/遂 割 破 狼 爪 下 皮/以 吹 豕 之 法 吹 之
/
/
9.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出去看时,发现狼胀得像牛一样,大腿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嘴巴大
张不能合上。于是屠户就把它背回家了。
10. 【甲】【乙】两文都写屠户斗狼的故事,有许多相似之处,请
根据两文内容补全下表。
比较项 【甲】文 【乙】文
杀狼方式 屠户抢占有利的地形,趁狼假寐
和钻洞时战胜两狼 屠户用(1) (方
法)使狼身体膨胀不能
动,从而制服狼
屠户形象 两文的屠户都是(2) 的人 表达方式 两文都是先(3) 后(4) ,都先写屠户斗狼的故
事,最后作出评价,赞扬屠户 所得启示 两文都告诉人们: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5)

吹豕之法 
机智、勇敢 
记叙 
议论 
不能屈服,
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
样才能取得胜利 
【参考译文】【乙】有一个屠户,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
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田间草棚,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狼从苫房
的草帘中伸进两只爪子,屠户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考虑再三(发
现)没有办法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
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户)用力吹了一阵儿,觉得狼不怎么
动了,才用绳子把狼腿捆起来。出去看时,发现狼胀得像牛一样,大腿
直挺挺地不能弯曲,嘴巴大张不能合上。于是屠户就把它背回家了。如
果不是屠户,怎么能想出这个方法?
【丙】两虎相斗
王①不闻夫②管与③之说乎?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
与止.之曰:“虎者,戾④虫;人者,甘饵⑤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
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
劳,而有刺两虎之名。”齐、楚今战,战必败。败王起兵救之有救齐之
利而无伐楚之害。
(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有删改)
【注释】①王:指秦王。②夫:那。③管与:人名。下文的“管庄
子”也是人名。④戾(lì):残暴。⑤甘饵:美味的食物。
11. 结合语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
有两虎争.人而斗
者 “争”的部分义项:①争夺。②争论,争
辩。③怎,怎么。
管与止.之曰 “止”的部分义项:①停止,停留。②居
住,止息。③阻止,禁止。④副词,仅,
只。
① 
③ 
【解析】“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的意思:有两只老虎因争夺一人而
搏斗。争:争夺。故选①。“管与止之曰”的意思:管与阻止他说。
止:阻止,禁止。故选③。
1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败/王 起 兵 救 之/有 救 齐 之 利/而 无 伐 楚 之 害
/
/
/
13. 请根据【甲】【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丙】文的故事后来形成了两个成语,分别是 和

(2)【丙】文引用管与的言论目的是什么?
委婉地奉劝秦王办事要有正确的谋略和关键时刻要有决断。
坐山观虎斗 

举两得 
(3)试仿照对《狼》的多角度理解,从不同角度理解《两虎相斗》的
寓意。


做事要善于动脑,善于分析矛盾,把握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要相互团结,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参考译文】【丙】不知大王有没有听说过管与的故事?有两只老
虎因争夺一人而搏斗,管庄子想要刺死它们。管与阻止他说:“老虎,
是贪婪残暴的动物,人,是它们美味的食物。现在两只老虎因争人而互
相搏斗,小老虎一定会死,大老虎一定会负伤。你等待时机去刺杀负伤
的大老虎,那就是只用一个举动获得两只老虎了。不用付出刺杀一只老
虎的力气,却赢得杀死两只老虎的名声。”如今齐、楚两国既然正在交
战,开战就一定会有战败的一方。等有国家战败了,大王再去救援,既
能获得救助齐国的好处,又不会有讨伐楚国的害处。(共46张PPT)
第五单元 人与动物
17 猫 郑振铎
01
学习导航
02
整体感知
目录
03
学习任务群
目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线
索,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文本细节描写的方法,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3.培养关爱动物、珍视生命的情感。
因病 
诅咒 
主观臆断
1. 这篇散文记述了“我”家 的经历,表达了“我”对第
三只小猫的 之情,体现了“我”对生命的 和善于
的精神。文章告诉人们,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 是错
误的,依靠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 。
三次养猫 
愧疚 
尊重 
自我反
省 
主观臆断 
伤害无辜 
2. “我”家三次养猫,“我”的感情分别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养猫,当三妹和小猫玩时,“我”微笑着看着;当她报告猫
的死讯时,“我”感到酸辛。第二次养猫,饭后的娱乐就是看猫爬树,
猫丢失的消息得到印证后,“我”怅然、愤恨。第三次养猫,感情波动
更大。起初是不喜欢它;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打了它之
后“我”“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直到发现一只黑猫衔着第二只芙
蓉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对于最后这
只猫的亡失,“我”“更难过得多”。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xiāo hào( 消耗 )过一二小
时的光阴。
(2)我们都很替它yōu yù( 忧郁 )。
(3)它只是毫无生意地、lǎn duò( 懒惰 )地、郁闷地躺着。
消耗
忧郁
懒惰
(4)三妹便sǒng yǒng( 怂恿 )着她去拿一只来。
(5)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ān xiáng( 安详 )地飞过
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6)你这小猫呀,要被qǐ gài( 乞丐 )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
(7)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
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yù jǐng( 预警 )。
怂恿
安详
乞丐
预警
(8)我也chàng rán( 怅然 )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
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9)冬天的早晨,门口quán fú( 蜷伏 )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
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10)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fú róng niǎo( 芙蓉鸟 )来,挂在廊
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dīng zhǔ( 叮嘱 )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
笼子。
怅然
蜷伏
芙蓉鸟
叮嘱
(11)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chéng jiè( 惩
戒 )。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wèi zuì qián táo( 畏罪潜
逃 )”了,我以为。
(12)它很bēi chǔ( 悲楚 )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13)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duàn yǔ( 断语 ),yuān wɑng( 冤
枉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
我的暴怒、我的nüè dài( 虐待 ),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畏罪潜

悲楚
断语


虐待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有人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在休闲娱乐中,却不愿花时间全神贯注地读
几本好书。
B. 我们受到班长的怂.恿.,勇敢地向班主任说出了班级玻璃不小心被打
碎的真相。
C. 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路上总是想着爸妈会怎
样对待我,真让人提.心.吊.胆.。
D. 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公安机关又成功抓获了一名畏.罪.潜.逃.二十年的
犯罪嫌疑人。
B
【解析】A项,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
渐渐减少。B项,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该词多用于贬义,用在
句中指代班长鼓励大家说出真相的正义行为,属褒贬失当。C项,提
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D项,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制裁,
偷偷地逃跑。故选B。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已有68年历史的广交会,将进一步发挥贸易的桥梁、友谊的纽带,
不断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友谊的纽带”后加上“的作
用”)
B. 近年来,我国科技成就一次又一次闪耀世界,这源于创新对我们日复
一日地坚持。(“创新”与“我们”互换位置)
C. 在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
处等方面,太极拳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实现”改为“推动”)
D.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
的自主学习能力。(删去“看能否”)
C
【解析】C项“扩大”和“意识”搭配不当,可把“扩大”改为“增
强”。
4. 学习了《猫》后,班上准备开展“动物杂谈——猫”的语文实践
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古人也是猫咪的“铲屎官”,并且给猫咪起了许多别称。请你从
下面的诗句中,分别找出猫在古代的别称。(提示:可从猫的毛色、品种
等角度发挥想象)
①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
作》(其一)]
②称伊虎舅,斑斑玳瑁,身边频觑。食有溪鲜,又上小庭高树。[厉
鹗《雪狮儿》(其四)]
③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王冕《画
猫图》)

①狸奴 ②虎舅 ③老乌圆(乌圆)
(2)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请根据图片内容猜出相应的熟语。
猫哭耗子—假慈悲
照猫画虎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语段,结合右图,为“云南瓦猫”下定义。
云南瓦猫是指置于正堂屋顶处和大门上的瓦制饰物,因其形象颇似
家猫而得名,其原义是能食鬼的老虎。瓦猫一般用陶土制作,作用是避
邪纳福、镇宅,是云南传统民居使用最广泛的镇宅兽。在屋顶放瓦猫这
项习俗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制作瓦猫的工艺也已经传承了上百年。


 示例:云南瓦猫是置于正堂屋顶处和大门上的用于避邪纳福和镇宅
的瓦制饰物。 
(4)日前,在某小区,物业人员要清理流浪猫,引起业主激烈论战。
下面两种看法你更认同哪一种?请发表你的看法。
看法一:有业主认为流浪猫扰民,应该清理。
看法二:有业主认为流浪猫也是生灵,反对清理。
示例一:我认同看法一。喂养流浪猫并不是一种爱心行为。猫会传
播狂犬病和弓形虫病,严重时威胁人类的健康。请以人类的生命健康为
重,坚决清理流浪猫。
示例二:我认同看法二。流浪猫固然扰民,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不
便。但流浪猫也是生命,我们不能一味地驱赶或杀掉它们,应该想出更
好的方法来安置它们,让它们也有个温馨的家。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
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
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
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
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
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
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
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
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
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
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
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
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
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
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
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
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
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
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
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
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
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
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
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
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
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
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5. 课文中第三只猫不好看,命运也十分凄惨。请阅读选文,直接摘
录或者概括相关内容,完成第三只猫的动物卡片。
动物卡片
名字:可怜猫
外形: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后来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难看
了。
性情:①
经历和结局:②

忧郁,不活泼,懒惰。 
在门口被捡来,几个月了,在“我”家里仍是一只
若有若无的不被喜欢的动物,因为凝望芙蓉鸟,被冤致死。 
6. 请联系前后文,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的作用。
画波浪线句表现了妻对芙蓉鸟的关心和喜爱,与上文花白猫在
“我”家的若有若无形成对比,也为下文芙蓉鸟死后妻的难过愤怒交代
了原因。
7. 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从句式和修辞角度赏析)
这句话使用了倒装的句式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我”对猫的主观
臆断和厌恶之情,同时也与下文“我”知道事情真相后的自责与后悔形
成了对比,更加突出了“我”内心的愧疚。
(2)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
针,刺我良心的针!(从修辞角度赏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的暴怒、“我”的虐待比作针,
强烈而生动地表现了“我”冤枉了一只不能辩诉、不会抵抗的动物后内
心的悔恨与自责。
8. 选文结尾说,“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
悟,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人物心理和文章主旨。
“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表现了“我”因主观臆断致猫死掉,而内
心无比难过的忏悔之情。对猫的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乃至延伸到永远
愧对这类弱小的生命。“我”不再养猫,更主要的原因是内心的愧疚和
对弱小生命的悲悯,体现出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阿灰
南帆
①一只肥猫长长地打了一个呵欠,懒洋洋地从我的记忆之中踱了出
来,鼓出的肚皮隐隐地一颤一颤。
②这只猫叫作阿灰,一身又滑又亮的灰皮毛。想不起它怎么来到我
们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居住在小巷一幢破旧的瓦房里,男女
老少衣裳简陋,面有菜色,只有少许的荤腥短暂地漂过清苦的日子。奇
怪的是,阿灰居然在这种日子的皱褶里悄悄地长成了一只大肥猫。
③阿灰是外婆的宠儿。外婆时常悄悄地挤出几文菜钱,买回一些小
鱼小虾喂养阿灰。父亲偶尔会流露出不满的神色:饭桌上的人还吃不到
鱼虾,怎么又来了一只猫争食。外婆装聋作哑。阿灰分得清亲疏的脸
色,它从来不会撒娇地蹭父亲的裤脚。
④这是一只懒猫,大部分时间闭目养神,或者干脆盘成一团打起了
呼噜。
⑤午间的闷热消散之后,阿灰多半要从厨房出来溜达一圈,从事一
些轻松的娱乐活动——譬如戏弄壁虎。它悠闲地坐在地板上,慢条斯理
地拍打一只刚刚捕获的壁虎。壁虎弃掉了尾巴试图潜逃,阿灰对于这种
诡计洞若观火。它的一个爪子按住活蹦乱跳的尾巴,另一个爪子及时地
把逃出了几步的壁虎一次又一次地拨回来,有条不紊的操作让人想到炉
灶前的大厨。奇怪的是,阿灰对于老鼠似乎缺乏应有的仇恨,它生平仅
仅擒获一只老鼠。
⑥这一幢破旧瓦房的地板底下有一条大阴沟,众多老鼠穿梭往返。
许多时候,老鼠在朽烂的地板破口探头探脑,然后鬼鬼祟祟地钻出地面
收罗一些食品。可是,阿灰仿佛耗尽了攻击老鼠的兴致。它眯着眼坐在
一缕阳光里,任由老鼠行色匆匆地窜来窜去,安详的神情如同一个窥破
了世情的智.者.。某次,一只大老鼠竟然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目光炯炯
地和它对视。这个挑衅仅仅让阿灰微微地动了动胡须,它甚至懒得站起
来。阿灰似乎不屑于再与地板底下那些神情诡异的家伙交手。阿灰大约
就是在这个时候仰起头来,开始想念明亮的天空和自由自在的呼吸。某
一天下午,它攀上一小段柱子,跃过一个横梁之间的空隙,转过屋檐来
到了瓦顶之上。
⑦可是,一个难堪的结局出其不意地出现了:阿灰不知该怎么回
家。返回屋檐跃过横梁之间的空隙之后,阿灰愣住了——它不敢头朝下
地沿着柱子滑下来。饥肠辘辘的阿灰【甲】 。
⑧我找来一架木梯子靠到了屋檐的边缘。阿灰观察了许久,颤巍巍
地伸出一条前腿试了几番又缩回去。我不耐烦地攀上梯子试图把它拎下
来,阿灰竟然一侧身躲开了。父亲愤愤地表示无须理它,这种笨猫丢了
也罢。天渐渐地暗下来了,外婆心急如焚。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她想出
一个笨拙的办法:外婆用晒衣服的长长木杈挑起一个菜篮伸到屋檐上,
嘴里阿灰阿灰地叫着。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犹豫了一会儿,阿灰
竟然慢悠悠地跨入了菜篮。它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接近十斤的体重压
得菜篮一晃,外婆一个趔趄几乎扶持不住木杈。
⑨阿灰善于归纳,它很快形成了习惯。酒足饭饱,鼓腹而游,瓦顶
上云游一番归来,阿灰【乙】 ,催促外婆备好菜篮。它堂而皇之地
坐入菜篮左右顾盼,惬意得如同坐上了轿子的县.太.爷.。外婆不断地咒骂
着,恶狠狠地发誓这是最后一回,然而,阿灰的召唤总是让她一次又一
次食言。
⑩我记得阿灰失踪过一回。外婆端上它的饭盆走家串户,一边用筷
子叮叮当当地敲打着,一边阿灰阿灰地呼唤。这种老乞婆的形象让我们
感到了脸红。可是,外婆前所未有地强硬,根本不睬我们的劝阻。几天
以后,阿灰不知从什么地方溜回来了,浑身污迹,整整消瘦了一圈。它
将脑袋埋在饭盆里狼吞虎咽了一阵,神情慢慢镇定了下来。外婆坐在厨
房的小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抚摸阿灰背上的皮毛,嘴里喃喃地劝它不要
出门,不要到布满了陷阱的危险世界四处乱窜。它眯起眼睛静静地听
着,慢慢地打起了呼噜。
阿灰大约活了十来年,外婆送走了它。多年之后,外婆也到另一
个世界去了。他们在那边仍然相依为命吗?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9. 小语为阿灰画了一套简笔漫画。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忙补全
(1)(4)两处。
(1)
外婆悄悄挤出钱买小鱼小虾喂养阿灰 
(2)外婆多次用菜篮营救阿灰
(3)外婆敲饭盒走街串巷寻阿灰
(4)
外婆温情地抚摸劝导失而复得的阿灰 
10. 同学们在交流时有一个疑惑,请你帮忙解答。为什么作者眼中
的阿灰是“智者”“县太爷”?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作者用“智者”来形容阿灰,更能显出它在老鼠面前安闲自若、不
屑一顾的样子;用“县太爷”来称呼阿灰,描写它“堂而皇之”“左顾
右盼”的样子,突出阿灰下瓦顶时的那份安心、自在、惬意,从而表达
作者对阿灰的欣赏与喜爱。这样也从侧面体现外婆对阿灰的爱,外婆越
无私地爱阿灰,阿灰就越随意、洒脱、任性。
11.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尾段写“阿灰大约活了十来年,外婆送走了它。多年之后,外婆
也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表现出作者对阿灰的不舍,对外婆的不舍;一
句“他们在那边仍然相依为命吗”,表现出作者对阿灰和外婆的思念和
祝福。
12. 请将下面内容分别填在第⑦段和第⑨段的【甲】【乙】横线
处,并简述理由。
A. 坐在瓦顶的边缘哀哀地叫着,长一声短一声。
B. 坐到屋檐旁边千呼万唤。
【甲】处应填: ,理由是:

【乙】处应填: ,理由是:

A 
阿灰因为不敢沿着柱子滑下来,而
且饥肠辘辘,所以是“哀哀地叫”。 
B 
阿灰已经很快形成了习惯,知道外
婆最终会来救它,所以用“千呼万唤”。 
13. 在交流中,有同学认为这篇文章适合作为《猫》(郑振铎)的拓展
阅读篇目,你赞成这种看法吗?请借助阅读提示,结合具体内容,阐述
理由。(阅读提示:拓展阅读篇目的选用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内
容、情感、主题、语言……)
示例:我赞成这种看法。《猫》叙述了“我”养的第三只猫,丑陋
而慵懒,因主人的偏见而被冤致死。而本文中的阿灰也同样慵懒,却得
到外婆的照料与关爱,活得自在惬意、任性洒脱。因此,两只猫完全不
同的命运,表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不同方式,分别折射出人性的弱点与
美好。本文作为《猫》的拓展篇目,还可以深化读者对动物和人类自身
的理解,引导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43张PPT)
第五单元 人与动物
18 我的白鸽 陈忠实
01
学习导航
02
整体感知
目录
03
学习任务群
目录
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习文章质朴简洁的文字风格,体会作者在白鸽中寄寓
的浓厚纯真的感情。
3.理解人与动物的相处方式,培养关爱动物、人与动物和
谐相处的价值观。
示例:激动、欣慰 
示例:陶醉、满足 
自然美景 
1. 作者使用质朴简洁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喂养几只白鸽并从中感到
了动物的“本真之美”,获得了宝贵的生命体验。由白鸽掠过家乡的山
川田园这个场景,生发出对 的感悟。
生命成长 
2. 第三段中作者连用两个“寂寞”描述自己当下的生活。而白鸽除
了让作者的生活不再寂寞,还让作者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
示例:①破败的老屋因为有白鸽的居住、飞翔而有了生气。②作者
对白鸽的喂食、照顾,使白鸽对他产生了信赖,作者从中感受到了人与
动物的和谐关系。③白鸽哺食的温情使作者心中沉静,影响着作者写作
时对人物的把握。④幼鸽之美触动了作者的心灵,使其认识到了人性的
怯弱。⑤养育白鸽的经历,让作者认识到了生命成长的伟大。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养着一只大奶羊,早晨起来挤下羊奶煮熟和孙子喝了,孙子去
上学,他则牵着羊到坡地里去放牧,挺诱人的一种qiè yì( 惬意 )
的神色。
(2)一种劳动过程之中尤其是每一次劳动中止之后的寂寞围裹着我,
常常难以诉述难以pái jiě( 排解 )。
惬意
排解
(3)我看着老舅的那双洞达huò lǎng( 豁朗 )的眼睛,心不由怦然颤
动起来。
(4)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
的huì( 喙 )尤其难看。
(5)我第一次看到了初生形态的鸽子,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
地期盼tuì biàn( 蜕变 )和成长。
豁朗

蜕变
(6)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显然都瘦了,毛色也有点儿灰脏有点
儿lā tɑ( 邋遢 )。
(7)小白鸽和老白鸽在那破烂失修的房脊上tíng tíng yù lì( 亭亭玉
立 )。
(8)四只白色的鸽子给这幢fēng zhú cán nián( 风烛残年 )的老房子
平添了生机和灵气,以至幻化出家族兴旺时期的遥远的生气。
(9)四只白鸽突然折转方向,向北飞去,那儿是lí shān( 骊山 )
的南麓。
(10)两代白鸽掠过qì xiàng wàn qiān( 气象万千 )的那一道道山岭,
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
天空。
邋遢
亭亭玉

风烛残年
骊山
气象万千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在幽静美丽的公园步道散步,是无比
惬.意.的事。
B. 古代的文人遭受贬谪后,常流连山水以排.解.苦闷,也因此写下了许
多著名的诗文。
C. 张奶奶希望安稳地度过风.烛.残.年.的晚年,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
她的希望。
D. 登上黄山之巅,但见一派气.象.万.千.、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令人流
连忘返。
C
【解析】A项,惬意:满意;称心;舒服。B项,排解:①调解(纠
纷)。②排遣。C项,风烛残年:像风中的蜡烛那样随时可能死亡的晚
年。与句中“晚年”语意重复,应删去“风烛残年的”。D项,气象万
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故选C。
3. 下列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我国是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种数约占世界总种数的
13%左右,堪称“鸟类的王国”。(B)近年来,在政府关注、社会保护
意识提升的共同作用下,使多种珍稀濒危鸟类频频现身。(C)不仅保护
鸟类有利于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还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和粮食的生
产。(D)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我们进行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保
护的终极目标。
D
A
【解析】A项,语意重复,应删去“约”或“左右”。B项,主语残
缺,应删去“在……下”或“使”。C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将“不
仅”调至“保护鸟类”后。故选D。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请观察下表中与“隹”(zhuī)相关的汉字字形的变化和释义,将表
格补充完整。
篆书 见形辨义
隹 字形似鸟。意思是“鸟”。
焦 字形是以火烤鸟。烧烤时鸟的羽毛会烧焦,所以“焦”
有烧焦的意思。


示例:字形是三只鸟聚集在树上,本义指树上聚集了
许多鸟,引申为会聚、汇合(聚集、会集)。 
(2)凤纹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请你阅读下面关于凤纹的介绍,为
图片匹配合适的时期。
新石器时期,凤纹已初具雏形。此时的凤纹线条简单、造型单一,
有的伫立观望,有的展翅欲飞。秦汉时期的凤纹,长冠修颈,挺胸展
翅,多作飞鸣起舞状,形象生动。这期间还出现了“百鸟朝凤”“龙凤
呈祥”等一系列寓意吉祥的装饰纹样。唐宋时期的凤纹常以振翅飞翔的
姿态出现。其中宋代的凤多与牡丹相配,形成凤衔牡丹、凤穿牡丹等纹
样,传达着吉庆如意的愿望。到了明清时期,凤纹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
造型。当时南京织造云锦的老艺人总结出一套画凤口诀:“首如锦鸡,
头如藤云,翅如仙鹤。”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新石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B 
C 
A 
D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这一天,我再也按捺不住神秘的纸箱里小生命的诱惑,端来了木
梯,自然是趁着两只白鸽外出采食的间隙。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
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
我第一次看到了初生形态的鸽子,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
蜕变和成长。
…………
②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我无意间往墙上的纸箱一瞅,两只幼鸽
挤在四方洞口,以惊异稚气的眼睛瞅着正在地上啄食的父亲和母亲。那
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
幼鸽终于长成了,所有可能发生意外或不测的担心顿然化解了。
③那是一个下午,我准备到河边上去散步,临走之前给白鸽撒一把
玉米粒儿,算是晚餐。我打开后门,眼前一亮,后院的土围墙的墙头
上,落栖着四只白色的鸽子,竟然给我一种白花花一大堆的错觉。两只
老白鸽看见我就飞过来了,落在我的肩头,跳到手臂上抢啄玉米。我把
玉米撒到地上,抖掉老白鸽,好专注欣赏墙头上那两只幼鸽。
④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
鸽,胆怯的眼光如此显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
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是的,那种
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类的陌生和新奇而表现出的胆怯和羞涩,使人顿时生
出诸多的联想:刚刚绽开的荷花,含珠带露的梨花,养在深山人未识的
俏妹子……最美好最纯净最圣洁的比喻仍然不过是比喻,仍然不及幼鸽
自身的本真之美。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震颤,甚至畏怯。是
的,人可以直面威胁,可以蔑视阴谋,可以踩过肮脏的泥泞,可以对叽
叽咕咕保持沉默,可以对丑恶闭上眼睛,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
种怯弱。
⑤小白鸽和老白鸽在那破烂失修的房脊上亭.亭.玉.立.。这幢由家族的
创业者修盖的房屋,经历了多少代人的更替而终于墙颓瓦朽了,四只白
色的鸽子给这幢风烛残年的老房子平添了生机和灵气,以至幻化出家族
兴旺时期的遥远的生气。
⑥夕阳绚烂的光线投射过来,老白鸽和幼白鸽的羽毛红光闪耀。
……
⑦我走出屋院站在街道上,树木笼罩的村巷依然遮挡视线,我就走
向村庄背靠的原坡,树木和房舍都在我眼底了。我的白鸽正从东边飞翔
过来,沐浴着晚霞的橘红。沿着河水流动的方向,翼下是蜿蜒着的河
流,如烟如带的杨柳,正在吐穗扬花的麦田。四只白鸽突然折转方向,
向北飞去,那儿是骊山的南麓,那座不算太高的山以风景和温泉名扬历
史和当今,烽火戏诸侯和捉蒋兵谏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对面。两代白鸽
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
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
原坡是绿的,梯田和荒沟有麦子和青草覆盖,这是我的家园一年四季中
最迷人最令我陶醉的季节,而今又有我养的四只白鸽在山原河川上空飞
翔,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5. 选文第①段描写十分丑陋的幼鸽,表达了作者
的急切心情。第②段再见到变美丽的幼鸽,作者心中喜
悦,表达了 的情感。
期盼幼鸽能够快
点蜕变、成长 
对生命的敬畏、对美的欣赏和对美好生命的追求 
6.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作者喂食时抖掉老白鸽,是因为喜欢幼鸽,而老白鸽毛色灰脏不好
看。
B. 作者主要以幼鸽雪白的羽毛和胆怯、羞涩的神情来表现它的“本真之
美”。
C. 第⑤段中,作者对老屋产生了新的感受,是因为四只白鸽给老屋增
添了生机。
D. 第⑥段不仅写出了夕阳照在白鸽身上的美丽色彩,“红光闪耀”更
突出了白鸽生命的活力。
A
【解析】结合第③段“我把玉米撒到地上,抖掉老白鸽,好专注欣
赏墙头上那两只幼鸽”可知,作者抖掉老白鸽,是因为想要专注欣赏幼
鸽。而且结合文章结尾对四只白鸽的赞美,作者并未觉得老白鸽不好
看。A项表述有误,故选A。
7.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
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从修辞角度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两只幼鸽比作仙女,突出了幼鸽的纯净、
纯洁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由衷的喜爱之情。
(2)小白鸽和老白鸽在那破烂失修的房脊上亭.亭.玉.立.。(品析加点词语
的含义)
“亭亭玉立”本指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长,这里指白鸽以优
美的姿态站立在屋脊上。
8. 请仔细品读结尾段,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这一刻,世界对
我来说就是白鸽”的理解。
示例:①白鸽承载“我”的思绪飞过家乡的山水田园,带给“我”
宝贵的生命体验。②“我”将白鸽养大,而今它们已能够独立飞翔,引
发了“我”对生命成长的感叹。③白鸽美好纯净,充满生机和灵气,带
给“我”生命的“本真之美”,白鸽飞上家乡上方更为广阔的天空,使
“我”对生活、对世界充满期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蟋蟀在叫
琬琦
①五月的第一天,我一开门就听到一只蟋蟀在叫。那声音稚嫩、慌
张,像迷路的孩子在喊妈妈。我惊讶地嘟囔一声:“怎么,蟋蟀现在就
开始叫了吗?”
②关于蟋蟀的印象,是童年,在村庄里。当田野里第一块枯黄的空
缺出现,黄昏时,蟋蟀开始叫了。它填补了蝉的空缺,但远.没.蝉鸣那么
声势浩大,那么霸道。它们分散在低处幽暗的草丛里,小心翼翼地拉动
自己的小提琴。琴声清澈明朗,让天空愈发高远,而大地则稳稳地往下
沉着。当它的声音抵达你的耳朵,同时抵达的,还有一种叫作“安静”
的东西。很多人怀念乡村的虫鸣鸟叫,那个虫鸣,指的多是蟋蟀的鸣
叫。它把真正的恬静送达你的内心。
③蟋蟀的叫声会迷惑人。你循着声音往前面走,脚步的震动尚未结
束,那叫声就停了。紧接着,叫声在后面出现了。你转身往回走,但声
音很快又在别的地方响起。你不可能判断它在哪里。当你屏住呼吸、扯
长耳朵时,它也同样按下跃跃欲试的琴弦,把自己妥善地藏起来,不泄
露一点声音。一定要你走远了,它认为安全了,才会重新奏响那轻盈的
乐章。
④六月初的一天夜里,当我躺于四楼的卧室,正准备蒙眬入睡的时
候,突然,我又听到那熟悉的乐曲。这时的演奏多了一丝浑厚。我翻了
个身,抱住被子,惊喜地想,它是如何上到四楼的?
⑤现在,我的整个卧室都是这只蟋蟀的舞台了。很多个夜晚,我听
着它开演前小心翼翼地用弓弦试音。一声,两声,三四声。在它的鸣叫
声里,我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村庄。蟋蟀在草丛中游荡,以跳跃的形式寻
找属于自己的舞台。当它在万物当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便不再犹豫。它
是一个快乐的演奏家,它的快乐也许就来源于从不瞻前顾后。
⑥它的演奏很丝滑。它在幽暗中拉动弓弦,唱响自己的浪漫之歌。
我想,以前的我怎么没有在五六月的夜晚注意到蟋蟀的鸣唱呢?五月
啊,该是多美的季节。当青蛙的鸣叫繁盛起来,蝉也开始了大合唱。蟋
蟀的声音在它们当中是那么轻微。可蟋蟀并不在乎自己的声音被淹没,
它总是自得其乐,相信自己的诗与远方就在家门口。
⑦它歌唱什么呢?我无法从那简单明朗的音节里听到更多的内容。
但我每每在这样的旋律里闻到故乡的炊烟,雨后池塘淡淡的腥味,早上
行走时打湿裤管的露水。甚至闻到中秋节的夜晚,父亲切开五仁月饼时
的浓香。在这样的想象中睡着是幸福的,我梦见自己住在山坡上的瓦房
里,月光从窗棂间投射进来,蟋蟀的歌声翻过窗台,风把蚊帐吹得一起
一伏。这常常使得我在醒来的时候十分恍惚,感觉自己还是那个耽于幻
想的少女,还生活在青草繁盛的村庄里。那时我相信,我可以去很多地
方,会实现一切我想象过的愿望。
⑧有时,尽管我没制造任何响动,它却自己停了下来。我猜它或许
是累了;或许只是一曲终了,它在翻阅乐谱,看下一曲从哪里开始。如
果它有乐谱,每一页的内容都应该是相同的吧。因为它的每一次歌唱,
都有着同样分量的轻盈和快乐。
⑨我离开村庄已久,离开那个满怀梦想的少女已久。我不敢问那一
份曾经的相信还剩下多少,却不由自主地把这么多的想象和情感投射到
蟋蟀的身上。理性告诉我,蟋蟀的鸣唱和蹦跶带给我的或欢欣或悲伤的
感觉,不过是我的主观赋予。事实上,那可能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即
使它现在落在了我的水泥房间里,没有草叶和露水可吃,没有柔软的泥
地可挖洞,它也会按照早已编写到它的基因深处的乐谱演奏着,鸣唱
着,直至生命的终结。
(有删改)
9.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很多人怀念乡村的虫鸣鸟叫,是因为这些声音让人内心感到宁静。
B. 作者将蟋蟀比作演奏家,是因为它们的“乐声”清晰洪亮、沉着冷
静。
C. 第⑤段写蟋蟀的试音,由此引出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
D. 第⑦段的画线句写“我”由蟋蟀歌唱想到年少时满怀理想的自己。
B
【解析】根据文章第②段“琴声清澈明朗”“当它的声音抵达你的
耳朵,同时抵达的,还有一种叫作‘安静’的东西”和第③段中“才会
重新奏响那轻盈的乐章”可知,蟋蟀的声音没有“清晰洪亮、沉着冷
静”的特点。B项表述有误,故选B。
10. 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蟋蟀叫声
童年 (1)
五月的一天 稚嫩、慌张
六月初的一天夜里 (2)
现在 丝滑、轻盈、快乐
清澈明朗、会迷惑人 
浑厚 
11. 请你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它填补了蝉的空缺,但远.没.蝉鸣那么声势浩大,那么霸道。(赏析
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远没”的意思是远远比不上。将蟋蟀和蝉的叫声进行对比,突出
了蟋蟀叫声清澈明朗的特点。
(2)当你屏住呼吸、扯长耳朵时,它也同样按下跃跃欲试的琴弦,把
自己妥善地藏起来,不泄露一点声音。(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蟋蟀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蟋蟀见
到人类时会巧妙隐藏自己的情态,刻画出蟋蟀的聪明和机智,表达出作
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12. 文章结尾段中,作者说自己“不由自主地把这么多的想象和情
感投射到蟋蟀的身上”。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在蟋蟀身上投射了
哪些情感。
示例:①儿时的作者对未来充满幻想,自由浪漫的蟋蟀寄托着作者
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也是对诗和远方的向往。②长大离开家乡再次见到
自由歌唱的蟋蟀,寄托着作者对家乡的留恋之情以及对快乐的童年生活
的向往之情。③蟋蟀身上还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和梦想的思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