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讲义---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讲义---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西周: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2.法治:《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3.儒法之争
项目 儒家 法家
代表 孔子和孟子 商鞅和韩非
核心 主张 ①人性善,主张德治。 ②“为政以德”“施仁政于民”。 ③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 ①人性恶,主张法治。 ②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赏罚分明。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评价 德治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治统一的需要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令”。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1)魏明帝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2)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
(1)《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2)唐朝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宋元明清在沿袭前朝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本朝的法律。即重视“律”,又重视“例”。《大明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2.儒学发展: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并发展出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3.基层教化
(1)宋朝: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2)明朝:乡约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3)清朝: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史学新论|
法家思想家主张“刑主德辅”
  法家轻德治、反德教,并不等于绝对排斥德和德治,这与儒家轻法和法治,却不绝对排斥法和法治的情形颇为相同。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基础上,给予了道德应有的地位和尊重,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对德治也不无关注。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渊源:《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发展
(1)中古法律: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教会制定颁布了教会法。
(2)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形成 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这就是普通法
发展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特点 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法官的地位突出
(3)民法系:也称“大陆法系”。
形成 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发展 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特点 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律体系完整,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特征: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2.局限性
(1)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确认私有财产制度,财产多少决定法律地位高低。
(2)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而斗争。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1.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
(1)积极:反对教皇权威,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态度。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
(2)局限:仍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排斥其他教派,宗教冲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改革开放前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2)20世纪50年代,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3)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文件,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
(1)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制定了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10年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①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②201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③2020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2.改革开放新时期:先后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文明创建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拓展】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1.内涵: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即“德主刑辅”“以礼入法”的治国思想。
(1)“德主刑辅”:“德主”即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采取符合民众利益的政策措施来争取民众拥护支持,此
为主;“刑辅”即以法家思想为指导,采取法律等强制性措施来强迫服从、实现控制,此为辅。
(2)“以礼入法”: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结合,宗法伦理与法律制定相结合。
2.影响: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1)积极性:律令儒家化、以礼入法,建立了合理的封建法律秩序,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进一步巩固儒家的正统地位;将“天下为家”深深根植于国人心中,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
(2)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君权、父权、夫权,本质上成为维护封建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工具,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不可能保持封建社会的长久不衰,最终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法治前进的阻碍力量。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传统教化的特点
1.教化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的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体系之中。
2.教化途径系统化: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了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
3.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古代教化的重要方法。制度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
4.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助。
【典题例证】 中国古代的礼制与法律
1、 (2022·海南高考)《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通过分析其目的来体现对传统治理方式的全面认识。“礼”与“法”(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两大基石。“礼法合治”思想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后经战国末期儒家荀子的推阐,其影响进一步扩大。汉武帝之后,儒家“礼法合治”的思想正式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得以实施。此后,虽然朝代更迭,但“礼法合治”思想基本上为后世所继承发展。“礼法合治”的思想和实践可以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政治智慧和法律资源。
宋代的儿童培养与礼仪教育
 2、(2021·辽宁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比较重视培养儿童的礼仪。宋代家礼主要有冠、婚、丧、祭四大类。司马光根据古礼及民间冠礼的实际情况,把“男子二十,冠而字”改为“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朱熹将下限改为十五岁。祠堂是家训的主要实施场所,如金溪陆氏家族,“(陆)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儿童在家礼中得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规范训练。
——摘编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等
材料二 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或戏之,则正色俨然,笑语不妄。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周谔“生而秀颖,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董仲永“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摘编自周扬波《宋人的儿童观——兼论“近世
幼教文化两大路线之争”》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培养儿童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心目中“好孩子”形象确立的原因。
试答 (1)途径:接受礼仪规范训练;参加宗族活动;学习儒家经典。
(2)原因:理学逐渐兴盛;科举选官普及和崇文意识;冠礼年龄下移的趋势;用合乎成人礼节的标准规范幼儿的言行。
3、(2022·北京高考)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解析:A 据材料“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有大功于名教”可知,北宋士大夫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引导民众走近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趣
味,最终起到儒家化移风俗效用的作用,即注重推行社会教化,故选A项;材料强调北宋士大夫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推行社会教化,不涉及经济控制问题,得不出“放松”的结论,排除B项;修建亭台馆榭与鼓励文学艺术创作无关,排除C项;崇文抑武指在地位上、工资待遇上以及文化宣传上,抬举(尊崇)文官,贬低(抑制)武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4、(2021·湖南高考)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解析:C 由题干中的信息“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可知,“替代制度”进一步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排除A项。题干中的“债权人”并不一定是奴隶主阶级,排除B项。题干中的“替代制度”进一步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D项中“形成完整体系”的说法错误,排除。
5、西汉时,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28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汉代统治者的上述做法旨在(  )
A.加强儒学独尊地位 B.推进以礼入法
C.维护社会伦理秩序 D.创新基层教化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统治者的做法与推行孝道有关,“以孝治天下”,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有利于维护社会伦理秩序,C项正确;汉文帝时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礼和法的关系,得不出推进以礼入法,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是推行孝道,没有涉及创新基层教化的信息,排除D项。
6、罗马共和国后期,随着版图的扩大和经济交往的增多,长期在外经商的男子无法亲自管理财产,在家的女子便有机会参与经济生活,一系列法律的出台确立了无夫权婚姻制度,妻子不受夫权的支配,其法律地位与未婚时相同,妻子对自己所得财产享有完全所有权。这表明罗马法(  )
A.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了妇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C.推崇商业契约精神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解析:D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通过法律确立了无夫权婚姻制度,这是罗马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保护私有财产”,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商业契约精神”,排除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