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共6页)
一、现代文阅读 (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着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也借助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是令作品跟现实、时代血肉相连的纽带。
(摘编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
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 《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 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
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雷雨》中所有冲突和矛盾在一天集中爆发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强烈的表现形式更能突出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意蕴。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达的情感、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层次上表达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次的真实逻辑。
(摘编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
材料三:
不论是对于文学写作者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着“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物质实体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
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试图从文本内在逻辑中抽离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论证与寻找,其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作者创作与建构出的“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说过的那样, “对于一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它的必然后果”。
(摘编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学创作即使用想象和超现实的手法也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才可能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B.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认为文学的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
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就是作者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更多的是经过作者再创造的生活。
D.杜丽娘的死而复生、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都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他们身上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精神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学作品选材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才能够体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
B.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虚构和想象,但是必须要遵循“现实逻辑”,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特点。
C.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因此十分流行。
D.要使作品有“文学的真实”,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要依靠最符合受众期待的想象等表现形式。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的一项是(2分)( )
A.《鸿门宴》中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
B.《祝福》中祥林嫂遭了遇丧夫丧子之痛,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别人祝福之时惨死在冰天雪地里。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高俅多次陷害,忍无可忍,最终在雪夜杀死仇人,走上反抗的道路。
D.《雷雨》中鲁侍萍倍受欺辱压迫,被赶出周公馆后尝尽人间辛酸,在雷雨夜彻底绝望之后陷入疯狂。
4作家如何才能创造出具有“文学真实性”的作品呢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4分)
5.《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化为促织的情节体现了“文学的‘真实’”吗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 ”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 “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 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 ”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 ”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 “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 ”父亲对孩子说。 “他们要拿你怎么样 ”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 “什么 ” “你认识卡秋莎吗 ” “那个邻居阿姨吗 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你为什么不去 ” “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 “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 ” “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你一定来吗 ”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 “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 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 “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 ”又一个人说, “放了他。 ”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文中的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被人民群众俘获。
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C. “同一个神灵”是指亲情与爱、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孩子对父亲的爱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 “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对儿子的担心, “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孩子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
B.结尾“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突出人们的善良、宽容,彰显人性的光芒。
C. “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
D.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
8.小说的开头写人群大声叫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6 分)
9.莫言说: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善恶。”请结合小说中警察的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 (本题共5小题,10分)
10.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
A.距关,毋内诸侯 河海不择细流 技盖至此乎 手裁举
B.膝之所踦 暴霜露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是罔民也
C.翼日进宰 将军与臣有郤 莫春者,春服既成 刑于寡妻
D.而翁归 皆欲出于王之涂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若然向然
11.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 )
A. 虽然,每至于族 行李之往来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可谓智力孤危
B. 沛公居山东时 日与子弟角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约为婚姻
C. 必固其根本 思厥先祖父 而听细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视为止,行为迟 不见消耗 予忖度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1)头发上指 (2)以膏泽斯民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共其乏困 (6)得佳者笼养之 (7)视为止 (8)越国以鄙远 (9)此亡秦之续耳
(10)常以身翼蔽沛公 (11)而高其直 (12)端章甫 (1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
(14) 成述其异 (15)不霁何虹 (16)试使斗而才
A.(1)(6)(10)/(2)(12)(15)(16)/(3)(11)/(4)(13)/(5)(8)(14)/(7)(9)
B.(1)(6)(10)/(2)(12)(15)/(3)(11)(16)/(4)(13)/(5)(8)(9)(14)/(7)
C.(1)(6)(10)(16)/(2)(12)(15)/(3)(11)/(4)(13)/(5)(8)(14)/(7)(9)
D.(1)(6)(10)/(2)(12)(15)(16)/(3)(11)/(4)(13)/(5)(8)(9)(14)/(7)
13.下列各组句子句式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覆之以掌 风乎舞雩 进乎技矣 刑于寡妻
B.举地千里 苟以天下之大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玉斗一双
C.百姓之不见保 洎牧以谗诛 如被冰雪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卫士仆地 喜置榻上 今恩足以及禽兽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今逐客以资敌国(供给) 居为奇货(平时) 奚暇治礼义哉(治理)
B.每责一头(责令) 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度义而后动 (计划)
C.翘然矜鸣(骄傲) 多于在庾之粟粒(谷仓) 吴楚东南坼(分裂)
D.宰以卓异闻(听说) 无毫发爽(舒爽)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降低身份)
(二)课外文言文 (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王乃召李斯, 复其官,除逐客之令。王卒用李斯之谋, 阴遣辩士资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嬴政于是召回李斯,恢复了他的官职,并废除了逐客令。嬴政最终采用了李斯的计策,暗中派遣能言善辩的人携带金珠宝玉去游说各国国君。凡是可以用钱财贿赂的各国有名望、有势力的人,便出重金收买,结交他们,凡是不肯受贿的,便持利剑刺杀他们。挑拨各国国君与臣民之间的关系,离间他们的感情,然后派良将率兵攻打各国。这样,几年之内,秦国终于兼并了天下。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非因上书说王曰: “今秦地方数千里, 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 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遣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 不得见。王后悔, 使赦之, 非已死矣。
韩王向秦国割让土地,献上印玺,请求作为秦国的附庸,派韩非为使者前往秦国觐见。韩非趁机上书游说秦王道: “现今秦国的疆域方圆数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森严,赏罚公平,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而我鲁莽地冒死渴求见您一面,是想说一说用来破坏各国合纵联盟的计略。您若真能听从我的主张,那么,您如果不能一举拆散天下的合纵联盟,占领赵国,灭亡韩国,使楚国、魏国臣服,齐国、燕国归顺,不能令秦国确立霸主的威名,使四周邻国的国君前来朝拜,就请您把我杀了在全国示众,以此告诫那些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忠诚的人。”嬴政读后,心中颇为喜悦,但一时还没有任用他。李斯很嫉妒韩非,便对嬴政说: “韩非是韩国的一个公子。如今您想吞并各国,韩非最终还是要为韩国利益着想,而不会为秦国尽心效力的,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您不用他,而让他在秦国长期逗留后再放他回去,这不當是自留后患啊。还不如依法将他除掉算了。”秦王政认为李斯说得有理,便把韩非交司法官吏治罪。李斯又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及早自杀。韩非试图亲自向秦王嬴政陈述冤情,但却无法见到秦王。不久,秦王政有些后悔,就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是韩非已经死了。
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 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死矣!
司马光说:我听说君子由亲近自己的亲人而至亲近别人的亲人,由热爱自己的国家而至热爱别人的国家,因此才能功勋卓著,名声美好,从而享有百福。如今韩非为秦国出谋献策,首先就是要以灭亡他的祖国来证实他的主张,犯下此类罪过,本来就是死有余辜的。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材料二: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 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 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苟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韩非,是韩国公子之一。他喜好研究刑罚法律方面的学问,他的学问的理论根源于黄老学说。韩非有口吃的毛病,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但他善于著书立说。他跟李斯都拜荀子为师,李斯自认为在学问方面比不上韩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十馀万言。
韩非眼看韩国的国势日渐衰落,曾多次上书劝谏韩王,可是韩王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这种情形下,韩非痛恨君主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不去努力地修整明确法律制度,不能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去驾驭统率他的臣子,不能使国家变得富有,不能使军事力量变得强大,也不能好好地任用贤德的人才,相反,国君只提拔任用那些轻浮、夸夸其谈,就像蛀虫一样的小人,使他们的官位在那些有大功、肯实干的人之上。韩非认为儒生利用他们所写的一些文章辞句来干扰法制的正常运行,而那些自命侠义的武人则使用武力触犯国家的禁令。法令宽松的时候就宠幸享有名誉的人,法令严格的时候就重用披甲戴盔的勇士。现在,国君所供养的那些人都派不上什么大用场,堪当重用的人却没有得到供养。韩非为那些清廉、方正的人士不被奸佞邪祟的大臣所容而感到悲伤,于是他观察以往成败得失的变化,因此创作出了《孤愤》
《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几万字的著作。
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 不能自脱。
但是韩非知道游说有多么困难,他所写的《说难》对此进行了完备的论述,韩非最终死在了秦国,没能免于游说带来的灾难。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5.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霸王之名A不成B四邻C诸侯不朝D大王E斩臣F以徇国G以戒H为王谋不忠者也
1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
A.“资”,指携带,与《谏逐客书》 “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词义相同。
B.“遗”,指赠送,与“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的“遗”词义不同。
C.“以”,指用,与苏洵《六国论》 “洎牧以谗诛”中的“以”词义不相同。
D.“悲”,为动用法,与《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哀”用法相同。
1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秦王召回李斯,恢复了他的官职,并且废除了逐客令。李斯继续为秦国效力,并且在秦统一六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司马光认为,韩非替秦国出谋划策,首先要通过灭亡他的祖国来证实他自己的主张,韩非固然有罪,但是罪不至死。
C.韩非和李斯都曾在荀子门下学习。韩非口吃,不善言辞,但善于著书。李斯妒忌韩非的才华,于是设计害死了韩非。
D.韩非子看到韩国日渐衰落,多次向韩王进谏,但都未被采纳。韩非子对现实不满,心怀悲愤,写下十多万字的著作。
1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 (4分)
(2)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 (4分)
19.李斯在处理韩非的问题上与自己在《谏逐客书》中提到的对待客卿的态度一致吗 试简要分析。 (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0~21题。(9分)
望岳三首·其二①
杜甫
西岳岐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②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③问真源。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诗人此时被贬为华州 (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
②箭栝:指箭的末端。③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首联紧扣诗题,表达了仰望华山之意,写出了华山的特点,又将诸峰描绘得颇具人情味。
B.颔联写诗人极想攀登华山,营造了神话境界, “安得”二字,表明了诗人对登山的渴望。
C.尾联写诗人最后登上了山顶,探访到白帝仙居,问询仙道的本源,语言朴实,笔力老成。
D.本诗与杜甫的另一首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的情感有很大不同。
21.本诗无一“险”字,却处处写“险”。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典型的自然之景。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出阿房宫里的走廊和屋檐的形状。
(4)苏洵在《六国论》开头先用“__________________”归纳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又在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5)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运用类比手法,指出秦王若是一面享受非秦之物,一而驱逐非秦之客,那么最终的评判将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不是用来占据天下、战胜强敌的办法啊。
(6)“扁舟”有小舟之意,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表情达意很丰富。或自由豁达,或寄予理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 题。
八点五十分,满船人,都在仰头观望。我也跑到甲板上来,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屹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缥缈传说的美女峰了。据说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遇狂风暴雨,船覆灭頂,他的妻子抱着小孩从峄顶眺望,盼他回来,①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候着他—至今还在那儿等着呢!…
假如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筒直像江上一条迁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②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是满山社鹍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③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 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23.文中三处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3分)
24.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感叹号和省略号连用,请分别分析两个标点的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5~26 题。
《促织》与《变形记》这两篇小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小说家的想象匪夷所思,却又引人入胜。阅读这两篇作品,要注意主要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比较两篇作品的异同,把握其各自的风格和特色。
《促织》中“术神问卜”和“魂化促织”这些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情节对于把握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作用。《促织》的语言精练而生动,如描写成名之子投井后, “夫妻向隅”至“寻所逐者”的一段文字,叙事状物,细腻形象,要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变形记》中,各种人物面对主人公“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一事件,有着各式各样的反应,看似荒诞不经,仔细体会却又显得有几分合情合理。卡夫卡用荒诞的手法来突出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未表露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他企图从异的角度来批判和观察社会。阅读时,注意品味小说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理解主人公“化虫”之后的遭遇,体会其中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2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
四、写作(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美好的人生离不开美好事物的熏陶,那些美好的人或物,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艺术的,又给你怎样的触动和引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思考与感悟,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写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 自行立意, 自拟文题。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不少于800 字。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学科考试试卷 答案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共6页)
一、现代文阅读 (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着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也借助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是令作品跟现实、时代血肉相连的纽带。
(摘编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
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 《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性”, 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
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审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非常重要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
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正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雷雨》中所有冲突和矛盾在一天集中爆发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强烈的表现形式更能突出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意蕴。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达的情感、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层次上表达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次的真实逻辑。
(摘编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
材料三:
不论是对于文学写作者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着“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物质实体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
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试图从文本内在逻辑中抽离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论证与寻找,其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作者创作与建构出的“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说过的那样, “对于一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它的必然后果”。
(摘编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学创作即使用想象和超现实的手法也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才可能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B.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认为文学的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
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就是作者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更多的是经过作者再创造的生活。
D.杜丽娘的死而复生、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都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他们身上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精神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
答案: C.“作者所见所历”错,原文说的是“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以偏概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学作品选材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才能够体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
B.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虚构和想象,但是必须要遵循“现实逻辑”,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特点。
C.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因此十分流行。
D.要使作品有“文学的真实”,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要依靠最符合受众期待的想象等表现形式。
答案:B A.“选材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才能够体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以偏概全,非现实题材和非现实手法也可以体现作家的现实关怀。C.“因此十分流行”强加因果,原文是“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原文并未提到这类作品流行的原因。D.“还要依靠最符合受众期待的想象等表现形式”错,原文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的一项是(2分)( )
A.《鸿门宴》中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
B.《祝福》中祥林嫂遭了遇丧夫丧子之痛,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别人祝福之时惨死在冰天雪地里。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被高俅多次陷害,忍无可忍,最终在雪夜杀死仇人,走上反抗的道路。
D.《雷雨》中鲁侍萍倍受欺辱压迫,被赶出周公馆后尝尽人间辛酸,在雷雨夜彻底绝望之后陷入疯狂。
答案:A.选项表述的项羽的结局是历史上真实的结局,没有经过经过艺术加工,是“历史真实”,不能体现“文学的‘真实’”。
4作家如何才能创造出具有“文学真实性”的作品呢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4分)答案:①在文学创作中,文学想象和虚构要联系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
②要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洞见时代本质,深切关注人类生存状态,追求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
③既遵循生活逻辑,又摆脱这种束缚来超越生活逻辑,根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题的方式,创作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
5.《促织》中成名的儿子化为促织的情节体现了“文学的‘真实’”吗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6分)
答案: “文学的‘真实’”可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真”,但一定能够反映“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 《促织》中儿子化身促织化解危机的情节,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这种处理虽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表现了人们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鞭挞。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是一种“文学的‘真实’”。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
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
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 ”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 “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 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 ”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 ”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 “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 ”父亲对孩子说。 “他们要拿你怎么样 ”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 “什么 ” “你认识卡秋莎吗 ” “那个邻居阿姨吗 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你为什么不去 ” “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 “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 ” “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你一定来吗 ”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 “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 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 “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 ”又一个人说, “放了他。 ”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文中的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被人民群众俘获。
B.儿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C. “同一个神灵”是指亲情与爱、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孩子对父亲的爱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 “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对儿子的担心, “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6.B(“儿子的出现……让警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错误,由“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可知,儿子出现的时候警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是在人们提议放了他后,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说明是人们的善良感化了警察。)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孩子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情节从起初的剑拔弩张逆转为后来的充满温情,情节跌宕起伏。
B.结尾“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突出人们的善良、宽容,彰显人性的光芒。
C. “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
D.从警察起初的执拗到最后的落泪,从百姓起初的怒不可遏到最后的宽容谅解,小说在巨大的落差中凸显了人性的力量。
7.C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形象”错误,情感色彩有误,从文中来看,警察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并且对着人民开枪,杀死了人,面对人民的讨伐,他“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应是表现了他冷漠固执以及仇恨人民。)
8.小说的开头写人群大声叫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做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表现了人们亢奋情绪和内心的愤怒仇恨之情;②设置悬念,营造紧张的氛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为下文警察的出场做铺垫;④与结尾处人们表现出的宽容善良形成反差,从而突出小说弘扬人道主义的主旨; (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四点6分)
9.莫言说: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善恶。”请结合小说中警察的形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答案.①面对人民的指责,警察冷漠固执高傲,表现出恶的一面;②儿子出现后,警察努力维护孩子尊严,父爱如山,温情满满,表现出善的一面;③最后群众放了他,警察的大哭表现他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流下悔恨、感动的泪水,由恶转善。 (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 (本题共5小题,10分)
10.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B )
A.距关,毋内诸侯 河海不择细流 技盖至此乎 手裁举
B.膝之所踦 暴霜露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是罔民也
C.翼日进宰 将军与臣有郤 莫春者,春服既成 刑于寡妻
D.而翁归 皆欲出于王之涂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若然向然
11.下列各组句子不全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D )
A. 虽然,每至于族 行李之往来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可谓智力孤危
B. 沛公居山东时 日与子弟角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约为婚姻
C. 必固其根本 思厥先祖父 而听细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视为止,行为迟 不见消耗 予忖度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1)头发上指 (2)以膏泽斯民 (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共其乏困 (6)得佳者笼养之 (7)视为止 (8)越国以鄙远 (9)此亡秦之续耳
(10)常以身翼蔽沛公 (11)而高其直 (12)端章甫 (1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
(14) 成述其异 (15)不霁何虹 (16)试使斗而才
A.(1)(6)(10)/(2)(12)(15)(16)/(3)(11)/(4)(13)/(5)(8)(14)/(7)(9)
B.(1)(6)(10)/(2)(12)(15)/(3)(11)(16)/(4)(13)/(5)(8)(9)(14)/(7)
C.(1)(6)(10)(16)/(2)(12)(15)/(3)(11)/(4)(13)/(5)(8)(14)/(7)(9)
D.(1)(6)(10)/(2)(12)(15)(16)/(3)(11)/(4)(13)/(5)(8)(9)(14)/(7)
13.下列各组句子句式全部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
A.覆之以掌 风乎舞雩 进乎技矣 刑于寡妻
B.举地千里 苟以天下之大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玉斗一双
C.百姓之不见保 洎牧以谗诛 如被冰雪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卫士仆地 喜置榻上 今恩足以及禽兽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今逐客以资敌国(供给) 居为奇货(平时) 奚暇治礼义哉(治理)
B.每责一头(责令) 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度义而后动 (计划)
C.翘然矜鸣(骄傲) 多于在庾之粟粒(谷仓) 吴楚东南坼(分裂)
D.宰以卓异闻(听说) 无毫发爽(舒爽)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降低身份)
(二)课外文言文 (本题共5小题,20分)
材料一:
王乃召李斯, 复其官,除逐客之令。王卒用李斯之谋, 阴遣辩士资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嬴政于是召回李斯,恢复了他的官职,并废除了逐客令。嬴政最终采用了李斯的计策,暗中派遣能言善辩的人携带金珠宝玉去游说各国国君。凡是可以用钱财贿赂的各国有名望、有势力的人,便出重金收买,结交他们,凡是不肯受贿的,便持利剑刺杀他们。挑拨各国国君与臣民之间的关系,离间他们的感情,然后派良将率兵攻打各国。这样,几年之内,秦国终于兼并了天下。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来聘。非因上书说王曰: “今秦地方数千里, 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 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遣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 不得见。王后悔, 使赦之, 非已死矣。
韩王向秦国割让土地,献上印玺,请求作为秦国的附庸,派韩非为使者前往秦国觐见。韩非趁机上书游说秦王道: “现今秦国的疆域方圆数千里,军队号称百万,号令森严,赏罚公平,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而我鲁莽地冒死渴求见您一面,是想说一说用来破坏各国合纵联盟的计略。您若真能听从我的主张,那么,您如果不能一举拆散天下的合纵联盟,占领赵国,灭亡韩国,使楚国、魏国臣服,齐国、燕国归顺,不能令秦国确立霸主的威名,使四周邻国的国君前来朝拜,就请您把我杀了在全国示众,以此告诫那些为君主出谋划策不忠诚的人。”嬴政读后,心中颇为喜悦,但一时还没有任用他。李斯很嫉妒韩非,便对嬴政说: “韩非是韩国的一个公子。如今您想吞并各国,韩非最终还是要为韩国利益着想,而不会为秦国尽心效力的,这也是人之常情。现在您不用他,而让他在秦国长期逗留后再放他回去,这不當是自留后患啊。还不如依法将他除掉算了。”秦王政认为李斯说得有理,便把韩非交司法官吏治罪。李斯又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让他及早自杀。韩非试图亲自向秦王嬴政陈述冤情,但却无法见到秦王。不久,秦王政有些后悔,就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是韩非已经死了。
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 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死矣!
司马光说:我听说君子由亲近自己的亲人而至亲近别人的亲人,由热爱自己的国家而至热爱别人的国家,因此才能功勋卓著,名声美好,从而享有百福。如今韩非为秦国出谋献策,首先就是要以灭亡他的祖国来证实他的主张,犯下此类罪过,本来就是死有余辜的。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材料二: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 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 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苟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韩非,是韩国公子之一。他喜好研究刑罚法律方面的学问,他的学问的理论根源于黄老学说。韩非有口吃的毛病,不是那种能说会道的人,但他善于著书立说。他跟李斯都拜荀子为师,李斯自认为在学问方面比不上韩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 《五蠹》 《内外储》 《说林》 《说难》十馀万言。
韩非眼看韩国的国势日渐衰落,曾多次上书劝谏韩王,可是韩王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这种情形下,韩非痛恨君主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不去努力地修整明确法律制度,不能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去驾驭统率他的臣子,不能使国家变得富有,不能使军事力量变得强大,也不能好好地任用贤德的人才,相反,国君只提拔任用那些轻浮、夸夸其谈,就像蛀虫一样的小人,使他们的官位在那些有大功、肯实干的人之上。韩非认为儒生利用他们所写的一些文章辞句来干扰法制的正常运行,而那些自命侠义的武人则使用武力触犯国家的禁令。法令宽松的时候就宠幸享有名誉的人,法令严格的时候就重用披甲戴盔的勇士。现在,国君所供养的那些人都派不上什么大用场,堪当重用的人却没有得到供养。韩非为那些清廉、方正的人士不被奸佞邪祟的大臣所容而感到悲伤,于是他观察以往成败得失的变化,因此创作出了《孤愤》
《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几万字的著作。
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 不能自脱。
但是韩非知道游说有多么困难,他所写的《说难》对此进行了完备的论述,韩非最终死在了秦国,没能免于游说带来的灾难。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5.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霸王之名A不成B四邻C诸侯不朝D大王E斩臣F以徇国G以戒H为王谋不忠者也
【答案】BDG
1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 )
A.“资”,指携带,与《谏逐客书》 “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赍”词义相同。
B.“遗”,指赠送,与“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的“遗”词义不同。
C.“以”,指用,与苏洵《六国论》 “洎牧以谗诛”中的“以”词义不相同。
D.“悲”,为动用法,与《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哀”用法相同。
【答案】A(A.携带/送给;B.赠送/丢失,放弃;C.如果;D.介词,用/介词,因为。)
1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秦王召回李斯,恢复了他的官职,并且废除了逐客令。李斯继续为秦国效力,并且在秦统一六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司马光认为,韩非替秦国出谋划策,首先要通过灭亡他的祖国来证实他自己的主张,韩非固然有罪,但是罪不至死。
C.韩非和李斯都曾在荀子门下学习。韩非口吃,不善言辞,但善于著书。李斯妒忌韩非的才华,于是设计害死了韩非。
D.韩非子看到韩国日渐衰落,多次向韩王进谏,但都未被采纳。韩非子对现实不满,心怀悲愤,写下十多万字的著作。
【答案】B(“固然有罪”错误, “罪固不容死”意为“本来就是死有余辜”。)
1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 (4分)
【答案】我冒死渴望见您一面,(是想)说一说用来破坏各国合纵联盟的策略。
(评分参考: “昧死”, 冒死: “所以”,用来/……的方法: “从”,合纵;一词1分,句意 1分。)
(2)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 (4分)
【答案】(法令)宽松的时候就宠幸享有名誉的人,法令严格的时候就重用披甲戴盔的勇士。(评分参考:补充主语“法令”: “急”,严格;“介胄”,披甲戴盔。一词1分,句意1分。)
19.李斯在处理韩非的问题上与自己在《谏逐客书》中提到的对待客卿的态度一致吗 试简要分析。 (3分)
【答案】①不一致。②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认为“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不是秦国人,却愿意为秦国效忠的士人还是很多的,不能因为不是秦国人就采取不信任的态度。③李斯在韩非为秦国出谋划策时,他却因为嫉妒韩非,以韩非是韩国人,只会顾及韩国而不是秦国利益为由,请求杀掉韩非。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 1分,满分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0~21题。(9分)
望岳三首·其二①
杜甫
西岳岐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②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③问真源。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诗人此时被贬为华州 (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
②箭栝:指箭的末端。③白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首联紧扣诗题,表达了仰望华山之意,写出了华山的特点,又将诸峰描绘得颇具人情味。
B.颔联写诗人极想攀登华山,营造了神话境界, “安得”二字,表明了诗人对登山的渴望。
C.尾联写诗人最后登上了山顶,探访到白帝仙居,问询仙道的本源,语言朴实,笔力老成。
D.本诗与杜甫的另一首诗《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的情感有很大不同。
【答案】C
【解析】C.“诗人最后登上了山顶”错误。诗人最后并未登上山顶, “稍待”二字看出这是诗人的渴望而不是现实。
21.本诗无一“险”字,却处处写“险”。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6分)
【答案】①高耸突兀之“险”。首联“峻嶒”“竦”等词直接写出了华山的高耸突兀,又运用比喻,写其他山峰在华山面前像矮小的儿孙,衬托华山。②登山道路之“险”。颔联写诗人需要借助神仙的工具才能登山,颈联写峡谷艰险无归路,而山峰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难以登爬。③仕途坎坷之“险”。诗人写自己想要登山而不得,表现出自己报国无门,理想无法实现的境遇,流露出失意彷徨之感。
【解析】题干要求学生围绕“险”字对诗歌内容逐一进行分析,分析时既要注意华山之险,又要结合注释分析诗人仕途之险。
首联,“西岳峻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运用比喻修辞,将群峰耸峙的华山比作一位长者,将其它山峰比作儿孙,“峻嶒”“竦”两个词语写出了华山山势高耸的特点,突出其“险”。
颔联“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描写诗人登山之时希望能够求得仙人杖,好让自己拄着它登上华山去玉女祠;颈联诗人进了车箱谷就难以返回,而山峰高耸,就像通天的箭尾直抵天门,实在是难以登爬。通过登山路途之难,凸显其“险”。
注释“诗人此时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表明此时诗人遭受贬谪,自己的仕途就如此时登山,欲登顶而不得,欲报国而无门。凸显诗人仕途之“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描写了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典型的自然之景。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鹰腰缦回,樵牙高啄”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出阿房宫里的走廊和屋檐的形状。
(4)苏洵在《六国论》开头先用“赂秦而力亏”归纳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又在结尾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5)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运用类比手法,指出秦王若是一面享受非秦之物,一而驱逐非秦之客,那么最终的评判将会是“(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这不是用来占据天下、战胜强敌的办法啊。
(6)“扁舟”有小舟之意,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表情达意很丰富。或自由豁达,或寄予理想……如“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 题。
八点五十分,满船人,都在仰头观望。我也跑到甲板上来,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屹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缥缈传说的美女峰了。据说一个渔人在江中打鱼,突遇狂风暴雨,船覆灭頂,他的妻子抱着小孩从峄顶眺望,盼他回来,①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终未回来,而她却依然不顾晨昏,不顾风雨,站在那儿等候着他—至今还在那儿等着呢!…
假如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筒直像江上一条迁回曲折的画廊。船随山势②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两岸山势奇绝,连绵不断,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美的评价和命名,显然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岩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是满山社鹍了,峡急江陡,江面布满③大大小小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丛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 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
23.文中三处加点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3分)
答案:
①强调时间之漫长,体现妻子等候丈夫的执着。
②写出了巫峡的曲折及美景的层出不穷。
③写出了漩涡密布,大小不一的情态。
24.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感叹号和省略号连用,请分别分析两个标点的表达效果。
答案:感叹号表达作者对渔人妻子长久等待的惊叹和对渔人夫妇忠贞不渝爱情的赞美。
省略号表示渔人妻子仍然在等待,引发读者遐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5~26 题。
《促织》与《变形记》这两篇小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故事,小说家的想象匪夷所思,却又引人入胜。阅读这两篇作品,要注意主要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的生存境况,进而理解“变形”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比较两篇作品的异同,把握其各自的风格和特色。
《促织》中“术神问卜”和“魂化促织”这些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情节对于把握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重要作用。《促织》的语言精练而生动,如描写成名之子投井后, “夫妻向隅”至“寻所逐者”的一段文字,叙事状物,细腻形象,要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变形记》中,各种人物面对主人公“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一事件,有着各式各样的反应,看似荒诞不经,仔细体会却又显得有几分合情合理。卡夫卡用荒诞的手法来突出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未表露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他企图从异的角度来批判和观察社会。阅读时,注意品味小说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理解主人公“化虫”之后的遭遇,体会其中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2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 《促织》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这些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情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情节可以把握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与现实相交融的写作手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2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
答案:卡夫卡用荒诞的手法来突出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来表现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漠然的关系,他企图从异的角度来观察和批判社会。
四、写作(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我想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美是一面镜子,你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见你自己,从而对自己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
美好的人生离不开美好事物的熏陶,那些美好的人或物,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艺术的,又给你怎样的触动和引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思考与感悟,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写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 自行立意, 自拟文题。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不少于800 字。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先引用名人名言,阐释前人对“美”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第一句话意思是“美”能让人区分善恶,教给人与恶作斗争的勇气。第二句话具体阐释了“美”的作用,对我们的精神、心灵、情感的正面引领作用,表明“美”具有巨大的价值。第三句话是说“美”可以让人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进步,从而向“美”靠近,能够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美”的人。
要求部分提示我们从现实或艺术中选择一个美好的人或物,阐述他(她、它)对你的触动和引领。要求根据“对材料的思考与感悟”“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写文章。也就是要围绕对“美”的认识,阐述“美”对自己的熏陶、影响和引导,或者自己对“美”的感悟。
参考立意:
1.让美关照心灵。
2.以美为镜,向美靠拢。
3.美是向善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