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八升九语文(统编版)文学文化常识之古代地理与《水浒传》下(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八升九语文(统编版)文学文化常识之古代地理与《水浒传》下(学案)

资源简介

文学文化常识之古代地理与《水浒传》下
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
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毛泽东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
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
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
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五岳
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重要人物情节梳理
(一)鲁智深
1. 人物辨识关键词
排名:十三原名:鲁达称号:花和尚、鲁提辖法号:智深自称:洒家武器:禅杖、戒刀相关地名: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东京大相国寺、野猪林、二龙山、状元桥、六和寺形象特征: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醋钵儿大小拳头
2. 情节串联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
(1)拳打镇关西(第三回):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被镇关西欺凌的遭遇,赠送银两,安排他们父女出逃。第二天鲁提辖找到郑屠肉店,借买肉刁难郑屠,挑起事端,进行打斗,三拳打死了郑屠。鲁提辖假称郑屠诈死,赶快逃走了。
性格特点:见义勇为、武艺高强、疾恶如仇、粗中有细、同情弱小、除暴安良。
(2)大闹五台山(第四回):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逃到五台山为僧避祸,法名智深。他早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亭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监寺、都寺派一班职事僧人、火工道人、轿夫等人来打,鲁智深趁酒醉大闹一场。
性格特点:勇猛、鲁莽、不守规矩、不拘小节、粗犷豪放。
(3)大闹桃花村(第五回):鲁智深离开五台山,在桃花村为给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女儿,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智深相认。李忠、鲁智深、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鲁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之时,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离去。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打抱不平。
(4)火烧瓦罐寺(第六回):鲁智深离开桃花山,投身瓦罐寺,上了假扮道士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被二贼击败。到赤松林遇到史进,两人一起返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性格特点: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5)倒拔垂杨柳(第七回):大相国寺附近的泼皮买了十瓶酒,牵了一头猪,来请鲁智深。吃到半酣,听见门外的老鸦叫个不停,泼皮们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柳杨树带根拔起。
性格特点:豪放、直率。
(6)大闹野猪林(第八回):陆虞候买通公差,要在前往沧州的路上杀害林冲。公差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公差把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俅、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缘由,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一直在暗中保护林冲的鲁智深及时跳了出来,抡起禅杖,朝两公差打去,救下了林冲。
性格特点: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不畏权贵、疾恶如仇;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二)武松
1. 人物辨识关键词
排名:十四绰号:行者其他称呼:武二郎、打虎英雄、武都头武器:雪花镔铁戒刀相关地名:景阳冈、快活林、飞云浦、鸳鸯楼、蜈蚣岭形象特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胸脯横阔、骨健筋强
2. 情节串联
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十字坡遇张青→威镇安平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醉打孔亮
(1)景阳冈打虎(第二十三回):武松回家路过景阳冈,在冈下喝了很多酒,不听店小二的劝阻,强行上冈。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躺下。一只吊睛白额虎向他扑了过来。武松连躲两次。老虎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急忙跳开。武松骑在老虎背上,左手揪住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打得老虎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又举起哨棒打了一阵,见老虎确实没了气,才住手。
性格特点:勇猛刚强、胆大心细、机警、精细、有智谋。
(2)斗杀西门庆(第二十六回):武松杀了潘金莲之后,就来到酒楼寻找西门庆。西门庆想跳窗逃走时,武松跨步上前,与西门庆打斗起来。只几个回合,西门庆就被武松摔到酒楼下,跌得发昏。武松跳下楼,手起刀落,杀了西门庆。
性格特点:有智有谋、疾恶如仇。
(3)醉打蒋门神(第二十九回):武松被发配孟州,施恩厚待武松。施恩在快活林开了个酒肉店,被蒋门神夺走,武松答应帮施恩抢回。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酒肉店,在酒肆将蒋门神的妾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求饶并归还了快活林酒肉店。(注:这一事件也为下文蒋门神、张都监设计陷害武松埋下伏笔,是“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两个故事的起因。)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有恩必报、行侠仗义。
(4)大闹飞云浦(第三十回):张都监请武松来家,将其灌醉后诬陷他偷盗。武松被刺配恩州,途中施恩送衣送吃,又说起蒋门神复夺快活林之事,并提醒武松小心。武松看出两个公人和途中遇到的另外两个提朴刀的人心怀不轨,在飞云浦将两个提朴刀的人踢入河中,先后将两名公人和一个被踢下水的人斩杀,揪住剩下的一个人,得知其是蒋门神的徒弟,问明蒋门神等人都在张都监家中,将这个人也杀了。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
(5)张都监血溅鸳鸯楼(第三十一回):武松赶回孟州城,在都监府,劈倒张都监门口丫鬟仆役三人后到鸳鸯楼上,武松二话不说,举刀就砍。不多时,便将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等恶人变做刀下鬼。武松蘸血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字,又打死了几个家眷、仆役后提刀出城。
性格特点:滥杀无辜、敢作敢当。
(6)夜走蜈蚣岭(第三十一回):武松在鸳鸯楼杀死蒋门神等人后,连夜出逃。途中巧遇张青、孙二娘,张青介绍武松到二龙山宝珠寺鲁智深、杨志处去。武松夜晚路经蜈蚣岭坟庵,发现庵中道士败坏三清名声,调戏妇女,于是杀死了飞天蜈蚣道人,救了张太公女儿。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崇尚忠义。
(三)林冲
1. 人物辨识关键词
排名:六绰号:豹子头、小张飞别称:八十万禁军教头武器:丈八蛇矛相关地名:白虎节堂、沧州道、山神庙、草料场、水寨形象特征: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2. 情节串联
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1)误入白虎堂(第七回):高俅事先暗中命人将宝刀卖与林冲,几日后让下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骗入白虎节堂。高俅突然出现,指控林冲携刀私入白虎节堂,欲行刺自己。林冲被判刺配沧州。
林冲性格特点:隐忍、逆来顺受。高俅性格特点:心胸狭窄、有心计、弄权枉法。
(2)棒打洪教头(第九回):林冲在发配途中至柴进庄上,柴进对林冲厚礼款待,引起洪教头的不满。洪教头对林冲步步紧逼,引发了柴进的不快,再加上柴进想看下两人的本事,便安排了两人的比武。林冲轻松击败了洪教头。
林冲性格特点:谦逊有礼、武艺高强。柴进性格特点:豪放、仗义疏财。洪教头性格特点:小肚鸡肠、心胸狭窄。
(3)风雪山神庙(第十回):在沧州,陆虞候等人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后又欲用计致林冲于死地。幸被李小二偷听到,告诉林冲。当夜大雪压倒草厅,林冲无奈而到山神庙安身,躲过一劫。得知高太尉父子陷害自己的全部内情后,忍无可忍的林冲杀死了陆虞候等人,在柴进的周济下连夜投奔梁山泊。
性格特点:从委曲求全、妥协忍让到敢于反抗。
(四)李逵
1. 人物辨识关键词
排名:二十二绰号:黑旋风小名:铁牛武器:两把夹钢板斧形象特征:粗壮黝黑相关地名:江州、沂岭、黑虎崖、润州、楚州南门外蓼儿洼
2. 情节串联
斗浪里白跳→江州劫法场→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锡→斧劈罗真人→探穴救柴进→元夜闹东京→扯诏谤徽宗→梦闹天池
(1)斗浪里白跳(第三十八回):李逵初识宋江,很感激宋江给他银子,为了让宋江吃上鲜鱼,他自告奋勇去讨鱼,讨不到就抢,和“浪里白跳”张顺在岸上打了起来。张顺吃了亏,激他到船上打。李逵不听众人劝阻,结果被张顺按在水里收拾了一番。
性格特点:重义气、暴脾气、率直鲁莽。
(2)真假李逵(第四十三回):李逵回家探母,路遇一个打劫的强盗李鬼自称是“李逵”。李鬼被李逵砍倒在地,经李鬼一番哭诉,李逵相信李鬼是个孝子便放过了他。晚上李逵恰好投宿在李鬼家,却发现李鬼夫妇想麻翻自己,谋金银。李逵一刀把李鬼砍死,李鬼的妻子不知所踪。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同情弱者、报复心强。
(3)沂岭杀四虎(第四十三回):李逵背着老娘上梁山,行至沂岭。为给老娘解渴,李逵出去找水,回来时发现老娘不见了。李逵赶紧四处找寻,终于在老虎洞旁发现老娘的残躯。李逵大怒,一连杀了大小四只老虎。第二天掩埋了老娘的尸骨,大哭一场,独自走下山去。
性格特点:孝顺、脾气火爆、头脑简单。
(4)打死殷天锡(第五十二回):柴进的叔叔柴皇城住在高唐州。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锡仗着姐夫的势力,想强行夺取柴皇城的住宅。柴皇城怄气得病。柴进闻报带着李逵赶到高唐州,柴皇城此时已经奄奄一息,不久便去世了。柴进为叔叔治丧时,殷天锡又带着人来搅闹。柴进想以理服人却差点遭到殴打,李逵再不能忍,将殷天锡从马上揪下来给打死了。
性格特点:性格火暴、嫉恶如仇。
(5)扯诏谤徽宗(第七十五回):宋徽宗派陈太尉等人去梁山招安,宣读诏书时,一百零七人都跪在地上,独不见李逵。当萧让读完诏书后,李逵从梁上跳下来,将诏书扯得粉碎,揪住陈太尉,拽拳便打。又揪打李虞候,喊叫要宋江做皇帝,还要杀尽写诏书的官员。
性格特点:脾气火爆、头脑简单、藐视权贵、具有反叛精神。
(五)宋江
1. 人物辨识关键词
排名:一绰号: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呼保义别名:宋押司、宋公明相关地名:浔阳楼、曾头市、祝家庄形象特征: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唇方口正、刺文双颊、身躯六尺
2. 情节串联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闹西岳华山→兵打北京城→雪天擒索超→夜打曾头市→义释双枪将→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奉诏破大辽→擒王庆→征方腊
(1)私放晁天王(第十八回):梁中书告知蔡京生辰纲被劫,蔡京下令济州府捉拿贼人。济州府捕快何涛兄弟负责此案,经查知是晁盖等人所为,何涛兄弟带人到郓城县捉拿晁盖,遇到县中押司宋江。宋江是晁盖的好友,获悉后立即给晁盖报信。捉拿晁盖的朱仝、雷横放了晁盖。晁盖烧了自己的庄园,大败何涛,率领众人投奔梁山泊。
性格特点:精于吏道、仗义疏财、胸怀宽广。
(2)怒杀阎婆惜(第二十一回):阎婆惜无意间发现了晁盖给宋江的书信和金子,以此为要挟,让宋江答应她三件事,前两件事宋江都答应了,唯独第三件事难住了他,阎婆惜想要晁盖信中提到的一百两金子,宋江告诉她金子已经还回去,阎婆惜不信。讨价还价之间,阎婆惜言语激怒了宋江。宋江一时怒起杀了阎婆惜。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不贪恋女色。
(3)浔阳楼吟反诗(第三十九回):宋江被发配江州,一日无事,上浔阳楼喝酒,乘着酒兴题诗。黄文炳发现宋江题的诗,立即向知府告发,说诗里有反意。于是宋江被打入大牢。
性格特点:有志向、不满足于现状。
(4)三打祝家庄(第四十七回至五十回):为救时迁,晁盖、宋江发兵攻打祝家庄。一打祝家庄,宋江命石秀、杨林去探庄。杨林被擒,石秀遇钟离老人,得知盘陀路走法。祝家庄伏兵齐出,梁山人马迷路,石秀赶到说出暗号,花荣射落号灯,人马安全退出。二打祝家庄,宋江仍然失利,但林冲活捉了扈三娘。三打祝家庄,宋江利用新入伙的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师兄弟的关系,骗得祝家庄信任。梁山人马与孙立里应外合,最后攻破祝家庄。
性格特点:沉着稳重、机智果断,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军事才能。
(六)吴用
1. 人物辨识关键词
排名:三绰号:智多星其他称呼:加亮先生、吴学究武器:八门玄机链、羽扇相关地名:黄泥冈、大名府、文安县形象特征: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2. 情节串联
智取生辰纲→双用连环计→使时迁盗甲→智赚金铃吊挂→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计鸩邬梨
(1)智取生辰纲(第十六回):杨志一行人押送生辰纲来到黄泥冈,吴用等人假扮卖枣商贩稳住杨志等人,白胜扮作卖酒的引诱他们,吴用在杨志放松警惕时把蒙汗药下在瓢里,白胜麻倒杨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纲。
吴用性格特点: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杨志性格特点:武艺高强、醉心仕途、精明机警;但性格孤僻,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2)智赚玉麒麟(第六十一回):吴用和李逵同往北京说服卢俊义上山。吴用扮成算命先生,利用卢俊义想避“血光之灾”的心理,劝其去东南一千里之外避难,并留下四句卦歌,让卢俊义写于家中墙壁上,卦歌中暗藏“卢俊义反”四个字。卢俊义留燕青看家,身带李固要去山东泰安州避难烧香观景,中途经过梁山泊,被众好汉围住,经过一番打斗逃至船上,被阮氏三兄弟、张顺等人打翻船落入水中。
性格特点:有智谋。
(七)杨志
1. 人物辨识关键词
排名:十七绰号:青面兽武器:朴刀、浑铁点钢枪相关地名:黄泥冈、汴京、宝珠寺形象特征:面庞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2. 情节串联
杨志卖刀→北京斗武→押送金银担→双夺宝珠寺
(1)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二回):杨志拿宝刀到闹市去卖,招来泼皮牛二的骚扰。牛二要求杨志演示宝刀的“三宝”,经演示,前“二宝”不假,牛二非要杨志证明第三宝———杀人刀上无血。杨志不肯,牛二便抢宝刀。杨志一怒之下,杀了牛二。
性格特点:性格急躁、敢作敢为。
(2)双夺宝珠寺(第十七回):杨志丢失了生辰纲没法回去复命,遇到了在二龙山下开店的林冲徒弟操刀鬼曹正。曹正建议他去投奔二龙山。但杨志去了被赶下山来,一个人又难敌众伙。正好遇到树林里休息的鲁智深,二人不打不相识,原来鲁智深也被拒绝入伙上山。二人一起联合曹正夫妇装作被擒,来到山上巢穴宝珠寺见匪首邓龙,一起杀掉邓龙占了二龙山。后来又叫张青夫妻与武松一同聚义二龙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