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二课课时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讲义+ 练习)(共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二课课时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课件 +讲义+ 练习)(共3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1.感悟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历程,明确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过程、成果,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3.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重点)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
(1)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
(2)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争取__________、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艰辛的探索
(1)历程: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______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__________道路走不通。
想一想: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______________。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1919年国内爆发了_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________。
(2)胜利成果: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革命性质: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_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想一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理同中国__________相结合,创立了____________,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__________。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①步骤:中国______________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______革命和__________革命两个步骤。
②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__________,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____________。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__________。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
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__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___,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__________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______________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鸦片战争后,中国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力军。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只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两个阶段。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山重水复疑无路——资本主义道路为何走不通?
[情境]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攫取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处于备受欺凌的悲惨境地,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任务1 小组商议:近代中国处于怎样的境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独立思考:近代中国人民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探索尝试 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
结果结论 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原因分析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议题2:柳暗花明又一村——新民主主义革命何以胜利?
[情境1]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任务1 小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 独立思考:简述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过程及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2]
“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毛泽东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而为当时一切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们所赞成的。这种“世界革命”,已不是旧的世界革命,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早已完结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同样,这种“一部分”,已经不是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
任务3 独立思考:结合历史知识和上述情境,谈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3]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下午3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矫健地飞越首都上空。傍晩,群众游行开始,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日,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1949年10月1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任务4 独立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2)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4)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5)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7)符合国情:分两步走符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8)革命的前途: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考向一 近代中国的处境[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1.(2024上·西安高一统考期末)1936年7月,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指出,在中国,我们“不能立即实行社会主义”,也不会像苏联那样很快实现社会主义。毛泽东得出此结论是基于(  )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还没有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考向二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2.(2024上·聊城高一统考期末)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不允许走:帝国主义要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不愿意走:觉醒的中国无产阶级懂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弱小、软弱、妥协,不能承担起历史的使命
④没条件走:近代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3.(2024上·杭州高一统考期末)1939年斯诺就中国革命问题采访了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毛泽东说:“我们永远是社会革命论者,永远不是改良主义者。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下面对于毛泽东所说的“上篇”和“下篇”文章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有(  )
①只有把“上篇”文章做好,才能开始“下篇”文章,两篇文章相互衔接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上”“下”两篇文章
③完成“上篇”,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美好的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完成“下篇”,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综合国力世界领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考向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4.(2024上·台州高一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党史动漫专题片《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聚焦从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28年的革命奋斗史。在血与火中炼成的新中国(  )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②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是中国有史以来没有封建思想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1)半殖民地半封建 (2)民族独立 人民幸福
2.(1)未能 (2)资本主义
想一想 ①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二、
1.(1)马克思列宁主义 (2)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2.(1)主心骨 (3)无产阶级 工农联盟
想一想 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马克思列宁主义 具体实际 毛泽东思想
正确方向
想一想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③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④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5)①半殖民地半封建 民主 社会主义
②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互相衔接
3.(1)人民民主 (2)社会主义 发展方向
(3)帝国主义 世界政治力量
易错矫正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任务1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任务2 历史使命及其关系:
议题2 任务1 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任务2 道路、过程及结果:①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②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③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任务3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任务4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1.B [基本国情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基本任务,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完成基本任务的途径,不是依据,A不符合题意。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而且基本国情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基本任务,找依据需要找国情,C说法错误。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已经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B [觉醒的中国无产阶级懂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克服的痼疾,但这不是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故②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3.B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②错误。完成“下篇”,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综合国力世界领先,④错误。故本题选B。]
4.A [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思想依然存在,④错误。故本题选A。](共41张PPT)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时1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课标要求: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1.感悟近代中国艰辛的探索历程,明确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历史任务,理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过程、成果,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3.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重点)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与历史任务
(1)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 社会。
(2)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争取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
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艰辛的探索
(1)历程: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 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 道路走不通。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
民族独立
人民幸福
未能
资本主义
想一想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1919年国内爆发了 ,促进了 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的转折点。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 。
(2)胜利成果: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革命性质: 领导的, 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主心骨
无产阶级
工农联盟
想一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提示 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理论成果: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__________
基本原理同中国 相结合,创立了 ,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 。
马克思列宁
主义
具体实际
毛泽东思想
正确方向
想一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提示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③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④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并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①步骤:中国 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 革命和 革命两个步骤。
②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 。
半殖民地半封建
民主
社会主义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互相衔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 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 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 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
发展方向
帝国主义
世界政治力量
1.鸦片战争后,中国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力军。
纠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纠正: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只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两个阶段。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纠正: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返回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攫取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处于备受欺凌的悲惨境地,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议题1:山重水复疑无路——资本主义道路为何走不通?
情境
任务1 小组商议:近代中国处于怎样的境况?
提示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任务2 独立思考:近代中国人民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 历史使命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社会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探索尝试 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
结果结论 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原因分析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外因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了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议题2:柳暗花明又一村——新民主主义革命何以胜利?
情境1
任务1 小组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什么?
提示 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任务2 独立思考:简述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过程及结果。
提示 道路、过程及结果:①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③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而为当时一切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们所赞成的。这种“世界革命”,已不是旧的世界革命,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早已完结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同样,这种“一部分”,已经不是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
情境2
任务3 独立思考:结合历史知识和上述情境,谈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质上来说属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下午3时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矫健地飞越首都上空。傍晩,群众游行开始,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当日,全国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热烈的庆祝活动。1949年10月1日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情境3
任务4 独立思考: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2)坚持正确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
(4)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5)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7)符合国情:分两步走符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8)革命的前途: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返回
知识小结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1.(2024上·西安高一统考期末)1936年7月,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指出,在中国,我们“不能立即实行社会主义”,也不会像苏联那样很快实现社会主义。毛泽东得出此结论是基于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还没有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考向一 近代中国的处境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基本国情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基本任务,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完成基本任务的途径,不是依据,A不符合题意。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而且基本国情决定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基本任务,找依据需要找国情,C说法错误。
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已经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2024上·聊城高一统考期末)中国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实际四分五裂。我们这样的条件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是
①不允许走:帝国主义要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不愿意走:觉醒的中国无产阶级懂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弱小、软弱、妥协,不能承担起历史的使命
④没条件走:近代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觉醒的中国无产阶级懂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克服的痼疾,但这不是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故②不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3.(2024上·杭州高一统考期末)1939年斯诺就中国革命问题采访了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毛泽东说:“我们永远是社会革命论者,永远不是改良主义者。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下面对于毛泽东所说的“上篇”和“下篇”文章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有
①只有把“上篇”文章做好,才能开始“下篇”文章,两篇文章相互衔接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上”“下”两篇文章
③完成“上篇”,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美好的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完成“下篇”,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综合国力世界领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考向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②错误。
完成“下篇”,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综合国力世界领先,④错误。故本题选B。
4.(2024上·台州高一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党史动漫专题片《血与火: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聚焦从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28年的革命奋斗史。在血与火中炼成的新中国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②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是中国有史以来没有封建思想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封建思想依然存在,④错误。故本题选A。
返回第二课 达标检测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分值:50分)
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攫取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
A.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工人阶级的觉醒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D.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论大小,几乎都曾经欺侮、侵略过中国。分析原因,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它们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推翻清政府统治,实现共和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发展民族经济,实现经济独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习近平总书记用3个“伟大”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五四运动,是因为五四运动(  )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④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根本上讲它新就新在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其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从所属范畴上看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和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和“左”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
D.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解决中国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7.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创立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1900年,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此时,帝国主义列强还勾结清政府进行残暴镇压。面对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和国家形势,为唤醒民众,救国图强,梁启超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少年中国说》。由此可见(  )
A.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
B.梁启超敢于为国发声,摆脱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特点
C.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D.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尝试,终究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10.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写道:“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下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把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②承认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需要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
③允许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是由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④认为只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到达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从北京城区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这首歌反映了(  )
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一次有了领导者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深刻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进程和理论逻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嘉兴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红船精神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部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诞生,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伟大复兴。重温党从建立、发展到壮大的历史,有利于我们继承革命先辈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的崇高品质。重温党的历史(  )
①是弘扬革命精神、永葆初心的重要条件
②是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
③使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民除了要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外,还要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下苦苦挣扎,生活极端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立起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政权。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④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实现了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下午,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的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神州大地,换了人间。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回顾:“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谈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最伟大的事件”的理解。
答案精析
1.C [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社会有多重矛盾,近代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A、D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工人阶级的觉醒也是基于近代基本国情下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C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故①③正确。]
3.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排除②④。故本题选A。]
4.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革命,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④错误。故本题选B。]
5.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包括政治上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经济上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二者任务不同,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④错误。故本题选C。]
6.B [A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这不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排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是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也是革命成功的保证,但它们都统一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中,C排除。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为解决中国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D错误。故本题选B。]
7.A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故④排第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①排第二。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故②排第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③排第四。排序正确的是④→①→②→③。故本题选A。]
8.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表述错误。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
9.A [梁启超敢于为国发声,仍然没有摆脱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特点,B表述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并不是决定因素,C表述错误。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尝试,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
10.C [新民主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①错误。一定的条件下提倡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意味着一定要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才能到达社会主义,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1.C [中国革命一直都有领导者,只是阶级不同,故①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改变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进程和理论逻辑,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12.B [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排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3.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说法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④排除。故本题选C。]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