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三课课时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讲义+ 练习)(共3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第三课课时1伟大的改革开放(课件 +讲义+ 练习)(共3份打包)

资源简介

课时1 伟大的改革开放
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3.感悟改革开放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永无止境,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重点)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__________战略转移。
(2)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____。
2.起步阶段(1978-1992)
(1)对内改革
①__________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______________迈出重要步伐。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__________。
②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____________城市。
③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__________________。
④1990年,开发开放__________。
⑤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______________,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3.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2)
(1)对内改革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_体制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_____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③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_____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对外开放: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_______。
4.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后)
(1)对内改革: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_________,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__________、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2)对外开放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想一想: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重要意义
四个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__________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______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__________
必由之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___
关键一招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____________,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无止境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________,没有完成时。
想一想: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和主体力量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改革开放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1:回望——改革开放的精彩瞬间
[情境]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任务 独立思考: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改革开放的进程
议题2:探索——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情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10年来,中国动漫作品呈现“百家争鸣”:从稚嫩的喜羊羊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长安三万里》,中国动画佳作迭出,不断显现出创新活力。与之对应的,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深受二次元文化影响的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一代人),相关人群在国内游戏、漫画等领域表现活跃,且该群体逐步步入职场、消费能力提升,将能够有效带动动漫内容及衍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任务 小组讨论:中国动漫在迷茫中崛起,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题3:展望——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
[情境]
改革开放46年间,各种质疑和否定之声从未间断。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转轨初步完成了,改革当然也就改完了,希望改革就此止步。
任务 独立思考:请你对“希望改革就此止步”这一观点进行批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政策
(1)我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2)改革的性质,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发展的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5)改革开放锻造了中国共产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本领。我国改革开放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40多年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向一 改革开放的开启[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1.(2024上·昭通高一校联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  )
①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意味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二 改革开放的历程[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2.(2024上·邯郸高一统考期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闯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根据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下列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正定全面推广,在河北开创先河
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新天地
③浙江海盐县衬衫厂用一把剪刀剪开了城镇企业改革帷幕
④长城汽车借加入WTO东风,真正打开了海外出口布局的闸门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考向三 改革开放的意义[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3.(2023·湖北高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四 改革开放的趋势[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4.(2024上·石家庄高一统考期末)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从上海自贸区的首份“负面清单”到后来的“证照分离”改革,从“中欧班列”互通有无到“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开启贸易合作新增长点,再到“一带一路”倡议引领要素流动型开放,越来越多的政策便利、改革红利惠及人民,不断演绎着“春天的故事”。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从根本上调整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③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精析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1)工作中心 (2)伟大转折
2.(1)①农村改革 ②企业改革 (2)①经济特区 ②沿海港口 ③海南经济特区 ④上海浦东
⑤内陆省会城市
3.(1)①市场经济 ②建立 ③完善 (2)新的阶段
4.(1)顶层设计 历史性变革
想一想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
1.中华民族 强起来 完善 小康富裕 重要法宝
必由之路 关键一招 关键一招
2.进行时
想一想 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人民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
易错矫正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2.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4.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5.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改革开放由点到面的开展,带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将给中国带来更加伟大的变化。
议题2 中国动漫在党的领导下、在市场竞争中崛起。
国民经济:中国动漫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动漫消费不断提高,对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
民生问题:动漫提升了精神消费,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
国家前途:中国动漫不断走向世界,紧跟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树立文化自信。
议题3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1.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错误。故本题选B。]
2.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①排第一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②排第四位。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排第二位。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城汽车借加入WTO东风,真正打开了海外出口布局的闸门,④排第三位。故本题选A。]
3.C [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
4.B [我国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调整,②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共39张PPT)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时1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课标要求:
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1.明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3.感悟改革开放对我国的重大影响,理解改革永无止境,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重点)
学习目标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1.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 战略转移。
(2)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工作中心
伟大转折
2.起步阶段(1978-1992)
(1)对内改革
① 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迈出重要步伐。
农村改革
企业改革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 。
②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 城市。
③1988年,设立海南省,建立 。
④1990年,开发开放 。
⑤1992年,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又开放17个 ,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
海南经济特区
上海浦东
内陆省会城市
3.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2)
(1)对内改革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 体制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③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对外开放: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 。
市场经济
建立
完善
新的阶段
4.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以后)
(1)对内改革: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 ,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 、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2)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顶层设计
历史性变革
想一想
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提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四个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三个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 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 的伟大飞跃
1.重要意义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华民族
强起来
完善
小康富裕
重要法宝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_________
必由之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
关键一招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
2.永无止境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只有 ,没有完成时。
重要法宝
必由之路
关键一招
关键一招
进行时
想一想
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和主体力量分别是什么?
提示 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人民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2.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纠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纠正: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纠正: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纠正: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5.改革开放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纠正: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返回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议题1:回望——改革开放的精彩瞬间
情境
任务 独立思考: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提示 改革开放由点到面的开展,带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将给中国带来更加伟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的进程
议题2:探索——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情境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10年来,中国动漫作品呈现“百家争鸣”:从稚嫩的喜羊羊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长安三万里》,中国动画佳作迭出,不断显现出创新活力。与之对应的,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深受二次元文化影响的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一代人),相关人群在国内游戏、漫画等领域表现活跃,且该群体逐步步入职场、消费能力提升,将能够有效带动动漫内容及衍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任务 小组讨论:中国动漫在迷茫中崛起,有何意义?
提示 中国动漫在党的领导下、在市场竞争中崛起。
国民经济:中国动漫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动漫消费不断提高,对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
民生问题:动漫提升了精神消费,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
国家前途:中国动漫不断走向世界,紧跟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树立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46年间,各种质疑和否定之声从未间断。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转轨初步完成了,改革当然也就改完了,希望改革就此止步。
议题3:展望——改革开放的时代发展
情境
任务 独立思考:请你对“希望改革就此止步”这一观点进行批驳。
提示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理解改革开放政策
(1)我国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辅相成。
(2)改革的性质,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发展的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进步。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实践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5)改革开放锻造了中国共产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与本领。我国改革开放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注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40多年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繁荣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返回
知识小结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1.(2024上·昭通高一校联考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
①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意味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一 改革开放的开启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错误。故本题选B。
2.(2024上·邯郸高一统考期末)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闯出了一条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根据改革开放的进程对下列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正定全面推广,在河北开创先河
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新天地
③浙江海盐县衬衫厂用一把剪刀剪开了城镇企业改革帷幕
④长城汽车借加入WTO东风,真正打开了海外出口布局的闸门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考向二 改革开放的历程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①排第一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②排第四位。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排第二位。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长城汽车借加入WTO东风,真正打开了海外出口布局的闸门,④排第三位。故本题选A。
3.(2023·湖北高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三 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
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
4.(2024上·石家庄高一统考期末)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从上海自贸区的首份“负面清单”到后来的“证照分离”改革,从“中欧班列”互通有无到“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开启贸易合作新增长点,再到“一带一路”倡议引领要素流动型开放,越来越多的政策便利、改革红利惠及人民,不断演绎着“春天的故事”。这表明改革开放
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从根本上调整了我国的生产关系
③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四 改革开放的趋势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我国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调整,②错误。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返回第三课 达标检测1 伟大的改革开放
(分值:60分)
选择题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③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这两次探索的共同点是(  )
A.都是对当时生产关系的否定
B.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
D.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3.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能够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事件有(  )
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④航天事业大发展,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多层次”“宽领域”指的是(  )
①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
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和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
④对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体现在(  )
①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③中国迎来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为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我们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除各种隐性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进行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材料主要说明改革开放(  )
①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鸡毛换糖”到“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从贫穷落后的传统农业小县到全国经济强市、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不断书写着市场建设、经济发展的传奇故事。如今站在试点新平台上的义乌,将策马扬鞭,绘就新蓝图。这主要佐证了(  )
①改革开放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飞跃
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开放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为我们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关于对外开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②1978年,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③封闭必然落后,开放必然进步
④对外开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1978-2023年,45年春风化雨,砥砺前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抚今追昔,台州市某校高一年级计划开展相关主题宣传活动,你认为可以采用的内容有(  )
①南方谈话,春风又绿江南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②乡土星火,可以呈燎原之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
③特区先行,对外开放迈向前——标志着我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历史关头,邓公奋起行新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杭州某中学准备开展一次微纪录片大赛。王同学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浙江改革开放初期的短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里,合理的是(  )
①外景:某村村委会门口悬挂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色横幅
②内景:村书记召集了干部社员开会,会议的内容就是想“包产到户”
③近景:大樟树下的村民听说“打土豪,分田地”后笑得很开心
④特写: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证
③推进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
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物质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电视剧《人世间》播出后,引发了观众情感共鸣。“学习强国”及时推出“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以下是某同学投稿所述故事的部分内容。我的太奶奶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年近百岁,是新中国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太奶奶经常和我说,在她童年所处的时代,总能听到哪个地方在打仗,能活着都是一种奢侈;结婚以后,生活也是磕磕绊绊,好几年都穿不上一身新衣服;“大包干”以后,日子才慢慢好起来,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太奶奶还说,她不懂什么是全面小康、什么是共同富裕,但她切实感受到了“幸福”,如果可以选择,她还想再活100年……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之盛世中国
④共同富裕是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说明(  )
①改革开放是“十四五”时期的中心工作
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③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之路要始终与时俱进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2023年9月20日,“央媒话厦门·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厦门行”集中采访活动在厦门市翔安区启动。
采访团深入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了解数智化管理,“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新风系统会自动预警,预警后新风系统会自动启动加大风量”“即便是大货车安排进场的顺序,都具有智能的规划”;走进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探访国内最大的专业氮化铝陶瓷研发、生产基地,钜瓷科技产业园于2023年投入使用,拥有年产700吨氮化铝粉末和200吨陶瓷制品的产能,产能及销售情况处于全球第二;走进翔安创新实验室,目前已牵头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等创新产品,被誉为“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走进翔安区马塘村,坚持以企兴村、村企共建、融合发展的模式,建成福建省首个百亿元村;走进大宅社区——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现在火龙果亩产已达到8 000多斤,年创收4 000多万元;走进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观赏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深入澳头社区了解翔安区率先在福建省创造的“三水联治”流域水环境治理模式,实地感受厦门生态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何要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2)我校为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组织专题宣讲,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宣讲稿。
答案精析
1.C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开始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①排除。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③排除。故本题选C。]
2.B [这两次探索不是对当时生产关系的否定,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A排除。这两次探索是后者对前者的辩证否定,C排除。1953年农业合作化时期还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排除。故本题选B。]
3.A [③④是我国在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4.A [全方位是指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①排除。我们的对外开放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④错误。故本题选A。]
5.B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②不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③不选。故本题选B。]
6.A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7.A [③中“实现了”说法错误,排除。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8.C [2001年中国成功入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②错误。“开放必然进步”说法错误,如果处理不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不注意国家的经济安全,这样的开放会严重影响和阻碍国家发展,③排除。故本题选C。]
9.C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而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①错误。特区先行指的是设置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措施,并不是指对内改革,③错误。故本题选C。]
10.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①不符合改革开放初期的时间点,排除。1927年9月,毛泽东在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移到浏阳文家市期间,就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核心内容,③不符合改革开放初期的时间点,排除。故答案选C。]
11.A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并不是制度保证,②排除。“根本”说法过于绝对,④排除。故本题选A。]
12.B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不是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④错误。故本题选B。]
13.B [经济建设是“十四五”时期的中心工作,故①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故②错误。故本题选B。]
14.(1)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厦门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技、生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的步伐。③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厦门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过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
(2)示例:改革开放45年,是由贫穷到整体小康跨越式转变的45年。7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封闭、贫穷、落后、缺乏生机。一份土地承包责任书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成为了经济特区;北京成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21世纪的中国,开放、富强、文明、活力四射,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民生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踏上了书写“中国奇迹”的旅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