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综合检测试卷一(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综合检测试卷一(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综合检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第1~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名字来源于文物玉琮,代表的是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新石器时代)。“琮琮”全身以黄色调为主,头部刻有“饕餮纹”,展示给人们一种不屈不挠、坚强刚毅的精神。假设有12个“琮琮”穿越回到新石器时代,被一个氏族长和他的三个成员(全部)获得,以下分配方案最为合理的是(  )
A.氏族长12个,三个成员0个
B.氏族长6个,三个成员6个
C.氏族长3个,三个成员9个
D.氏族长9个,三个成员3个
2.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代表16万演艺人员的美国演员工会及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宣布,他们与制片公司的谈判破裂,确定从即日起进行罢工。本次大罢工,原因除了演员、编剧与资方的薪资矛盾外,人工智能(AI)可能取代演员和编剧的威胁成为主要原因。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科技进步并没有消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③资本主义社会隐蔽的剥削方式越来越暴露无遗
④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福利待遇的提高的虚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关于《共产党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理想目标
B.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C.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
D.系统论述无产阶级政党及阐明建党必要性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
①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光芒
②科学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共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由此可见(  )
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④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任务的资产阶级也不能救中国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成就描述正确的是(  )
①顺利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们真正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①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为新的历史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金秋时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建设十周年。十年来,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基本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金名片”。这(  )
①意味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②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体现了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今天的深圳,早已不再是“三来一补”“贴牌加工”“模拟仿制”,而是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深圳以标志性的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叙事中的最新注脚。深圳的发展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  )
①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②能激发活力,是深圳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的重要法宝
③能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决定深圳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使中华民族迎来了富起来的机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傲立世界的底气和敢于解万难的豪气,它们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相互作用。下列对坚定“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四个自信”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④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肯定中国的理论是各国各民族中最先进的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2023年9月26日,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自贸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十年磨一剑,我国自贸区已经从“试验田”建成“高产田”,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自贸区建设过程中要推进制度创新是因为(  )
①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适应各国国情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展现文化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两个“不容置疑”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不容置疑”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第一个“不容置疑”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可结合本国实际改变根本发展方向
③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中国发展现状,要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第二个“不容置疑”看到了我国基本国情,认识到我国已经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发扬斗争精神(  )
①必须明确伟大斗争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②要发挥党在斗争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要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投身伟大斗争实践
④要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忠于使命,甘于奉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复兴之路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是惊涛骇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真诚奉献,埋头苦干。这一论述对广大青年的启示是(  )
①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事业新胜利
②要坚持奉献世界,造福世界人民,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③要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④要立足实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4月16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机关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暨读书班开班式。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本方略”
②“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
③“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各自独立、 自成体系的
④“十三个方面成就”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时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其中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救亡图存成为一代又一代民族觉悟者的历史担当和最高使命。
怎样才能救中国?这是每一个不甘于民族沉沦的中国人共同的叩问,无数的人在找寻这一条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8月,多方探索、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挚友毛泽东提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颓势,涤荡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改变了被肆意践踏的命运,中华民族昂扬地站了起来,奇迹般地拔地而起。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14亿多中国人用改革开放追上了与世界发展的“时差”,以前所未有的跨越、举世瞩目的成就,给国家以富强,给社会以进步,给人民以信心,给世界以震撼。回看45载奋斗,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路坦途。这期间,惊涛与礁石搏斗、旧水与新流争势,但改革开放趋势之顽强,目的之确然,却非任何因素可以抵挡。我们深谙“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航段,继续做好自身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国家信念,是中国无可撼动的确定性。
继续做好自身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中国广泛的社会共识与国家信念,具有无可撼动的确定性。
结合材料并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
20.(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发展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强国,是推动中国梦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绘定了蓝图,走独具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第19届杭州亚运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锚定“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目标,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广大干部群众集中力量推动亚运会各项筹办工作有序展开。第19届杭州亚运会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开创了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赛前向社会开放的先例,通过建设城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开放预约中小学体育场馆,为市民打造“10分钟健身圈”。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l万多名运动员在这里团结交流、获得友谊。杭州亚运会以一流的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1)结合材料并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说明杭州亚运会为什么会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2)“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请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写一封倡议书。(要求:注意学科术语的使用,130字左右。)
答案精析
1.C [新石器时代属于原始社会,其生产关系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氏族长没有任何特权,所以分配方案最为合理的是氏族长3个,三个成员9个,C正确。故本题选C。]
2.A [因为薪资矛盾和人工智能可能取代演员和编剧而举行罢工,与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隐蔽性无关,③不符合题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福利待遇的提高是真实的,④排除。故本题选A。]
3.B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4.B [材料主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而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②排除。“终极真理”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B。]
5.D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说法正确,但材料并不涉及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①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②错误。故本题选D。]
6.D [辛亥革命失败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①说法错误。资产阶级不能完成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任务,也不能救中国,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7.A [党的八大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8.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①不符合题意。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②错误。故本题选D。]
9.D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①不选。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②不选。故本题选D。]
10.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改革开放不是主题,①错误。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机遇,而不是到富起来,④错误。故本题选C。]
11.A [“四个自信”相互联系,“四个自信”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①正确。制度自信中的制度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②正确。更基本、更深层和更持久的力量是文化自信,而不是制度优势,③错误。④中“各国各民族中最先进的理论”说法错误。]
12.B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适应中国国情,并非各国国情,②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错误。故本题选B。]
13.B [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发展方向,②说法错误。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说明我国还不具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还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4.D [必须明确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①说法错误。在伟大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居于主体地位,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5.D [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有利于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而不是伟大事业,①说法错误。材料反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涉及世界梦问题,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6.A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彼此呼应、相互贯通的,③说法错误。“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17.(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3)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深刻改变了中国发展进程,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4)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8.(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新出路。
(2)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3)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4)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必须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实现强国梦想,办好中国大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杭州亚运会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得益于党的领导。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广大干部群众一同努力建设亚运会,为世界提供了一流的场馆设施、出色的组织服务。③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自我发展和奉献的机会。体育场馆的开放,让每个人都能共享体育素养发展机会。④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还造福世界人民。杭州亚运会为各国交流互鉴搭建了舞台,促进了亚洲人民的团结。
(2)青少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生后备力量。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学业发展提供好身体素养保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的爱国人才保障。走中国特色青少年体育发展道路,在加快青少年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中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