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综合检测试卷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综合检测试卷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综合检测试卷二
一、选择题(第1~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德宏高一统考期末)在封建社会,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被武装为私兵,终身依附地主,世代相袭。尽管如此,史学家仍然普遍认为,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依据是(  )
A.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
B.农民比奴隶的政治、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C.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D.封建制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在产生财富的生产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只有不断消灭资产阶级单个成员的财富,产生出不断壮大的无产阶级,才能产生资产阶级的财富。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
②资本主义生产力状况不适应生产关系
③无产阶级都是产生于资产阶级内部的
④资产阶级最终必然会被无产阶级战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萍乡高一统考期末)1516年,莫尔写出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共同劳动、没有贫富差距、每个人自由而幸福生活的海岛“乌托邦”。他在书中还鲜明地提出了“私有制是万恶的根源”的观点。莫尔的《乌托邦》(  )
①具有鲜明的空想特点,不可能获得统治阶层的支持
②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
③看到了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
④主张通过激烈阶级斗争实现对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诞辰203周年纪念日。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与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共产党宣言》(  )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C.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跨越
D.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5.(2024·湖州高一统考期末)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需要我们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的故事。下列关于中国故事前后对应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
②红船起航——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发展新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安徽高一校联考开学考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我们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由此看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  )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先进政党的领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昭通高一联考期末)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依靠群众,建立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独创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体现了该阶段毛泽东思想(  )
①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②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④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吕梁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12月18日,《深圳特区报》特辑卷首语《礼赞新时代 致敬改革开放》中写道:“45年前,平地起惊雷,中国改革开放风云兴起。45年来,风鹏正举、气象万千,改革开放的澎湃引擎,不仅使中国追上了与世界的发展‘时差’,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极大造福了世界。”可见,改革开放(  )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我国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敞开了拥抱世界的怀抱,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24·惠州高一统考期末)中国载人航天是从神舟系列飞船开始的,从1999年到2023年,不平凡的24年里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我国载人航天成绩举世瞩目,主要得益于(  )
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之路——坚定道路自信
②党的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政治优势是制度保障——坚定制度自信
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
④一代代的航天人传承和弘扬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坚定理论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从小岗破冰、深圳兴涛,到海南弄潮、雄安扬波……四十多年扬帆奋进,改革开放写下震撼人心的东方传奇,让一个古老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四十多年波澜壮阔,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告诉我们(  )
①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制度优势是中国的最大优势,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增强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4·昭通高一校联考期末)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要(  )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人民的生命线不动摇
②坚持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中心
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④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德宏高一统考期末)历史无数次证明,中国社会的各项事业,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一致、积跬步至千里干出来的。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进一步迈向星辰大海;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越来越多“国之重器”成为砥柱中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这一切无不凝结着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的奋斗与汗水。这启示我们(  )
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②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公民幸福
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④每个人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之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2024·十堰高一统考期末)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困难压不倒、苦难击不穿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格。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唯有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才能胜利推进这一历史伟业。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  )
①重视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保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
②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
③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
④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24·烟台高一统考期末)2023年10月8日中午,杭州亚运会所有项目完赛。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金、111银、71铜,共383枚奖牌,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争创佳绩,巩固和强化了中国竞技体育在亚洲的整体优势。这启示新时代青年要(  )
①锐意进取,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②抓住人生出彩的机会,追求有地位的人生
③担负时代责任,为世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④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立足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
②回答时代之问,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④凸显理论优势,展示了中国的制度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荆州高一统考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密集召开会议、作出周密的决策部署,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充分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层次
②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分两步走建成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具体行动方案
③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内容
④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历史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9分)(2024·南昌高一联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美国汽车工人发起了该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强势的联合罢工。过去四年间美国三大车企高管平均涨薪40%,仅2023年上半年车企就实现了高达百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为此工人要求未来四年内涨薪40%,以匹配他们的工作量和贡献,并应对日益恶化的通胀。车企予以强硬拒绝并大规模解雇罢工工人,一些罢工工人甚至被警察押走。罢工持续6周后,车企最终同意涨薪25%并安排工人重返工作岗位。
以涨薪结束罢工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终将灭亡的命运。结合材料,请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关知识予以说明。
18.(17分)(2024·南昌高一联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主动对接、积极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这意味着开放与改革的更深度融合。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制度性变革,以开放形成改革的重要动力,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选择。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踏足地外天体,探索科学奥秘,中国航天员太空漫步……这些是见证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铿锵步伐。航天事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处于科技链顶端,攻关难度大,单靠某个部门、某个地区、某个企业难以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证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举国之力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奇迹,这不仅弘扬了中国航天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中国航天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有关知识,分析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如何体现“四个自信”的。
19.(12分)(2024·怀化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伟大实践展现思想伟力。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在这里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引领亿万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从这里起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我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思想的飞跃、理论的创新,引领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4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开展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原因。
20.(14分)(2024·赤峰高一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向,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围绕着中国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所作的努力。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着内外环境深刻演变,且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2)请以“抓住历史机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答案精析
1.D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依据是封建制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B不符合题意,D正确。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C排除。]
2.B [在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②错误。材料未体现无产阶级的产生问题,且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两大对立的阶级,③排除。]
3.A [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看到人民群众是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体,也不主张通过激烈阶级斗争实现对未来社会的美好理想,③④不符合题意。]
4.A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符合题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B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C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D不符合题意。]
5.D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对应错误。中国共产党从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起航,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②对应错误。]
6.D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不符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折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③不符合题意。]
7.C [材料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①④不符合题意。]
8.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排除。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排除。]
9.A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属于坚定理论自信,③错误。中国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属于坚定文化自信,④错误。]
10.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说法错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②说法错误。]
11.D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①错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错误。]
12.A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故②表述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的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
13.D [重视伟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伟大斗争,①错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而不是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②错误。]
14.B [新时代青年要抓住人生出彩的机会,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不是追求有地位的人生,②错误。材料启示新时代青年要担负时代责任,为中国梦的实现放飞青春梦想,不涉及为世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③与题意不符。]
15.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的时代命题,立足时代,而不是立足马克思主义,①表述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理论优势,展示了中国的理论自信,而不是制度自信,④表述错误。]
16.B [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提供具体行动方案,②错误。“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核心的内容,③错误。]
17.(1)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2)罢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涨薪只是暂时缓和了阶级矛盾,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越发展,其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所以资本主义终究要灭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8.(1)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推动制度性变革,增强改革动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②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对接先进规则规制,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全球治理能力。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利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
(2)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天强国之路,体现了道路自信。②我国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举国之力推进航天科技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制度自信。③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的中国航天精神,激励着更多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推动了航天事业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④中国航天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1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2)“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它们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回答“四梁八柱”、“路线图”和“方法论”也可以)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独特的思想魅力。
20.(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②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③实行改革开放,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机遇千载难逢,机遇稍纵即逝。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的考验;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知难而进、埋头苦干、善于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拼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