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生物多样性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① 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内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 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②遗传信息 的总和。(2) 物种多样性: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③ 独特性,从而构成了物种多样性。(3)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地球上的④ 生 境、生物⑤ 群落_ 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⑥ 组成、结构、功能_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 和文学艺术创作等⑦ 非实用意义 的价值。2.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⑧ 生态系统的功能_等方面。3.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1.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⑨人类活动 主要是对野生物种⑩生存环境_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1 .环境污染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 就地保护: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 自然保护区_以及国家公园等。 这是对生物多样性 最有效 的保护。2. 易地 保 护 :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 种 提 供 5 最后的生存_机会。任务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活动认识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1.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且地雀A 与地雀B 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 与地雀A、B 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 2图 1生 样性(2) 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 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 请说明判断依据。提 示 A 、B 、C 三者性状不同,其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由C与 A 、B 之间不能互相 交 配 推 知 ,C 与 A B之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 与 A、B 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1) 图1中I、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 提 示 I 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多样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 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提示 直接价值。(4) 请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提示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3) 图1中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什么价值 原因 哺乳动物鸟类偷猎 31%20%丧失栖息地 32%60%生物入侵 17%12%其他原因 20%8%提 示 哺乳动物:偷猎和丧失栖息地。鸟类:丧失栖息地。(1) 据表分析,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如下表所示。(2) 据表中数据分析,应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提示 禁止偷猎,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3)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哪些措施 它们有什么区别 提 示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前者能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的生态环境,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后 者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4) 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其赖以生存的食物箭竹的生长环境被破坏,我们采用哪种保护 措施更有效 提示 易地保护。(5) 有人说,为定保护野生生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该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提 示 不对 。应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禁止开发和利用濒危野生生物资源。认知生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分子水平:DNA 分 子 多 样性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结果 细胞水平:细胞形态和结构多样性个体水平:性状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物种 多样性组成生态系统 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宏观表现遗传 多样性隔 离转录蛋白质多样性 → 生物性状多样性 翻译(直接原因) (体现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原因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遗传(基因) 多样性(根本原因)(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环境的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直接价值① 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 业原料等实用意必的价值② 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 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 的价值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 清楚的价值对生态系统 起到重要调 节功能的价值间接价值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个易错点(1)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 开发和利用。(2)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 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 就只能施行易地保护。(3)引进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加本地物种数目。如果引进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 是不利的,则会导致本地物种数C.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D.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例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点练.2021年,一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镇。可可托海镇东、西、北部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中草药和野生 动物种类繁多,还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北极鲑、哲罗鲑鱼。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享有“英 雄矿”“功勋矿”美誉的可可托海3号矿坑,是我国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地。如今可可托海已 由矿区转型为景区,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A.可可托海镇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B.可可托海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旅游观光,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任何生物资源D.可可托海有丰富的金属矿藏,体现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解析]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可可托海镇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只构成该区域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而不能说构成生物多样性,A 错误;可可托海镇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大批游客旅游观光,是生物多样性的直 接价值,B 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 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C 错误;题意虽表明该区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即直接价值,但站 在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 错误。(1) 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 降低,群落发生 次生_演替。[解析]外来物种如果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他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 响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他牛物的死亡,造成生物入侵,这样就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本 群落的物种 变,说明群落发生次生演替。[2022 ·三明期中]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 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2) 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 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方法:在三裂叶豚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 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实验结果:只有三裂叶豚草叶片出现锈斑,其 他植物叶片不出现锈斑。[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所 以在三裂叶豚 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三裂叶豚草叶片上 将会出现锈斑 其他多种植物的叶片上不会出现锈斑,正常生长。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 ·m-2)第1年 第2年第3年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12.21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4.77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12.78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3.12注:野艾蒿——植物,锈菌——真菌,广聚萤叶甲——昆虫。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 野艾蒿,判断依据是组的三裂叶豚草生物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 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D 组和B 组的三裂叶豚草生物量都比A组明显低,说明锈菌和野艾蒿可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所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野艾蒿。(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种植野艾蒿 ;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 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喷洒锈菌并种植野艾蒿。[解析]根据表格分析可知,D 组与A组对照,三裂叶豚草生物量逐年减少,说明野艾蒿可 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而野艾蒿是植物,与三裂叶豚草是竞争关系,在竞争中占优势因此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种植野艾蒿;而锈菌对三裂叶豚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说明锈菌可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 生 长 ,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在已经被三裂叶豚章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洒锈菌并种植野艾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