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服务社会》教案课题 《服务社会》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责任意识: 关心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点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难点 如何做到服务社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以问题导入——浙大老师退休后拾荒,只在后半夜出门:“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其他工作,但捡垃圾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帮助别人,就要拿出自己的行动和诚意来!”思考:从王老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提示:人生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之中,我们要学会服务和奉献社会。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7.2《服务社会》重点问题:1.奉献社会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2.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及作用 ?3.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引出本课主题—服务社会 结合材料,谈谈从从王老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苏炳添的捐赠行为有什么意义?结合视频思考志愿活动的收获。小组讨论看了“小朱姐姐”的故事,你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你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吗?青年要自觉承担历史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怎么做?思考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结合材料思考服务和奉献社会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结合材料思考81岁老教师的坚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讲授新课 第一目题 奉献助我成长探究一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苏炳添向学校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支票,用于推动设立“暨南大学983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基金”,支持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报国热情和积极进取的竞技精神的高水平运动员。思考:苏炳添的捐赠行为有什么意义?提示:捐赠行为向社会奉献爱心,做到了服务和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奋斗者·正青春】朱慧伶:用爱唤醒爱,做乡村孩子的“小朱姐姐”思考一:结合朱慧伶和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志愿活动的收获。提示: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奋斗者·正青春】朱慧伶:用爱唤醒爱,做乡村孩子的“小朱姐姐”思考二:看了“小朱姐姐”的故事,你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提示:从校园内到校园外,参与社会实践,感悟社会、服务社会,这是我们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笔记1.为什么要服务社会?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的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第二目题 奉献社会我践行探究二 共产主义青年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你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吗?(结合视频)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要求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探究三 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更是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有的风貌。 --习近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讲话》青年要自觉承担历史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怎么做?思考一: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提示:我们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 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参加义务植树宣传环境保护;为灾区捐款捐书;打扫社区卫生,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等。思考二:服务和奉献社会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提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视频:81岁老教师线上直播物理课,引来数十万网友“追更”。思考:81岁老教师的坚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提示: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笔记3.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板书教学反思本节课视频及材料的选取来自社会真实人物事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升华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学活动的设置,使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将责任教育、奉献精神,民族精神的传承真正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及责任感,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达到教学目的。但在教学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应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感人事迹,并把这些事迹带进课堂讲述,以此来深化民族精神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这样,学生的认知会更加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