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一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五年级科学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34分)1.最先发现了摆的秘密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2.在太阳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会慢慢发生变化,于是古人依据这个发现制成了(和()。3.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一昼夜定为12个小时。4.古代的水钟有()型和()型两类。5.地球自转方向是(),地球自转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运转,这个轴称为()。6.南极圈和北极圈内经常会出现几个月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有时候几个月太阳不下山,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7.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和()。8.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德国天文学家()观察到的,证明了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9.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10.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现象。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毛衣产生的热量比绒衣产生的热量多。()2.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大于自身重力。()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4.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5.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形成四季变化。()6.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7.当南半球处于夏季的时候,北半球正处于冬季。()8.“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已被全世界公认。()9.德国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10.在实验中,禁止触摸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三、我会选择:(每空2分,共20分)1.物体的热胀冷缩和组成物体的微粒运动有关,当吸热升温后,物体就膨胀了,是因为:(A微粒体积变大了B.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了2.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A.春天B.夏天C.冬天3.夏天用棉被盖起来的棒冰,比暴露在阳光下()。A.化得快B.化得一样快C.化得慢4.最适合测量物体浮力大小的仪器是()。A天平B.测力计C.台秤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的。A.相同B.不同C.无法确定6.一分钟持续的时间大约有多长()。A.脉搏跳动一下B.呼吸一次C.洗一次脸7.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是()。A.时B.分C.秒D.天8.1090年北宋宰相()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一秒误差。这比摆钟发明早五百多年。A.张衡B.苏颂C.甘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