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题型分类训练-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1(PDF版,选择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题型分类训练-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1(PDF版,选择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分考点题型训练——选择题1
考点 1 科学探究的要求
1.【2021·金华婺城区金华南苑中学期中】2020年 2月份,不少媒体平台上都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
美国宇航局说由于地球受太阳引力的关系,2020年 2月 10日是对物体的引力最小且一年中唯一
可以让扫把站起来的日子。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位在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
不赞同的是 ( )
A. 网络谣言很多,“立扫把”肯定不可能,我完全不相信
B. 改天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
C. 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D. 对“竖立的扫把”进行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2.【2022·金华武义县期中】小科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
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对整个
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
A.“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是属于提出问题
B.“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是属于作出猜想
C. 小科接下去的环节是“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D. 小科的实验是失败的,因结果与假设不符合
考点 2 科学问题的提出
3.【2022·温州期末】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下是小明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其
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 含羞草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 B. 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
C. 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D. 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
4.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 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
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
究的问题是 ( )
A. 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 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 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 番茄的生长速度
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
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 大雁何时南飞 B.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 哪种月季漂亮 D.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6.【2021·台州椒江区椒江五中期中】科学家在云南的蝴蝶谷做了一个实验:在两棵树之间挂四根长
度、粗细、材质均相同的草绳,四根草绳分别在白酒、糖水、盐水和清水中浸泡过,几个小时后,观察
到白酒中浸泡过的草绳上停留的蝴蝶最多。这个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
A. 蝴蝶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B. 蝴蝶喜欢什么种类的食物
C. 蝴蝶喜欢什么样的温度环境 D. 蝴蝶喜欢什么材质的草绳
7.【2021·宁波奉化区锦溪书院月考】9月 1日,小李同学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
南苍青华学校。他们漫步于学校,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同学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锦溪书院。漫步于学校,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
的问题:
①为什么我的科学老师是男(或女)老师呢?
②一天当中学校的旗杆影子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③为什么铁栏杆会生锈呢?
④为什么很多自己的小学同学都想就读于锦溪书院?
根据两个多月的《科学》学习,你认为《科学》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考点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环节判断
8.【2021·台州市椒江区前所中学月考】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
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
激光笔手电简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 ( )
A.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 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C. 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D.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9.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的火焰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四人的对话。其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
A. 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 D.
10.【2021·杭州下城区杭州启正中学期中】2009年 10月 12日科学家在牛津大学举办的气候大会上
警告说,全球海平面至少上升 2米,目前看来几乎无法阻止。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
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
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11.【2021·杭州下城区杭州观成实验学校期中】面对一些突发流行性疾病,研发新药常常远水难救近
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
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12.【2021·宁波余姚市实验学校期中】科学探究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是 ( )
①实施计划②表达和交流③制订计划
④提出问题,发现问题⑤得出结论⑥作出假设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④⑥①②③⑤ C. ④⑤③⑥②① D. ④⑥③①⑤②
13.【2024·杭州下城区杭州启正中学月考】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
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
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
A. 猜想和设计实验 B. 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 猜想和反思评价 D. 猜想和进行实验
14.【2022·台州期末】在智能手环中装上计步APP,只要把手环带在手上,就能显示出相应时间内运动
的总步数。手环是如何计步的呢?小科认为:可能是手环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
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自动计数。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做出解释
15.【2024·杭州竺可桢教育集团期中】为了解滨江区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以及“美好教育”近视防控措
施的开展和实施效果,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这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
节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设计实验方案 D. 收集事实与证据
考点 4 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与评价
16.某同学为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他应该再设计
一组对照试验,下列设计最恰当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2021·杭州市第十五中学西溪中学期中】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
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2021·杭州拱墅区开学考】小明想要做一个 1分钟摆动 30下的摆,他两次调试的情况如图,你觉
得小明第 3次应该把圆片调到哪个位置?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 A位置 B. B位置 C. C位置 D. D位置
19.【2019·杭州西湖区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月考】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
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
A. 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 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 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20.【2022·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月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就“不同水温对蛙卵孵化的影
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
项目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2℃ 30个 28只
B组 河水 300mL 10℃ 30个 5只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
A. 水质相同 B. 水量不同 C. 水温不同 D. 水中没有水草
21.【2022·舟山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月考】处于青春期的同学对烟酒及一些不良诱惑的抵制
能力弱。“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如“谁谁抽烟
很厉害,但身体很好”。其实对于抽烟与健康有无关系,我们可以让数据来说话。对于说明抽烟与
健康之间的关系,下列统计数据没有价值的是 ( )
A. 在人群中抽烟的人所占的比例
B. 在抽烟的人群中,患某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C. 在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D. 在不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2021·宁波镇海区中兴中学期中】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甲同学提出可以涂上防晒霜防止皮肤
被晒伤:而乙同学对防晒霜的功能提出的质疑,认为没有效果。因此,几位同学准备利用这次户外
活动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他是否有效。设计方案如下
学生 实验
脸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
甲 背被灼伤的程度。
第一天在脸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第
乙 一天与第二天脸的灼伤程度。
在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
丙 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在另一同学的两只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不涂。
丁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另一同学手背的灼伤程度
你认为 4人种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3.【2022·温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
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甲、乙这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
B.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C. 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大量微生物可能来自水
D.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24.【2022·温州瑞安市西部联盟学校期中】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
设计如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的体积 营养液的温度 草履虫的敏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浸出液 500毫升 10℃ 2只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 25℃
C. 草履虫数量改为 20只 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考点 5 得出实验结论
25.【2021·浙江台州椒江区椒江五中期中】戴口罩是防止病毒和雾霾颗粒物等进入人体的一种有效
措施,市场上口罩品种繁多。为探究口罩的防护功能,小敏在三只如图所示瓶内装少量激光打印
粉,将甲、乙、丙三种口罩分别在瓶口系紧,外面覆盖一张餐巾纸,通过打气筒打气,使粉末飞扬。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根据实验结果,则防护功能最好的口罩为 ( )
甲 乙 丙
A. 甲口罩 B. 乙口罩 C. 丙口罩 D. 无法确定
26.【2021·杭州十四中学分班考】实验室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 3种细菌在事先准
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 3条等长的平行线,将平板置于 37℃恒温箱内培养 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
验结果看,下列对链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C.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D.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27.【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期中】某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
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找到潮虫的地点与数量,如右表所示。根据
探索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
地点 潮虫只数
篮球场上 0
水槽下 26
湿花盆下 19
干草地中 3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考点 6 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28.【2024·杭州天成学校月考】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
的是 ( )
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 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D.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29.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观察现象是指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 观察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B. 随意观察
C. 观察变化后的现象 D. 应从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方面进行观察
30.【2020·杭州拱墅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月考】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主要是为了
( )
A. 得到较多的数据 B. 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 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 得出不同的结论
31.【2021·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二中期中】下列关于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 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 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 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分考点题型训练——选择题1
考点 1 科学探究的要求
1.【2021·金华婺城区金华南苑中学期中】2020年 2月份,不少媒体平台上都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
美国宇航局说由于地球受太阳引力的关系,2020年 2月 10日是对物体的引力最小且一年中唯一
可以让扫把站起来的日子。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位在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
不赞同的是 ( A )
A. 网络谣言很多,“立扫把”肯定不可能,我完全不相信
B. 改天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
C. 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D. 对“竖立的扫把”进行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答案】A
【解析】要判断“立扫把”这一网络传言的对错,不能简单的否定,应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
究得出结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2022·金华武义县期中】小科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
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对整个
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C )
A.“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是属于提出问题
B.“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是属于作出猜想
C. 小科接下去的环节是“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D. 小科的实验是失败的,因结果与假设不符合
【答案】C
【解析】A.“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假设,故A错误。
B.“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B
错误。
CD.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或失误,如果没有问
题的话,也不能直接就轻易就下结论,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看是否结论与假设
相符合,故C正确,D错误。
考点 2 科学问题的提出
3.【2022·温州期末】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下是小明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其
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B )
A. 含羞草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 B. 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 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D. 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
【答案】B
【解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
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A.含羞草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植物的应激性的方法,A不
符合题意。
B.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是人的感觉,没有科学研究价值,B符合题意。
C.麻雀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菜鸟类身体适应飞行的结构,C
不符合题意。
D.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蜻蜓的行为,D不符合题意。
4.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 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
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
究的问题是 ( C )
A. 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 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 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 番茄的生长速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 9:00~16:00分别
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
叶子大小。本题是探究红、蓝、银灰、黑四色相同材质和规格的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
的影响。
故选C。
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
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C )
A. 大雁何时南飞 B.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 哪种月季漂亮 D.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答案】C
6.【2021·台州椒江区椒江五中期中】科学家在云南的蝴蝶谷做了一个实验:在两棵树之间挂四根长
度、粗细、材质均相同的草绳,四根草绳分别在白酒、糖水、盐水和清水中浸泡过,几个小时后,观察
到白酒中浸泡过的草绳上停留的蝴蝶最多。这个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B )
A. 蝴蝶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B. 蝴蝶喜欢什么种类的食物
C. 蝴蝶喜欢什么样的温度环境 D. 蝴蝶喜欢什么材质的草绳
【答案】B
7.【2021·宁波奉化区锦溪书院月考】9月 1日,小李同学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
南苍青华学校。他们漫步于学校,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同学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锦溪书院。漫步于学校,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
的问题:
①为什么我的科学老师是男(或女)老师呢?
②一天当中学校的旗杆影子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③为什么铁栏杆会生锈呢?
④为什么很多自己的小学同学都想就读于锦溪书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根据两个多月的《科学》学习,你认为《科学》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考点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环节判断
8.【2021·台州市椒江区前所中学月考】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
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
激光笔手电简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 ( C )
A.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 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C. 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D.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答案】C
【解析】第一句话是小枫提出的问题,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是说明他做出了几种猜想或
假设,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是说明他在实验,但是
小枫并没有分析实验也没有得出结论更没有和同学交流评估,小枫的学习经历为:提出问
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9.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的火焰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四人的对话。其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 A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蜡烛火焰的各部分温度是否相同,属于提出问题。故A符合题意;
B. 可能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属于建立猜想与假设。故B不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 可以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焰特点,属于设计实验方案。故C
不符合题意;
D. 可以将一根木条放在火焰焰心约 3秒钟,观察木条的颜色变化,属于设计实验方案;故
D不符合题意;
10.【2021·杭州下城区杭州启正中学期中】2009年 10月 12日科学家在牛津大学举办的气候大会上
警告说,全球海平面至少上升 2米,目前看来几乎无法阻止。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
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
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B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这一问题做出
的猜测与假设,故选B。
11.【2021·杭州下城区杭州观成实验学校期中】面对一些突发流行性疾病,研发新药常常远水难救近
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研究人员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
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C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袜的存活
率”描述的过程属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环节。
12.【2021·宁波余姚市实验学校期中】科学探究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是 ( D )
①实施计划②表达和交流③制订计划
④提出问题,发现问题⑤得出结论⑥作出假设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④⑥①②③⑤ C. ④⑤③⑥②① D. ④⑥③①⑤②
【答案】D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或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 (实
施计划) →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
故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④⑥③①⑤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13.【2024·杭州下城区杭州启正中学月考】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
么?”妈妈说:“可能是蜡块,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
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
A. 猜想和设计实验 B. 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 猜想和反思评价 D. 猜想和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妈妈说:“可能是蜡烛,也可能是小石子”,该说法属于妈妈的猜想和猜测。爸爸说:“把它
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爸爸的说法是在妈妈的猜测上,去
设计实验,A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2022·台州期末】在智能手环中装上计步APP,只要把手环带在手上,就能显示出相应时间内运动
的总步数。手环是如何计步的呢?小科认为:可能是手环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
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自动计数。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B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做出解释
【答案】B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或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小科认为:可能是手环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
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自动计数,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15.【2024·杭州竺可桢教育集团期中】为了解滨江区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以及“美好教育”近视防控措
施的开展和实施效果,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这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
节中的 ( D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假设 C. 设计实验方案 D. 收集事实与证据
【答案】D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或设计方案) →收集事实与
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检查视力这个
过程属于探究环节中的收集事实与证据,故D符合题意。
考点 4 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与评价
16.某同学为证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他应该再设计
一组对照试验,下列设计最恰当的是 ( D )
【答案】D
【解析】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题是探究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所以无机盐是变量,实
验组和对照组的其它条件都一样,且都是适宜的,因此题中叙述的实验组应该是有阳光、
温度、土壤 (含无机盐)、水分等适宜的条件,对照组应该有阳光、温度、沙土 (不含无机盐)、
水分等条件,然后做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而得出结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2021·杭州市第十五中学西溪中学期中】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
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该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对照原则,即设计只有细菌的
空白对照组,将来与含有抗生素的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还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如抗生
素的有无或抗生素的种类。可见C正确。
18.【2021·杭州拱墅区开学考】小明想要做一个 1分钟摆动 30下的摆,他两次调试的情况如图,你觉
得小明第 3次应该把圆片调到哪个位置? ( B )
A. A位置 B. B位置 C. C位置 D. D位置
【答案】B
【解析】根据摆长对摆动快慢的影响,通过调整圆片的位置来改变摆长,第一次 35下,第二次 27
下,要让摆动 30下,圆片应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位置之间,B位置符合题意。
19.【2019·杭州西湖区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月考】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
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D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 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 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 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答案】D
【解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为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是吸热的多少、物质的质量、加热时间
和方式,与酒精灯里的酒精多少无关,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D。
20.【2022·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月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就“不同水温对蛙卵孵化的影
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
项目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2℃ 30个 28只
B组 河水 300mL 10℃ 30个 5只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 B )
A. 水质相同 B. 水量不同 C. 水温不同 D. 水中没有水草
【答案】B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
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温度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
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温外,还有水量不同,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21.【2022·舟山普陀区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月考】处于青春期的同学对烟酒及一些不良诱惑的抵制
能力弱。“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如“谁谁抽烟
很厉害,但身体很好”。其实对于抽烟与健康有无关系,我们可以让数据来说话。对于说明抽烟与
健康之间的关系,下列统计数据没有价值的是 ( A )
A. 在人群中抽烟的人所占的比例
B. 在抽烟的人群中,患某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C. 在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D. 在不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答案】A
【解析】统计实验数据的目的是“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关键要围绕“抽烟”和“健康”
两者之间有无关系,有何关系去寻找答案,包括抽烟的人患哪些疾病,不抽烟的人是否也
患有这些疾病;抽烟的人与不抽烟的人患某种病的比例多大等等。而不是统计有多少人
抽烟,多少人不抽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2021·宁波镇海区中兴中学期中】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甲同学提出可以涂上防晒霜防止皮肤
被晒伤:而乙同学对防晒霜的功能提出的质疑,认为没有效果。因此,几位同学准备利用这次户外
活动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他是否有效。设计方案如下
学生 实验
脸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
甲 背被灼伤的程度。
第一天在脸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第
乙 一天与第二天脸的灼伤程度。
在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
丙 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在另一同学的两只手背上涂防晒霜,自己不涂。
丁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另一同学手背的灼伤程度
你认为 4人种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 C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A.甲同学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因手和脸本来白皙的程度不同,所以这样比
较起不到很好的比较的效果,故A不符合题意;
B.乙同学虽然说是第一天都涂得都是手背,但是第二天都不涂,可能在第一天就被晒黑
了,所以也无法比较。故B不符合题意;
C.丙同学同时一只手涂上防晒霜,一只手不涂,形成一个对比,通过两只手背晒黑的程
度,能够看出此防晒霜是否有效。故C符合题意;
D.在不同的同学手上涂上防晒霜,可能这两个同学本来皮肤就不同,所以也无法确定防
晒霜是否有效。故D不符合题意。
23.【2022·温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
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D )
A. 甲、乙这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
B. 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C. 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大量微生物可能来自水
D. 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答案】D
【解析】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是设计探究实验的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
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
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在甲、乙这一组实验中,除了有无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自变量是水分,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甲
没有变化,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乙、丙实验中,除了有无面包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变量是面包。设
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
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而丙中没有微
生物的原因,是由面包引起的。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设置丙的目的是排除乙中的
大量微生物可能来自水,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实验的结果是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而丙中没有微生物,说明面包上的微生物利用面
包中的有机物在水分和适宜温度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导致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微生物
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因此这些微生物不是自养生物,D错误,符合题
意。
24.【2022·温州瑞安市西部联盟学校期中】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
设计如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A )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的体积 营养液的温度 草履虫的敏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浸出液 500毫升 10℃ 2只
A. 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 营养液温度统一为 25℃
C. 草履虫数量改为 20只 D. 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答案】A
【解析】A.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因此
应该除了甲组用稻草液,乙组用牛奶营养液之外,温度、草履虫的数量等都一样,A错误。
B.由A可知,温度应该一样,并且是适宜温度,25℃,B正确。
C.草履虫数量改为 20只,2只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实验结果没有科学性,C正确。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用甲乙分别与之作对照,D正确。
考点 5 得出实验结论
25.【2021·浙江台州椒江区椒江五中期中】戴口罩是防止病毒和雾霾颗粒物等进入人体的一种有效
措施,市场上口罩品种繁多。为探究口罩的防护功能,小敏在三只如图所示瓶内装少量激光打印
粉,将甲、乙、丙三种口罩分别在瓶口系紧,外面覆盖一张餐巾纸,通过打气筒打气,使粉末飞扬。
根据实验结果,则防护功能最好的口罩为 ( C )
甲 乙 丙
A. 甲口罩 B. 乙口罩 C. 丙口罩 D. 无法确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案】C
【解析】甲口罩中粉末最多,乙口罩中的粉末少于甲口罩,丙口罩没有粉末,因此防护功能最好的
口罩是丙口罩,C符合题意。
26.【2021·杭州十四中学分班考】实验室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 3种细菌在事先准
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 3条等长的平行线,将平板置于 37℃恒温箱内培养 3天,结果如图所示,从实
验结果看,下列对链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 它能阻止结核杆菌生长 B. 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C.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D. 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答案】B
【解析】抗生素是真菌 (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
疾病。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产生的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它可以抑制
某些细菌的繁殖。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霍乱菌
的抑制作用弱,对伤寒菌几乎无抑制作用。由于对伤寒菌几乎无抑制作用。它不可以用
于治疗伤寒病人。
27.【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期中】某同学在校园里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
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找到潮虫的地点与数量,如右表所示。根据
探索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B )
地点 潮虫只数
篮球场上 0
水槽下 26
湿花盆下 19
干草地中 3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看出,水槽下潮虫 26只,数量最多。所以,“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
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故选B。
考点 6 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28.【2024·杭州天成学校月考】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中,正确
的是 ( C )
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 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D.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案】C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
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
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29.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观察现象是指 ( D )
A. 观察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B. 随意观察
C. 观察变化后的现象 D. 应从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方面进行观察
【答案】D
30.【2020·杭州拱墅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月考】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主要是为了
( B )
A. 得到较多的数据 B. 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 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 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案】B
31.【2021·台州市椒江区洪家二中期中】下列关于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 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B. 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C. 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D. 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答案】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