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分考点题型训练——选择题2考点 1 科学探究的要求1.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A. 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B. 实验室中利用器材可以重现自然界中的现象C. 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偶然因素D. 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答案】C【解析】A.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结果环节: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A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中利用器材主要是探究自然界中的现象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利用实验器材可以重现自然现象,比如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光的色散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应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然后得出结论,科学结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C错误,符合题意;D.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D正确,不符合题意。2.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 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 B. 平时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C. 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 D. 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答案】A【解析】A.科学的猜想是有依据的,尊重事实的,而不是随意猜想,故A错误,符合题意;B.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合理的问题,符合科学探究过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探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要以事实为准,不能修改数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析论证过程中,以数据和现象为依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不能盲目相信权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3.【2024·温州鹿城区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期中】从小学接触科学开始至今,相信试卷前的你已经知道了不少科学家,从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 D )A. 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B. 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C. 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D. 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答案】D【解析】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故答案为:D考点 2 科学问题的提出4.【2021·嘉兴南湖区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期中模拟】科学问题,指在科学的定义范围内能解释的问题,具有可证伪性。在探究鸟的生殖、发育、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时,提出的问题并不属于科学问题的同学是 ( 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答案】C5.下列是小明对班级同学所提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C )A. 哪位同学最高 B. 哪位同学质量最大C. 哪位同学最帅 D. 哪位同学跳得最远【答案】C6.问题是探究之源,课堂上我们一般会根据情景及生活经验,提出明确而科学的问题。在探究“鸟的生殖和发育”时,下列提出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C )A. 养鸡场孵化箱里的蛋是种蛋,为什么种蛋能孵化出小鸡B. 鸟蛋颜色、大小不一,但结构都一样,那么鸟蛋是怎样孵出小鸟的呢C. 假如树林中没有鸟,谁来捉害虫D. 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会到处乱跑,可刚孵出的小燕子却全身无毛,为什么会如此不同【答案】C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C )A. 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C. 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 D. 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答案】C8.【2020·温州期中】小明发现窗台上有一盆花向着窗外生长 (如图),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他的思考。他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没有探究价值的是 ( A )A. 这种植物的名称是什么? B. 茎内外两侧细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C. 这是由于茎的哪一侧生长较快引起的? D. 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引起的?【答案】A【解析】茎内外两侧细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这是由于茎的哪一侧生长较快引起的?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引起的?这些问题都是发现窗台上一盆花向着窗外生长提出的问题,观察现象与发现问题紧扣,但是植物的名称是什么?这个问题与窗台上一盆花向着窗外生长没有多大联系,因此没有探究价值,A符合题意。考点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环节判断9.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想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C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答案】C10.【2021·宁波海曙区储能学校期中】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 B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答案】B11.【2023·宁波鄞州区东片四校联考期中】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竹林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D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取事实与证据【答案】D12.【2021·杭州余杭区期中】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 ( C )A.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C. 获取相关的事实和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D.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更好地交流【答案】C13.小明准备制作降落伞参加班级的降落伞比赛。他想: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认为可能跟降落伞的形状和总重有关,于是他使用其它因素相同,形状不同的两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落下,分别测出落到地面的时间。其中“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设计实验 D. 进行实验【答案】A【解析】其中“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月考】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B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答案】B1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 问题 → 建立假设 →设计 验证方案 →实施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 报告与交流 。在这一基本过程中,提出问题 是探究的起点,建立假设是探究的基础,设计 研究方案 和 实施方案 是探究的中心。【答案】问题;建立假设;验证方案;报告与交流;提出问题;研究方案;实施方案。【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方案→实施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在这一基本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建立假设是探究的基础,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是探究的中心。答案选:问题;建立假设;验证方案;报告与交流;提出问题;研究方案;实施方案。16.【2023 宁波海曙区期末】实验室中的两瓶试剂,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石灰水,因失去标签而无法区别。小海建议:将两瓶液体各取少许分别倒入试管中,用吸管向液体中吹气进行区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B )A. 猜想与假设 B.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合作与交流【答案】B考点 4 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与评价17.【2021·嘉兴秀洲区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月考】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C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A. 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 30℃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答案】C18.【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期中】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行,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中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D )A. 蝙蝠飞行时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答案】D【解析】A、通过这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是该实验所研究,A不符合题意;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是该实验所研究,B不符合题意;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是该实验所研究,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不符合题意;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题目中并未涉及,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9.【2023·温州乐清市虹桥第一中学期末】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不正确的是 ( C )A.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B.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C. 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D. 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答案】C【解析】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AB正确:设置变量时有两个变量,有无光和潮湿与干燥,因此不能得出结论,C错误;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D正确。故选C。20.【2021·台州椒江区台州市白云中学期中】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两种汁液,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D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② 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 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A. ① B. ② C. ①和② D. ②和③【答案】D【解析】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维生素使其褪色,间接控制维生素量相等。分别滴入 2种果汁,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通过滴数反应维生素多少。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不是必须相等,因为每次实验并没有滴入全部的果汁。故选D。21.【2021·宁波鄞州区月考】小金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金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金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D )A. 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 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 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D. 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答案】D【解析】材料中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所以小金应该是进行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说法,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该实验方案可以证明小金自己的观点;故答案为:D.2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的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应改为 ( A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A 向阳 20℃ 充足B 暗室 30℃ 充足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C.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阳光;除阳光不同外,其它条件如温度、水等都相同,而表格中温度不同。因此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应改为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23.【2023·山东济宁汶上县期末】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B )A.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B. 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C. 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实验组为A组D. 由该实验可知“植物花瓣的颜色都受光照影响”【答案】B【解析】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应该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吗?”,A错误。B.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 (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因此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B正确。C.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A、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设计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A组为对照组,C错误。D.从题中可知道:A组放在阳光下,中午时,花瓣颜色变为了紫色;而B组在黑暗中,仍为红色,因此得出的结论为“光照能够影响牵牛花花瓣的颜色”,D错误。2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广口瓶底部分别放上纱布,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周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甲 干燥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乙 潮湿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萌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丙 潮湿的纱布,4℃的冰箱 种子不萌发丁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 丙装置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B. 乙装置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C. 本实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D. 本实验证明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答案】C【解析】A.甲和丙有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因此丙装置不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A错误。B.乙装置证明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不是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B错误。C.本实验通过三组对照实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C正确。D.本实验证明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不能证明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D错误。考点 5 得出实验结论25.【2021·舟山普陀期末】为探究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长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外设计并开展了实验,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图。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B )A. 百合种子萌发率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降低B. 温度相同时,一定的光照时间有利于百合种子的萌发C. 最适合百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定是 24小时光照、20℃D. 20℃时,继续延长光照时间一定能提升百合种子的萌发率【答案】B【解析】实验为研究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长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可知:20℃时种子的萌发率随着光照时间增大到一定时间后不改变,整体 20℃萌发率大于 10℃和 30℃;10℃时,种子萌发率刚开始随光照时间增大而增大幅度大,超过一定光照时,萌发率稍微会减小一些,达到一定时萌发率不变;30℃萌发率随光照时间增大而增大,光照 12小时之前比 10摄氏度萌发率大,之后萌发率小于 10℃。A.百合种子萌发率不是随温度升高后下降,相同光照时间时,30℃的萌发率小于 20℃,A错误;B.温度相同时,一定光照时间内萌发率都是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增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正确;C.达到一定光照强度后种子萌发率不改变,20℃时种子的萌发率大于 10℃和 30℃,故最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适合的萌发环境为 12小时,20℃,C错误;D.20℃时,当光照强度达到 12小时以后,种子的萌发率不改变,故无法提升,D错误。26.【2023 金华义乌校级月考】为探究沙漠中的蜗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干细沙的温度 (℃) 26 24 22 20湿泥土的温度 (℃) 24 23 22 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D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答案】D【解析】A、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干细沙子表面温度高,越往深处,温度越低,A说法正确。B、干细沙子表面温度 26℃,6厘米深处 20℃,而湿泥土 6厘米处温度 21℃,所以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土快,B说法正确。C、湿泥土表面 24℃,干细沙表面温度为 26℃,所以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C说法正确。D、干细沙子 6厘米深处 20℃,而湿泥土 6厘米处温度 21℃,干细沙温度并不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D说法错误。27.【2023 杭州上城区期中】许多鸟种在营巢里,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如表是实验的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B )蛋壳与蛋的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距离 (cm)15 63 87 42100 48 102 32200 32 118 21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B. 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C. 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D. 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答案】B【解析】由表可以看出;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近,被乌鸦吃掉的蛋的数量越多,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的数量越少,被吃掉的比率越大。原因是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考点 6 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方法28.【2022·杭州上城区期末】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B. 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可以重复几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C. 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D. 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答案】D【解析】A.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A正确。B.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正确。C.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要如实记录,获得准确的信息,为科学探究打下基础,C正确。D.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可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进行观察,D错误。29.【2023·杭州余杭区月考】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 (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 ( C )A. 文字描述法 B. 图形记录法 C. 表格记录法 D. 以上都不是【答案】C【解析】表格记录法就是根据实验数据列出表格,再做记录,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 (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表格记录法。30.【2022·台州椒江区书生中学期中】作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A. 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是作出假设B. 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假设C. 假设是凭已有知识或经验对问题作出的设想,故假设都是正确的D. 按探究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结论与假设不符,则假设可能是错误的【答案】D【解析】A.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A错误。B.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结论,B错误。C.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假设不一定都是正确的,C错误。D.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D正确。故选D。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分考点题型训练——选择题2考点 1 科学探究的要求1.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B. 实验室中利用器材可以重现自然界中的现象C. 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偶然因素D. 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2.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 B. 平时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C. 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 D. 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3.【2024·温州鹿城区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期中】从小学接触科学开始至今,相信试卷前的你已经知道了不少科学家,从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 )A. 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B. 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C. 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D. 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考点 2 科学问题的提出4.【2021·嘉兴南湖区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期中模拟】科学问题,指在科学的定义范围内能解释的问题,具有可证伪性。在探究鸟的生殖、发育、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时,提出的问题并不属于科学问题的同学是 (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5.下列是小明对班级同学所提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哪位同学最高 B. 哪位同学质量最大C. 哪位同学最帅 D. 哪位同学跳得最远6.问题是探究之源,课堂上我们一般会根据情景及生活经验,提出明确而科学的问题。在探究“鸟的生殖和发育”时,下列提出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养鸡场孵化箱里的蛋是种蛋,为什么种蛋能孵化出小鸡B. 鸟蛋颜色、大小不一,但结构都一样,那么鸟蛋是怎样孵出小鸟的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C. 假如树林中没有鸟,谁来捉害虫D. 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会到处乱跑,可刚孵出的小燕子却全身无毛,为什么会如此不同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 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C. 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 D. 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8.【2020·温州期中】小明发现窗台上有一盆花向着窗外生长 (如图),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他的思考。他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没有探究价值的是 ( )A. 这种植物的名称是什么? B. 茎内外两侧细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C. 这是由于茎的哪一侧生长较快引起的? D. 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引起的?考点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环节判断9.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想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10.【2021·宁波海曙区储能学校期中】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11.【2023·宁波鄞州区东片四校联考期中】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竹林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取事实与证据12.【2021·杭州余杭区期中】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 ( )A.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C. 获取相关的事实和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D.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更好地交流13.小明准备制作降落伞参加班级的降落伞比赛。他想: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经过思考,他认为可能跟降落伞的形状和总重有关,于是他使用其它因素相同,形状不同的两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落下,分别测出落到地面的时间。其中“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设计实验 D. 进行实验14.【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月考】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1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 → →设计 →实施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 。在这一基本过程中, 是探究的起点,建立假设是探究的基础,设计 和 是探究的中心。16.【2023 宁波海曙区期末】实验室中的两瓶试剂,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石灰水,因失去标签而无法区别。小海建议:将两瓶液体各取少许分别倒入试管中,用吸管向液体中吹气进行区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猜想与假设 B.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合作与交流考点 4 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与评价17.【2021·嘉兴秀洲区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月考】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A. 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 30℃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18.【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期中】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行,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中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 蝙蝠飞行时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19.【2023·温州乐清市虹桥第一中学期末】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B.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C. 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D. 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20.【2021·台州椒江区台州市白云中学期中】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两种汁液,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② 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 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A. ① B. ② C. ①和② D. ②和③21.【2021·宁波鄞州区月考】小金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金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金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A. 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 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 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D. 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2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的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应改为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A 向阳 20℃ 充足B 暗室 30℃ 充足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C.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23.【2023·山东济宁汶上县期末】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B. 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C. 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实验组为A组D. 由该实验可知“植物花瓣的颜色都受光照影响”2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广口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底部分别放上纱布,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周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甲 干燥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乙 潮湿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萌发丙 潮湿的纱布,4℃的冰箱 种子不萌发丁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丙装置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B. 乙装置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C. 本实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D. 本实验证明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考点 5 得出实验结论25.【2021·舟山普陀期末】为探究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长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外设计并开展了实验,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图。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百合种子萌发率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降低B. 温度相同时,一定的光照时间有利于百合种子的萌发C. 最适合百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定是 24小时光照、20℃D. 20℃时,继续延长光照时间一定能提升百合种子的萌发率26.【2023 金华义乌校级月考】为探究沙漠中的蜗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干细沙的温度 (℃) 26 24 22 20湿泥土的温度 (℃) 24 23 22 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27.【2023 杭州上城区期中】许多鸟种在营巢里,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如表是实验的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蛋壳与蛋的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距离 (cm)15 63 87 42100 48 102 32200 32 118 21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B. 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C. 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D. 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考点 6 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方法28.【2022·杭州上城区期末】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B. 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可以重复几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C. 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D. 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29.【2023·杭州余杭区月考】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 (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 ( )A. 文字描述法 B. 图形记录法 C. 表格记录法 D. 以上都不是30.【2022·台州椒江区书生中学期中】作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是作出假设B. 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假设C. 假设是凭已有知识或经验对问题作出的设想,故假设都是正确的D. 按探究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结论与假设不符,则假设可能是错误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题型分类训练——选择题2(学生版).pdf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题型分类训练——选择题2(教师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