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题型分类训练-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2(PDF版,选择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题型分类训练-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2(PDF版,选择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分考点题型训练——选择题2
考点 1 科学探究的要求
1.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C )
A. 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 实验室中利用器材可以重现自然界中的现象
C. 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偶然因素
D. 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答案】C
【解析】A.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结果环节: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收
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
步,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中利用器材主要是探究自然界中的现象所蕴含的物理规律,利用实验器材可以
重现自然现象,比如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光的色散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应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然后得出结论,科学结论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
上的,C错误,符合题意;
D.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D正确,不符合题意。
2.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A. 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 B. 平时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
C. 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 D. 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
【答案】A
【解析】A.科学的猜想是有依据的,尊重事实的,而不是随意猜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合理的问题,符合科学探究过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探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要以事实为准,不能修改数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分析论证过程中,以数据和现象为依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不能盲目相信权威,故D正
确,不符合题意。
3.【2024·温州鹿城区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期中】从小学接触科学开始至今,相信试卷前的你已经知道
了不少科学家,从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 D )
A. 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
B. 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
C. 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D. 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答案】D
【解析】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
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故答案为:D
考点 2 科学问题的提出
4.【2021·嘉兴南湖区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期中模拟】科学问题,指在科学的定义范围内能解释的问
题,具有可证伪性。在探究鸟的生殖、发育、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时,提出的问题并不属于科学问
题的同学是 ( C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答案】C
5.下列是小明对班级同学所提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C )
A. 哪位同学最高 B. 哪位同学质量最大
C. 哪位同学最帅 D. 哪位同学跳得最远
【答案】C
6.问题是探究之源,课堂上我们一般会根据情景及生活经验,提出明确而科学的问题。在探究“鸟的
生殖和发育”时,下列提出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C )
A. 养鸡场孵化箱里的蛋是种蛋,为什么种蛋能孵化出小鸡
B. 鸟蛋颜色、大小不一,但结构都一样,那么鸟蛋是怎样孵出小鸟的呢
C. 假如树林中没有鸟,谁来捉害虫
D. 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会到处乱跑,可刚孵出的小燕子却全身无毛,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答案】C
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
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C )
A. 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C. 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 D. 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答案】C
8.【2020·温州期中】小明发现窗台上有一盆花向着窗外生长 (如图),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他的思考。
他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没有探究价值的是 ( A )
A. 这种植物的名称是什么? B. 茎内外两侧细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 这是由于茎的哪一侧生长较快引起的? D. 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引起的?
【答案】A
【解析】茎内外两侧细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这是由于茎的哪一侧生长较快引起的?植物向着窗
外生长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引起的?这些问题都是发现窗台上一盆花向着窗外生长提出的
问题,观察现象与发现问题紧扣,但是植物的名称是什么?这个问题与窗台上一盆花向着
窗外生长没有多大联系,因此没有探究价值,A符合题意。
考点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环节判断
9.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想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
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C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
【答案】C
10.【2021·宁波海曙区储能学校期中】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
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 B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
【答案】B
11.【2023·宁波鄞州区东片四校联考期中】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松鼠
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竹林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
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
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
味地啃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D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取事实与证据
【答案】D
12.【2021·杭州余杭区期中】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 ( C )
A.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
C. 获取相关的事实和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更好地交流
【答案】C
13.小明准备制作降落伞参加班级的降落伞比赛。他想: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呢?经过思考,他认为可能跟降落伞的形状和总重有关,于是他使用其它因素相同,形状不同的两
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落下,分别测出落到地面的时间。其中“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
素有关呢?”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设计实验 D. 进行实验
【答案】A
【解析】其中“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
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月考】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
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
的 ( B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
【答案】B
1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 问题 → 建立假设 →设计 验证方案 →实施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
→检验假设→ 报告与交流 。在这一基本过程中,提出问题 是探究的起点,建立假设是探究的
基础,设计 研究方案 和 实施方案 是探究的中心。
【答案】问题;建立假设;验证方案;报告与交流;提出问题;研究方案;实施方案。
【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验证方案→实施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
→检验假设→报告与交流。在这一基本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建立假设是探究
的基础,设计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是探究的中心。答案选:问题;建立假设;验证方案;报
告与交流;提出问题;研究方案;实施方案。
16.【2023 宁波海曙区期末】实验室中的两瓶试剂,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石灰水,因失去标签而无
法区别。小海建议:将两瓶液体各取少许分别倒入试管中,用吸管向液体中吹气进行区别。这个
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B )
A. 猜想与假设 B.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合作与交流
【答案】B
考点 4 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与评价
17.【2021·嘉兴秀洲区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月考】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
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C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 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 30℃
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答案】C
18.【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期中】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
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行,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
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中不是该实验所研
究的是 ( D )
A. 蝙蝠飞行时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答案】D
【解析】A、通过这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是该实验所研究,A不符合题
意;
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是该实验所研究,B不
符合题意;
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是该实验所研究,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不符合题意;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题目中并未涉及,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9.【2023·温州乐清市虹桥第一中学期末】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
计划,不正确的是 ( C )
A.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 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 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答案】C
【解析】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假设是对问题
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AB正确:
设置变量时有两个变量,有无光和潮湿与干燥,因此不能得出结论,C错误;
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D正确。故选C。
20.【2021·台州椒江区台州市白云中学期中】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
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
滴入两种汁液,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D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 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 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 ① B. ② C. ①和② D. ②和③
【答案】D
【解析】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维生素使其褪色,间接控制维生素量相等。分别滴入 2种
果汁,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通过滴数反应维生素多少。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
不是必须相等,因为每次实验并没有滴入全部的果汁。故选D。
21.【2021·宁波鄞州区月考】小金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金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
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金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D )
A. 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 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 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 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所以小金应该是进行一个实验来验证
自己的说法,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该实验方案可以证明小金
自己的观点;故答案为:D.
2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的豌豆,
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应改为 ( A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A 向阳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
C.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答案】A
【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这一实
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阳光;除阳光不同外,其它条件如温度、水等都相同,而表格中
温度不同。因此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应改为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23.【2023·山东济宁汶上县期末】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
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
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B )
A.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
B. 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
C. 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实验组为A组
D. 由该实验可知“植物花瓣的颜色都受光照影响”
【答案】B
【解析】A.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应该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吗?”,A错误。
B.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 (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
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因此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
且均为红花,B正确。
C.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A、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设计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照,A组为对照组,C错误。
D.从题中可知道:A组放在阳光下,中午时,花瓣颜色变为了紫色;而B组在黑暗中,仍
为红色,因此得出的结论为“光照能够影响牵牛花花瓣的颜色”,D错误。
2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广口瓶
底部分别放上纱布,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周后记录发芽
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萌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丙 潮湿的纱布,4℃的冰箱 种子不萌发
丁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 丙装置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
B. 乙装置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 本实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
D. 本实验证明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答案】C
【解析】A.甲和丙有两个变量水分和温度,因此丙装置不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A错误。
B.乙装置证明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不是证明
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B错误。
C.本实验通过三组对照实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
度、充足的空气,C正确。
D.本实验证明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而不能证明
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D错误。
考点 5 得出实验结论
25.【2021·舟山普陀期末】为探究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长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外设计并开展了实
验,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图。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B )
A. 百合种子萌发率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降低
B. 温度相同时,一定的光照时间有利于百合种子的萌发
C. 最适合百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定是 24小时光照、20℃
D. 20℃时,继续延长光照时间一定能提升百合种子的萌发率
【答案】B
【解析】实验为研究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长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可知:20℃时种子的萌发率
随着光照时间增大到一定时间后不改变,整体 20℃萌发率大于 10℃和 30℃;10℃时,种
子萌发率刚开始随光照时间增大而增大幅度大,超过一定光照时,萌发率稍微会减小一
些,达到一定时萌发率不变;30℃萌发率随光照时间增大而增大,光照 12小时之前比 10
摄氏度萌发率大,之后萌发率小于 10℃。
A.百合种子萌发率不是随温度升高后下降,相同光照时间时,30℃的萌发率小于 20℃,A
错误;
B.温度相同时,一定光照时间内萌发率都是随光照时间增加而增加,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正确;
C.达到一定光照强度后种子萌发率不改变,20℃时种子的萌发率大于 10℃和 30℃,故最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适合的萌发环境为 12小时,20℃,C错误;
D.20℃时,当光照强度达到 12小时以后,种子的萌发率不改变,故无法提升,D错误。
26.【2023 金华义乌校级月考】为探究沙漠中的蜗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
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D )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答案】D
【解析】A、由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干细沙子表面温度高,越往深处,温度越低,A说法正确。
B、干细沙子表面温度 26℃,6厘米深处 20℃,而湿泥土 6厘米处温度 21℃,所以干细沙随
深度降温比湿土快,B说法正确。
C、湿泥土表面 24℃,干细沙表面温度为 26℃,所以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C说法正确。
D、干细沙子 6厘米深处 20℃,而湿泥土 6厘米处温度 21℃,干细沙温度并不总比湿泥土的
温度高。D说法错误。
27.【2023 杭州上城区期中】许多鸟种在营巢里,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
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
比率,如表是实验的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B )
蛋壳与蛋的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
距离 (cm)
15 63 87 42
100 48 102 32
200 32 118 21
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 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C. 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 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答案】B
【解析】由表可以看出;蛋壳与蛋的距离越近,被乌鸦吃掉的蛋的数量越多,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
的数量越少,被吃掉的比率越大。原因是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
会。
考点 6 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28.【2022·杭州上城区期末】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B. 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可以重复几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C. 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
D. 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答案】D
【解析】A.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A正确。
B.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正确。
C.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要如实记录,获得准
确的信息,为科学探究打下基础,C正确。
D.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可用放大镜、显微镜等
进行观察,D错误。
29.【2023·杭州余杭区月考】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 (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
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 ( C )
A. 文字描述法 B. 图形记录法 C. 表格记录法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表格记录法就是根据实验数据列出表格,再做记录,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 (勺)
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表格记录法。
30.【2022·台州椒江区书生中学期中】作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D )
A. 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是作出假设
B. 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假设
C. 假设是凭已有知识或经验对问题作出的设想,故假设都是正确的
D. 按探究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结论与假设不符,则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答案】D
【解析】A.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知识或经验作出假设,A错误。
B.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结论,B错误。
C.作出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及其原因或规律的某种推测,假设不一定都是正确
的,C错误。
D.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
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D正
确。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分考点题型训练——选择题2
考点 1 科学探究的要求
1.关于科学探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 实验室中利用器材可以重现自然界中的现象
C. 实验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它包含着许多偶然因素
D. 分析数据,加上集体讨论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2.我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下列对探究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猜想和假设可以不受限制,随意猜想 B. 平时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
C. 收集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随意改动数据 D. 分析论证要相信科学,不要迷信权威
3.【2024·温州鹿城区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期中】从小学接触科学开始至今,相信试卷前的你已经知道
了不少科学家,从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对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 )
A. 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科学结论
B. 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
C. 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D. 科学家不断提出新问题,搜集信息,把考察或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考点 2 科学问题的提出
4.【2021·嘉兴南湖区嘉兴一中实验学校期中模拟】科学问题,指在科学的定义范围内能解释的问
题,具有可证伪性。在探究鸟的生殖、发育、多样性等方面的内容时,提出的问题并不属于科学问
题的同学是 ( )
A. 甲同学 B. 乙同学 C. 丙同学 D. 丁同学
5.下列是小明对班级同学所提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 哪位同学最高 B. 哪位同学质量最大
C. 哪位同学最帅 D. 哪位同学跳得最远
6.问题是探究之源,课堂上我们一般会根据情景及生活经验,提出明确而科学的问题。在探究“鸟的
生殖和发育”时,下列提出的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 养鸡场孵化箱里的蛋是种蛋,为什么种蛋能孵化出小鸡
B. 鸟蛋颜色、大小不一,但结构都一样,那么鸟蛋是怎样孵出小鸟的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 假如树林中没有鸟,谁来捉害虫
D. 刚孵出的小鸡毛茸茸的,会到处乱跑,可刚孵出的小燕子却全身无毛,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
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 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C. 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 D. 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8.【2020·温州期中】小明发现窗台上有一盆花向着窗外生长 (如图),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他的思考。
他提出了下列问题,其中没有探究价值的是 ( )
A. 这种植物的名称是什么? B. 茎内外两侧细胞的大小是不是相同?
C. 这是由于茎的哪一侧生长较快引起的? D. 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由什么环境因素引起的?
考点 3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环节判断
9.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建立猜想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
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④⑥⑤③②① C. ④③②⑥⑤① D. ③④⑥①②⑤
10.【2021·宁波海曙区储能学校期中】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
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
11.【2023·宁波鄞州区东片四校联考期中】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松鼠
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竹林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
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
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
味地啃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测和假设 C. 制定计划 D. 获取事实与证据
12.【2021·杭州余杭区期中】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 ( )
A. 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 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
C. 获取相关的事实和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 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更好地交流
13.小明准备制作降落伞参加班级的降落伞比赛。他想: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呢?经过思考,他认为可能跟降落伞的形状和总重有关,于是他使用其它因素相同,形状不同的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个降落伞从同一高度落下,分别测出落到地面的时间。其中“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
素有关呢?”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与假设 C. 设计实验 D. 进行实验
14.【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月考】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同学认为它
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
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
的 (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进行实验 D. 分析论证
1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 → →设计 →实施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
→检验假设→ 。在这一基本过程中, 是探究的起点,建立假设是探究的
基础,设计 和 是探究的中心。
16.【2023 宁波海曙区期末】实验室中的两瓶试剂,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石灰水,因失去标签而无
法区别。小海建议:将两瓶液体各取少许分别倒入试管中,用吸管向液体中吹气进行区别。这个
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猜想与假设 B.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C.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合作与交流
考点 4 实验方案设计、分析与评价
17.【2021·嘉兴秀洲区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月考】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
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 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 30℃
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18.【2024·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期中】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
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行,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
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中不是该实验所研
究的是 ( )
A. 蝙蝠飞行时是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19.【2023·温州乐清市虹桥第一中学期末】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
计划,不正确的是 ( )
A.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 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 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20.【2021·台州椒江区台州市白云中学期中】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
滴入两种汁液,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 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 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A. ① B. ② C. ①和② D. ②和③
21.【2021·宁波鄞州区月考】小金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金说:“我的橡胶球弹性比你
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金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
A. 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 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 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
D. 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释放,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
2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的豌豆,
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应改为 (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A 向阳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 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
C.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23.【2023·山东济宁汶上县期末】观察发现,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
色。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①早上,将牵牛
花分为A和B两组;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进行遮光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可能为“牵牛花花瓣的颜色变化与光照有关”
B. 实验前,A,B两组牵牛花要保证长势相同且均为红花
C. 该实验的变量为光照时间,实验组为A组
D. 由该实验可知“植物花瓣的颜色都受光照影响”
2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广口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底部分别放上纱布,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周后记录发芽
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甲 干燥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
乙 潮湿的纱布,25℃的温箱 种子萌发
丙 潮湿的纱布,4℃的冰箱 种子不萌发
丁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25℃的温箱 种子不萌发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丙装置可作为甲装置的对照
B. 乙装置证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 本实验探究了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
D. 本实验证明种子的胚完整而且有活力是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考点 5 得出实验结论
25.【2021·舟山普陀期末】为探究环境温度和光照时长对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小外设计并开展了实
验,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图。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A. 百合种子萌发率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降低
B. 温度相同时,一定的光照时间有利于百合种子的萌发
C. 最适合百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定是 24小时光照、20℃
D. 20℃时,继续延长光照时间一定能提升百合种子的萌发率
26.【2023 金华义乌校级月考】为探究沙漠中的蜗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
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A. 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 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 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 D. 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27.【2023 杭州上城区期中】许多鸟种在营巢里,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为了
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
比率,如表是实验的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所作的推论,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蛋壳与蛋的 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 (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 (%)
距离 (cm)
15 63 87 42
100 48 102 32
200 32 118 21
A. 蛋与蛋壳的距离不影响天敌吃蛋的比率
B. 蛋壳有助于天敌发现蛋,增大了蛋被吃掉的机会
C. 蛋壳离蛋越远,越可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蛋被感染的机会
D. 蛋壳离蛋越远,蛋被天敌吃掉的机会越大
考点 6 科学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28.【2022·杭州上城区期末】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B. 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可以重复几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C. 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
D. 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29.【2023·杭州余杭区月考】小金同学在做用勺子加盐的数量 (勺)与鸡蛋浮沉情况实验时,最适合采
用的科学记录方法是 ( )
A. 文字描述法 B. 图形记录法 C. 表格记录法 D. 以上都不是
30.【2022·台州椒江区书生中学期中】作出假设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
A. 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就是作出假设
B. 若探究方法不够科学完善,可能会作出不正确的假设
C. 假设是凭已有知识或经验对问题作出的设想,故假设都是正确的
D. 按探究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结论与假设不符,则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