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 我们的梦想 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一)政治认同1.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2.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4.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二)责任意识1.有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建设。2.有担当精神,能够积极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教学难点:树立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意识。三、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国梦》。教师导入:你知道什么是中国梦吗?我们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我们的梦想》的学习。(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一 民族复兴梦1.材料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思考: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小结:①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师讲述: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活动(探究与分享P107):思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提示: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回答。小结: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探究二 新时代 新征程1.活动(探究与分享P108):思考: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写下你的留言。小结: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材料展示:2023年里我们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例如:航天领域——神舟十六号、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军事方面——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成体系、成规模、远赴西太平洋海域。医疗保障方面——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0.5亿人。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城镇新增就业1 206万人。国际影响力——杭州亚运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思考:(1)新时代,新思想是什么?(2)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提示:(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民族复兴的角度)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世界角度)小结: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材料展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提出问题: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该如何实现?小结:①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三)主干知识归纳1、★中国梦的定义?(P10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三步走”战略目标(P105相关链接)(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重要性)(P106-P107)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本质)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4、★“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P106相关链接)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当前我国已经迈入怎样的新发展阶段?(P106)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哪些新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P107)①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②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③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7、★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P108)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意义)(P109)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9、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P109)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后四个,不包括前两个。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P110相关链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1、“两个确立”的内涵和意义?(P110相关链接)(1)内涵: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2)意义: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12、中国式现代化(P110相关链接)(1)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战略安排是怎样的?(P111)①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②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说明】P11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有时选择题会出现,可以划线。(四)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突出重难点。同时,注重活动性教学,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另外,还应在课前扎实备课,做好充分的预设。对学生回答问题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及时的引导。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 为主,体现本课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七、练习1.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充满战争、贩奴、殖民、掠夺等血腥罪恶,具有扩张性、侵略性甚至野蛮性。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着“天下一家”的宽广胸怀,5000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由此可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 )A.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B.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观察下图,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该图主题的是( )A.促进同步富裕 B.弘扬创新精神C.凝聚中国力量 D.传承红色基因3.阳泉市政府在2024年采取多种举措激发民间的“烟火色”,同时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在花灯展、街头民间艺术表演、春季“村晚”等活动中实现“烟火气”与“文化味”共鸣的社会氛围,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学生小亮认为阳泉市政府的做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D.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4.以下是《中国梦》的歌词,请你认真品读,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父亲说起来,总是暖意融融,全新的国度鲜花绽放,情与景欣欣向荣。他的心中有一个梦,意气风发,献一份热血脚步从容。亲历新时代,眼见大潮奔涌,腾飞的巨龙歌声豪迈,天地间劲吹东风。我们心中有一个梦,复兴大业,存一片丹心不忘初衷。(1)中国梦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透过父子两代人的梦想,你分别看到了相应阶段有什么样的中国梦?(2)梦想与时代同频共振。纵观父子两代人梦想的接续和祖国的沧桑巨变,你明白了哪些道理?1.【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文,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充满血腥罪恶和侵略扩张,而中华民族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我们追求的是和平发展,而非侵略和掠夺,所以应该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所以B符合题意,正确;ACD不符合题意,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强调的是我国人口众多这一特点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突出的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不符合题意主旨,应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梦的认识,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答案】C3.【答案】B4. 【答案】(1)父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富起来);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起来)。(2)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劳动者接续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我们要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