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曹冲称象》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曹冲利用聪明才智解决称象难题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本课在教材中占据重要位置,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自信。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类文本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听故事,但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情境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缺乏类似称象这样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古代中国的智慧故事,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激发学习古代文化、传承中华智慧的兴趣。语言运用 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变化,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思维能力 1.通过分析曹冲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审美创造 1. 感受故事中曹冲的机智和勇敢,培养学生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图画,培养审美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过程。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难点 1. 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通过讲述故事、讨论问题、模拟称象过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动画演示等)、实物模型(如小象模型、石块等,用于模拟称象过程)、词语卡片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1. 展示一张大象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描述大象的特征,如体型庞大、长鼻子、大耳朵等。 3. 引出课题:“在古代,人们想要知道这样一头大象的重量,可不容易。但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 1. 观察图片,回答老师的问题,描述大象的特征。 2. 聆听老师的引导,对故事产生兴趣。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贴近生活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提问:“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曹冲是怎么称象的?” 3.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句子的连贯性。 2. 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概括课文大意。设计意图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梗概,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每段的内容。 2. 重点关注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曹冲的聪明才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曹冲的方法能成功称出大象的重量?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 认真听讲,理解每段课文的内容。 2. 积极参与讨论,思考曹冲称象的过程和原因。 3. 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启示。设计意图 通过精读课文和深入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曹冲的聪明才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 提问:“如果你在古代,你会用什么方法来称大象?”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3.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写成小短文或画出来。 1. 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法。 2. 参与讨论和比较,学习他人的方法。 3. 将自己的方法写成小短文或画出来,进行展示。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堂总结一、课文回顾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曹冲称象》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了曹冲是如何聪明地解决了称量大象重量的问题。 二、内容概括 故事情节:曹操得到一头大象,想知道它的重量,但是当时的秤只能称较小的物体,无法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曹冲则提出使用浮力原理,通过测量大象和船排开水的体积来间接计算大象的重量。 智慧启示:曹冲的方法不仅巧妙,而且实用,他利用了物理原理来解决问题,展现了他的智慧和理科知识。 三、重要概念 浮力原理: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创新思维:面对问题时,要敢于想象,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作业设计阅读理解: 1. 请用自己的话复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并说明曹冲是如何想出这个办法的。 2. 找出文中描述大象体型庞大的句子,并尝试用类似的方式描述一个你见过的很大的物体。 写作练习: 1. 假设你是曹冲,写一篇日记,记录你称象的过程和感受。 2. 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没有石头,曹冲还会想到什么其他的东西来替代石头进行称重?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的想法。板书设计曹冲称象 关键词: 智慧、创新、解决问题 主要内容: - 曹冲:聪明的小孩 - 大象:体型庞大,难以称重 - 船:浮力原理,下沉程度反映重量 - 石头:替代大象,逐一称重 - 结果:准确称出大象重量 板书结构: (左边)曹冲 → 聪明 → 想办法 (中间)大象 船(下沉)→ 石头(替代) (右边)浮力原理 → 逐一称重 → 结果准确 总结: 曹冲用智慧和创新解决了难题,展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 通过故事讲述,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板书设计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科学原理。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复述故事时,细节描述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训练。 2. 在引导学生思考替代石头的其他物品时,部分学生的想象力受限,未来教学中应多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