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预习案】9.2 提高防护能力(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预习案】9.2 提高防护能力(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预习案】9.2 提高防护能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
2.掌握提高防护能力的方法。
3.体会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掌握提高防护能力的具体途径,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知识结构
三、基础梳理
1.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________,拥有__________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2.提高_________。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_______,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3.提高__________。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________。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_________。
4.学习________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_______,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_______。
四、问题解答
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五、典例精析
【例题】(福建省中考)在防灾减灾日当天,某初中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疏散救援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①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②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
③丰富学校教师业余生活④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提高防护能力。材料中,某初中学校组织师生开展疏散救援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②④说法正确;这与降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无关,①说法错误;③歪曲了题文的主旨,③说法错误;故选C。
【答案】C
六、小刀初试
1.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能保护自己的生命需要( )
①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②拥有科学的自救能力
③静待原处,等待救援 ④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保护生命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科学的自救、救他的方法。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①遇到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
②防溺水————不私自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③户外遇到雷暴雨————尽快跑到大树下躲避
④房内煤气泄漏————立即拨打电话求助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3.新学期,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下边这条信息旨在( )
@所有人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安全教育平台上的“2024年中小学生(幼儿)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的内容学习。
A.及时完成上级任务,不影响班集体的荣誉
B.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C.培养我们的安全意识,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
D.要求我们遵守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准绳
4.2024年3月26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在这一天某校德育处组织了如图的《安全演练》。开展这一活动( )
A.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B.利于提高防护能力
C.能改变教师的教学风格 D.确保校园安全万无一失
5.某学校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暑期急救技能教育研学活动。在急救技能训练室,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耐心地教大家心肺复苏技能的各项要点重点,如胸外按压深度及频率、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操作要领的示范,并让大家轮流进行操作演示,指出救助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此次实践活动太有意义了,我已经学会了心肺复苏,还想学其他的急救知识。”方婉茹小朋友高兴地说道。“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积极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小学员们纷纷表示。
为什么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参考答案
三、基础梳理
1. 应对方法 科学自救和救他2. 危险预判能力 安全知识3. 避险和逃生能力 安全演练活动 求救和逃生4. 防护和急救 束手无策 时间
六、小刀初试
1.D2.D3.C4.B
5. 5.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